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碳基生物,碳元素構成了生命分子的機構基礎。秸稈還田是禁止焚燒秸稈以後的一項農業措施。近日,中國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秸稈還田如果量太大,那麼這些秸稈分解後的有機碳會對土地裡的有機鐵氧化合物產生影響,使的土地裡的重金屬鉻被釋放出來,進入農作物中,農作物的食用部分就會含有鉻,如果被家禽家畜吃了就會在禽畜體內積累,人直接吃糧食或者吃禽畜,也會吸收那些鉻。
鉻在土地裡是被土地裡的是固體狀態有機鐵氧化合物給結合固定的,這種固定狀態下的鉻是無法被植物吸收的,這時候的鉻可以算是固體。秸稈還田以後,分解產生的最多的物質就是有機碳,其中一部分是能夠溶解在土地裡的有機碳,這些溶解有機碳在數量少的情況下是不會影響鉻的固定,但是一旦過量,有機鐵氧體就會被破壞,它固體的鉻就會釋放出來,被植物的根吸收。
鉻是一種常見的重金屬汙染物,食物中鉻超標會造成人體全身各處的疾病,容易引起肺癌等各種癌症。
國內的食品安全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源頭上抓起就是要保障耕種的作物安全。
這種新的汙染途徑剛被發現,具體防治措施好要經過科學實驗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