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喃香豆素廣泛存在於眾多天然產物和生理活性分子中,如華法林(warfarin)是一種常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其核心骨架就是吡喃香豆素。目前,這些骨架的構建都是以溴代物或不飽和醛為原料,經過多步反應實現的,該過程中會產生當量的廢棄物,原子經濟性不高,而且這些起始原料也需要事先從相應的醇製備得到。因此,從簡單廉價的化學品出發,發展一種高效、綠色、原子經濟性的方法來合成吡喃香豆素具有重要的意義。
4-羥基香豆素是一種廉價的醫藥、農藥中間體,且可以通過酶催化合成得到。異戊二烯是重要的大宗化學品,年產量約為80萬噸,也可以由生物質發酵獲得。最近,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陳慶安研究員團隊採用4-羥基香豆素與異戊二烯為原料,發現在強Brønsted酸催化下,專一生成吡喃香豆素;而在Lewis酸催化下,反應主要得到吡喃色酮,實現了區域選擇性的調控。該方法可以合成一系列香豆素類天然產物包括flindersine、pterophyllin III、bothrioclinin、nor-bothrioclinin和khaplofoline。該工作為異戊二烯區域選擇性反應和香豆素類天然產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發表在Eur. J. Org. Chem., doi: 10.1002/ejoc.201901154作者:Ying Li, Yan-Cheng Hu, Hao Zheng, Ding-Wei Ji, Yu-FengCong*, Qing-An Chen*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ejoc.201901154Wiley Advanced Science News官方微信平臺
如希望發表科研新聞或申請信息分享,請聯繫:
ASNChina@wiley.com
關注方式: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AdvancedScienceNews」或下方長按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