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其字母標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
1、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遺忘曲線變化進程是()
A、前後一樣 B、先快後慢 C、先慢後快 D、沒有規律
2、在教學中不斷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屬性,以便突出本質屬性的方法稱為()
A、變化 B、改變 C、變式 D、突出
3、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同時可以從兩個或兩個以上角度思考問題這一特徵
表明兒童認知水平處於()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4、教育心理學界普遍認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出版於,()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5、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三階段是()
A、社會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6、提出認知結構學習論的心理學家是()
A、奧蘇伯爾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7、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提出假設,然後驗證假設並做出結論的教學策略是()
A、合作學習 B、發現教學 C、情境教學 D、指導教學
8、學習「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這種學習屬於()
A、詞彙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命題學習
9、先行組織者教學技術常用於()
A、發現學習 B、接受學習 C、個別化教學 D、掌握學習
10、按照遷移性質的不同,學習遷移可以分為()
A、正與負遷移 B、縱向與橫向遷移
C、普通與特殊遷移 D、順向與逆向遷移
11、布魯納的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是()
A、轉化 B、獲得 C、評價 D、同化。
12、布盧姆的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的主要依據是()
A、知識與技能習得的心理過程
B、知識與技能的心理表徵
C、知識向技能轉化的規律
D、知識學習情境與其測量情境的變化程度
13、下列哪一項屬於元認知的實例?()
A、學生在考試之後能準確地預測自己的分數
B、學生在學習中能舉一反三
C、學生在閱讀時遇到難點停下來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閱讀
D、利用複述策略記憶
14、數學教師在教應用題時,一再強調要學生看清題目,必要時可以畫一些示意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A、牢記住題目內容 B、很好地完成對心理問題的表徵
C、有效地監控解題過程 D、熟練地使用計算技能
15、如果一個家長想用看電視作為強化物獎勵兒童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最合適的安排應該是()
A、讓兒童看完電視以後立即督促他完成作業
B、規定每周看電視的適當時間
C、規定每天看電視的固定時間
D、只有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後才能看電視
二、填空題(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本大題共10個空,每空1分,共10分)
16、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_______和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17、元認知控制包括計劃策略、_____和調節策略。
18、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_____的交叉學科。
19、我國心理學家在研究國外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問題解決的一般認知過程模式,這一過程分為發現問題、_____、提出假設和檢驗假設。
20、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系統是由學習過程、_____和評價與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的。
21、我國心理學家對學習的分類是_____、技能學習和行為規範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