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5q-改變及JAK2 V617F突變的髓系腫瘤(MN)

2020-11-25 健康界

圖片來源:Keita Kirito. Myeloid neoplasm with isolated del(5q) and the MPLW515L mutation fulflls the WHO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 doi.org/10.1007/s12185-020-02872-3

                                                                      5q-MDS

特點是5q染色體部分缺失,可以單純缺失,或是伴額外一個細胞遺傳學異常,但不包括單體7或del(7q)。臨床表現包括貧血,通常呈大細胞性貧血,血小板計數正常或升高,白細胞計數正常。骨髓(BM)通常增生活躍,紅系增生偏低,最特徵性的改變是出現不分葉狀的巨核細胞/單圓核巨核細胞。

 5q-MDS是低級別MDS,很少轉化為AML,而轉化為AML患者中常伴TP53基因突變。

其他基因突變情況較少,但已知一小部分5q-MDS患者(6-12.7%)中存在JAK2 V617F突變。 

5q-MDS伴JAK2 V617F突變與JAK2 V617F野生型5q-MDS患者相比:

1. JAK2 V617F突變型5q-MDS患者,Hb貧血不嚴重,MCV常正常範圍,WBC與血小板計數常更高;

2. JAK2 V617F突變型5q-MDS患者,骨髓檢查出現5q-核型的巨核細胞形態學改變,即單圓核巨核細胞增多。同時伴有ET樣的巨核細胞形態改變,即多分葉核的大型巨核細胞增多。

3. JAK2 V617F突變型5q-MDS患者骨髓纖維化程度較野生型嚴重。但未見巨核細胞雲朵狀、球狀核、核染色質異常濃集等異常改變;

4. 長期隨訪兩者在AML轉化與OS上無統計學差異。

                                                                        5q-PMF

巨核細胞出現雲朵狀、球狀核、核染色質異常濃集,以及密集分布等改變,這在鑑別JAK2突變伴5q-染色體改變的髓系腫瘤,尤其是PMF有重要意義。5q-PMF主要影響年輕患者,男女均受累,而5q-MDS主要以老年女性為主。5q-PMF中巨核細胞呈大片密集、成簇分布,核呈球狀和/或異常形態,而JAK2突變型5q-MDS中無這種形態改變。 

                                                                         5q-ET

也有報導JAK2 V617F陽性ET出現染色體5q-案例(見doi.org/10.1016/j.leukres.2009.09.016),此外也有報導MPL與CALR突變的ET伴染色體5q-改變的案例。臨床表現為單純性血小板增多;BM增生活躍,伴大型多分葉核巨核細胞增多,及類似5q-樣的巨核細胞形態改變。 伴5q-同時JAK2突變髓系腫瘤在臨床和病理上兼有骨髓增殖和增生異常的重疊特徵。部分患者並無任何血細胞減少(診斷MDS的必要條件)。骨髓出現5q-樣巨核細胞和ET樣大型多分葉核巨核細胞。這部分患者可能是JAK2突變引起的「增殖」特性,表現為血細胞計數正常或升高(無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形態改變。但所有病例均無PMF的巨核細胞形態特點,即無異常核染色質團塊、球狀或「雲狀」核或「裸」核巨核細胞。

治療上來說,來那度胺常用於5q-MDS的治療,來那度胺可減少5q-異常的惡性克隆,並降低JAK2V617F基因負荷。但有幾個問題值得關注:首先,尚不清楚來那度胺是否會增加血栓風險,文獻報導長期來那度胺治療,增加5q-MDS患者的靜脈血栓事件;另一個問題是來那度胺增加轉白風險,研究表明來那度胺治療的5q-MDS患者有更高的轉白傾向。所以對此類伴JAK2突變和5q-染色體改變的髓系腫瘤,治療上是否應該考慮採用ET的治療方案。 因此上述案例是否應該診斷骨髓增殖性腫瘤未定型(MPN-U)或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未定型(MDS/MPN-U)更適合。最近有研究者Sangiorgio提出建議診斷為同時伴JAK2突變和5q-染色體改變的髓系腫瘤。因病例較少,需要深入研究其是否為一組獨特的實體疾病,以及確定合適的治療策略。

(轉載自 iMorphology)


相關焦點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的檢驗診斷
    【翻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是一種中性粒細胞通常有成熟跡象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和骨髓中可見體積較大,具有豐富嗜鹼性胞質的原始粒細胞,常含有嗜天青顆粒。該類型白血病具有較高的完全緩解率和良好的長期預後。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9;11)(p21.3;q23.3);KMT2A-MLLT3的檢驗診斷
    由KMT2A-MLLT3融合基因引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9;11)(p21.3;q23.3)通常具有單核細胞的特徵。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9;11)(p21.3;q23.3)預後中等,優於其他11q23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據報導,MECOM過表達提示預後較差。具有t(9;11)的病例,若原始細胞<20%,目前還不劃入急性髓系白血病(儘管存在爭議),但若臨床認為合適,也可以(按照急性髓系白血病)這樣對待。
  • 瑞金新技術(十二)| 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基因突變組合(panel)檢測
    >01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基因突變組合檢測瑞金新技術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基因突變組合(panel)檢測是血研所臨檢實驗室在前期臨床研究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的基於液相探針捕獲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覆蓋100個相關基因的基因突變檢測,具有高準確性、高靈敏度、高覆蓋均一性、高捕獲效率和低成本的優勢,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患者基因突變篩查。
  • 常乃柏教授:DNA甲基化靶向藥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應用
    常乃柏教授:DNA甲基化靶向藥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應用
  • 關於TP53基因突變和缺失,您需要知道的......
    TP53突變主要分為功能缺失和功能獲得兩種類型,功能缺失型是指突變使TP53整個腫瘤抑制功能全部缺失,突變蛋白與野生蛋白組成異源二聚體,從而阻滯野生TP53功能,功能獲得型指突變賦予TP53蛋白新的構象改變,允許它與下遊效應蛋白進行不同的相互作用或結合全新的DNA靶序列從而獲得新的功能[2, 3]。
  • 不伴有 JAK2-V617F 基因突變的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治療如何選擇?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的治療策略可以根據患者預後分組加以制定,骨髓纖維化的發病機制的核心是 JAK/STAT 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蘆可替尼是針對骨髓增殖性腫瘤(MPN)發病機制的創新藥物,抑制JAK通路信號,不受 JAK2-V617F 突變影響,可作為中高危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治療的一線首選。
  • Blood:IDH1突變通過幹擾血紅素合成和紅細胞生成導致髓系發育不良
    異檸檬酸脫氫酶(IDH)突變是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在內的髓系疾病中常見的基因變異。表觀遺傳學變異,包括組蛋白和DNA甲基化異常,與造血祖細胞的病理性聚集有關,但IDH突變本身是否以及如何影響造血仍不清楚。
  • TP53在髓母細胞瘤分子分型中的臨床意義與相關研究進展
    Shh有MYCN擴增,而Shh型與Wnt型均有Notch和PDGF信號通路。Shh髓母存在9q缺失,該部位是PTCH1基因的位點。雖然Shh通路主要由轉錄本檢測,而免疫組化使用SERP1、GLI1、GAB1也可用於檢測。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關治療進展(上)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AML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日益增高,約75%AML患者發病年齡為55~65歲,中位發病年齡約為68歲[1]。
  • ...母細胞性_漿細胞樣樹突細胞_血液皮膚腫瘤_免疫表型_醫脈通
    其腫瘤細胞呈母細胞性,但具有特徵性免 疫表型 CD4+ CD56+ CD123+ ,不表達髓系、T 細胞以及 B 細胞特異性標誌。迄今尚缺乏標準的治療方案與共識, 急性髓系、淋系白血病及侵襲性淋巴瘤的化療方案均被 用於治療此病,目前傾向於採用高強度化療聯合造血幹 細胞移植(HSCT)。
  • 2020 ESMO 最新報導:周彩存教授解析腫瘤KRAS突變密碼,讓每個生命...
    因為KRAS突變作為「腫瘤的終極密碼」現在找到了破解之道,研究捷報頻傳,每次大會都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觀點。那麼我們現在解構一下腫瘤的終極密碼鎖:KRAS突變。1密碼鎖的特性--廣泛瘤種突變RAS是人類癌症中最常出現突變的致癌基因,KRAS是RAS家族中最常出現的亞型,KRAS基因突變佔RAS基因突變總數的86%。
  • 醫學知識科普: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因、發病率、相關症狀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見的成人白血病類型,約佔兒童白血病的一半。它是白血球髓系的惡性腫瘤。 成因及危險因素 白血病的發生不太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病因,而且大多數新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患者沒有明確的危險因素。然而,有一些被接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險因素。
  • 伴e1a3突變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例報告及文獻複習
    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12月青海大學附屬醫院1例伴e1a3突變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並複習相關文獻。結果:該患者明確診斷為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伴e1a3突變,治療加用達沙替尼後治療反應可,達到較好的分子學反應。
  • 急性髓系白血病藥物吉瑞替尼被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1月23日,安斯泰來宣布,急性髓系白血病用藥富馬酸吉瑞替尼片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式列入第三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今年7月,富馬酸吉瑞替尼片新藥上市許可申請剛被納入優先審評。
  • ...Vyxeos獲英國NICE批准,治療2種特定的繼發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2018年11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近日發布一份最終評估決定(PAD),批准Jazz製藥公司白血病新藥Vyxeos(44mg/100mg輸液用濃縮粉末)用於英國國家服務系統(NHS),用於治療2種新診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治療相關性急性髓性白血病(t-AML
  • 最新衛健委診療規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聯合化療
    最新衛健委診療規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聯合化療
  • 剪接因子YBX1介導JAK2突變腫瘤的持久性
    剪接因子YBX1介導JAK2突變腫瘤的持久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20:03 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Florian H.
  • 中國科大揭示NLRP3炎症小體活化和髓系細胞控制腫瘤化療敏感性的...
    為了探究髓系細胞中的 PTEN 蛋白是否影響腫瘤的治療效果,研究者首先對髓系細胞中為了明確髓系細胞PTEN促進化療誘導的抗腫瘤免疫依賴於NLRP3炎症小體。在腫瘤臨床樣本中,研究者也發現髓系細胞中的PTEN與腫瘤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呈現正相關關係。
  • Nature:腫瘤抑制因子的功能獲得性突變
    對來自從患有髓樣腫瘤的患者取來的超過200份骨髓樣本的基因組DNA所做研究,發現11號染色體的一部分的兩個版本都遺傳自單親的發生率較高,該部分含有腫瘤抑制因子C-CBL的一個功能獲得性突變,它使成纖維細胞發生癌變,使造血幹細胞對細胞因子刺激更敏感。這些數據支持這樣一個觀點:c-Cbl是一個腫瘤抑制基因,癌症中所發生的突變能夠以功能獲得性方式發揮作用,正如以前對腫瘤抑制基因p53所發現的那樣。
  • 兒童長期貧血要注意,可能是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要及時檢查
    導語: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兒童急性白血病的一種,一旦患病後身體會產生大量不正常的白細胞、聚合細胞、紅細胞,身體會出現幾種常見的臨床症狀,例如骨關節疼痛、出血、臉上蒼白、發熱等,在治療的過程存在遠期副作用,甚至會出現繼發腫瘤的風險,這種發作甚至會出現在許多年以後,因此接受化療後一定要定期複查,在一定年齡之後還要進行腫瘤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