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圖形的認識雖然在最後一章,但是在期末考試中所佔比重還不小,小題和解答題都有所考查。特別是解答題,除了要有解題的思路,書寫過程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僅僅寫幾個計算式,這樣是拿不到多少分的。
01考點1:與線段中點有關的分類討論
當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不唯一時,需要分情況討論,分情況時既不能重複也不能遺漏。
例題1:在一直線上有A、B、C三個點,M為AB的中點,N為BC的中點,若AB=a,BC=b(a≠b),試用a、b的代數式表示MN的長度.
分析:因為點C的位置不明確,所以分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點C在線段AB上,點C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三種情況進行討論求解。
解:①如圖1,點C在AB的延長線上MN=MB+NB=1/2(a+b);
②如圖2,點C在AB上MN=MB-NB=1/2(ab),
③如圖3,點C在BA的延長線上MN=NB-MB=1/2(ba).
如果題目中沒有給出具體的圖片,那麼一般需要分情況討論。
02考點2:角的度量與換算
角度的換算: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1°=60′,1′=60″
度、分、秒間的互化要遵循「從高位向低位化,用乘法;從低位向高位化,用除法」的原則。角的加減:同位進行加減,滿60向高一位進「1」,不夠減向高一位借,「1」當「60」;角的倍數:將度、分、秒分別相乘再整理進位;角的除法,從高位往低位運算,不能整除的餘值乘60加到下一級後再做除法運算。
例題2:(1)131°28'-32'15''
(2)58°38'27''+47°42'40''
(3)25°38'45''×3
(4)109°15'24''÷4
分析:涉及角的加減乘除運算,按照上述所講的技巧進行計算即可。
解:(1)131°28'-32'15''=130°55'45″
(2)58°38'27''+47°42'40''=106°21'7″
(3)25°38'45''×3=76°56'15″
(4)109°15'24''÷4=27°18'51″
角度的換算與時間換算類似,不要搞錯。
03考點3:方向角的應用
我們常利用角的有關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問題,此類題目有利於培養我們聯繫生活實際的能力。東南方向指的是南偏東45°,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西南方向指的是南偏西45°,東北方向指的是北偏東45°。
例題3:如圖,已知輪船A在燈塔P的北偏東30°的方向上,輪船B在燈塔P的南偏東70°的方向上.
(1)求從燈塔P看兩輪船的視角(即∠APB)的度數?
(2)輪船C在∠APB的角平分線上,則輪船C在燈塔P的什麼方位?
分析:(1)根據∠APB=180°-∠APN-∠BPS即可求出;(2)根據PC平分∠APB求出∠APC,然後根據∠NPC=∠APN+∠APC即可解答.
解:(1)由題意可知∠APN=30°,∠BPS=70°
所以:∠APB=180°-∠APN-∠BPS=80°;
(2)∵PC平分∠APB,且∠APB=80°
∵∠APC=1/2∠APB=40°
∴∠NPC=∠APN+∠APC=70°
∴輪船C在燈塔P的北偏東70°的方向上.
用角度表示方向時,在哪一點觀測就在那一點重新畫出互成直角的南北向的直線和東西向的直線,這是解決連續觀測的關鍵;無論觀測點選在何處,所畫的南北方向的直線都平行,東西方向的直線也都平行。每一次變方向都必須畫一個新的十字方向標。
期末考試考查哪些內容?關注以下文章吧。
初一上學期,數學期末複習之有理數,40道精選題過關練習
初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想拿高分,這些技巧你需要掌握,精選40題
初一期末複習,重難點之數軸動點題,精選20題,全部做對學霸無疑
初一上學期期末複習,拿下動點題,離滿分又近一步,精選3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