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權證來說,標的證券的波動率是影響其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標的證券價格波動越大,權證的價值也越大。常見的波動率表述有兩種: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他們在含義和計算過程的區別如下。歷史波動率是使用歷史的股價數據計算得到的波動率數值。計算方法為:首先從市場上獲得標的證券在固定時間段上的價格(一般是每天的收盤價格或者均價);然後,對於每個時間段,求出該時間段末的股價與上一時間段末的股價之比的自然對數;然後,求出這些對數值的標準差,再乘以一年中包含的時段數量的平方根,得到的即為歷史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是把權證的價格代入BS模型中反算出來的,它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標的證券波動率的預期。那麼投資者在計算權證的理論價值時,可以參考歷史波動率(觀察樣本可以是最近一年)。正常情況下,波動率作為股票的一種屬性,不易發生大的變化。但是如果投資者預計未來標的證券的波動率會略微增大或減小,那麼就可以在歷史波動率的基礎上適當增減,作為輸入計算器的波動率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