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轉波動率

2020-12-03 和訊網

  在期權世界中,波動率的地位不可撼動

  現貨是一維的,標的價格即是一切;期貨是二維的,除標的價格外增加了到期日的考量;而期權則更為立體,是三維的,增加了波動率的維度。在期權世界中,波動率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不僅被用於定價、評價,更是直接被編製成指數獨立交易。那麼波動率究竟是什麼?有怎樣的表現形式?如何計算?如何評估?如何應用?本文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波動率

  在標準的定義中,波動率就是指標的價格的波動程度。波動率的表現形式也有很多。常見的分類是將通過現有的歷史數據計算出的波動率稱為歷史波動率(Historical Volatility)或是實際波動率(Realized Volatility),習慣上簡稱為HV 或RV。

  對未來波動率的預測就相對較難,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在期權中經常用到的隱含波動率(Implied Volatility)就是將市場價格中蘊含的對未來波動率的預期提取出的產物。隱含波動率習慣上簡稱為IV,當投資者認為未來行情有較大不確定性或是會有意外波動時就會更積極的買入期權避險,從而抬高期權價格,表現為IV的不斷上漲。CBOE通過對所有合約IV進行有選擇的加權計算得到了VIX指數,也被稱為「恐慌指數」。

  怎樣計算波動率

  常用的HV計算方法十分簡單,即某段時間內標的漲跌幅的標準差。這裡有兩個時間參數,其一是時間段的總長,與均線系統中的時間參數概念相同,常用有20日、40日、60日、120日HV;其二就是漲跌幅計算的頻率,習慣上採用每日收盤數據,當然也可以根據需要截取更高頻的日內數據。

  用收盤價對收盤價(Close to Close)計算得到的HV有明顯的缺陷,就是無法顯示盤中與隔夜跳空的波動。長上下影線究竟能不能反映行情的實際波動呢?這就見仁見智了。當然,即使選擇忽略這些信息也可以將其作為參考。可以採用Parkinson方法將日內振幅納入計算,或加入開盤價計算出隔夜跳空波動,或直接用Garman and Klass方法將日內振幅與跳空全部納入計算,當然還有其他更為細緻的方法,這裡不多做介紹,可以參考《Volatility Trading》(by Euan Sinclair)進一步學習。

  IV的計算雖然涉及BS模型,但實際操作也非常簡便,只要將標的價格、到期時間、行權價等參數逐一輸入模型即可得到IV值。隨著國內期權市場不斷完善,能夠支持IV計算的工具、軟體層出不窮,不一定非要自行計算。當然,基於不同的參數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取決於你的交易習慣,同時也取決於市場的認同,這些都需要在實際交易中不斷摸索調整。

  很多初學者都會被IV這個新概念嚇到,覺得難以理解,但隨著對期權交易了解的深入,你就會發現期權交易根本離不開IV。IV的最大作用是將各個行權價、各個月份期權合約價格標準化,使得它們之間有可比性。

  波動率的性質

  同樣作為波動率,HV與IV均具有均值回歸、群聚性自相關性的特點。這些性質都可以在最基礎的統計學課本中找到。IV的性質中最受關注的主要有兩個:

  (1)隱含波動率微笑(IV Smile)

  通過真實交易數據計算出IV並按行權價順序排列,就能得到一條「微笑曲線」。通常情況下,平值IV最低,隨著虛值與實值程度加深,IV也逐步升高。這種形態與標的價格的分布形態息息相關。大多數標的價格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點,因此投資者會更多買入尾端行權價的期權進行避險。當然事無絕對,IV曲線也會因標的價格分布的改變、錯價或套利機會的出現而改變。

  (2)隱含波動率期限結構(IV Term Structure)

  IV的期限結構是指不同到期日IV的分布圖。對於50ETF期權,各月合約標的物均為50ETF,因此距到期日時間越長標的可能波動的範圍越大,波動率越高。除非受重大事件的影響,會發生局部異構。

  而對於白糖這樣的商品期權,各月期權合約的標的物為各月期貨。由於商品期貨主次月交易形態存在巨大差異,另外受商品季節性、政策性與大量投機交易的影響,白糖期貨期限結構並不穩定。

  同期IV與HV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較為成熟的市場中,衍生品的定價即市場對未來的物走勢的預測是較為準確的;在這樣的前提下,IV於未來的HV走勢較為一致,因此當前的IV對於當前的HV也將具有一定的群聚性、相關性,對更長期的HV有一定的回歸性。市場上使用的IV預測模型多以歷史數據為基準進行推演,以此為依據交易出的IV自然與HV相關性較大。

  IV對於同期HV有一定風險溢價。真實市場中由於衝擊成本、交易成本、交易規則限制的存在,IV需要對HV存在一定溢價。IV是對未來的預測,IV對HV的溢價中有一部分由時間價值組成。若以上因素沒有較大變動,溢價應維持穩定。

  IV的預測

  我們研究波動率,主要是服務於期權的波動率交易。能夠根據現有的數據,判斷IV是否偏高或偏低,就能夠通過前面講到的賣出或買入波動率策略獲利。

  預測方法基本有三大類:1.計量模型。計算複雜,假設條件多,準確度也不高。如耳熟能詳的GARCH模型,其重要假設就是IV期限結構指數趨近於長期波動率均值,但很難適應於白糖期權這樣期限結構不穩定的品種。因此,並不推薦。

  2.用HV與IV歷史數據進行統計預測。可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靈活調整置信度。這種方法對於市場數據沒有進行過多的處理,因此可以更好的反映市場真實情況。這也是市場最流行的方法,因此會進一步推動行情向預測方向行進。具體來說可以參考如下一種或幾種方法:(1)判斷當前HV與IV在HV、IV歷史數據中的分位。(2)判斷同期IV與HV差值在差值歷史數據中的分位。可以根據自設閾值判斷,當前HV、IV是否偏高或偏低,從而判斷後期HV是否會回落或抬升。(3)通過HV均線系統(類MACD)預測IV走勢。(4)在大趨勢基礎之上,根據各期限IV相對位置,分別確定各期限IV走勢,同樣不適用於期限結構不穩定的標的。

  3.對標的物行情的判斷,如通過技術分析方法判斷行情未來運行區間、運行速度從而判斷波動率大小。較為直觀,準確度取決於對標的行情判斷的準確度。

  波動率策略實戰

  下面我們以白糖期權為例,實戰講解如何利用IV預測布局期權波動率策略。

  4月19日,白糖期權作為國內第二隻商品期權在鄭商所上市。通過當日交易數據,我們選取三個指標來判斷1709期權合約平值IV水平。

  (1)判斷HV與IV的相對位置。出於流動性考慮,僅選取1709、1801、1805、1809合約平值IV數據進行分析。選取三種方法計算HV:收盤價(cc),前收—今開—今收(coc),Garman and Klass(gk)。可以發現,白糖期權的IV期限結構並不符合近低遠高的規律。我們暫且選取cc方法計算的HV作為判斷標準。以1709合約(距到期66個交易日)為例,4月19日收盤,IV相對於同期HV偏高。

  (2)通過波動率錐判斷IV位置。由於白糖期權剛剛上市,沒有充足的IV數據,以HV繪製波動率錐。4月19日1709平值IV處於同期HV的10%—20%之前,處歷史相對低位。IV相較HV歷史數據相對偏低。

  (3)根據波動率的自相關性與群聚性,通過HV均線系統判斷HV未來走勢。分別選取5日HV與60日HV作為參考依據,4月17日5日HV下穿60日HV,並繼續下行,判斷HV現處於下行趨勢,預計將繼續下行。根據IV與HV的相關性,進而判斷IV可能會下行。

  由以上三組數據綜合判斷,IV下行可能性大,因此於4月20日開盤賣出1709平值處跨式。同時繼續觀察三指標運行。4月25日,通過同樣步驟進行分析。1709平值IV略有回落,但仍高於HV,且仍處於同期HV10%—20%分位,但5日HV突破60日HV,綜合考慮IV回升可能性大。因此,4月26日開盤30分鐘內將賣出1709跨式平倉出場。

  以上僅對波動率的概念與預測方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提供了一些簡單、格式化的判斷方法。需要配合一定的期權知識與交易經驗來靈活的運用。正如文中所強調的,對於不同的標的物,不同的市場環境,波動率的結構與預測方法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沒有什麼是絕對正確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王雪冰 HF074)

相關焦點

  • 它是預測市場的好幫手——教你如何正確理解波動率指標
    來源:匯商Forexpress波動率是我們每天都會在市場上聽到的一個術語,但許多交易者都無法正確理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各位一起嘗試了解什麼是波動率,如何衡量波動率,以及如何在分析和交易中使用它。如何解釋波動率用最直白的說法,波動率其實就是衡量價格在給定時期內上下波動的程度。對于波動率較大的資產,價格的變動範圍很大。對于波動率較小的資產,價格更穩定。對於交易者來說,波動率有利有弊:波動率為高回報創造了機會。
  • 淺析股指期權仿真合約波動率
    而實際上,標的價格服從的分布,尾部厚於對數正態分布,由此將出現波動率微笑現象;下行的概率高於對數正態分布,導致出現波動率偏斜。對權益類期權而言,到期日較近期權的波動率曲線,混合了波動率偏斜及波動率微笑,一般將具有該特徵的波動率曲線稱為「壞笑」。  從期權平價公式可推導出,具有相同標的、執行價、到期期限的歐式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相同。
  • 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的區別與計算方法
    對權證來說,標的證券的波動率是影響其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標的證券價格波動越大,權證的價值也越大。常見的波動率表述有兩種: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他們在含義和計算過程的區別如下。
  • 波動率產品及交易策略
    當期權到期時,隱含波動率將「實現」,成為已實現波動率,兩者的價差就是波動率敞口的盈利 — 這將是我們稍後介紹的波動率掉期/方差掉期的基本交易邏輯。而已實現波動率成為了歷史,轉化為歷史波動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開始下一個循環。
  • 處於歷史低位的波動率意味著什麼?
    那麼,波動率處於歷史低位有什麼含義?後續如何演變?對市場又意味著什麼?這些都是當下投資者非常關心的問題。  實際上,波動率也可以直接交易,美國發達的ETF市場提供了看多、看空、及不同槓桿等多種ETF產品可供選擇。我們在海外大類資產配置組合中也會階段性的選擇利用波動率產品來對衝市場風險。那麼,追蹤波動率的產品有何特性?針對處於歷史低位的波動率可以採用何種策略?
  • 基金的波動率 你真的了解嗎?
    摘要 【基金也有波動 如何正確衡量基金的波動?】
  • 波動率視角下的期權交易機會
    波動率分類  波動率的含義豐富,從其計算邏輯和運用角度可以分成真實波動率、歷史波動率、隱含波動率和預期波動率四大類。其中,真實波動率往往是未來波動率,事件是否已經發生是其與歷史波動率的分界點。  波動率特徵  隱含波動率曲線形狀  隱含波動率曲線直觀展示了期權隱含波動率在不同行權價的分布情況,當標的對數收益率服從正態分布的時候,期權隱含波動率曲線是一條水平線。然而,現實世界中,水平的波動率曲線往往並不存在。
  • 隱含波動率對市場走勢的指標作用
    本文來源:招商證券(600999,股吧)(香港)  作者:鍾文質、何鍾  一、隱含波動率的概念  衍生品作為標的資產的派生物,往往沒有自己內在的價值,它們的價格依附於標的資產的價格和其它因素之上。然而,作為交易品種,我們又需要知道它們的真正價值。因此,對各種金融衍生品如何去定價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 波動率研究對於期貨市場的意義
    在期貨交易價格分析上,對波動率的分析研究具有很高的關注度,對于波動率動態性的建模與預測越來越多,並與客觀性交易密不可分。而目前國內對于波動率的研究和運用很少,在此我談談波動率分析對於期貨市場的重要之處,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體會。  波動率指數的發展   波動性在金融衍生品的定價、交易策略以及風險控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可以說沒有波動性就沒有金融市場。
  • 隨機波動率微笑模型及套利
    波動率微笑   與BS模型假設不同,隱含波動率ω (t, t + h)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曆時間t 、到期期限 h 和期權的貨幣性,隱含波動率曲面呈現明顯的微笑或傾斜的特徵。   本文將簡單地介紹隱含波動率微笑的基本特性。
  • 揭開期權的面紗:期權波動率交易策略(基礎篇)
    雖然有一些波動率數據資源讓我們可以猜測波動率,但是我們仍然無法知道猜測是否正確。幾乎所有的模型所面臨的的一大問題就是波動率的估計。  2、 波動率特徵圖3 數據來源:小哈圖整理  3、 利用標準差評估波動率  波動率的定義就是標的資產收益率的標準差。
  • 一種50ETF期權的波動率對衝交易策略
    第四,隱含波動率一般比歷史波動率高。這個結果在圖1中也有體現,其中大部分情況下,000188表示的隱含波動率都高於歷史波動率。第六,整體波動率較低時,波動率套利策略更有效。當整體波動率較低時,雖然隱含的波動率和已實現波動率的絕對價差較小,但是相對價差較大,此外,波動率下降過程也比較平穩,比較容易獲得較好的收益。
  • 上證50ETF期權隱含波動率統計和分級應用
    不進行加權,只選取代表性期權合約隱含波動率,例如,平值期權、成交量最大期權合約等。事實上,無論哪種方法,得到的隱含波動率走勢差別不大。下面按照特定合約選取方式,計算近月合約平值看漲、看跌期權算術平均隱含波動率,將其作為波動率代表,得到波動率指數如圖IVIX與近月平值隱含波動率所示。
  • 從期指日內波動率來看市場情緒變化
    和訊特約  一、波動率的介紹  波動率已被廣泛應用於衍生品定價、金融資產風險管理、投資組合管理等多個領域。對金融市場波動率的估計和預測是近幾十年來金融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一般投資者理解的波動率是計算價格或收益率的標準差,這種常用的方法可用來計算歷史的波動率。
  • 金融期權標的波動率特徵比較及應用分析
    常見的波動率類型主要有3種,分別是歷史波動率、已實現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目前,學術界和實務界公認的波動率特徵主要有5種,分別是聚集性、非對稱性、長記憶性、跳躍性以及均值回復性。   聚集性是指波動率高的時刻會聚集在一起,波動率低的時刻也會聚集在一起。即當前交易日的波動幅度大,則下一交易日出現波動幅度大是大概率事件。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大波動之後還是大波動,小波動之後還是小波動。
  • PTA 波動率年內難上升
    從統計角度看,PTA歷史波動率變化區間較窄,升波往往伴隨價格下跌和成交放量一般而言,資產波動率通常有以下幾種統計特徵:一是均值回復性。波動率波動呈現區間振蕩。二是聚集性。大波動後常見大波動,小波動後常見小波動。三是和收益率呈負相關性。四是和成交量呈正相關性。
  • 春江水暖「波」先知——波動率就像脾氣,「你」越降就越值得「我...
    不過,在期權實盤交易裡,期權成交量、持倉量、成交面值等這些指標的意義都要遠遠小於一個叫做「隱含波動率」的指標,所以期權裡更適合的一種說法,應該是「春江水暖波先知」。  那麼,從「波」的哪些特性,可以看出市場又開始暗藏著「殺機」呢?我想在我的實盤裡,它可以體現在四個方面,波動率指數本身、認沽認購隱波差、波動率skew曲線的平坦程度、以及波動率期限結構的傾斜形狀。
  • 上證50ETF波動率指數(中國波指)即將發布
    上證50ETF波動率指數(中國波指)即將發布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公司日前宣布,將於2016年11月28日正式發布上證50ETF波動率指數(指數簡稱:中國波指,指數代碼:000188)。  風險管理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內容。
  • 實例分析:「明星品種」白糖與棉花期權波動率特性對比
    眾所周知,期權的交易分為三個維度:方向、時間和波動率,其中波動率是期權交易的核心,這主要是因為波動率的特性比較容易把握。基於此,分析白糖和棉花期權的波動率特性,並對它們進行比較分析,對於服務產業客戶和機構客戶顯得至關重要。
  • 淺析波動率的均值回復特徵
    業內和學術界有很多關於股票和指數收益的均值回復研究,但是關于波動率的均值回復的研究還相對較少。本文以VIX為例,對其統計特徵和均值回復特徵進行分析。  VIX指數  VIX指數是CBOE發布的波動率指數,是指數期權隱含波動率加權平均後所得之指數,又稱為「恐慌指數」。通過對VIX指數的研究,可以提供對市場情緒和走勢的研判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