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一市場大面積停售桂花魚 此前檢出孔雀石綠
南方農村報訊(農財寶典記者 湯健)5月中旬,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已經大面積停售桂花魚,原因在於,市場方面接到上級通知,桂花魚如若在黃沙市場上架,必須提供由工商局認可的產地證明和有資質的檢驗報告。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孔雀石綠也被媒體頻繁曝光,稱之為「蘇丹紅第二」,已被廣大消費者熟知。鑑於孔雀石綠的危害性,農業部於2002年5月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禁止用於所有食品動物。根據相關規定,水產品中孔雀石綠的殘留量標準為不得檢出。作為涉綠水產品的生產者,每次針對孔雀石綠的整治活動,養殖戶都被推到風口浪尖。
-
因為查出了孔雀石綠
因為查出了孔雀石綠!別再用了,給你我一條生路!今天跟水產有關的一個新聞被到處轉發,江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銅鑼灣廣場店銷售的黃顙魚,因為檢出含有孔雀石綠被罰了12.5萬。新聞顯示,該批次不合格的黃顙魚主要是由於養殖環節造成,江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銅鑼灣廣場店未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針對存在的問題,該店採取了以下整改措施:加強產品源頭把控,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記錄製度。
-
黃骨魚別亂吃,這兩家都被檢出含有孔雀石綠,吃完身體不答應!
黃骨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其肉質鮮嫩、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經過烹飪之後十分美味,讓人難以拒絕。但最近,湖南省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示,有兩家黃骨魚都被檢出不合格,具體情況咱們一起來看看。
-
別吃了!這些「江團魚、鉗魚」查出大問題,孔雀石綠的危害可不小!
其中,抽檢食用農產品485批次,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檢測,合格樣品478批次,不合格樣品7批次含有一批江團魚、一批鉗魚,具體信息公布如下。由北京巴山渝南水產有限公司的江團魚和鉗魚,孔雀石綠檢出值分別是12.0μg/kg,2.71μg/kg,標準規定:不得檢出,產品不合格;孔雀石綠,為水產人所熟知,也為正直的水產人所憎恨,更為食品安全工作者聞之色變
-
魚中又檢出有毒物孔雀石綠,5招教你快速識別這種有毒魚
面對屢屢出現的這種高毒藥物和健康風險,消費者該如何應對呢?專業人士指出,消費者在購買生鮮魚類水產品時,掌握5種方法,可簡單快速識別含有孔雀石綠的問題魚,為家人和自己的食品安全及健康構築一道防火牆。這2批次不合格魚的檢測結果如下:1.黑魚,孔雀石綠檢出值為3.47微克/公斤;2.鯉魚,孔雀石綠檢出值為2.33微克/公斤。
-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如何放心選購水產
對於一種潛在致癌物,只有不吃才是最安全的。但違規使用的這麼多,難免會吃進去一些,我們該怎麼辦? 科學家用一個叫MOE的參數描述這種風險,對於孔雀石綠,如果MOE大於10000,則基本上沒有風險。MOE越大,風險越小。
-
為何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綜上,鱖魚從魚苗到養成上市,很多環節都有使用孔雀石綠的動機和可能,甚至吃的活餌都可能帶有孔雀石綠,所以才會屢屢出現孔雀石綠藥殘事件頻發的問題。但違規使用的這麼多,難免會吃進去一些,我們該怎麼辦?科學家用一個叫MOE的參數描述這種風險,對於孔雀石綠,如果MOE大於10000,則基本上沒有風險。MOE越大,風險越小。 根據數學模型推算,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活到80歲,每天吃6兩魚肉,則孔雀石綠的殘留量要達到每公斤400微克,MOE正好為10000。
-
多寶魚禁售後孔雀石綠存在偷用隱患
日前,香港傳出「超市鱖魚(又名桂花魚)驗出含有孔雀石綠」的消息,但記者了解到,長三角地區鱖魚多為江浙兩地養殖,「涉綠」可能性很小。據專家介紹,雖然早就下了「封殺令」,但由於替代藥物防治魚類水黴病的效果差強人意,孔雀石綠仍然在不少小魚塘裡「打黑工」。
-
魚裡藏著「孔雀石綠」
英國食品標準局發布消息說,孔雀石綠是一種對人體有極大副作用的化學製劑,任何魚類都不允許含有此類物質,並且這種化學物質不應該出現在任何食品中。國內 相繼出現孔雀石綠 就在許多消費者還認為只有鮭魚才含有這種成分時,隨之出現在國內的報導讓許多愛吃魚的人感到驚心。有媒體調查後發現,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河南、湖北等地的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販運中,孔雀石綠仍在被普遍使用。
-
多地水產均曾檢出禁藥孔雀石綠,對身體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風險...
「雖有疫情,但絲毫沒有影響吃皮皮蝦的心情。」北京市民王女士向記者說道。但是對於水產品中的孔雀石綠,王女士則表示,不太知道,自己又無法辨認。對此,王女士反覆質疑,我經常吃皮皮蝦,孔雀石綠是否對我的身體有傷害?那我以後還能吃皮皮蝦嗎?
-
專家:替代藥物差強人意 孔雀石綠仍在「打黑工」
日前,香港傳出「超市鱖魚(又名桂花魚)驗出含有孔雀石綠」的消息,但記者了解到,長三角地區鱖魚多為江浙兩地養殖,「涉綠」可能性很小。據專家介紹,雖然早就下了「封殺令」,但由於替代藥物防治魚類水黴病的效果差強人意,孔雀石綠仍然在不少小魚塘裡「打黑工」。
-
這批鯽魚不合格,竟含有孔雀石綠,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吃魚肉會變聰明這個大家都應該知道,還有比如魚肉可以保持身材、補腦益智、減緩衰老,還可以降低膽固醇。魚肉也可以保護視力、提高記憶力。2020年5月7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7號)。據通告顯示,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乳製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糧食加工品等4大類食品150批次樣品,有1批次不合格。
-
湖州10萬斤魚被查出加了孔雀石綠 吃了或致癌
檢測報告顯示沈某養殖的黃顙魚體內孔雀石綠含量為13.8μg/kg。沈某放在魚塘裡的孔雀石綠是什麼東西?孔雀石綠是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對魚體水黴病和魚卵的水黴病有特效,但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
山東:5批次水產品檢出孔雀石綠
中國消費者報濟南訊(記者 尹訓銀)6月7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對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的專項抽檢結果,共發現6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檢出孔雀石綠。根據山東省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山東省食藥監局近期在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
-
孔雀石綠檢測國家標準發布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檢測「毒魚」有依據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由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制定的《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的測定》國家標準已由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式發布。標準出臺,意味著添加這種物質的「毒魚」有了檢測依據,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
禁了十幾年都控制不住的孔雀石綠,在觀賞魚界太受歡迎
孔雀石綠就是其中一種圖片來源丨Unsplash攝影丨marlonlara1孔雀石綠不含孔雀石,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學名叫:三苯甲烷,有毒,能殺菌,治療寄生蟲也很有效,現在還沒聽說魚使用後又什麼不良反應,人吃了有可能致癌。
-
魚體檢出孔雀石綠 嫌疑人"以為查不出來"
然而,多年來,在水產養殖業,被明令封殺的孔雀石綠並未絕跡,僅2015年全國範圍內違法使用孔雀石綠就被屢次曝光,被檢測出含有超標孔雀石綠的魚類除昂公魚外,還有黑魚、鱸魚、鯰魚、鱖魚、鯉魚、鴉片魚、草魚7種餐桌上常見的魚類。 經常州警方調查,王澤水產批發部的240公斤有毒昂公魚,來自浙江省湖州市養殖戶張前林的養殖場。
-
如何辨別染「孔雀石綠」的魚?孔雀石綠快檢儀
如何辨別染「孔雀石綠」的魚?孔雀石綠快檢儀 一是看魚鱗的創傷是否著色。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表面發綠,嚴重的呈現青草綠色。 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是白色,而「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的魚,鰭條易著色。 三是若發現通體色澤發亮的魚應警惕。
-
染色劑 孔雀石綠的利弊
知識點:在工業方面,孔雀石綠就是一種實打實的染色劑,它被用作是絲綢、皮革、紙張等工業品的染料;在生物學方面,它也是一種不錯的生物著色劑,使用孔雀石綠,可以把細胞染成藍綠色,從而方便在顯微鏡下觀察;在醫學上,孔雀石綠還是一種超強的殺菌劑,它可以殺掉各種細菌
-
被禁13年 孔雀石綠緣何「禁而不止」(圖)
2014年9月,廣東深圳一家批發商的黃骨魚被查出孔雀石綠超標,商家臨時用袋子擋住魚缸。圖/CFP 8月24日,北京3批次淡水魚被檢出禁用藥孔雀石綠。而國家食藥監總局8月25日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陝西、遼寧、山東共計10批次水產品也相關公司股票走勢都被檢出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我國農業部早在2002年明確規定所有食用動物中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