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揭示去琥珀醯化酶SIRT5調控免疫代謝在炎症中的作用和機制

2020-12-01 生物谷

2017年6月13日,國際著名學術雜誌《Cell》子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楊芃原、餘紅秀研究組題為《SIRT5 desuccinylates and activates pyruvate kinase M2 to block macrophage IL-1β production and to prevent DSS-induced colitis in mice》的研究論文。SIRT5是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s家族第三類Sirtuins中的一員, 與家族其他成員不同,它具有極低的去乙醯化酶活性,卻可以調控三種新的賴氨酸修飾--琥珀醯化、丙二醯化和戊二醯化,科學家們在既往的研究中利用質譜技術鑑定了成百上千個SIRT5的潛在底物,而對其生理和病理功能卻知之甚少。本論文發現了SIRT5在調控巨噬細胞代謝和炎症反應中的新功能。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王芳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免疫代謝(immunemetabolism)研究免疫細胞在增殖、分化、應答及轉歸等過程中代謝調控機制及功能,是國際上前沿和快速增長的研究領域,該領域的發展不僅能從理論上深化人們對免疫

細胞生物學

的理解,同時也展示了在維持機體免疫穩態、

腫瘤

免疫治療等方面的重要的應用前景。



巨噬細胞在被LPS激活後會大量消耗葡萄糖,糖酵解作用顯著增強,表達M1型分子標誌物並大量產生炎性因子IL-1β,其機制是糖代謝中間產物琥珀酸(Succinate)累積,琥珀酸穩定的Hif-1α加強了IL-1β的轉錄,糖酵解關鍵酶PKM2的激活在其中也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楊芃原和餘紅秀教授團隊進一步發現了PKM2的上遊調控機制---PKM2被SIRT5去琥珀醯化調控。在SIRT5缺失的細胞中,PKM2的琥珀醯化水平增加,PKM2由四聚體轉化為二聚體,同時其丙酮酸激酶活性下降,二聚體化的PKM2進入細胞核,與Hif-1α協同作用結合在IL-1β的啟動子區,顯著增強了IL-1β的轉錄,並增強了巨噬細胞的糖酵解作用。因為IL-1β在炎症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們以結腸炎為模型,研究了葡聚糖硫酸鈉(DSS)誘導的小鼠結腸炎模型中SIRT5的功能,發現Sirt5敲除小鼠結腸炎明顯加重。這些結果提示SIRT5不僅調控巨噬細胞代謝,還可能通過調控巨噬細胞代謝在結腸炎甚至結腸炎癌惡性轉化中有重要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他們與復旦大學趙世民教授團隊合作,發現「SIRT5通過對IDH1和SDH的去琥珀醯化,激活它們的活性,降低了線粒體的琥珀醯化,挽救了線粒體功能,抑制神經膠質瘤細胞代謝和生長」(Molecular cell,2015,60:1-15)以及與復旦大學葉丹教授團隊合作,發現「SIRT5通過去琥珀醯化調控IDH2、去戊二醯化調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的活性增強神經細胞的抗氧化能力」(EMBO reports,2016,17:811-822)後,發現了SIRT5調控的一個新底物PKM2,闡明了SIRT5調控免疫代謝在炎症中的重要功能。研究中使用了景傑生物(PTM Bio)生產的琥珀醯化、丙二醯化和戊二醯化泛抗體。(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蘇士成團隊揭示線粒體環狀RNA調控肝臟免疫代謝性炎症...
    近日,中山大學蘇士成/高志良/許小丁團隊揭示了線粒體環狀RNA調控肝臟免疫代謝性炎症新機制,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14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細胞》上,題為「Targeting Mitochondria-Located circRNA SCAR Alleviates NASH via Reducing mROS Output」。
  • 水生所肖武漢組揭示SIRT5和琥珀醯化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功能
    琥珀醯化普遍存在於生物中,廣泛的參與代謝調節、表觀調控、信號傳導等眾多生物學過程,特別是中心代謝和中間代謝的很多代謝酶都存在琥珀醯化修飾。琥珀醯化修飾水平異常與包括腫瘤、心血管系統疾病、代謝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免疫炎症等在內的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 李詠生團隊揭示程序性壞死關鍵蛋白RIPK3在腫瘤免疫調控中的新功能...
    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RIPK3-PGE2環路在結直腸癌免疫微環境中對MDSC的調控機制【2】。RIPK3作為細胞程序性壞死的關鍵調控分子,在炎症和腫瘤中都發揮重要作用【3,4】。其可以促進炎症性腸病(IBD)腸道黏膜的修復,抑制炎症相關性結直腸癌的形成【5】。RIPK3與腸癌分期負相關,是結腸癌的重要預後因子。然而,RIPK3如何調控結直腸癌免疫微環境仍是待解之謎。
  • 研究揭示去泛素化酶OTUB1調控PD-L1穩定性和腫瘤免疫逃逸的機制
    該研究發現去泛素化酶OTUB1通過調控免疫檢查點蛋白PD-L1的泛素化修飾來抑制PD-L1在內質網的降解,揭示了OTUB1-PD-L1信號途徑在調節腫瘤細胞免疫逃逸中的關鍵作用,表明特異性抑制OTUB1的活性和功能可能成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潛在靶標。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和受體分子PD-1是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中的重要靶點。
  • ...陳立功課題組合作在《免疫》發文揭示代謝分子肌酸的免疫調節功能
    清華大學醫學院胡小玉與藥學院陳立功課題組合作在《免疫》發文揭示代謝分子肌酸的免疫調節功能清華新聞網8月7日電 2019年8月6日,清華大學醫學院胡小玉課題組聯合藥學院陳立功課題組在《細胞》(Cell)子刊《免疫》(Immunity)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 《Slc6a8介導的肌酸轉運和積累通過調控細胞因子應答來重編程巨噬細胞的極化》(Slc6a8
  • 研究揭示CD8+T細胞代謝與腫瘤免疫機制
    研究揭示CD8+T細胞代謝與腫瘤免疫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7 16:00:38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鄒強/劉俊嶺/蘇冰課題組,發現了醯基甘油激酶(AGK)可維持CD8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目前,介導腎臟組織或者細胞區域內脂代謝穩態的調節機制越來越引起重視。值得注意的是,腎臟實質細胞對於脂質蓄積的敏感性不同,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也不同。研究表明,腎小管上皮細胞內脂質蓄積並不能誘導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然而,足細胞對脂質蓄積異常敏感,足細胞內脂質的過度蓄積會引起足細胞功能紊亂導致細胞骨架重排、炎症反應等,最終引起足細胞死亡。
  • 陸前進/趙明團隊揭示E4BP4調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機制
    SLE中常伴有大量生發中心的形成,這有助於自身抗體的產生,繼而引起結締組織中的炎症。研究表明,系統性紅斑狼瘡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中的循環Tfh(cTfh)細胞數量增加,與自身抗體滴度和疾病進展呈正相關【3-5】。因此,針對Tfh細胞的靶向性治療有助於恢復免疫耐受以達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目的。
  • 科學家總結HIF在免疫和炎症中的作用
    科學家總結HIF在免疫和炎症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8 15:51:03 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Anne F.
  • 磷酸化修飾在炎症小體活化和調控中的作用和機制綜述發表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和醫學學部、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周榮斌、江維受邀在Cell旗下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上發表了題為Control o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by
  • 科研人員發現自噬調控間充質幹細胞免疫功能及其機制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自噬調控間充質幹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機制。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是一群成體多能組織幹細胞,不僅有跨胚層分化的能力,並具有其它幹細胞不具有的免疫調節功能,已被用於治療重症肝病、糖尿病和神經損傷等疾病。
  • Blood:揭示鐵泵蛋白Fpn1在鐵代謝中作用
    該論文以小鼠為實驗模型,通過在巨噬細胞中條件性敲除鐵泵蛋白Ferroportin1(Fpn1),首次闡明了巨噬細胞Fpn1在維持機體鐵穩態的重要作用,揭示了Fpn1—巨噬細胞—免疫應激間的體內網絡調控機制。
  • 研究揭示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機制
    Cyclophilin A(CypA,親環素A)對RIG-I介導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調控機制。該研究從天然免疫角度揭示了CypA如何通過調節天然免疫反應來影響病毒的複製,首次闡明了CypA在RIG-I介導的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作用靶點及其泛素化調控機制,更深入地了解了Cyp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的功能。CypA是一種肽基脯氨醯順反異構酶,在各種組織中廣泛存在,高度保守。
  • ...蘇士成/高志良/許小丁合作揭示線粒體定位circRNA調控肝臟免疫...
    代謝性炎症(metaflammation)是由營養過剩引起、免疫細胞介導的非可控性炎症。代謝性炎症是免疫代謝性疾病(immunometabolic diseases)的核心特徵。免疫代謝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糖尿病和肥胖等。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影響世界約1/4的成年人。
  • Mol Cell | 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nucleic acid sensing)是一類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生物學機制,存在於機體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中,不僅對宿主細胞抵抗外源病毒感染至關重要,更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疾病和腫瘤免疫中有重要功能。
  • microRNA通過調節/微調炎症反應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microRNA(miRNA)已被證明是基因表達調節機制中極其重要的成員。作為第一流的miRNA微陣列服務提供商,LC Sciences已協助眾多的科研人員開展了miRNA細胞網絡的探索和檢測。MiRNA表達譜和功能研究揭示,miRNA參與調控了幾乎所有已研究的細胞生理過程,而且miRNA表達水平的變化將對它們靶基因的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
  • ...代謝科羅飛宏團隊合作揭示環狀RNA在兒童1型糖尿病中的調控新機制
    我院兒科研究院周玉峰團隊與內分泌遺傳代謝科羅飛宏團隊合作揭示環狀RNA在兒童1型糖尿病中的調控新機制 2020-11-14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學科學院揭示精神壓力調控腫瘤免疫應答的機制
    中國醫學科學院揭示精神壓力調控腫瘤免疫應答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0 16:31:26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馬瑜婷和Guido Kroemer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壓力-糖皮質激素
  • 杭州師範大學Cell Stem Cell揭示幹細胞表觀遺傳調控
    汪虎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DNA損傷、端粒功能障礙等條件下造血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機制的研究 ;幹細胞代謝與生物體壽命的研究。造血幹細胞(HSC)是各種血細胞的始祖細胞,擔負著維持和重建造血的重要生理功能,HSC的功能異常是許多血液系統疾病的根源。HSC移植方法作為臨床治療血液系統難治性疾病和其他惡性腫瘤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已被廣泛應用。
  • Cell:cPLA2-MAVS通過代謝調控星形膠質細胞的致病性
    代謝可以調控外周免疫,但其在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症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科研人員通過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學等方法相結合,發現星形膠質細胞中的鞘脂代謝引起胞質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C2結構域與線粒體抗病毒信號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半胱天冬酶募集結構域(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ARD)相互作用,激活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