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章首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為大家分享下:
一、美終會變成為不美
事物都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最早大哥大手機出現的時候,只有暴發戶才值得擁有,拿在手中,特別的拉風!可現在呢,早成老古董了,只能用來「砸核桃」了!
美女明星年輕的時候各個光彩照人,是多少人夢中的情人,可上了年紀,皮膚粗糙、容貌醜陋,恐怕再沒有人願意在牆壁貼上她們的照片了!
一切的美豔最後都會成為過眼雲煙,所以那些追求聲色的朋友們,該醒醒啦!
二、感受會持續的變化
人的喜好和感覺會持續的發生變化,今天喜歡的,可能明天會討厭,比如有些人非常喜歡吃甜食,可得了糖尿病之後呢,那真是一點兒甜食都不敢再吃了,並且還會對自己過去吃了太多的甜食感到非常的悔恨和自責!
一個人看遍了人間的各種風景之後,自然會對外在的事物減少很多的貪求,轉而對於內在心靈的成長更多了些留戀,原先追求的很多寶貝,也會慢慢的學會放下,因為放下的越多,心靈的自由便越大!
三、陰和陽同時存在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人說好,就一定有人說不好,最典型的例子,大家可以立馬實驗:一頓飯,你說特別好吃,肯定就有人說其實感覺也很一般;一部電影,告訴別人非常好看並推薦他去看,通常他一定會覺得並不像你講得那麼好看,這個都是生活當中最普遍存在的現實情況,大家用心去觀察下吧!
你越強調什麼,你便距離中庸越遠,所以必然會有相反的力量出現來糾正你的偏頗,你不強調說什麼東西好,別人也就不會自然地想到那個東西的不好,你越是吹捧的高,別人對你吹捧的內容厭惡的程度也就越高,這都是自然的規律!
最主要的就是:當我們一味地認為某件事物是美好的,那麼我們就會被自己的認知嚴重的蒙蔽,以至於在實踐當中就會自然而然地去貪求那些美好的事物,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剛開始挺好,沒想到越來越不好,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
請大家記住:所有的美好都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消耗你的生命,非常可惜的是——第一個,極少有人能夠體悟到這一點;第二個即使人們認識到這一點了,可貪婪的本性卻驅使人持續的自我敗亡,這可能正是《道德經》作者老子先生在《道德經》第二章第一句就重點提醒我們的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