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孫子兵法》兵勢篇:真正的善戰者是怎樣的?又該如何成為?

2020-12-07 小暉說

戰爭古往今來都是雙方或者是多方之間進行博弈和較量的場所,但是由於一場戰爭是有害的,所以無論是哪一方都想要在戰爭中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最終的勝利。因為支撐一場戰爭的背後往往都是國家的財力和人力,戰爭的時間拖得越久,國家的損耗就是越來越大。免得到時候戰爭沒有打贏,還嚴重的傷害了國家的根基,那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戰場上為了能夠「兵貴神速」,以及以最小的代價換取自身最大的利益,領兵的將帥往往都會用「奇正之術」來打敗敵人獲得勝利。

孫權

孫子在《孫子兵法》之《兵勢篇》中的最後說道:「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其中蘊含了另一種在戰場上的作戰方式,教會了世人除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兵貴神速」之外的智慧。

曹操雕像

孫子說:「在戰場上善於調動敵軍的人,都會向敵軍展示一種或真或假,亦真亦假的軍情,然後就會導致敵人按照其所展現出來的情報進行判斷或者跟從;或者可以給敵軍一點實際上的利益作為誘餌,誘惑敵軍趨利而來,從而受到我方的調動。但是要注意在使用這兩種方法的同時,一方面要巧妙使用這兩種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完全的準備,嚴陣以待。所以說善戰者都能夠追求形成對自己有利的「勢」,在指揮軍隊作戰的時候就像轉動木頭和石頭一樣。

張遼

眾所周知木頭和石頭在地勢平坦地面上會靜止不動,但是一旦將其放在陡峭和有斜坡的道路上,它們就會隨之滾動。就像是形狀是方形的事物就會靜止不懂,圓形的事物更容易滾動的道理一樣。所以那些在戰場上在軍事上頗有造詣的將帥都能夠為自己早就「勢」,就像是形狀是圓形的石頭能夠從十分陡峭的坡上來勢洶洶地滾下來一樣。而對於「勢」的形成,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李典

第一、在平時的生活中就對自己手下的士兵勤加操練,保證士兵都能夠訓練有素,教育得當。第二、在戰場上要先掌握敵人的實際情況,找出敵人的弱點和漏洞,然後施以誘餌使得敵人進入我們事先準備好的情形之中,這便是創造出來的「勢」。這樣才能夠在一場戰爭中,掌握主動權,並且能夠有更大的把握獲得最終的勝利。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曹操,就曾擇人而任勢,從而守住了合肥。在公元214年的時候,曹操南徵孫權並未成功,於是留下了張遼,李典和樂進等人與七千多人防守合肥。至明年,等到了合適的時機時,張遼等人打開了曹操留下的信件,寫道:

曹操雕像

「若孫權至,張、李二將出戰,樂將軍守護,勿得與戰。(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兩位將軍出城迎戰,樂將軍守城,不要出戰。)」曹操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就是因為他了解張遼、李典和樂進等三個人各自所擁有的性格特點和能力,再分別授予他們制敵的良計,最終獲得了勝利。由此可見曹操在軍事上的智慧和造詣,能夠能夠做到充分了解自己手下的特點和能力,以及能夠了解敵人孫權的情況,做到掌控大局和做出相對應的謀略,最後成功守住了合肥。戰場上的局勢永遠是瞬息萬變的,只有善於用兵之道的將帥才能夠在一場戰爭中做到隨機應變,從而做到真正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兵勢篇——帶隊伍的人應該好好看
    孫子強調通過造勢去影響人的心智。是只要造成那勢,就必然取得的那種結果。勢——就是創造「勢所必然」。孫子講的勢,一是講戰術,二主要是講管理。組織架構得當,那麼指揮一萬人就如同指揮一個人。——孫子這句話是《孫子兵法》中被誤讀最多的一句。奇,不念qi,念ji,奇數偶數的奇。正兵安排好了,餘下的就是奇兵,要用在關鍵時候,也就是預備隊。在作戰指揮時,不要一下把所有的牌都打完,留一隻在手上,關鍵時候打出去。正奇彼此相用,循環無窮。
  • 濱州如何發展?壹粉借《孫子兵法》就事論「勢」
    近日,壹粉以《孫子兵法》論濱州發展之「勢」。通過從謀勢、蓄勢、任勢、造勢、乘勢等方面進行了闡釋,藉助古人思想,論濱州發展之勢,為濱州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因利制權」之謀勢《孫子兵法》重在謀勢,在開篇的《計篇》中便提到:「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 《孫子兵法》與足球,管理哲學的相通,學者:「勢」哲學最契合
    《孫子兵法》是我國一部軍事著作,其戰術思想對足球產業發展大有作用。「文化興,則民族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要廣泛地讀名著,悟其原理。古人常說「以史為鑑」,其實這關鍵在於「悟」,《孫子兵法》雖短,但是其戰略哲學,十分值得研究。
  • 《孫子兵法》影響中醫發展,學者總結:三個方面具有借鑑意義
    「勢」思維對治療方案的指引作用《孫子兵法》:『勢者,因利而制權也」。這是要審辯當時情況並制定最適宜的作戰策略,這與中醫核心思想「辨證論治」,通過辨證選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如衛氣營血辨證,葉天士提出:「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
  • 《孫子兵法》與現代企業經營之道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企業面對的是紛紜複雜、競爭激烈的「經濟戰爭」,應採取怎樣的戰略戰術,才能不斷獲勝成功呢?從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並被經濟列強奉為「兵法聖典」「商業天條」的《孫子兵法》中,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 《孫子兵法》:懂「勢」,才能成「事」!
    在《孫子兵法》裡有這麼一句話:孫子曰:「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發機。」意思是,能讓石頭浮在水面上,靠的是力量和速度,這裡就是"勢"!除了這句還有一句:孫子曰:「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 《孫子兵法·兵勢篇》——創造有利態勢、而非責於人
    上次講了《兵勢篇》的前半部分,關於「奇正」的組合運用可使戰勢無窮盡,這次講本篇的後半部分,關於兵勢的具體點的應用,其文精煉,其意深遠,原文值得多看幾遍。孫武同學原文: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彍弩,節如發機。
  • 《孫子兵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百科寶庫
    《孫子兵法》哺育了我國歷代兵法將才,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家在他們的軍事著作中都廣泛引證了《孫子兵法》的觀點,以致影響著我國軍事思想的發展。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封建統治者很早就把《孫子兵法》列為五學的基本的教材,是武舉考試當中的主要的內容。在宋朝政府時期就頒布了五經七書,其中把《孫子兵法》列為七書之首。
  • 孫子兵法詳解,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在戰役就能以少勝多
    《孫子兵法》這本書中的計謀,一直被我們歷史上很多戰役所使用,這本書主要講訴的就是,不管你在開戰前還是開戰中,都要很好的分析當下的局勢。且要有一個好的將領統領好自己手下的士兵,還要能計算出自己對這場戰役的勝利和把握。
  • 讀《孫子兵法》評「擇人而任勢」
    孫子在《兵勢》篇中講到:「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杜牧解釋說:「善戰者先量度兵勢,然後量人之才,隨短長以任之,不責怪說下面人不成器。」所以優秀的領導者,要求之於勢,不責怪下面的人。要造好勢,選對人。
  • 《孫子兵法》,商戰實踐,好風憑藉力,助你上青雲
    凡商業活動都有成有敗,如何在通過商業活動謀求發展的過程中求之於勢而領先勝出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孫子是怎麼說的。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在商業活動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誠信經營屬於「以正合」的範疇,做到這一點不需要足智多謀。
  • 傳統文化走出去 美國人讀懂<孫子兵法>了嗎
    我不是研究軍事的,也不是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但是對中華文化的經典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和長時間的學習,也略略有些心得和體會。因為現在研究孫子兵法非常熱門,國內熱,國外也熱,美國更熱,所以就以《孫子兵法》為例來談談對於經典的解讀方法和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孫子兵法》是一部什麼書?是一部兵書。有什麼作用?指導戰爭。誰讀懂了孫子兵法?中國人。
  • 《孫子兵法》十句名言,堪稱世界三大兵書之首
    作為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孫子兵法》內容博大,思想精邃,邏輯縝密,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唐朝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如今,美國凡教授戰略學、軍事學課程的大學,特別是軍事院校,均將《孫子兵法》作為必讀教材和必修課。美國國防大學甚至還將《孫子兵法》列為將官主修戰略學的第一課,位於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之前。
  • 美國學者:川普在玩孫子兵法,還是什麼都沒發生?
    Joondeph),發表在《美國思想者》上,題目是《川普在玩孫子兵法,還是什麼都沒發生?》。作者認為,一輩子身經百戰的川普,可能在玩一種不同的遊戲,而這種遊戲對於甚至是他的支持者們來說,都有點看不懂。接著,作者就提到了《孫子兵法》,川普是這部兵書的粉絲,他早在2012年就發推文分享過孫子的話:不戰而屈人之兵。
  • 《孫子兵法》管理學思維,學者說:治眾如治寡很重要,不然得累死
    治眾如治寡,是孫子兵法管理智慧的核心,要用孫子兵法,這是首先要理解的,不然即使成功,也會累死。千軍萬馬抓班子,千頭萬緒抓根本;千難萬險巧應對,千方白計穩大局。領導千軍萬馬,實際上與領導兒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 《孫子兵法》家喻戶曉,可是你知道它的歷史嗎?
    公元前512年左右,Sun Tzu的《吳王魯》的勝利使他寫出了《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戰國後期流傳最廣的軍事著作之一,是趙、齊、秦、楚、漢、魏、閻七國爭奪華東大片肥沃土地的持續戰爭時期。[來源:維基百科+]譯者Lionel Giles寫道:「我發現很難搜集到Sun Tzu文本的歷史。
  • 如何理解《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和「節如發機」?
    《孫子兵法·兵勢》篇中的「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是作戰時的定律。所謂「正」,是正常、正統、正規之意。春秋時期的作戰形式,就是「陣而後戰」。諸侯國的軍隊通常陳列在一塊面積不大的場地上,彼此排好陣勢後,再相互接近,才開始進行有秩序的戰鬥,也就是古人說的「合戰」。
  • 孫子兵法:十句讓人深思的句子
    《孫子兵法》作為兵法之首,出現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其文包含著太多太多思想之精髓,可以慢慢被吾輩所挖掘。窮寇勿迫對於處於困境中的敵人不要步步緊逼。把敵方逼得過於急,敵方感覺沒有退路,反而會激其拼死一搏。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拋出一些假象的跡象給敵方,不要讓敵方一無所知,我軍的真形就可以完全隱藏起來,而不露任何形跡。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要讓敵方迷迷糊糊不知所措,攻擊他讓其受不住,守的時候敵方攻不進來。
  • 2013海峽兩岸企業主管孫子兵法研習營在蘇舉行
    中國臺灣網9月18日蘇州消息 《孫子兵法》是吳中大地的文化瑰寶,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9月16日,2013海峽兩岸(蘇州)企業主管孫子兵法研習營在蘇州吳中區舉行。海峽兩岸近百位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在這部「兵學聖典」的誕生地--穹窿山下孫武書院,共同探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兩岸經貿文化這篇大文章。  研習營上,精彩演講不斷。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黑暗中的《孫子兵法》、沒有展出的名畫……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該展品因為保護的緣故,位於一個黑漆漆的展櫃裡,幾次經過都錯過,最後問了工作人員才找到。距離魯國大玉璧很近。1972年4月10日發現於銀雀山漢墓。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同時出土,解開了歷史上關於孫子和孫臏其人其書有無的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