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的軌道暗示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2020-11-24 cnBeta

早在2016年,2位行星科學家宣布他們相信一個被稱為「行星九號」的鬼星球正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遠遠超出冥王星的地方,認為這個行星大約是地球質量的十倍。現在天文學家報導說,我們在太陽系中發現了另一個遠距離的星球,它可能和矮行星一樣大,而且有一個非常奇怪的軌道。

科學家們說,這個潛在的矮行星的軌道太奇怪了,它被認為受到了九號行星的影響。這一新發現證實了天文學家康斯坦丁巴蒂金和麥可布朗首次推測九號行星存在的預言。這個新發現是由天文學家戴維·格德斯提出的,他說,像這樣的物體的存在為9號行星存在提供了支持。這個新的對象是從黑暗能量調查的數據中發現的,該數據研究了一個遠高於太陽系平面的區域。我們的太陽系中的大多數物體在同一平面內運行,但新物體卻沒有。它的軌道從太陽系平面傾斜54度,和巴蒂金和布朗預測的相同。

這兩位天文學家根據少數Kuiper帶天體的奇怪軌道預測了行星九的存在。根據天文學家的說法,這一小部分物體朝向太陽系的同一象限向外循環,這種事情不可能偶然發生。一篇新論文對已知太陽系內的物體進行了許多模擬,讓時鐘一次向前和向後運行45億年。他們無法解釋物體如何建立這樣一個傾斜的軌道,直到他們加入第九個星球。這顆行星的特徵與Batygin和Brown的預測完全吻合。與行星九的強大和持續的互動似乎是新物體可能得到如此不穩定軌道的唯一方式。科學家們仍在研究這個鬼星球,持續到收集更多證據。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此後,人們就一直希望找到真正的第九行星。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將替代冥王星成為第九大行星?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曾經,冥王星,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個「張冠李戴」的冤案直到2006年才平反,冥王星頂著「第九大行星」的帽子「維諾」前行的道路暫時止步,是的,冥王星是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竟比冥王星質量多出四分之一,於是,眾多挑戰第九大行星的天體紛紛「出世」,但是矮行星到行星的進化並不是一蹴而就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反轉,反轉,再反轉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矮行星異常軌道成謎,或暗示新行星
    天文學家們一直相信,在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的廣闊宇宙中,還會有新的行星,尤其是當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後,關於新的第九行星就成為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對象,早在2016年,2位行星科學家宣布他們相信一個未發現的「幽靈星球」正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它位於遠遠超出冥王星的偏遠地帶,這個行星大約是地球質量的十倍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第九大行星或不存在?最新發現另有它解
    第九大行星或不存在?「第九大行星」無關。2014年,尋找第九顆行星——或者一些人更喜歡稱之為行星X或第五顆巨行星——的行動正式開始。那年,天文學家查德·特魯希略(Chad Trujillo)和斯科特·謝潑德(Scott Sheppard)提出海王星之外存在一個看不見的巨大的「攝動天體」,它的引力影響可以解釋遙遠天體軌道上出現的奇特天體,比如矮行星「塞德娜」(Sedna)和2012 VP113。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終於被證實,此消息轟動了整個人類世界,冥王星也逐漸進入人類的視野。然而當時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觀念都已經深入人心,好多科學雜誌甚至地理教材都已經將冥王星稱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想再次修改冥王星的天體類型也顯得十分麻煩,僅以天體直徑大小判定冥王星不屬於太陽系九大行星也沒有說服力。所以,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也就一直保持了下來。
  • 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或可確定,雖是個大個頭,但想找到它卻太難
    說起第九大行星,我們首先都會想到冥王星,因為十多年前它還是公認的第九大行星,然而冥王星已經在2006年1月被天文學家們踢出了行星的行列,降級為矮行星,所以目前我們的太陽系的行星是八顆,由內向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亞利桑那大學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偏心率很高的柯伊伯帶天體軌道可能與第九大行星的軌道之間存在某種可預測的運行模式。,將其稱作「第九大行星」或「行星X」。他們對柯伊伯帶天體的高軌道偏心率進行了分析,認為它們奇怪的軌道說明,這些天體會在某個點上和第九大行星的軌道相互交叉。 科學家認為,第九大行星的軌道非常狹長,每繞太陽轉動一圈需要1萬至2萬年之久。海王星與太陽間的距離平均約為28億英裡(約合45億公裡),新天體距太陽的距離估計要比這遠20倍。
  • 太陽繫到底存不存在第九大行星?專家觀點讓真相撲朔迷離
    許多人應該都已經接受了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這個設定,一些人或許都忘了當年冥王星是如何被一腳踢出太陽系行星隊列的悲慘故事。儘管如此,不少科學家還是在努力觀測海王星之外的空間,試圖尋找太陽系的其他同伴。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我們太陽系的外緣可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天體!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第九大行星可能是原初黑洞科學家的新發現,暗示了這種可能
    一群尋找暗物質的天文學家,卻無意間發現了一些可能與第九大行星相關的蛛絲馬跡,結果卻可能指向了黑洞。多年以來,天文學家一直試圖解釋我們為何還沒有發現第九大行星,&34;我們強烈認為,跨海王星天體的軌道異常和超出預期的引力透鏡效應.........可以利用同一個新的天體群體來解釋,其質量是地球的幾倍。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儘管目前看來,太陽系的8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基本還都是在同一個平面上(黃道面),但太陽的自轉軸卻並非與黃道面垂直,而是存在大約6度的傾角。天文學家們對此感到困惑,但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理論則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問題。
  • 第九大行星
    2014年,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特魯希略和斯科特· 謝潑德就在《自然》雜誌上聲稱,他們發現的一顆名為2012VP113的較小天體,以及之前觀測到的存在於外太陽系的少量天體的運行軌跡,暗示那裡可能存在一個行星大小的天體。證據存在於這些小天體的軌道中,尤其是一個名為近日點輻角的、不為人關注的參數上。該參數是用來描述一個天體到達其近日點的時間,與其穿越太陽系平面的時間之間的關係的。
  •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第九大行星」,它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沿「奇特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環繞一周需時1萬年至2萬年。  鄭永春認為,不同距離的天體之間都會存在相互作用,按照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這顆「第九大行星」會影響柯依伯帶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傾斜,因此需要考察儘可能多的天體,才能使得軌道計算更為精確,「如果我們能觀測到該區域更多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異常,存在這顆未知行星的結論會更有說服力」。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幹了什麼,為什麼被剝奪了行星稱號?
    其實,目前的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程度並沒有你想像得多,我們雖然知道太陽系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恆星星系,也知道在銀河系外有更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但是這些只是模糊的數據,一切都不具體,甚至在太陽系內,還可能存在一個沒有被我們發現的「第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