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區域公用品牌的「公地悲劇」

2020-12-05 經濟日報

一面是區域公用品牌意識覺醒,優秀品牌走出深山,不斷搶佔市場高地;一面是重開發、輕保護,「泛用」和「濫用」並存,這是當前我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現狀。

截至目前,我國已初步構建起農業品牌政策體系,建立了農業品牌目錄製度。全國累計創建認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4.3萬個,形成了一批特色地域名片,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大量的區域公用品牌。如何建設好、利用好區域公用品牌?怎樣避免其「泛用」和「濫用」?記者採訪了有關農業主體和行業專家。

亮出區域 「金字招牌」

民以食為天,如果要列舉幾種農產品品牌,不少人可能會提到西湖龍井、五常大米、洛川蘋果……確實,這些品牌如一顆顆明珠,調動著消費者的味蕾,散發著中華農業文明的魅力。與工業品牌不同,農業品牌大多是地理標誌產品,其中的佼佼者經履行相關註冊程序後,作為一個整體呈現在人們面前,稱之為區域公用品牌。

行走各地,無論田間地頭還是展會現場,人們能深深感受到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燎原之勢。業內把2017年作為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標誌年份。這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2019年6月,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一年多來,農業品牌建設駛入「快車道」,區域公用品牌呈現快速發展勢頭。

「十個品牌記不住,一個品牌能叫響。」去年以來,甘肅著力建設「甘味」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今年6月,甘肅省首次向社會發布《「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包含了50個區域公用品牌和150個企業商標品牌,涵蓋「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表示,《目錄》是一個為省域優質農產品提供增值服務的共享平臺,有利於加快構建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商標品牌協同發展的「甘味」農產品品牌體系。

一片油茶林,從種苗撫育到開花結果,承載著許多家庭致富增收的希望。在江西省定南縣,油茶產業已成為主導產業,「定南油茶」區域品牌也讓眾多農戶富裕起來。這個面積1318.7平方公裡的縣城,五年時間裡油茶麵積陡增。2015年以來,當地依託豐富的山地資源,著力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鼓勵農戶通過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參與油茶基地的建設、經營和管理,並分享收益。

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是強農富農的重要途徑,是帶動小農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雲表示,區域公用品牌的價值在於證明某區域內成員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提攜區域內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共同成長,並與區域形象互為背書。要讓品牌成為優質農產品和區域特色產業的代表性符號,以品牌建設促進品質提升。要通過品牌引導扶持小農生產,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增強其增收潛力。

警惕「劣幣驅逐良幣」

《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報告(2019)》指出,我國區域農業品牌在政府背書、地域文化、輻射帶動等方面優勢明顯,但也存在著品牌同質化、品牌保護欠缺等短板,建設一哄而上、追求一夜成名等現象突出。

記者採訪發現,各地對申報、推廣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地方特色產業、提升地方形象產業比較重視,但對區域公用品牌的授權、監督、管理相對滯後,相應的監管制度和授權與退出機制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出現了區域公用品牌「泛用」和未授權生產經營單位「濫用」等問題。這一「劣幣驅逐良幣」的傾向正嚴重阻礙我國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展。一些本來具有優勢的公用品牌,由於保護機制不健全,無法持續保持影響力。一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常被假冒困擾,「五常大米甲天下,天下大米假五常」就道出了五常大米近年受到大量假冒產品衝擊的現實。

區域公用品牌與企業品牌是互相促進、共享共生的。然而,不少農業主體寧願躺在區域公用品牌的庇護傘下「睡大覺」,也不願在打造和提升企業品牌上下功夫。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經的西湖龍井。一方面,確實有不少企業一直積極塑造品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企業選擇靠著公用品牌的大樹「躺著賺錢」,對於區域公用品牌索取多、貢獻少,如此,即便是金字招牌也難免被透支。這一困境一度影響了西湖龍井整條產業鏈,對品牌傷害頗深。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表示,目前我國有8000 多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但不少並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作用。有的地方註冊了區域公用品牌後,品牌就成了「公共資源」,本地企業、外來企業誰可以都用,造成了誰都不對區域公用品牌負責的現象。

政府企業如何攜手

孔祥智認為,區域公用品牌的主體是「政府+企業」。區域品牌是公共資源,在目前情況下只有政府才有權力使用,也可以委託給具有公共管理職能的機構或協會使用,政府要承擔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企業」的職責。

不少地方政府成立國有企業運營本地的公用品牌。2013年,浙江省麗水市政府注資2億元,成立國有獨資的麗水市農業投資發展公司,負責「麗水山耕」品牌的運營管理,開創了由國有企業運營區域公用品牌的模式。此後,寧夏鹽池的「鹽池灘羊」、雲南保山的「一座保山」等品牌均採用了這種模式。也有一些地方出於財政壓力和市場活力的考慮,採用政府吸引社會資本共同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形式。此外,還有很多品牌採用的是組建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形式。

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陳曉華提出,要把各方面發展品牌的積極性保護好,避免「重炒作、輕實效」。通過劃定保護區等措施切實保護好產地環境,做好農產品生產過程控制。結合地方特點和產業實際,加快品牌農產品地方標準的制定,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政府要依法依規打擊假冒偽劣,維護市場秩序。「品牌終究要靠生產者創造,靠消費者選擇,靠市場來決定」。

「各地創建農產品品牌應重點抓好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建設,實施分類指導。」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說,建設區域公用品牌是政府和行業組織的重要職能,要以縣域或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重點,加強基地建設,建立品牌創建利益聯結機制,使其成為「地域名片」。而企業品牌要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使其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部隊」;產品品牌要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載體,追求「小而美」。

專家表示,地方政府推進農業品牌工作,要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服務體系。做好頂層設計,就是要明確品牌創建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綜合運用政策工具支持補齊品牌建設的短板,將扶貧開發、產業融合等工作與品牌建設相結合,為品牌工作提供動力支持。強化服務體系,就是要建立健全農業品牌發展的服務體系和營銷推介平臺,對農業品牌實行動態管理,完善農業品牌培育保護機制,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和坑蒙拐騙行為,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相關焦點

  • 地標品牌到底該如何避免「公地悲劇」
    今年的湖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但由於對地標等區域公用品牌的授權、監督、管理相對滯後,出現了區域公用品牌「泛用」和未授權生產經營單位「濫用」等問題。「農產品地理標誌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基礎和抓手。」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朱建湘接受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湖南已經啟動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工程,今後將把保護工程項目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 地理標誌海參市場要避免「公地悲劇」
    2020年7月16日,「3.15晚會」報導了青島市即墨區個別海參養殖基地違規「投放敵敵畏」問題後,整個海參特產產業,特別是「即墨產海參」遇到了嚴重聲譽危機,造成典型的「公地悲劇」。「公地悲劇」大多會發生在「公地」領域。
  • 「人」的發展經濟學:從「公地悲劇」到「公共福祉」
    ——「人」的發展經濟學之興起及其意義  如何解釋人類普遍合作這一現實?——「公地悲劇」抑或「公共福祉」  現代主流經濟學中流行著「公地悲劇」的信條,認為公共資源一定會遭到濫用,從而必然是無效的。但大量的經驗事實和行為實驗表明,人們在絕大多數場合中能夠進行合作,形成有效的集體行動,從而化解「公地悲劇」的問題。
  • 談談公地悲劇
    此外,哈丁對「公地」一詞的使用也常被誤解,這導致了哈丁後來認為他應該將他的論述標題改為——「未受規範的公地之悲劇」。公地悲劇一文著重於解釋經濟、發展心理學、博弈理論和社會學領域。有人將此視為「意外行為」的範例,伴隨著個人在複雜社會系統中的互動所導致的悲劇結果。
  • 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啟動 系錫林郭勒首個區域單一產品公用品牌
    11月17日,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正式啟動。錫林郭勒盟畜牧業資源豐富、品質優良,錫林郭勒羊、錫林郭勒奶酪、錫林郭勒草原安格斯牛等畜產品更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特別是錫林郭勒羊一直以來以其零羶味、肉質鮮嫩、營養豐富享譽國內外。
  • 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
    今天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的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錫盟有信心、有決心,通過全方位品牌推廣、全產業鏈品質追溯、全流程質量監控,把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好、運營好、管理好,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好羊肉」,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讓錫林郭勒這隻草原領頭羊「羊」帆遠航、「羊」名天下。
  • 【知道】公地悲劇
    英國經濟學家哈丁1968年提出「公地悲劇」理論,假定有一片向所有牧民開放的「公地」,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在此自由放牧,則過度放牧會最終導致牧場收益下降甚至荒廢。公地作為一項資源或財產有許多擁有者,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使用權,但沒有權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從而造成資源的枯竭。過度砍伐的森林、過度捕撈的漁業資源及汙染嚴重的河流和空氣,都是「公地悲劇」的典型例子。
  • 紀念《公地悲劇》發表50周年
    在對「人類是否可以避免公地悲劇」這一終極問題的長期探討過程中,公共事物治理研究(Commons Studies)逐漸從一種理論發展為一門學科,在國際學界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授予了該領域的傑出大師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中國的發展對公共事物治理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思維模型25 -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公地悲劇
    這個故事就是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1968年在期刊《科學》中講述公地悲劇概念時所舉的例子。公地悲劇哈丁講的牧場故事,主要用來幫助人們理解公地悲劇這個概念的。公地悲劇主要來比喻那些有限的資源,註定因自由使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過度剝削。
  • 公地悲劇
    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公地悲劇」:一片草原上生活著一群牧羊人,他們都想擁有更多的羊,賺更多的錢。
  • 談一談「公地悲劇」
    什麼是「公地悲劇」?1968年英國加勒特·哈丁教授(Garrett Hardin)在《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公地悲劇」理論模型。他說,作為理性人,每個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隻羊會有兩種結果:一是獲得增加一隻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負擔,並有可能使草地過度放牧。
  • 公地悲劇的再現
    公地悲劇,是指由於佔用過多資源而導致的悲劇,由於人口過多,每個人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要減負資源,由此導致了一個又一個悲劇的發生。 草原變沙漠,城鎮變成了野地,森林消失,這些都是因為過度透支資源所致,而一切的始作俑者,恰恰是人類無法遏制的貪慾在作怪。
  • 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設計徵集活動開始啦!
    為進一步加大源城區品牌強農的建設力度,提升源城區農業的品牌形象,培育打造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推進源城區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受源城區農業農村局的委託,廣州倬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名稱和廣告語設計徵集活動。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名稱和廣告語宣傳推廣的創意設計方案。
  • 公地悲劇:為什麼三根救命毫毛,全都給了孫悟空?
    這是因為,這個看似「聰明的」設計,其實一點都不聰明,它激發了一種博弈論中的「壞的納什均衡」: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 概念:公地悲劇 什麼是公地悲劇?有一片公共牧場,所有牧民都可以在這塊牧場上放牧。每個牧場的草,都是有理論容量的。
  • 草原上的領頭羊—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在京發布
    11月17日,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北京市舉行。錫林郭勒羊肉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證,併入選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8中國肉類食品行業最具價值影響力品牌稱號,錫林郭勒盟被國家九部門聯合評選為「錫林郭勒草原肉羊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每年向國內外生產加工輸出15萬噸優質羊肉。
  • 公地悲劇,都是公共惹的禍,受教了
    公地悲劇:都是「公共」惹的禍為什麼「公共」會惹禍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自然成了紅紅的櫻桃不僅樣樣子可愛,而且「追捧」。有人稱:不少人的喜愛之物。正因為如此,才最終釀成「公地悲劇」。「公地悲劇」最初由英國人哈定F 1968年提出,因此「公地悲劇"也被稱為「啥定悲劇」。哈定說:「在共享公有物的社會中, 每個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這就是悲劇的所在。每個人都被鎖定在個迫使他在 有限範圍內 無節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毀滅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
  • 平和白芽奇蘭 | 福建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平和白芽奇蘭 | 福建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防止出現「公地悲劇」
    這就是「公地悲劇」,是1968年英國人哈林提出的,也稱「哈林悲劇」,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在共享公共物時,所有人都追求各自最大的利益,最終導致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損。可見,「公地悲劇」展現的是一副私人利用免費午餐時的狼狽景象,無休止的掠奪,悲劇的意義就在於此。「公地悲劇」是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社會陷阱。
  • 發展海洋經濟要警惕「公地悲劇」
    然而, 「海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廣泛貢獻GDP產出的同時,海洋的「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也在連年上演。1968年,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在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著名的《公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
  • 共享單車給大交通系統帶來衝擊 須避免「公地悲劇」
    1968年,英國學者哈丁提出「公地悲劇」理論:牧羊人放羊時,為了自己的利益,傾向於讓自己的羊多吃草,但作為公共資源的草是有限的,牧羊人都想多佔,最後只能造成草的枯竭。  現代都市發展的歷史表明:在以公交、地鐵為主的公共運輸結構中,作為慢行系統的自行車,只應起輔助作用,過量發展,就會造成哈丁所說的「公地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