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15-2016 黴菌和酵母計數 黴菌培養中容易汙染,實驗室該如何解決?

2021-02-22 食品微生物檢測

很多小夥伴在後臺給小編留言,在採用國標檢測黴菌是容易汙染培養箱,培養箱汙染了怎麼處理?汙染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GB 4789.15-2016相比GB 4789.15-2010,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平皿的培養方式。2016版的國標在5.2中規定:「瓊脂凝固後,正置平板,置28℃±1℃培養箱中培養,觀察並記錄培養至第5d的結果。」

 

其實針對這一條,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是需要對平板進行觀察的,不能直接培養至第5天計數,因為黴菌的特殊性,在培養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孢子,導致整個平板蔓延。因此,在培養後的第2天開始,就要對平板進行觀察,並計數典型菌落,而這樣的觀察在之後每一天都應該進行,直至培養第5天。

 

第二,就是正置培養。這一點是16版國標與舊版最大的區別,10版之前的國標都是倒置培養的。而按照新國標進行正置培養後,很多朋友都遇到了平板被黴菌汙染的問題,比如圖中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

 

大家很容易誤以為這是因為正置培養導致的,其實不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有培養箱環境汙染,平皿冷凝水汙染,操作環境汙染、培養基問題等等,只是正置培養讓這些問題更容易顯現。這些問題都該如何解決呢?

 

汙染原因與解決措施

 

一、培養箱環境汙染

很多實驗室培養黴菌採用的是專用的黴菌培養箱,所以培養箱空間裡會有大量的黴菌孢子。而平皿的蓋和底是有一定縫隙的,尤其是玻璃平皿縫隙還是比較大的,正置培養中,孢子會向上飛揚通過縫隙落到平板的培養基上,導致汙染。細心地實驗猿可能發現,汙染的菌落大部分都是在平皿邊緣生長的。用一次性塑料平皿來培養,汙染的概率就會小很多,因為一次性塑料平皿的蓋和底之間的縫隙相比之下是比較小的。因此培養箱環境中的孢子可能會是主要汙染源。

 

這樣一來,解決的方法就應該是對培養箱進行殺菌。可以考慮用紫外線殺一下菌,同時輔助消毒劑擦拭的方法,常用消毒劑比如75%酒精和新潔爾滅等,應該注意的是,這樣的殺菌操作也是需要經常進行的,因為黴菌的孢子是十分難清除的,而每次培養可能又會引進新的汙染源,可以考慮每周進行兩次,保證培養環境無汙染源。

 

二、平皿冷凝水汙染

正置培養過程中,若是平皿的上蓋有泠凝水,在培養過程中冷凝水滴落到培養基上,也極容易造成菌落蔓延,平皿汙染。因此在培養之前,一定要保證平皿乾燥,可以把平皿放在37℃的環境裡烘乾,烘乾之後再進行培養,就會避免這個原因造成的汙染。

 

三、操作環境和培養基的汙染

因為無菌室裡可能也會因為滅菌效果不理想造成汙染。小編之前工作的實驗室,操作臺使用紫外線滅菌,經常就會滅菌不徹底有孢子汙染,尤其是在進行過黴菌的相關檢測之後。所以在進行過黴菌檢測之後,適當的增長滅菌時間,可能會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另外,為了徹底解決無菌室空間孢子汙染的問題,可以購買安裝臭氧發生器,通過紫外線+臭氧的雙重消毒模式,效果就十分理想了。

 

大家如果還是想驗證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汙染,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驗證試驗方法:在正常檢測的環境中倒一組空白平皿,將這些平皿分為AB兩組,其中A組用封口膜將平皿封好,B組不封,均放置在培養箱中正置培養。若是A組B組均有黴菌生長,則需要考慮培養基汙染或者操作環境的汙染;若是A組不生長黴菌而B組生長,則需要考慮是培養箱內的環境汙染。通過這個小試驗,可以基本上確定汙染源,然後針對汙染源進行相應的處理。

相關焦點

  • 我們奉化人愛吃的油燜筍上有白色斑點,是黴菌?!實驗結果出來了…
    依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黴菌和酵母計數》進行檢測。實驗室人員隨機選取了市面上不同生產廠家生產的真空包裝油燜筍,根據《GB 4789.26-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商業無菌檢驗》先進行初步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商業無菌要求。
  • 油燜筍上的白色斑點是不是黴菌?
    實驗方法:依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黴菌和酵母計數》進行檢測。實驗目的:通過檢測,看看這些白色斑點到底是什麼?油燜筍出現了這些白色斑點還能否食用?檢測完後,再對3個油燜筍樣品,用黴菌標準菌株進行人工汙染後培養。完成以上項目後,實驗室的檢測人員將帶有白色斑點的部位以及三個黴菌汙染後的樣品進行檢測。實驗結果:檢測人員對上述帶白斑的可疑樣品先進行肉眼觀察,發現這些白斑表面乾燥無凸起,類似「糖霜」,將可疑樣品轉入顯微鏡鏡檢發現白色斑點類似結晶類物質,未發現黴菌菌絲和孢子,檢測結果可視為陰性(未檢出黴菌)。
  • 【分享】手把手教你如何自製絲狀真菌培養基(PDA)
    絲狀真菌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屬於少見菌,尤其在基層醫院更甚,沙保羅瓊脂平板(SDA)、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平板(PDA)、玉米-吐溫瓊脂和察氏培養基等不常備。遇到標本中「長毛」要麼束手無措,要麼判斷為「汙染」。    下面小陳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製平板心得,材料容易獲得,經濟實惠,製作的數量根據自己實際用量而定。
  • 細胞培養黴菌汙染處理
    細胞培養黴菌汙染處理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8-12 21:21  天氣炎熱
  • PDA:黴菌鑑別,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問:是否應在培養的第5天或第7天,對黴菌菌落進行讀數?Ziva:許多半知菌類黴菌(deuteromycotous mold),例如麴黴菌(Aspergillus)、青黴菌(Penicillium)、擬青黴菌(Paecilomyces)等,都是速生微生物。
  • 製藥廠GMP空氣中黴菌孢子如何徹底殺滅
    在生產過程中會遭到微生物的汙染,在檢驗過程中也會被汙染,同時也會對產品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使生產和實驗設施的微生物汙染處於受控狀態或者完全被消除,所以嚴格控制製藥廠黴菌對於藥廠的產品質量是很有必要的。接觸的製藥廠的客戶,我們也了解到,黴菌容易在溼度大溫度適宜的地方生產繁殖,要在製藥生產車間徹底殺滅黴菌除了環境條件要控制好外使用合適的殺菌劑也很重要。
  • 全球首個飼料中黴菌毒素高通量檢測標準發布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瞿劍)記者11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最新農業行業標準《飼料中37種黴菌毒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發布,並將於4月1日起實施。由該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制定的該項標準,是全球首個飼料中黴菌毒素高通量檢測標準;其成功研發並發布,擴大了我國飼料及畜產品中黴菌毒素監測範圍,提升了風險發現能力。 團隊首席、中國農科院質標所研究員蘇曉鷗介紹,飼料及農產品中黴菌毒素汙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給農業生產和食品安全帶來嚴重挑戰。
  • 細菌、真菌、黴菌、放線菌的區別
    同時在疾病診斷上,根據環境、溫度、酸鹼度、二氧化碳濃度、硬度、透明度、滲透壓,以及魚類的營養狀況和健康程度、品種,還有季節、氣候和地域,這些微生物都會呈現出差異性。了解一些基礎了性狀特點,有利於進行抗生素的篩選。在細菌、真菌和黴菌的區別上,黴菌屬於真菌的一種。
  • 防止黴菌毒素作用 提高豬只性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測稱全球25%的糧食作物會受到真菌產生的黴菌毒素影響,引起黴菌毒素中毒病例。這些中毒通常是由於攝入了含有黴菌毒素汙染的飼料而造成的,它們會引起動物產生多種不同的臨床和病理症狀,大多數情況下還會與傳染性疾病有關。黴菌毒素的發生也有可能是某些未確診病例的真正原因。很明顯的是飼料中黴菌毒素的存在能夠產生明顯的經濟損失。
  • 黴菌毒素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及其防控措施
    然而,隨著植物性原料的廣泛使用,黴菌毒素對飼料原料及其成品的汙染問題也日益突出。1.黴菌毒素汙染現狀黴菌毒素是產毒真菌在穀物或者飼料上生長繁殖產生的一系列種類繁多的有毒代謝產物(NRC,&nbsp1993)。這些產毒真菌能夠在穀物的生長、收穫過程中生長,或是在飼料的儲存、運輸和加工過程中生長,因而會在這些過程中對穀物或者飼料造成黴菌毒素汙染。
  • 成都家庭「潮」流新發現,直擊肉眼不可見的黴菌孢子
    其中溼纖維素材料,包括紙和紙製品、紙板,木材和木製品等,有利於黴菌的生長。培養基中的黴菌對於地處陰雨潮溼之地的成都「新銀髮族」而言,在追求「微米級」精緻生活的同時,不能忽視黴菌孢子帶來的隱形威脅。四川成都頤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陳菊指出:「黴菌喜溫喜溼,傳播途徑和成長營養素很多。黴菌可產生直徑在2-10微米的孢子,肉眼並不可見,通過漂浮在空氣中擴散。
  • 過濾網黴菌數每平方釐米高達650個 空調環境下米飯長綠毛
    東方網6月1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眼下正是梅雨季節,黴菌進入一年中繁殖最猖獗時期。昨天,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發布了室內空氣和空調病毒櫥窗實驗結果。實驗顯示,普通室內空調過濾網上的黴菌總數高達每平方釐米650個,一旦這一季節開啟空調,散熱片上的黴菌很快就被吹散到空氣中,在72小時內可使暴露於空氣中的米飯上長出綠毛。
  • 黴菌毒素檢測標準 實現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
    記者11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最新農業行業標準《飼料中37種黴菌毒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發布,並將於4月1日起實施。由該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制定的該項標準,是全球首個飼料中黴菌毒素高通量檢測標準;其成功研發並發布,擴大了我國飼料及畜產品中黴菌毒素監測範圍,提升了風險發現能力。
  • GB 4789.4-2016沙門氏菌血清學鑑定經驗分享
    該菌通過汙染食物,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傳播,故被列為食源性疾病。   目前,沙門氏菌是全球範圍導致急性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因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將傷寒和副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列為乙類傳染病,而非傷寒沙門氏菌列為丙類傳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瀉。乙類和丙類傳染病在管理和防控上有許多差別,為了節約管理和防控人力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準確鑑定沙門氏菌血清型尤為重要。
  • 黴菌培養箱(液晶屏)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打開APP 黴菌培養箱(液晶屏)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shhuitao 發表於 2021-01-06 14:44:37 黴菌培養箱
  • 如何治療黴菌感染 這些措施得知曉
    黴菌感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得多注意的,健康的身體是我們大家都比較關心的,為了我們能擁有健康好身體,在家裡也是要注意個人衛生的,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黴菌感染有什麼症狀。
  • 咖啡中的黴菌對健康有害嗎?
    許多發酵劑天然存在於咖啡果實和微環境中。 比如大家熟知的酵母,就是發酵劑的一種。 發酵在咖啡處理中的應用 日曬法的豆子通常是使用咖啡自身的果肉進行發酵,通常會給咖啡增加藍莓、草莓或熱帶水果的風味,酸度溫和,但有時也會產生不好的風味,如泥土腥味或糞便味等。
  • 治療黴菌的最好方法 治黴菌的家庭方法
    日常生活或中出現的一些疾病都是因為一些細菌感染的,有可能是因為家裡太久沒有殺毒引起的,可能是因為被傳染的,那您知道什麼是黴菌感染嗎?您知道日常治療黴菌的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嗎?我們應該如何發現被感染了呢?那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黴菌感染的症狀是什麼吧。
  • 豬飼料中黴菌毒素對豬的危害與控制
    自然界中黴菌分布極廣,種類繁多,但黴菌引起的飼料汙染卻往往被養殖者忽視,其所引起的疾病也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飼料中黴菌毒素不僅會損害動物健康,影響生長和飼料報酬,最終還會由畜產品危害人類健康。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料,全世界每年約有25%的穀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黴菌毒素的影響。
  • 黴菌簡單介紹
    一、黴菌分類及生長條件 黴菌是一種多細胞微生物,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微生物學上屬於真菌。其通過孢子的形式繁衍。黴菌孢子普遍存在於土壤和一些腐爛植物中,經由空氣、水及昆蟲傳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觸到破裂的種子,就會迅速發生黴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