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腫瘤和顱內腦瘤是一個東西嗎?什麼表現呢?怎麼辦呢?

2020-12-05 騰訊網

顱內腫瘤和顱內腦瘤來講,其實都是一種病變組織形式,

就是顱內出現的一些細胞的異常增生導致的佔位效應,或者是分泌一些相關的物質,導致臨床症狀。

一般來講,臨床症狀多以頭痛,噁心,嘔吐,頭暈,肢體麻木無力,言語功能障礙等等為主,嚴重的話甚至是有抽搐以及大小便失禁,還有意識障礙等等。

第一點、從原理上來講,其實就是一些細胞的異常增生,這種細胞沒有正常組織的形態,比如說腦膜瘤多是以腦膜上皮細胞的增生為主,膠質瘤多是以神經膠質細胞的異常增生為主,而有些也會異常增生之後分泌一些異常的激素或者是物質而導致一些相關的症狀,比如說垂體瘤或者是脈絡叢乳頭狀瘤。

第二點、從臨床表現最常見的還是以頭痛的表現形式為主,這種頭痛來講可以吃藥物進行緩解,但是會反覆的發作,尤其是持續非常久的頭疼,一定要完善相關檢查,明確是否有顱內腫瘤的發生。

第三點、從檢查方式上來講,一般目前篩查手段是頭部ct和頭部的核磁,這樣能看出顱內至少有一個佔位性的病變組織,但是要想更加確認它其他的一些相關的病理組織形式,還是需要通過增強核磁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方式進行檢查。

第四點、從治療上來講,目前顱內腫瘤還是以手術切除為主,手術之後根據病理類型決定是否再繼續的進行放療以及化療。

這種情況下,對於飲食並沒有太特殊的要求,但是多以流質飲食和低脂高蛋白飲食為主,可以補充蛋白質,這樣可以有助於傷口的恢復並且不要在飲酒或者是吸菸等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這樣有可能會造成血管的痙攣,造成癒合不良,如果有糖尿病,積極的進行血糖的控制。

你想要的神經外科(腦外科)知識,我都會製作並上傳,歡迎關注。只專注神經外科(腦外科)領域。

歡迎關注、分享、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有任何問題,請私信我,說不定您的分享可以對其他人有莫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顱內腫瘤早期有4症狀 應該如何診斷?
    原標題:顱內腫瘤早期有4症狀 應該如何診斷?   顱內腫瘤又稱腦腫瘤、顱腦腫瘤,是指發生於顱腔內的神經系統腫瘤,包括起源於神經上皮、外周神經、腦膜和生殖細胞的腫瘤,淋巴和造血組織腫瘤,蝶鞍區的顱咽管瘤與顆粒細胞瘤,以及轉移性腫瘤。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下顱內腫瘤的4種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顱內腫瘤有什麼症狀?
  • 膠質瘤是惡性的顱內腫瘤,為什麼還要手術切除?
    談「瘤」色變是每一個腫瘤患者在被確診時的第一反映,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聽到腫瘤的時候,很容易想到是癌症,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是癌症,腫瘤有良性也有惡性,只有惡性的才被稱為癌症。
  • 視力模糊竟是顱內腫瘤作祟
    廣州一阿姨視力模糊兩年一直以為是老花眼,直到最近,她才知道罪魁禍首竟是顱內一個雞蛋大小的腫瘤。今年49歲的芳姨(化名),近兩年來看東西總是模模糊糊。5月初,芳姨莫名其妙開始頭痛頭暈,「安靜或者休息的時候稍微好一點,其他時間整個頭都脹痛。」備受折磨的她去醫院做了顱腦檢查,被查出顱內有巨大佔位性病變。
  • 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研究進展_顱內生殖細胞腫瘤_MiRNA_神經外科_醫脈通
    然而,近年研究顯示,顱內生殖細胞腫瘤可能來源於顱內神經幹細胞。這有可能推翻人們普遍接受的IGCTs來源於原始生殖細胞。總之,目前IGCTs病因仍不明了,仍需繼續研究。 4.診斷 診斷是基於臨床表現,腫瘤標記物,腦脊液細胞學和影像學。對於無分泌的腫瘤,活檢對於準確的組織學分型至關重要,可排除其他惡性腫瘤。診斷時可能出現軟腦膜(30%)和腦室(10%)播散。
  • 腫瘤標誌物,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每年單位體檢結束,都會有幾個拿著化驗單來到許醫生的門診諮詢,有退休的老年人,也有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女性為多,都非常緊張,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問:大夫我這是得癌症了嗎,我問了好幾個大夫,他們說的都不一樣,有的說有可能,有的說不一定,有的建議我過一個月再複查,有的建議我馬上就做增強CT,我到底該怎麼辦,該聽誰的,愁得我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
  • 王大陸母親因腦腫瘤破裂突然離世,面對毫無症狀的腦瘤該怎麼破?
    據報導,中國臺灣男演員王大陸的母親5日凌晨因腦幹腫瘤破裂病逝,享壽65歲。 據悉,王大陸的母親發病前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和徵兆,在8月5日突然被發現在床上昏迷不醒,家人緊急將其送往醫院,被診斷為突發腦幹腫瘤破裂。雖經手術治療,但最終仍回天乏術,王媽媽在9日凌晨離世。
  • 大腦核心區松果體位置長了腦瘤,能長期生存嗎?
    松果體區腦瘤約佔腦瘤的1%,兒童的發病率比成人明顯高,佔全部腦瘤的2.5%。松果體腦瘤在兒童期的發病率較成人高2倍以上。腫瘤可致腦積水及顱高壓,使鄰近結構受壓導致雙眼不能上視、耳鳴、聽力減退和造成內分泌紊亂、肥胖、嗜睡等。
  • 中國醫生發布國際領先醫學論著 治癒顱內腫瘤有突破
    其中英文版的《顱咽管瘤》在美國科學界出版,針對顱內腫瘤中很重要的一個類別——顱咽管瘤的治療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在國際醫學界發出了中國醫生的權威聲音。記者了解到,主辦本次論壇的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外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論壇上發布的由該科學科帶頭人漆松濤教授主編的五部最新神經外科專著,系統反映了該科在理論創新和新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成果。
  • 腦動脈瘤:顱內的「不定時炸彈」
    什麼是腦動脈瘤?動脈瘤破裂有沒有徵兆?如何預防?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景英朝給大家進行了解答。 腦動脈瘤是一種血管病變 據報導,1988年拜登外出演講,連續幾周持續發生頭痛、噁心的症狀,最終在紐約一家酒店的房間裡暈倒。隨後他被緊急送往醫院,醫生通過CTA檢查發現,拜登腦中長了兩個動脈瘤,其中一個出現破裂。
  • 多模態神經導航技術在顱內腫瘤手術的應用進展
    多模態MR(MRS和術中MRI聯合)引導膠質瘤穿刺活檢技術,表現出良好實用性和應用價值,與傳統MRI引導的穿刺活檢相比,這種方式可提高診斷準確性。總結與展望 顱底腫瘤和膠質瘤是兩類顱內常見原發腫瘤,在手術治療中留下無數難題。
  • 一個直徑不足 2 cm 的腫瘤,卻令世界上絕大多數醫生恐懼
    前段時間,北京的一位醫生朋友,給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帶著孩子,跨越 2000 多公裡,從貴州到北京,只為了切除一個直徑不足 2cm 的腫瘤。 一個「小」腫瘤至於如此大費周章嗎? 但其實,這個腫瘤比我想像的還要危險。
  • 男子腦瘤竟是手機所致!李佩文專家:患腦腫瘤有7個症狀
    了解腦腫瘤 腦腫瘤是顱內腫瘤的簡稱,腦腫瘤並不少見,發病率約為每年萬分之一在全身腫瘤中,腦腫瘤的發病率僅次於胃、子宮、乳腺及食道腫瘤,約佔全身腫瘤的2%。兒童患腦腫瘤的可能性更大,約佔全身腫瘤的7%。 哪些因素可能會誘發腦瘤?
  • 長期使用手機會致腦瘤?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消息解讀
    入睡之前,和手機沒有「約會」,鬧不鬧心,睡得著嗎?不用多說,大概從自己的回答就明白,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了吧?手機有多好玩???早上,睜開眼就找手機...晚上,拿著它閉上眼...一天24小時,手機陪睡「侍寢」...一機在手,天下我有!
  • 頻繁使用手機患腦瘤?
    得了腦瘤具體意味著什麼呢?又該如何防範?聽專家如何答疑釋惑——  流行病學上暫無依據  手機輻射被認為是腦瘤增長背後的最大原因,是源於201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手機定義為「可能致癌物」。  「手機輻射會不會引起腦瘤,一直存在爭議,」天津腫瘤醫院顱腦腫瘤科主任李文良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外科學家也利用動物實驗和人群研究來評估手機輻射的致癌性,但截至目前,流行病學上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手機與腦腫瘤風險增加有關。  李文良認為,手機輻射與腦瘤兩者之間可能會有聯繫,但是聯繫不大。
  • 腦瘤專家高允旺提醒:低級別腦膠質瘤,引發的癲癇要重視
    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是難治性癲癇的一個重要病因。國內外研究發現,這類腫瘤大部分是一些低級別腦膠質瘤,主要位於皮質,生長緩慢,除慢性癲癇外,沒有神經系統損害的症狀和體徵,從癲癇發作到確診為腫瘤的時間往往需要數年或數十年。 低級別膠質瘤的臨床特點主要表現為癲癇發作,部分是難治性的。
  • 中山青浦分院摘除顱內動脈瘤
    近日,中山青浦分院緊急收治了一名因顱內動脈瘤破裂大出血而暈倒的71歲老人,所幸在醫院神經外科的精心治療下,這位老人已經通過手術治療成功化險為夷。71歲的包阿婆最近總是感到頭疼、乏力,這天下午,包阿婆走在路上時頭痛加劇,暈倒在了路邊。隨後,包阿婆被救護車緊急送往中山青浦分院。經醫生仔細檢查,包阿婆被確診為顱內動脈瘤,並且已經破裂導致顱內大出血。
  • 12種常見顱內腫瘤鑑別診斷要點|顱內腫瘤|室管膜瘤|腦膜瘤|-健康界
    少突膠質細胞瘤:CT示不規則混合密度影,病灶內條狀或片狀鈣化是其特徵表現。蛛網膜囊腫:先天性多見,位於鞍上或鞍旁,CT密度、MRI信號均與腦脊液相似,囊壁如能顯示,也極薄且不強化,鄰近腦組織有受壓表現,局部顱骨變薄、膨隆。
  • |乙醯唑胺|藥物治療|顱內壓|腦脊液|...
    歡聲笑語的背後也藏著心酸,診斷不明的妮妮下一步該怎麼辦?妮妮的父母未曾想到,甜蜜的日子也會經受考驗。甚至也不願相信,眼前跑跑跳跳、笑容燦爛的女兒生病了。2020年5月,妮妮體檢發現9歲的她骨齡只相當於一個7歲的孩子,骨成熟延遲,疑似生長激素異常。
  • 腦瘤的原因有哪些?遺傳?外傷?射線?藥物?
    關於腦瘤的原因,目前尚沒有一種完全明確的說法。都是一些猜測或者是假說。並不像吸菸導致肺癌,肝炎造成肝癌,這種情況是有一定的關聯,而更多的都是一些假設和猜測。一般情況下最常見的一種說法就是遺傳性因素有關,尤其是對於嬰兒或者是青少年時期就會發現的顱內腫瘤,這個時候往往是與遺傳有關,並且也與某些基因的變化組合有關係。還有一部分成年人的膠質瘤,這個也發現與基因是有一定關係的。
  • 看美劇,聊動眼神經麻痺與顱內動脈瘤的前世今生
    本文結合這部美國電視劇的片段,聊一聊動眼神經麻痺與顱內動脈瘤的前世今生。看電視還能學習,好事。作者:陳小慧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轉載請務必於文首註明作者和來源「醫脈通」。 創傷科主任「虎爺」查看瞳孔對光反射,說了一句「Bullshit,這個病人腦子裡有一個定時炸彈」,呼叫神外醫生Wilson,開顱夾閉動脈瘤。急救人員認為是自殺導致車禍的女性,卻在創傷科主任Jorge「虎爺」查了瞳孔後判斷患者有顱內動脈瘤。為什麼?是哪個部位的動脈瘤?你看了一眼瞳孔就知道是動脈瘤?還有什麼別的可能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