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邏輯學的認知,要變成自己的心理詞典,用它去詮釋老掉牙的橋段

2021-01-11 認知框架

有些詞語,確實比較不討人喜歡,甚至招人討厭,比如屬性、定義、概念、內涵、外延、劃分;有些詞語就比較招惹人喜歡,比如推理、論證;有些詞語,比如周延、不周延,讓人討厭到頭痛不已。有些詞語,比如假設Assumption、假定Hypothesis,幾乎處處要用它,但就是用不起來,讓人想喜歡它們但卻力有所不逮,讓人想喜歡它們卻有點力不從心;有些詞語,預言、假說,即熟悉又陌生,看見這些詞語時感覺很熟悉,有點喜歡,想用它們這時卻又頓感陌生,讓人喜歡不起來。

上面列的這些詞語,都是邏輯學的關鍵概念,這些關鍵概念,可以組成一部邏輯學的詞語字典了,說起字典,大家都知道,可以查詞語及相應概念的意思,而學邏輯學其實就是在心理建立一個邏輯學專用的心理詞典。這個詞典或許都不用一頁紙,只要幾行就夠了。但這幾行心理詞典裡邊的詞語,比如會像下邊這個樣子,也就4行

這些心理詞典有啥用呢?處處都可以用,把邏輯學的心理詞典與一些老掉牙的經典的橋段結合起來,當自己第一次把這兩者:「心理詞典及老掉牙橋段」聯繫起來時,著實激動了一番,著實讓自己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有些經典的橋段,比如黑天鵝也都只是當作橋段來看,不免有點可惜!

凡是天鵝都是白的澳大利亞有天鵝澳大利亞的天鵝也是白的

有一天,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隻黑天鵝,就推翻了「凡是天鵝都是白的」這個大前提。這個橋段大家耳熟能詳!借著這個經典「橋段」去探討邏輯學,去探討邏輯學的各個概念,去探討你對邏輯學形成的一部屬於自己的「邏輯學心理詞典」。

相關焦點

  • 《簡單的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開篇用書中原文的一句話來簡述學習邏輯學的重要性:邏輯學被認為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或者是一項技能,也可以被認為是三者的綜合體。實際上邏輯學和人類理性的原理是相同的,邏輯學的涵蓋範圍更廣泛。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豆腐變成臭豆腐中間,一定有一個臨界點,臨界點之前是豆腐,臨界點之後就是臭豆腐。充足的理由律:被成為是因果原理,任何事物存在都有其充足的理由。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螞蟻,其實這個問題無法解釋,它就是有存在的理由。我想到了一個世界難題: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 學習邏輯學,就選這一本——劉文君《邏輯學教程》編前絮語
    1974 年《大英百科全書》目錄卷的科學分類欄目中,邏輯學位居各門自然科學之首;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制的學科分類,也把邏輯學列在七大基礎學科的第二位,僅次於數學。當然這裡指的是整個邏輯學科,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把邏輯學的研究當作自己的專業;但是學習、掌握普通邏輯的知識,懂得邏輯知識的日常應用,無疑是每一個現代人提升其文明素養的基本要求。
  • 邏輯學對象的第三次轉變
    心理學、認識論的影響混淆了邏輯學的研究對象,導致了邏輯學心理主義傾向,主觀性、思辨性、不確定性等性質限制了邏輯學沿著自己應有的科學方向發展。為了糾正幾百年間所形成的錯誤偏見,恢復邏輯學的科學地位,現代邏輯的開創者弗雷格作出了巨大貢獻。弗雷格認為,邏輯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真值問題,真的關係,邏輯學的對象是思想、命題。
  • 這幾本邏輯學的書,讓你讀完變成聰明人
    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變成書架,,而不是在讀書的過程中通過主動思考,來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讀書也是一門技術活。掌握這門技術的關鍵,也就是思考的關鍵,在於是否掌握邏輯思考。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方法,它的主要形式有三個:演繹、歸納和類比。關於邏輯思維,很多人都認為只有理工科、法律等學科或者工作才用得到。
  • 邏輯學的演進
    作為論辯的工具,亞里斯多德邏輯具有明顯的實踐取向,關注的是從語義、語形和語用三維度來探討論證分析與評價。但亞氏之後,主流邏輯學家拋棄語用分析維度與實踐取向,大力推崇形式邏輯,符號邏輯使形式邏輯發展到極致。然而,17世紀歸納邏輯的提出以及20世紀後半葉非形式邏輯的興起,使語用維度又被重新拽回,開啟了邏輯學的實踐回歸。
  • 邏輯學的各個概念-它們之間的聯繫-框架-心理表徵-組塊-長時記憶
    邏輯學的書很難看,講的就是抽象的一些概念,或者說基於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判斷!因為抽象,不易被人所感知及掌握,因此往往是虎頭開始,蛇尾結束。虎頭開始,是因為邏輯思維很有用,是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一種思維;而蛇尾結束呢,因為邏輯學不易學,學起來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最終不能堅持下來,不了了之。
  • 邏輯學概論(一)什麼是邏輯學?
    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推理」,是用來區分正確的推理與不正確的推理的方法和原理。正確的推理往往有著許多客觀的標準,如果不了解這些標準,也就無法運用它們。邏輯學的任務就是去發現這些標準,去表述這些標準,並且去研究這些標準的基本原理。
  • 心理諮詢師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建立來訪者的案例概念化
    如何建立案例的概念化,建立概念化是心理諮詢師的一個基本功能,也是區別專業心理諮詢師和業餘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的差別。幫助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提供幫助,比如安慰、傾聽等。但是專業心理諮詢師會用專業的治療理論形成一個對來訪者問題的理解,從而形成案例的概念化。
  • 用數學和邏輯學構建人工智慧基礎
    用數學和邏輯學構建人工智慧基礎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06 15:02:51 12 月 10 日 - 11 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紹興市委市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
  • 留學生必備超好用的在線詞典
    同學們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常常會藉助詞典來進行更為規範的表達,對於留學生們來說,基礎的英漢詞典往往不能滿足需求。因為近一半的英文單詞沒有對應的中文表達方式,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會出現偏離詞意、用詞不準的情況,這時候英英詞典就成為幫助留學生們對英文單詞進行認知的好幫手。
  • 牛津英語詞典是工具書轉型的一個縮影,它經歷了什麼,又會變成什麼樣?
    對於習慣了生活在網際網路和智能行動裝置環境中的現代人來說,「查詞」這一行為早就從翻閱紙質詞典,變成了通過圖像、語音、文字形式輸入電腦或手機,僅需幾秒鐘,就能獲得相應的答案。主持牛津英語詞典數位化工作的人叫JohnSimpson,他在1993年至2013年間擔任OED的主編。
  • 為什麼我們必須學點邏輯學?
    實際上每個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們必須對此特殊性保持敏感。不要對周邊的事物漠然處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聽。學會關注細節,不因事小而疏忽。邏輯學必須有其自身的基本原理,用來規定它的範圍,指引它的方向。在被發現之前,事物真相存在的確定地點我們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預先解放自己的思想,探尋真相存在的各種可能性。一個眼界狹窄的人,他拒絕某些選擇僅僅是因為這些選擇偏離了他的預先設想,所以他認為不值得去探尋。
  • 邏輯學入門工具書
    定位:邏輯學的入門工具書適用人群:對邏輯學感興趣的人,想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人。閱讀形式:雖然書很薄,但信息密度大,適合反覆閱讀;核心思想比較明確,書的結構也很有層次。邏輯學的主題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既然是工具書的書評,我的主要工作是串聯書中內容,儘量帶著讀者去理清作者的思想,但無法代替對這本書的閱讀。邏輯學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學科。它是構造形式系統、表達知識、研發智能系統的必要工具。
  • 跨學科思路推進漢語詞認知與習得研究
    心理詞典(mental lexicon)是語言認知研究中基礎而重要的一個部門,它涉及詞的認知與習得。詞的認知與習得研究的首要前提,是要從內涵和外延來了解語言中的詞。詞的心理詞典研究涉及語言學、心理學,但這兩門學科的知識在心理詞典中的應用是不平衡的。自20世紀60年代心理詞典研究出現,心理學理論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 框架法學習示例:如何從邏輯學之中設計出一個簡單的框架!
    學習邏輯學,最後輸出什麼呢,輸出一個框架,這個框架長成啥樣子呢,看下圖:從0到設計一個簡單的框架,只是使用「建構符合認知機制的學習方法論」中的一部分方法,那就是框架法!設計一個框架來組織邏輯學所涉及的各個概念!
  • 陳波談「邏輯學和理性精神」
    你問上帝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問這個的時候預測什麼。假如我說上帝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能。當你回答能的時候,實際上你就結束了那個問題的預設,那就是有一件上帝他自己不能做的事,上帝能夠做這件事。但是有一件上帝不能做的事,就等於說上帝不是萬能的。所以這個推理要按照這種分析,把它要證明的結論預先安置在它的前提之中,上帝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能。
  • 為什麼有些人說邏輯學是知識的知識?邏輯學在生活中該如何運用?
    如果要說邏輯學是知識的知識,那麼首先你得先搞清楚:什麼是邏輯?什麼是邏輯學?「邏輯」一詞源於希臘文,原意指思想、理性、規律、語詞等。而邏輯學則是一門思維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們的思維形式及其規律。邏輯知識是根植於實際生活之中,是人類思維的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 劍橋詞典選出年度熱詞「隔離」,阿卡索外教用行動打破「隔離」
    按照慣例,每一年的年末,各大詞典官方都會選出一個本年度最具代表性的熱詞,作為年度詞來反應過去一年的社會思潮、公眾情緒和人們最關注的事情。 日前,作為英語世界三大最為權威的詞典之一的《劍橋詞典》,公布了自己的2020年度熱詞——隔離(quarantine)。
  • 邏輯學,正在清華「開花結果」
    每周2堂課,1堂講授邏輯學的技術內容,1堂討論哲學和語言學的文獻。在講授邏輯學技術的同時,我們努力引入關於這些技術的哲學討論,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技術背後的思想;同時,我們也引入採用邏輯工具對哲學問題和自然語言進行分析的文章,讓學生學習如何能將邏輯學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哲學或語言學研究中去。Q您希望學生從課堂上獲得什麼?
  • 書評《高情商養育》|律己養兒,不讓孩子為自己的情緒和認知買單
    不要忽視孩子任何微末的進步,那都是他努力的結果;不要漠視孩子興奮的分享,那一刻決定了他要不要把你當朋友;更不要被孩子糟糕的情緒牽著走,把自己一點就爆。保持冷靜,越過自己的頭頂,去往更高的地方回頭俯視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