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2.3公裡河道花了1880萬元 可惜還是有點髒

2020-11-23 東方網

原標題:治理2.3公裡河道花了1880萬元 可惜還是有點髒

在整治河段的上遊,河裡淤積了大量淤泥和垃圾 見習記者 黃攀/攝

  日前,有網友向溫州都市報微博反映,蒼南縣靈溪鎮新區繼造出14萬元的天價公交站後又現天價河道治理費,一段2.3公裡的河道花費了1880萬元治理費。2.3公裡河道是否需要這麼多治理經費?這條河的治理工程包括了哪些內容?治理的效果究竟如何?昨天,本報記者前往蒼南進行採訪。

  網友:河道治理寸水寸金太天價

  網友所反映的項目為蒼南縣新建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位於蒼南縣靈溪鎮和縣城新區,流經新建村、東倉村、官塘村、上江村四個行政村。據蒼南縣水利局對外發布的宣傳材料顯示,該工程於2012年10月正式開工,2013年6月完工。工程設計標準為內河排澇20年一遇,概算總投資1880萬元,治理河道總長2.3公裡,主要由水利工程、綠化景觀工程兩部分組成。

  有網友替水利局算了一筆帳,按昨天國際黃金價每克258.16元計算,1880萬元除以258.16約等於7.28萬克。「2.3公裡就用掉7.28萬克黃金,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金水道嗎?」

  現場:水面有大面積漂浮物

  砸下重金的整治工程究竟效果如何?昨天中午,記者實地走訪了新建河流經的新建村、東倉村等地,發現河道護岸、河岸景觀綠化等項目都已經完工,但河面上卻仍然聚集著大片黑褐色、乳白色的漂浮物。

  附近居民介紹,新建河過去淤積嚴重,水體發黑髮臭,直接影響到他們生活環境質量,他們也一直期盼河水早日得到治理。「河道剛剛整治完工時河水確實幹淨了不少,水也變綠了,可惜並不持久。」河畔的浙南大廈的一位保安說,最近水裡漂出了許多汙物,天氣熱時發出陣陣臭味,還滋生出大量蚊子。「窗戶根本開不得,晚上保安亭玻璃上黑壓壓地停滿蚊子。」

  在得知工程概算總投資達1880萬元,多數居民表示驚訝和質疑:「這樣的天價費用和整治效果顯然不成比例。」

  在一位村民的指引下,記者還在新建河仁英橋下發現了一處直徑約50釐米的排汙口,正在排出少量汙水,汙水口的起點為不遠處的一家編織袋廠。「生產旺季的時候,排水量要大得多,紅的、黃的都有。」一位村民這樣說。

  村民鄭先生告訴記者,除了兩岸工廠、居民的汙水直排,水質反彈的主要原因在於新建河上遊依舊淤塞,是不流通的死水。

  沿新建河建興東路段向北走出數百米後,眼前出現了一段隱沒在雜草樹叢中的河段。這段長達兩百多米的河道內積滿了淤泥、生活垃圾,散發出陣陣惡臭,雖說是河流,卻連一處水面也見不著,完全被淤泥和垃圾覆蓋。

  「雨水一衝刷,這些垃圾、淤泥都漂到下遊去了。」沿河而居的陳先生認為,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整治汙染,卻在上頭留下一個致命的汙染源,這樣的天價工程決策應該更科學一些。

  水利部門:工程費用並不天價

  2.3公裡河道是否需要這麼多治理經費?這條河的治理工程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汙染依舊沒有得到根除?蒼南縣水利局副局長池長高表示,該項目經過了立項、招投標等法定程序,汙水排放及周邊河段汙染蔓延等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協調,進行截汙納管和進一步治理。在蒼南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上,記者查詢到了蒼南縣城新區北片新建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的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施工內容為河道駁岸及河道兩岸景觀綠化工程。

  「1880萬元的投資概算包括了河道駁岸工程投資885萬元,兩岸景觀綠化工程投資995萬元。」 蒼南縣水利局河道辦負責人黃煌說,河道治理並不是網友們所認為的簡單清淤,河道綜合治理中的提升城市生態品位、滿足市民休閒觀光功能已經日益突出。

  「整個工程主要包含河道疏浚約4.7萬立方米,景觀綠化面積約3.5萬平方米,另外還有給排水系統、景觀照明系統、遊步道和景觀小品等附屬工程,相關概算在立項時均已經過了審查。」 黃煌這樣說。

  市水利局水利專家葉建華介紹,河道治理的總體費用受景觀工程影響較大,景觀品質越好造價也越高。一些位於城市中心、承擔景觀功能的河道治理工程,不少造價都超過1000萬元/公裡。

  當地政府:截汙納管已規劃,上遊將整治

  針對新建河兩岸的汙水直排問題,新建河一級河長、靈溪鎮人民政府鎮長吳招鵬表示,靈溪鎮目前正在進行包括新建河流域在內的截汙納管規劃。「考慮到新建河目前已經完成綜合治理,為避免二次汙染,我們計劃在今年12月前優先對兩岸的企業進行納管。」

  「淤塞河段汙染新建河的情況是河道整治中的階段性問題,畢竟環境的歷史欠帳太多,需要一點點補上。」 吳招鵬介紹,新建河上遊的淤塞河道叫美莊河,該河段整治項目已於上月通過了水利部門會審,目前已委託第三方進行施工圖設計,計劃9月份進場施工,屆時將根據工期安排,清運淤泥,把該河段打造成濱水小公園。

  來源:溫州都市報 見習記者:謝樹華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北京雨水處理髒淨分開 75處積水點汛前治理見成效
    北京雨水處理髒淨分開 75處積水點汛前治理見成效 2014-06-10 09:09:57作者:責任編輯:王碩   今年,本市下凹立交橋雨水泵站的雨水收集和處理將首次大規模實現髒水和淨水分開,以保護河道的潔淨
  • 城市河道汙染治理研究
    因而城市河道汙染治理已成為一個城市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城市河道汙染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2.1 維持河道天然功能的必要河道是水循環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水的一種形式,有著自潔、自淨的功能。依靠它,人類和多種生物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
  • 山東省加快推進海河流域骨幹河道應急治理工程
    中國水利網站2月14日訊 (記者 趙新 通訊員 李佔華)去年8月以來,山東省水利廳、省海河水利管理局按照郭樹清省長、孫偉常務副省長等省領導關於海河流域骨幹河道應急治理工程的部署,協調流域有關地市,提出應急治理方案,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
  • 重慶璧山區:城區璧南河近20公裡主河道整治工程全面貫通
    中國水利網站4月9日訊(特約記者 王炯其)日前,記者從重慶璧山區水利局了解到,隨著今年2月璧南河三角灘河段整治工程的順利完工,標誌著璧南河城區段至青槓街道共18.6公裡的璧南河主河道整治工程全面貫通。
  • 江北新區重現18公裡河道「水清岸綠」
    自「263」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北新區堅決貫徹生態文明建設部署,狠抓河道環境治理,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先後完成東方紅河、鎮南河、鎮北河、定向河、豐字河等5條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完成七裡河景觀綠化一期工程,再現了18公裡「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河道景觀。
  • 從「逢雨即黑」到「河景後花園」,徐匯治理河道汙染這麼做~
    >上海城鄉中小河道已於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但沒黑臭不等於沒汙染,更何況黑臭問題還會反覆,所以「碧水保衛戰」並未止步,新階段治水工作再啟程,徐匯區採用了多種舉措治理河道汙染問題今年的蒲匯塘倒有點讓老張刮目相看:徐匯區河長辦的數據顯示,該河道今年前10個月有8個月的水質穩定在Ⅴ類及以上水平。
  • 密雲區深入推進河長制 全面治理河道生態環境
    密雲區深入推進河長制 全面治理河道生態環境 2020-12-03 11: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梭魚灣河道治理年底結束春柳河汙水廠二期投產後,梭魚灣河將成為...
    2006-8-1 7:09:09 晨報訊 (薛平安首席記者王勇)昨天,大連市城建局表示,4月啟動的梭魚灣河道綜合治理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30%,全部工程將於年底結束。明年11月,春柳河汙水廠二期建成投產後,梭魚灣河有望成為生態河。  梭魚灣地區原為大連市的垃圾轉運站,雖然目前轉運站已經易址,但是周邊環境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治理。
  •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
    我國的中小河道數量較多,治理工作的進行,必須從長遠的角度來分析、探討,最大限度的促使治理工作的進行,按照科學的思路來轉變規避同類問題的反覆出現。與此同時,對於清淤及淤泥處理的應用,要保持高度的理性,避免造成單一技術所產生的各類不足。文章就此展開討論,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 漳州龍文、平和等地用「爛果」製作環保酵素治理汙水
    不過,漳州的龍文、平和等地方開始用「爛果」製作環保酵素,用科學系統的方式治理汙水。廢果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以前一到蜜柚旺季。果農就把爛果倒進河道、溝渠、路邊。廢果被過往車輛碾碎,果汁粘在路面,影響交通安全。養路工人都忙著清理廢棄蜜柚。」平和縣霞寨鎮農戶盧平說,沒想到,令人頭疼的廢果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 河南省靈寶市黃金開採從礦山轉入河道 劇毒物質提煉黃金
    劉同山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每噸礦渣含2克左右黃金,一個百噸池子可提取200克左右的黃金,每個氰化廠有兩個池子,7天一清池,那麼7天的毛收入為4萬元;一年下來,可有近200萬的收入。氰化廠的成本投入(指設備、資源,不包括人力)七八十萬元,而且,可長久使用,人力也很便宜。
  • 藍藻成太湖揮之不去的憂傷 每年要花7000萬治理
    據《江南晚報》報導,去年4月1日才開始撈水草,今年撈得比較早,從3月中旬就開始打撈了。目前無錫有98個藍藻(水草)打撈點,120條打撈船、1000多名打撈工。而在無錫的對岸湖州,今年的藍藻問題同樣嚴重。
  • 地下「拆彈」,治理暗河暗溝_新華日報_2020年12月04日6
    然而即便月牙湖青碧如畫,也不時有汙水來「搗亂」:湖東岸密集居民區下穿長1.3公裡的暗涵童子倉溝,每到汛期便湧出汙水,汙濁了一片湖面。從今年8月開始,南京市秦淮區耗時3個多月「清涵清管」,總算拆除了這顆「定時炸彈」。 光鮮繁華的城市地下,有不少像童子倉溝這樣的地下黑臭河靜默流淌,一旦降下中強雨水,汙泥濁水湧入城市水系,給城市治汙帶來困擾。
  • 訪八大水系 尋稀客身影丨消失20多年的苦花魚 重回遂昌垵口安家
    最近,聽說消失多年的苦花魚回來了。冬日,記者來到遂昌垵口鄉。地跨錢塘江、甌江兩大水系的垵口,是遂昌的飲用水源保護地。儘管是冬季,苦花魚的蹤跡難覓,我們還是驅車來到該鎮石倉村碰碰運氣。站在村口的壩上,只見水面波光粼粼,水從三四米高處一瀉而下,激起白色的浪花,繼而向下遊流去。石倉村的村民,對苦花魚有著特殊的感情。
  • 南通海門一二級河道"一河一檔" 治理有序推進
    原標題:我市一二級河道建立「一河一檔」   時至10月,圩角河秋意正濃:河道不遠處水稻已熟,兩岸綠樹蔥蘢,清澈的河水緩緩流動,魚蝦身影依稀可見。多年前,圩角河兩岸還是雜草叢生,漂浮的水草隨處可見。如今看到這幅景象,居住在河岸的居民紛紛舒展了眉頭。
  • 川儀環境公司創新實施生物轉盤於河道治理應用
    近二十年的持續創新、專業專注,在水環境治理、生態保障、美麗鄉村建設等水汙染防治領域,業績顯著。川儀環境科技公司以積極參與梁灘河治理工程為切入口,加快水汙染防治,把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作為一項政治責任,積極拓展優質新型產業領域。
  • 20年一遇降雨 24小時排出 杭州將著力提升河道排澇能力
    三堡排澇主體工程  能把運河水「翻」到錢塘江  杭州繞城公路內900多平方公裡範圍裡,城市河道水域面積為24平方公裡。有460餘條河道,長度1000多公裡。這些水系只有成網,才能相互貫通,實現排水暢通。  三堡排澇主體工程就起到貫通水系的重要作用。
  • 隔3.2億公裡,NASA給它打了個「補丁」,再花3年返回地球
    面對此緊急情況,NASA不得不啟動PLAN B,隔著3.2億公裡,從地球地面控制室,給探測器發送指令。對其一點點地進行遠程操控,不過這一來一回,由於距離的問題,操作信號卡頓、延時要長達37分鐘。因為,探測器距離我們足足3.2億公裡,它那邊的畫面信號傳遞過來,就需要
  • 泰安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在山東率先通過驗收
    本網5月7日訊(記者 張中乾)近日,我市五個項目:東平縣匯河魏樓至張河橋段治理工程、寧陽縣洸府河治理工程、肥城市康王河石橫至桃園段治理工程、瀛汶河泰安市泰山區段治理工程、新泰市柴汶河龍廷段治理工程,順利通過驗收,成為我省最先通過驗收的列入2013—2015年國家規劃的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