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治理2.3公裡河道花了1880萬元 可惜還是有點髒
在整治河段的上遊,河裡淤積了大量淤泥和垃圾 見習記者 黃攀/攝
日前,有網友向溫州都市報微博反映,蒼南縣靈溪鎮新區繼造出14萬元的天價公交站後又現天價河道治理費,一段2.3公裡的河道花費了1880萬元治理費。2.3公裡河道是否需要這麼多治理經費?這條河的治理工程包括了哪些內容?治理的效果究竟如何?昨天,本報記者前往蒼南進行採訪。
網友:河道治理寸水寸金太天價
網友所反映的項目為蒼南縣新建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位於蒼南縣靈溪鎮和縣城新區,流經新建村、東倉村、官塘村、上江村四個行政村。據蒼南縣水利局對外發布的宣傳材料顯示,該工程於2012年10月正式開工,2013年6月完工。工程設計標準為內河排澇20年一遇,概算總投資1880萬元,治理河道總長2.3公裡,主要由水利工程、綠化景觀工程兩部分組成。
有網友替水利局算了一筆帳,按昨天國際黃金價每克258.16元計算,1880萬元除以258.16約等於7.28萬克。「2.3公裡就用掉7.28萬克黃金,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金水道嗎?」
現場:水面有大面積漂浮物
砸下重金的整治工程究竟效果如何?昨天中午,記者實地走訪了新建河流經的新建村、東倉村等地,發現河道護岸、河岸景觀綠化等項目都已經完工,但河面上卻仍然聚集著大片黑褐色、乳白色的漂浮物。
附近居民介紹,新建河過去淤積嚴重,水體發黑髮臭,直接影響到他們生活環境質量,他們也一直期盼河水早日得到治理。「河道剛剛整治完工時河水確實幹淨了不少,水也變綠了,可惜並不持久。」河畔的浙南大廈的一位保安說,最近水裡漂出了許多汙物,天氣熱時發出陣陣臭味,還滋生出大量蚊子。「窗戶根本開不得,晚上保安亭玻璃上黑壓壓地停滿蚊子。」
在得知工程概算總投資達1880萬元,多數居民表示驚訝和質疑:「這樣的天價費用和整治效果顯然不成比例。」
在一位村民的指引下,記者還在新建河仁英橋下發現了一處直徑約50釐米的排汙口,正在排出少量汙水,汙水口的起點為不遠處的一家編織袋廠。「生產旺季的時候,排水量要大得多,紅的、黃的都有。」一位村民這樣說。
村民鄭先生告訴記者,除了兩岸工廠、居民的汙水直排,水質反彈的主要原因在於新建河上遊依舊淤塞,是不流通的死水。
沿新建河建興東路段向北走出數百米後,眼前出現了一段隱沒在雜草樹叢中的河段。這段長達兩百多米的河道內積滿了淤泥、生活垃圾,散發出陣陣惡臭,雖說是河流,卻連一處水面也見不著,完全被淤泥和垃圾覆蓋。
「雨水一衝刷,這些垃圾、淤泥都漂到下遊去了。」沿河而居的陳先生認為,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整治汙染,卻在上頭留下一個致命的汙染源,這樣的天價工程決策應該更科學一些。
水利部門:工程費用並不天價
2.3公裡河道是否需要這麼多治理經費?這條河的治理工程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汙染依舊沒有得到根除?蒼南縣水利局副局長池長高表示,該項目經過了立項、招投標等法定程序,汙水排放及周邊河段汙染蔓延等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協調,進行截汙納管和進一步治理。在蒼南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上,記者查詢到了蒼南縣城新區北片新建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的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施工內容為河道駁岸及河道兩岸景觀綠化工程。
「1880萬元的投資概算包括了河道駁岸工程投資885萬元,兩岸景觀綠化工程投資995萬元。」 蒼南縣水利局河道辦負責人黃煌說,河道治理並不是網友們所認為的簡單清淤,河道綜合治理中的提升城市生態品位、滿足市民休閒觀光功能已經日益突出。
「整個工程主要包含河道疏浚約4.7萬立方米,景觀綠化面積約3.5萬平方米,另外還有給排水系統、景觀照明系統、遊步道和景觀小品等附屬工程,相關概算在立項時均已經過了審查。」 黃煌這樣說。
市水利局水利專家葉建華介紹,河道治理的總體費用受景觀工程影響較大,景觀品質越好造價也越高。一些位於城市中心、承擔景觀功能的河道治理工程,不少造價都超過1000萬元/公裡。
當地政府:截汙納管已規劃,上遊將整治
針對新建河兩岸的汙水直排問題,新建河一級河長、靈溪鎮人民政府鎮長吳招鵬表示,靈溪鎮目前正在進行包括新建河流域在內的截汙納管規劃。「考慮到新建河目前已經完成綜合治理,為避免二次汙染,我們計劃在今年12月前優先對兩岸的企業進行納管。」
「淤塞河段汙染新建河的情況是河道整治中的階段性問題,畢竟環境的歷史欠帳太多,需要一點點補上。」 吳招鵬介紹,新建河上遊的淤塞河道叫美莊河,該河段整治項目已於上月通過了水利部門會審,目前已委託第三方進行施工圖設計,計劃9月份進場施工,屆時將根據工期安排,清運淤泥,把該河段打造成濱水小公園。
來源:溫州都市報 見習記者:謝樹華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