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種成本核算「焦點和難點」探討
由於醫療項目往往與科室工作內容是一致的,所以,計算醫療成本與醫院的科室經濟核算有著密切的聯繫。計算醫療項目成本有利於進行科室核算,開展科室核算也有利於醫療項目成本的計算。3.病種成本核算指以病種為核算對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歸集相關費用,計算病種成本的過程。
-
DRGs 病種付費與成本核算「八步法」
國辦發〔2015〕38號《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等複合型付費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鼓勵推行按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付費方式。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於100個。如何進行基於DRGs病種成本核算,對於制定醫保支付價格以及醫院病種成本控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DRGs病種成本核算與醫保支付結算政策研究
一、DRGs病種成本核算目前大多數醫院都做到了科室成本核算,做到病種成本核算的不多,病種成本核算適應DRGs支付結算政策,有利於推動醫院精細化運營管理,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譽方醫管較早的進行研究並成功的開發了Simp soft V5.0軟體,涵蓋DRGs病種成本核算與科室運營全面預算和績效管理,現簡要介紹一下DRGs病種成本核算步驟和方法。
-
乾貨分享 | DRG/DIP 給醫院帶來的四大影響及成本與績
醫保從項目後付費到多元化的預付費轉型,對醫院慣性運行的業務管理、經驗式管理帶來 「顛覆」性衝擊,倒逼公立醫院管理變革適應。DRG/DIP 將對醫院的經營與發展帶來哪些影響?醫療成本控制從哪些方面著手更高效?醫院績效如何匹配才能加速醫院變革?近日,望海康信公司DRG首席產品經理陳朝陽老師做客HIA直播間,對以上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
如何提高臨床路徑病種出院人數?這家醫院有高招
臨床路徑是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起到規範診療行為、加強合理用藥管理、控制醫療費用、縮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1]。作為診療過程標準化的質量管理工具之一,臨床路徑工作受到了各級醫院管理者的重視[2]。
-
DRG支付方式改革如何助力學科建設,科室主任該「補課」了 | 健康界...
建立低成本運行機制、促進醫院高效運行,構建DRGs-PPS制度下醫療服務成本管理體系,分析分級診療體制下醫院的定位即病種戰略選擇,考慮病種成本的影響,以病種成本為約束條件,最優化病種臨床路徑設計。例如,建立基於醫院信息系統集成的病種成本數據中心模型,統計病人住院過程中產生的信息,發現影響DRG病種成本的主要因素,運用人工智慧算法估計病種成本,獲得更為準確的成本預測數據。
-
獨家| DRG時代如何抓好科室運營?(上)
、DRG下的學科運營方法五大方面,闡明DRG學科提升方向,在DRG時代管理的重點與聚焦點是科室的建設與運營,對重點臨床科室的運營與管理提供具體策略。這一切都會有影響到醫療健康領域的機構及從業人員的思維與行為,作為醫療機構內的學科(科室),如何進行生產流程的重塑及改造,如何更好地組織運營,將是這場變革的一個重要支點。
-
縣在起航:縣級醫院管理能力提升項目之現代醫院管理與公立醫院績效...
藉助標準,在院級層面,醫療機構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以及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重視各項培訓教育,如醫療風險管理方法及防範培訓、醫療質量與安全教育,加強對重點環節、重點部門的監管。在科級層面,職能部門牽頭成立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完成「制定計劃、制度、規範」、「培訓」、「收集資料與分析指標」、「定期檢查,提出改進措施」、「運用管理工具進行改進」的閉環管理。
-
按病種付費緩解群眾「看病貴」
本報訊 2019年以來,石獅市總醫院全面推行醫保基金支付總額包幹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其中,按病種付費成效明顯,截至11月16日,該院按病種付費出院病人佔比達到45.66%,相較2019年提升了12個百分點,節省患者住院治病成本,倒逼醫院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
DIP對醫院績效核算方式帶來什麼影響?
(1) 第一大影響:績效激勵多做項目多得的影響傳統績效激勵,按照項目點值激勵多做項目多得績效,一般採取RBRVS或項目點值計算績效,醫保DIP支付是基於預付費,多做項目醫保不買單,醫院還要支付科室績效,導致「增收不增效」,進入「雙虧時代」。
-
實例| 如何用項目管理的方法上線HIS系統?
於是筆者決定對項目通盤考慮,進行有效的項目整體管理,如關注項目質量,成本,進度和風險的同時,在需求分析,溝通管理,整體變更等方面下大力氣,避免由於考慮不周而引起的後期頻繁返工,從而造成非一致性成本過大的情況。
-
後疫情時代:醫院面臨「五高」如何「開方」治療?
5、五高:經濟困局突圍壓力高疫情的影響和衝擊,醫院經濟壓力山大,特別是現金流危機加劇,如何積極自救,突破經濟困局壓力高。衛生經濟規律使然,醫院經濟管理需要關注政府開源。如何「開方」治療?面對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潮流勢不可擋,醫院如何應對第三方網際網路醫療的衝擊,需要加強網際網路信息化建設,把網際網路醫療的主動權掌握在醫院手裡,為醫院運營管理服務,成為醫管者面對的新命題。
-
臺灣《按病種付費DRG原理》讀後感
在我編著《DRG收付費與病種成本績效管理探索》一書即將出版之際,上海世瑞方華醫院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陳宏勳老師作為內部交流資料,引進臺灣韓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院管理碩士、前臺灣醫管所副教授)和許怡欣(美國威斯康新大學工業工程博士、臺北醫學大學醫管所副教授)《按病種付費DRG原理》,對我來說就像及時雨,我一口氣讀完,該書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美國與臺灣的經驗和教訓
-
醫保按病種付費的學問: 測算「分值」如何統籌與兼顧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到,醫保對醫療服務供需雙方特別是對供方的引導制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發揮,醫保支付要引入「點數法」。
-
醫院處罰未完成集採藥品考核指標的科室和醫生,不能為考核用藥!
「醫院給這些科室規定的任務量是基於以往的藥品使用情況。各個科室之前有相關藥品的使用量,就診患者有使用這些藥品的需求,我們才會對科室和醫生進行相應要求。而有些科室此前從未使用過某類藥物,醫院則不會給這些科室制定相應的要求。」王家春書記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醫院會根據不同科室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
-
不低於60城,醫保局新推的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
就在上個月,國家醫保局在對一份人大代表建議的回覆中說:「從廣州、上海等地的實踐情況看,有效降低了醫院管理成本,降低了醫藥費用支出,減輕了患者就診負擔。」 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袁向東說,過去醫院用總額加均次這兩個指標核定支付價格,但是公立醫院不可能因為病例價格低而拒收患者,「比如做一個主動脈夾層手術,需要35萬,但均次價格是2萬6,那科室就得收很多別的病歷來平帳,因為最後是要核算到科室的。現在是按疾病難度和消耗的資源形成的分值進行醫保支付,所以35萬就是35萬。」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新形勢下DRG運用於醫院質量安全...
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的重心,新形勢下醫院管理需要統一、科學、客觀的管理工具並採取規範、精益、有效的措施,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充分利用DRG作為質量管理工具,完善醫療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建立醫療質量內部公示制度,合理運用質量安全數據預警,形成質量安全管理新機制,提升醫院管理科學化、精益化、信息化水平。
-
單病種質量評價納入三級醫院評審
在「心血管專業急性冠脈症候群(ACS)質量評價項目」活動中,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大一院心內科主任霍勇表示,提高醫療質量才是醫務工作中要做到的。 2012年7月,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司啟動了「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質量評價項目」。針對我國54個重大疾病開展單病種質量管理的推廣,它將作為首個項目提供借鑑意義。
-
精細化管理理念下的醫院衛生材料管理實踐
究其成因,傳統的粗放式衛生經濟管理模式方法落後、手段單一、效率低下,突出表現在:一是管理理念陳舊,存在大進、大出的購銷情形,造成醫院大庫房「零庫存」、科室小庫房「大庫存」;二是採購缺乏計劃性,盲目採購;三是清查盤點不及時;四是對於高值耗材實行代銷採購管理,造成往來帳項增加、醫院資金積壓;五是缺乏有效的網絡化信息監管,不能跟蹤管理等。2.
-
與國際接軌的醫院腫瘤研究中心,如何讓醫生的科研效率最大化?
據陸主任介紹,中心所有的科研項目都有是統籌協調、分工合作來完成。 醫生負責臨床的部分,如臨床思路設計、患者管理、臨床數據採集等,實驗室的人員負責科研的基礎研究,如臨床樣本分析、細胞/動物學試驗、分子機制研究等,部分生物免疫治療如CAR-T細胞、CIK細胞等生物治療產品的製備都是由實驗室團隊負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