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米級跨度大橋隨想

2021-03-02 橋梁雜誌

如果今天我們要建2000米跨度的大橋,各類橋型的進步指數會是多少?

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懸索橋是1991米的明石大橋,2000米的新橋,進步指數只是0.005;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斜拉橋是 1104米的Russky 大橋,新橋的進步指數是0.81;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拱橋是575米的平南三橋,新橋的進步指數是2.48;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梁橋是549米的魁北大橋,新橋的進步指數是2.64。從這些數據看,建造2000米的懸索橋當然沒有問題;兩千米斜拉橋的進步指數是0.81,還是一個合理的步伐;拱橋和梁橋的進步指數都超過2.00,遠遠大於歷史上的最大進步指數、華盛頓大橋的0.89。從歷史觀點看應該是太激進了!雖然從應力的角度看,兩千米跨度的拱橋和桁架梁仍然是可能的。但是,「可能」並不等於「合理 」!

兩千米跨度斜拉橋

一座斜拉橋上最長的斜拉索的水平投影大概是跨度的一半,2000米跨度的斜拉橋就是差不多1000米。長的拉索在自重下會有很大的下垂,使拉索的效率顯著減低,在恆載下最長的一些拉索的效率可能降到80%以下,在結構分析中會引起較大的誤差。拉索效率與拉索的水平投影長度, L成反比,所以要保持斜拉索的效率,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把L縮短。最簡單的是用兩個垂直支撐把長索分成三段,每段距離從1000米減低到333米,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結構上的問題會阻礙2000米斜拉橋的設計。在風震方面,斜拉橋一般比懸索橋穩定。

兩千米跨度的拱橋

拱橋的拱肋和懸索橋的主纜結構原理基本相似,都是利用彎曲來承受垂直力。兩者主要的分別是:

1.拱是受壓的杆件,有失穩的可能,需要加上橫撐之類結構才能保證它的穩定。懸索橋主纜是受拉的杆件,沒有失穩的問題。

2.主纜受拉,可以使用鋼絲;拱肋受壓,只能用鋼板。鋼絲的強度可達到2000MPa,鋼板的強度最高也只有690MPa。

3.在橫向力如風、地震等作用下,懸索橋主纜的變形能夠協助承受橫向力。

4.懸索橋的矢跨比通常大約是1:9;拱橋的矢跨比通常大約是1:5,在相同的荷載下,拱肋的軸力比懸索橋主纜的軸力小。

視乎主梁的位置,拱橋有三種結構形式:上承式拱橋主梁位於拱肋上面,主梁重量由立柱傳遞到拱肋,大跨度拱橋的拱肋很高,立柱也就很高,這些立柱是受壓杆件,必須有足夠的橫向剛度才能避免失穩,會很粗重,所以大跨度的拱橋不宜用上承式結構;下承式拱橋主梁位於拱肋下面,吊杆取代了立柱,吊杆只受拉力,沒有失穩問題,可以使用高強鋼絲,大大減少了結構的重量,圖12;中承式拱橋主梁在這兩者之間,如果橋的兩端部分立柱仍然很高,就不適用。

相關焦點

  • 金安金沙江大橋通車!世界山區最大跨度的橋建成!
    2020年最後一天,金安金沙江大橋順利通車,這座主跨1386m的鋼桁架懸索橋也打破了之前由赤水河大橋保持的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山區大橋。金安金沙江大橋跨徑布置圖四渡河大橋3.清水河大橋清水河大橋是中國貴州省境內連接貴陽市開陽縣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的過河通道,位於清水河之上,大橋全長2174.1米,其中主跨1130米;橋面為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80千米
  • 世界首座主跨千米級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鐵路同步開通
    本文圖片:羅傳寶 孔令震 唐澤雨 陳銘逸 許叢軍7月1日上午,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開建!
    1月13日上午,由由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國中鐵大橋院設計、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主墩正式開鑽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
  • 跨越天塹創多項世界之最,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開工
    其中,左汊主通航孔採用三塔兩大跨鋼桁梁斜拉橋方案,右汊副航道橋跨越太平府航道。「為了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減少橋梁建設對防洪、生態環境和長江航道的影響,左汊主橋採用三塔兩主跨設計,兩大主跨超千米,分別跨越牛屯河邊灘和主航道。」中鐵大橋院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負責人楊燦文介紹。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奠定中國現代化橋梁建設基礎
    泱波 攝有數據統計,中共十八大以來,全球超過一半的大跨度橋梁都出現在中國。世界排名前十的跨海長橋、斜拉橋、懸索橋、拱橋中一半以上均為中國建造。但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長江下遊竟沒有一座大橋,那時人們要想過江只能靠輪渡,極為不便。正是在此背景下,第一座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長江大橋開始醞釀建造,這座橋還一度被民眾稱之為「爭氣橋」。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本文轉自【國資小新】;「這座大橋的設計實施,在世界尚無工程先例,整個決策和實施過程都壓力巨大。」「設計千米跨度懸索橋跑高鐵,體現了中國橋梁設計師的膽識。」在江蘇省鎮江市有這樣一座千米跨度懸索橋Ta實現了全長6.409公裡懸索橋一跨越江Ta解決了懸索橋容易晃動的難題Ta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
  • 最大跨度!董奉山隧道掘進超千米
    董奉山隧道單洞掘進突破一千米。福州晚報訊 昨日記者獲悉,作為福建省在建最大跨度城市隧道群,國道G316線長樂漳港至營前段項目董奉山隧道單洞掘進已突破1000米大關。董奉山隧道全長4.07公裡,主路隧道為雙向八車道,輔路隧道為雙向四車道。
  • 玉楚高速綠汁江特大橋 世界最大跨度單塔單跨懸索橋主塔封頂
    近日,由中國中鐵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單塔單跨鋼箱梁懸索橋——玉楚高速綠汁江特大橋塔柱順利封頂。綠汁江特大橋主塔為雙塔門式框架結構,塔柱總高156米,為C50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共分28節澆築,本次澆築的部位為大橋主塔最後一個節段,即塔冠部分,共澆築混凝土113立方米,歷時6小時完成。綠汁江特大橋為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的重點控制工程,位於易門縣與雙柏縣交界處,跨越綠汁江。大橋全長798米,橋面為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為100公裡,兩岸均直接與隧道連接。
  • 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
    開始「亮燈」,經過工作人員的努力,五峰山長江大橋景觀燈已全部安裝到位,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工作。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超美!夜景!五峰山長江大橋亮燈啦!據中鐵上海設計院該項目總體設計負責人介紹,連鎮鐵路淮鎮段擁有諸多「創新名片」:創造「新紀錄」,全線重點控制工程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千米跨度公路鐵路兩用懸索橋、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及承載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泰安鎮聯絡線左線跨寧啟鐵路轉體橋是國內單線鐵路跨度最大、曲線半徑最小、距離既有線最近、坡度最大的鐵路轉體橋;開闢「新思路」,破解新建高鐵接入既有線路車站的難題
  • 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 可抵禦12級颱風、9級...
    昨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江門日報訊 (文/圖 畢松傑 閔輝 柏宇) 昨日(5月4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東岸主塔此前已經封頂,至此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標誌著大橋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快速通道,為大橋合龍和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 最高抵禦15級颱風的港珠澳大橋,遇到16級的颱風,結果怎樣?
    比如說世界第一高橋,貴州北盤江大橋,高達200層樓;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省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1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還有世界第一拱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主跨552米,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拱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的世界第一,也是中國建造的。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大橋全長4657.1米,寬27米,總投資約110.6億元人民幣,建於2003年12月,2009年12月通車運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也是當今世界同類型的大橋中跨度、荷載、速度、寬度這四項都第一的橋梁。第三座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 一座被8級風吹斷的大橋,卻成為工程學科教學中的經典案例
    來源:郎club現今的大橋建造技術都離不開這樣一座橋工程學科教學中的經典案例一座通車4個月被風吹垮的海峽大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吹垮大橋的風不過區區8級而已。大橋管理部門嘗試過用捆綁纜繩、安裝液壓緩衝器的方式去減低波動,減少其對行車的影響,但沒有取得成功。1940年11月7日上午,風兒似乎比以往更要喧囂一些。技術人員在7:30測得風速38英裡/小時,兩小時後達到42英裡/小時,大橋出現的波浪形起伏竟達1米多。
  • 滬通大橋「巨傘」開始「調弦」,計劃明年3月達靜態驗收條件
    以2007年至2008年蘇通大橋調纜為例,當時調纜進行了數百次,時間持續了半年,期間反覆進行了測量、拉力計算與調整。在滬通長江大橋設計與建設階段,享有我國「橋梁中科院」美譽的中鐵大橋院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人工智慧技術,他們總結了上百座大跨度斜拉橋、懸索橋索纜調整的經驗研製了調纜軟體。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獅子洋通道,連接廣州南沙和東莞沙田,與虎門大橋的走向相同,預計位於已經通車的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之間。2019年4月2日,南沙大橋正式通車,清明節期間車流量就突破設計流量10萬車次。這說明,即便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兩座跨江通道同時「上崗」,連接廣州和東莞兩岸的交通仍十分緊張。因此珠江東、西的交通還需要大力發展。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重慶曾家巖大橋合龍
    本報訊 ( 記者 熊輝 通訊員 陳嘉倫  顏堃 杜才良 )5月3日,重慶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主橋實現毫米級誤差合龍曾家巖嘉陵江大橋起於渝北,穿越江北,橫跨嘉陵江後向南最終連接渝中區菜園壩大橋及長濱路。其中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位於牛角沱嘉陵江大橋和黃花園大橋之間,連接了江北區與渝中區,是該項目的控制性工程。其主橋跨度540米,採用鋼性加勁懸索三跨連續鋼桁梁橋結構,在國內同類型橋梁中跨度第一。
  • 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三大之最
    比如貴州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有兩百層樓高,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那也是咱中國人造的,這些都代表著中國力量不過小編今天要說卻是讓世人更為驚嘆的港珠澳大橋,能抗16級颱風,創世界建築史三大之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為一體,總造價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