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環所揭示黑碳氣溶膠及溫室氣體對亞洲季風的影響機制
觀測和模擬結果都表明黑碳氣溶膠對亞洲區域輻射收支、大氣環流和水循環有重要影響,但由於黑碳氣溶膠複雜的時空特性以及氣溶膠-輻射-雲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它對亞洲夏季風的影響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人們對其作用機理缺乏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
黑碳氣溶膠及二氧化碳增加亞洲季風區降水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近日,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解小寧等利用降水變化的驅動和響應模式比對計劃(PDRMIP)框架下的9個全球海—氣耦合模式試驗結果,研究了10倍黑碳氣溶膠和2倍二氧化碳對亞洲夏季風和降水的影響,對比分析了黑碳與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區域氣候環境效應的異同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啟動
8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項目——「三大洋相互作用機制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啟動會暨年度進展交流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吳國雄、陳大可、王會軍等院士專家受邀參會。
-
北極黑碳氣溶膠的氣候效應模擬研究取得進展
黑碳氣溶膠是大氣中重要的吸光性氣溶膠,可通過直接和間接輻射強迫影響地-氣系統的能量平衡,沉降至雪冰表面後引起氣溶膠-雪冰輻射反饋效應,進而對區域及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北極地區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放大區,黑碳氣溶膠排放的增加可能是加劇該地區變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項目揭示大規模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設施...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全球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項目團隊揭示大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建立將促進非洲撒哈拉沙漠的降水和植被恢復。 撒哈拉沙漠具有豐富的風力和太陽能資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不僅可為人類提供清潔的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可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然而,大規模建設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施對該區域氣候的影響尚未明確。
-
南京大學揭示霧霾跨區域傳播機制
近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江蘇省氣候變化協同創新中心丁愛軍與符淙斌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國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城市群秋冬季重霾汙染通過相互作用增強跨界傳輸的新機制,同時提出了減緩這種區域相互影響以實現科學治霾的新思路。該項研究的相關成果近日以「氣溶膠與邊界層相互作用增強我國大氣汙染跨區域傳輸」為題在《自然—地球科學》上發表。
-
...重點專項項目揭示大規模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設施對區域氣候的影響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全球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項目團隊揭示大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建立將促進非洲撒哈拉沙漠的降水和植被恢復。 撒哈拉沙漠具有豐富的風力和太陽能資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不僅可為人類提供清潔的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可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然而,大規模建設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施對該區域氣候的影響尚未明確。
-
合肥研究院在大氣黑碳氣溶膠光化學老化的光吸收增強研究中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大氣黑碳氣溶膠光化學老化的光吸收增強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12-2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張為俊課題組在大氣黑碳氣溶膠光化學老化的光吸收增強
-
大氣科學學院丁愛軍與符淙斌團隊揭示長三角和京津冀重...
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江蘇省氣候變化協同創新中心丁愛軍與符淙斌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國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城市群秋冬季的重霾汙染如何通過相互作用增強長距離傳輸的新機制,同時提出了減緩這種區域尺度相互影響以實現科學治霾與精準治霾的新思路。
-
【論文推薦】「兩湖盆地」秋季黑碳氣溶膠的分布及來源特徵
摘要:應用耦合了黑碳(Black Carbon,BC)區域源追蹤方法的中尺度天氣-化學模式(WRF-Chem),對位於長江中遊的湖南湖北盆地(以下簡稱兩湖盆地)秋季(2015年10月)黑碳的分布、區域來源和日變化特徵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由於兩湖盆地所處地理位置及地形的特殊性,在不同的風場條件下,本地源和外來源對兩湖盆地BC的貢獻佔比變化較大。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研究揭示氣候變化情景下洪水導致交通...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全球變化人口與經濟系統風險形成機制及評估研究」項目楊賽霓教授團隊在氣候變化對交通基礎設施影響評估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有利於及時和準確地預估大尺度洪水對公路網的破壞風險,為有效減少損失、提升基礎設施系統抗災韌性開闢了新思路,也為加強氣候變化領域國際合作、制定共同對抗全球氣候變化戰略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撐。
-
中國氣象局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 日前,由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單位牽頭實施的24項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已陸續啟動。 由國家氣候中心巢清塵主持的「氣候變化風險的全球治理與國內應對關鍵問題研究」項目將系統揭示極端氣候災害以及氣候變化風險演變規律,研發支撐從決策到社會認知的數據/知識集成平臺,提出協同治理的低碳發展政策保障體系和引導全球氣候治理的「中國方案」。
-
「小小氣溶膠」還能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那麼,氣溶膠的存在是不是就可以抵消溫室氣體引起的全球變暖了呢? 對於人類排放氣溶膠直接作用輻射強迫的各種估算結果(圖片來源:松鼠科學會新浪博客) 大氣平流層沒有明顯的垂直運動,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其動力穩定性條件和水平環流可以將局地的影響放大為區域甚至全球影響
-
NASA發布地球大氣層氣溶膠模擬圖:仿若絢麗油畫
很顯然,當天,大量氣溶膠在亞洲地區的空氣中攪動,不同的氣溶膠被標記成不同的顏色,沙塵、海鹽和黑碳這三種氣溶膠是大氣中最常見且分布最廣的幾種氣溶膠之一。比如西太平洋地區正湧現出大量的藍白色,它是海鹽氣溶膠。這是三個不同的颱風在大氣層中攪動,海鹽作為海浪的一部分在風暴的作用下在空中蜿蜒盤旋。
-
科學網—揭示珠峰區硫循環特徵
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
-
「小小氣溶膠」還能影響全球氣候變化?丨大氣悟理
那麼,氣溶膠的存在是不是就可以抵消溫室氣體引起的全球變暖了呢?對於人類排放氣溶膠直接作用輻射強迫的各種估算結果(圖片來源:松鼠科學會新浪博客)大氣平流層沒有明顯的垂直運動,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其動力穩定性條件和水平環流可以將局地的影響放大為區域甚至全球影響,而且能延長進入平流層的氣溶膠的壽命以及影響時間
-
「亞歐內陸荒漠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特徵與區域生態安全」項目
「亞歐內陸荒漠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特徵與區域生態安全」項目2017年度總結會議召開 2017-12-26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下的環境問題
因而,深入分析和研究第五次氣候評估報告關於環境問題的論述,對於我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大趨勢下有效改善環境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 氣候變化對環境保護的影響 根據IPCC評估報告,1880年~2012年,全球海陸表面平均溫度升高了0.85℃。全球尺度上的升溫已然是科學事實,而溫度升高的結論在區域層面上的表現並不一致,比如依然存在溫度降低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