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犛牛運輸隊帶來邊境小村巨變

2021-01-08 人民日報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西藏阿里見聞:犛牛運輸隊帶來邊境小村巨變

【解說】崗莎村位於西藏阿里巴嘎鄉,地處中國、印度和尼泊爾三國交界處。這裡本是一個貧困的邊境小村,近年來,憑藉緊靠「神山聖湖」的特殊地理位置,人們成立犛牛運輸隊,從逐草而居到以旅遊業為生,走上了全民致富之路。

【解說】崗莎村因坐落於「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相伴而聞名。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信徒和遊客前來轉神山、朝聖湖。由於這裡海拔接近5000米,香客轉山轉湖十分辛苦,他們的行李和物品主要靠人背畜馱。當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1996年崗莎村犛牛運輸隊成立。當地牧民群眾開始用自己的犛牛和馬匹來為轉山者提供搬運服務。這為崗莎村村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

【同期】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鄉崗莎村黨支部副書記 村委主任 久美多吉

每年的收入是每人1萬元左右的收入。

(犛牛運輸隊成立之前)家裡的車子什麼都沒有,家裡生活條件也很差,現在有了犛牛運輸公司之後,都建了新房子,每個家裡都有大車小車,還有摩託車,還有有些是三臺車子。

【解說】上午九點鐘,崗莎村的天空湛藍而透徹,遠處岡仁波齊在巍峨的群山中顯出耀眼而奪目的一抹白色。在傾瀉下來的陽光中,崗莎村犛牛運輸隊的隊員一邊哼著歌,一邊整理行裝開始一天的工作。

【解說】從之前的農牧業,到如今犛牛背上的生意,隊員悠揚的歌聲讓人感覺到這個邊境小村日新月異的變化。

【解說】1981年崗莎村村民自發組織成立犛牛運輸服務中心。1996年崗莎村村委會以全村88戶群眾入股的形式成立犛牛運輸隊。二十多年來,得益於國內外遊客人數持續增長,崗莎村犛牛運輸隊已成為一個擁有兩千兩百多頭犛牛的專業運輸隊。

每個國家的人數是越來越多的。英語培訓班每年都有,而且我們都是用的小本子,手冊,這裡面有的是畫的,有的是下面是藏語,英文,漢語都有。

【解說】進入犛牛運輸隊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年輕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遊客提供諮詢。久美多吉告訴記者,隨著運輸隊規模的擴大,運輸隊團隊開始吸納更多年輕人才的加入。

今年開始都變成大學生和高中生的學生,他們參加進來,我們犛牛運輸公司都網上可以訂的。那個收錢都是二維碼掃碼,還有網上可以發訂金。

【解說】崗莎村犛牛運輸隊的成立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在犛牛運輸隊之外,村民們有了新的主意。

這邊都有裡面可以吃的,可以(住)賓館的,可以賣藥的,還有吸氧的。

【解說】在岡仁波齊的下山路上,遠望崗莎村,村落讓空曠的原野有了更多生活的氣息。說到未來的願景,久美多吉告訴記者,以後還要打造更為人性化的服務,走出一條綠色環保又可持續的致富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西藏阿里見聞:犛牛運輸隊帶來邊境小村...
    【解說】崗莎村位於西藏阿里巴嘎鄉,地處中國、印度和尼泊爾三國交界處。這裡本是一個貧困的邊境小村,近年來,憑藉緊靠「神山聖湖」的特殊地理位置,人們成立犛牛運輸隊,從逐草而居到以旅遊業為生,走上了全民致富之路。
  • 西藏阿里,濃縮了雪域高原最極致的風光!
    加入我們的隊伍 最美風景永遠在路上 回歸旅行本質 |西藏| |新疆| |川西| |寮國| |泰國| 額濟納| 西藏,有著中國最極致的風光 而阿里,有著西藏最極致的風景
  • 高原上盛開「格桑花」——西藏邊境縣發展觀察
    西藏是我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整體性深度貧困地區,邊境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中之短、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如何堅持興邊惠民、促進穩邊固邊是重大時代課題。  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記者近日走進亞東縣、吉隆縣、噶爾縣等西藏邊境縣,了解到當地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邊貿火熱帶旺邊境小城、小康村建設促民致富等生動實踐,看到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受益於特色產業帶動,過上幸福生活,成為盛開在邊境一線的「格桑花」。
  • 解析巖畫中的犛牛文化_資訊_中國西藏網
    11月16日,公益性學術講座《青藏巖畫的犛牛圖像分析》在西藏犛牛博物館舉辦,邀請了考古界著名學者、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教授李永憲對巖畫中的犛牛進行了一堂生動形象的「解剖課」。  在青藏巖畫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犛牛巖畫。記者在西藏犛牛博物館看到,由阿里地區日土縣群眾捐贈的犛牛巖畫犛牛圖像清晰可見,運用鑿刻製作手法創作的犛牛形象栩栩如生,有的形體渾圓飽滿,有的強悍威猛。
  • 西藏基層移民管理警察中有個「犛牛妹妹」
    唐欣 攝  中新網拉薩3月31日電 (鄧偉 應俊)記者3月31日從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勒布邊境派出所(簡稱「派出所」)獲悉,有一群平均年齡25歲的女民警守護著當地的祥和與安寧,被稱為「犛牛妹妹」的新民警曲珍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圖為曲珍教轄區的孩子學寫字(資料圖)。
  • 《邊疆行》第56集 天上阿里 神山聖湖《遠方的家》20110926
    《邊疆行》第56集 天上阿里 神山聖湖《遠方的家》20110926我們的攝製組來到了距離普蘭縣城100多公裡的神山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被佛教和印度教信徒奉為世界的中心。這裡常年都有遊客和香客轉山,而山腳下的崗薩村民組織了犛牛運輸隊為轉山的遊客們馱運行李,我們跟隨犛牛隊的久美走上了轉山之路。我們在轉山道上走了20多公裡後,遠遠的看到了遠處的一座像金字塔形狀的雪山,那就是神山岡仁波齊。
  • 西藏阿里的「外星人密碼」,到底是什麼含義?
    走過阿里北線的朋友應該還會記得車窗前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西行阿里之路其實這也是一條記載著象雄部落文明的人文之路但記錄文明的不是文字和建築而是那一幅幅像外星人密碼般的「巖畫」by才府網 攝影師楊延康相信每個人看到阿里日土縣的巖畫時(阿里巖畫主要集中在日土縣
  • 看犛牛帶來高原風情
    素有「高原之舟」「高原之寶」「高原之魂」的犛牛,是生活在西藏雪域高原的人民生存、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和生活基礎,現在更是牧民致富的重要途徑!」的援藏老人,親手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以犛牛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他希望把這裡打造成讓世界了解西藏的平臺和窗口。
  • 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阿里,西藏的西藏,不到阿里拿什麼聊西藏?
    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阿里,西藏的西藏,不到阿里拿什麼聊西藏?西藏是世界屋脊,而阿里是屋脊,位於世界最高的高原,被認為是西藏最難到達的地方。它人煙稀少,有雄偉的雪山、無數湖泊、無盡的廣闊草原、林地和神秘的古代王國。
  • 世界瀕臨滅絕的金絲野犛牛已達200餘頭
    原標題:世界瀕臨滅絕的金絲野犛牛已達200餘頭  新華網拉薩8月22日電(記者 許萬虎、黃興)記者從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林業局獲悉,世界瀕臨滅絕的金絲野犛牛目前在羌塘自然保護區內已達200餘頭。  金絲野犛牛是野犛牛中的一種,因其毛色呈金黃色而得名,其牛角與牛蹄呈白色。
  • 獨一無二的犛牛博物館
    特別是犛牛那一身皮毛,不但漂亮威風,而且非常實用,具有高度的耐寒性、耐缺氧性。     按照《中國犛牛學》的分類,在中國境內的犛牛,因生存環境和基因的不同,可以分為青海高原犛牛、甘肅大通犛牛、四川九龍犛牛、雲南中甸犛牛、新疆巴州犛牛、西藏斯布犛牛、西藏帕裡犛牛等十幾個品種類別,它們各具特點。
  • 坐著高鐵看中國丨西藏那曲:趕著犛牛奔小康
    進入藏北草原,飛馳的列車外出現了一群新的朋友,一頭頭憨態可掬的犛牛。犛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種,那曲市色尼區更是有著「中國犛牛之鄉」的美譽。如何保持犛牛與自然和諧相處,怎麼樣在帶動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一起去那曲看一看。
  • 西藏阿里頭條新聞
    關於阿里地區【關於西藏阿里】 行政區劃代碼:5425政府網:www.xzali.gov.cn地址:噶爾縣獅泉河鎮郵編:859000車牌:藏F電話:0897-2829362阿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行政區,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
  •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中新社拉薩5月18日電 (貢桑拉姆 陳香玉)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建設中的西藏首座犛牛博物館主體工程完工,當日在建築工地舉行接收捐贈儀式。
  • 「犛牛專家」巴桑旺堆:把論文寫在高原大地
    談起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作為代表之一的「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西藏自治區農科院畜科所所長巴桑旺堆難掩激動。 在高原從事畜牧業科技工作近30年的巴桑旺堆,接受記者採訪時顯得不善言辭,謙虛、樸實是他留給人的最大印象,也是他數十年如一日對待畜牧業科技工作的態度。出生於西藏日喀則薩迦縣一個農民家庭的巴桑旺堆,對犛牛再熟悉不過了。
  • 中國陸地邊防線基礎設施十年巨變 築鋼鐵「長城」
    前不久,本報記者深入雲南、廣西、黑龍江、內蒙古、西藏和新疆等邊防一線,耳聞目睹、親身體驗了十年陸地邊防基礎設施建設給我國邊防帶來的滄桑巨變。  新疆:長路奉獻給遠方     新疆軍區轄區內的國界線全長6700公裡,約佔全國陸地國界線總長的三分之一。
  • 犛牛糞憑什麼是「鎮館之寶」?「國寶」犛牛金飾長啥樣?快來看南京...
    今天(12 月 26 日),《走進南京——西藏犛牛文化展》在南京江寧區博物館正式開展。市民不用去西藏,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犛牛標本以及和犛牛有關的自然標本、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歷史文物、藝術作品 …… 告訴你犛牛背後的文化和故事。
  • 點亮「世界屋脊的屋脊」——寫在西藏阿里告別「電網孤島」之際
    隨著電力工人合上電氣設備的開關,跨越上千公裡的電流,經線路最後一個220千伏巴爾變電站的調配,源源不斷輸入到阿里城區,這個西藏最偏遠地方長期缺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12月4日,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西藏也由此迎來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統一電網標誌時刻。
  • 西藏旅遊:有主人的藏獒、犛牛不能拍攝,尊重藏人習俗很有必要
    去一趟西藏,感受一下青藏高原上的風光和少數民族民俗、風情,是多年以來的夢想 終於有了這次機會,跟隨河南省滑縣登山協會的「霞姐」和207圓了「西藏夢」。 從以前看到的網上文字和生活中去過西藏的朋友介紹,不能輕易對著有主人的藏獒、犛牛甚至房屋拍照,否則會惹來麻煩。 圖為前往羊卓雍措景區時經過的一個路邊觀景臺,一個藏民帶著自己的兩隻藏獒。
  • 「西藏」2021‖記憶中的西藏故事,把聖潔高山日月星辰都獻給您們
    我想回去看看藍天雪山,聞聞藏香和酥油茶的味道,去給釋迦牟尼佛祖等身像好好拍張照片,坐在大昭寺冬季朝聖的人群中感受他們的喜悅,去阿里找我心愛的那座山,去加查看我沒有見過的那片湖水……有一種微笑有一種微笑,不斷在記憶深處蔓延我知道我終將在那裡得到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