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神經損傷是個啥?給你捋一捋

2020-12-01 康端康復

治療師們在臨床上有沒有遇到過

周圍神經損傷的病人呢?

面對周圍神經損傷的病人,想要做到有針對性的康復就必須快速找到患者受損神經,並且反應出相應的問題,針對現存問題做出康複方案。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周圍神經損傷康復側重點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快速判斷,給出方案。

什麼是周圍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按部位區分

中樞神經系統——包含腦、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包含12對腦神經、31對脊神經、植物性神經

常見周圍神經損傷有哪些?

1、切割傷

斷端之間形成間隙,間隙處因神經膠質細胞的優劣增殖會形成膠質瘤

2、牽拉傷

多見於臂叢神經損傷

3、骨折、關節脫位引起的神經損傷

暴力牽拉、骨折斷端刺傷、關節或骨折碎片壓迫引起的急性神經損傷。或者因骨折畸形癒合、增生骨痂慢性壓迫、卡壓、摩擦等引起遲發性神經損傷。

4、卡壓傷

好發於特殊區域,為慢性壓迫性神經損害。如神經肌腱起點處、穿行肌肉處等

神經損傷程度該怎麼分類?

Seddon神經損傷分類

1、神經失用——程度最輕

常表現為短暫性神經傳導功能障礙,持續幾小時或幾周不等,去除病因以後可逐漸恢復。

2、軸突斷裂——損傷較重

常表現為肌肉癱瘓、萎縮、感覺喪失。

3、神經斷裂——最為嚴重

多見於開放性損傷。無法恢復功能,必須利用外科手術切除瘢痕,重建神經連續性。

在臨床上如何進行評定?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評估

1、運動功能評估

觀察是否存在畸形、肌萎縮、腫脹等一系列外觀改變在這裡特別要注意,有時候患者因為存在腫脹而將肌萎縮這一現象掩蓋,因此作為醫護人員我們務必要仔細觀察。

肌力以及關節活動度一般採用徒手肌力評定方法

在測定關節活動度的時候要注意檢查患者的協同功能。

2、感覺功能評估

在進行感覺功能評估的時候我們要格外注意邊緣的感覺,另外感覺消失區往往較實際支配區小

3、神經電生理學評定

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測定體感誘發電位檢查

針對周圍神經損傷康復治療應該做些什麼呢?

1、感覺系統的恢復

利用恰當的脫敏方法幫助患者學習如何抑制不適感利用水療、按摩等方法。進行脫敏治療要令患者明確如何在安全範圍內利用敏感區域,另外在治療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逐步增加刺激,避免患者的不適感。

2、肌力訓練

採用相應的電刺激療法刺激強度不可過大,避免患者感覺不適,產生牴觸心理

利用健側輔助患側進行肢體運動可以藉助一些輔助工具

精細運動的訓練例如擰螺絲、撿豆子等一系列日常活動

3、患者及家屬宣教

提高安全意識遠離熱水、冰水、火苗等容易造成傷害的源頭

預防壓瘡的產生勤觀察患者受壓的位置是否出現紅腫、破潰的現象

心理調節避免患者出現抑鬱、牴觸的一系列心理

經常與患者家屬以及患者本人溝通,進行心理輔導

面對周圍神經損傷患者

我們務必做到小心再小心

要格外注意患者感覺功能的變化

想要了解哪些周圍神經損傷的康復內容,

歡迎治療師們在文章下留言,

小編將定時更新哦~

參考文獻:

《社區神經康復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註:封面圖片來源於《社區神經康復學》

編輯:張夢雪

相關焦點

  • 正中神經損傷你不得不知道的事——周圍神經損傷康復系列
    上周小編給大家介紹了周圍神經損傷的機制和康複方法(周圍神經損傷是個啥?給你捋一捋)後臺收到了不少留言,有小夥伴向小編諮詢:正中神經損傷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要說正中神經損傷,我們就要先來談一談臂叢神經這回事。臂叢神經是個什麼神經?
  • 神經損傷了怎麼辦?周圍神經損傷可以這樣康復
    周圍神經是指中樞神經(腦和脊髓)以外的神經。周圍神經損傷患者一般會有運動功能障礙、感覺知覺功能障礙、反射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心理障礙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其他問題。無論用非手術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進行正確的康復治療是加速神經再生,恢復功能的有效方法。
  • 周圍神經損傷領域相關進展
    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上肢肢體肌肉都是由多根神經根支配的,這也是神經支配功能相互代償的解剖學體現。臂叢神經根功能解剖定位的明確有助於對臂叢神經損傷部位的判斷,從而施行更精準的治療。神經微結構研究:周圍神經微結構的研究有助於對神經空間架構的精確了解,從而為人工神經支架的製備奠定精準的結構基礎。
  • 周圍神經損傷是怎麼回事?身體出現這些異常表現,就得及時診治了
    周圍神經是指中樞神經以外的神經,包括12對腦神經、31對脊神經和植物性神經。而周圍神經損傷,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受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出現感竟障礙、運動障礙和營養障礙。日常生活中,由於各種意外的碰撞、擦傷、藥物注射性、電燒傷、骨折及其他醫源性損傷等都會或多或少的引起周圍神經受到刺激或損傷。那麼,周圍神經損傷的症狀有哪些呢?
  • 易西南——海南醫學院——應用解剖學、神經生物學(周圍神經損傷...
    所在院校: 海南醫學院       所在院系: 理學院(人體解剖學) 職稱:       招生專業: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研究領域: 應用解剖學、神經生物學
  • 上肢神經損傷的表現是什麼?恢復需要多長時間?
    神經系統在控制和控制身體的各種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生活中,無論是周圍神經還是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患者相應的肢體運動或精神活動都會受到限制,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甚至無法正常生活。當然,上肢神經也不例外,一旦受傷會給患者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5大陷阱,你能識別幾個?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可累及中樞和周圍神經,前者涉及大腦、小腦、腦幹、脊髓1級運動神經元及其神經纖維等部位的損傷,後者包含脊神經、顱神經及植物神經病變。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病率可達8%,在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中,這一患病率超過50%。
  • 馬尾神經損傷藥物治療
    馬尾神經也稱周圍神經,馬尾神經綜合症是指馬尾神經因受到外界因素發生麻痺,紊亂或功能不全,不能調節支配區域運動感覺、痛覺、知覺、溫度等功能的調節,如神經因缺血時間過長或並發繼發水腫麻痺加重會導致截癱。馬尾神經損害臨床較為常見,大多是由於各種先天或後天的原因致腰椎管絕對或相對狹窄,壓迫馬尾神經而產生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
  • Journal of Neurosci:幹細胞治療神經損傷方式「出乎意料」
    此前的研究已經證實,幹細胞移植能夠治療小鼠的大腦疾病和損傷,比如阿爾海默症、中風等。不過,利用最新的研究結果,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科學家推測,神經幹細胞能夠挽救小鼠的記憶的作用方式並非人們期望的產生新的大腦組織,而是通過分泌神經營養素蛋白(neurotrophins)來阻止腦細胞的誘導調亡,並加強那些「倒黴」神經元間的相互聯繫,從而維持大腦原有的功能。
  • 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的研究進展
    無論種植體周圍神經是自主神經還是感覺神經,對於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的代謝和改建都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學者們圍繞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與骨感知的作用關係,以及種植體周圍神經結構對於成骨的調控作用展開一系列的研究。
  • NRR雜誌2019-2020年最受歡迎周圍神經損傷與修復研究論文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www.nrronline.org)專注神經再生領域研究的國際性、經同行評議、開放獲取期刊,月刊出版,主要發表創新性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文章,以及高質量的綜述和觀點文章。
  • 馬尾神經的作用?損傷後恢復的可能性大不大?
    馬尾神經的作用?損傷後恢復的可能性大不大?正常成人的脊髓下端在第一腰椎下緣。從第一腰椎下緣往下,所有的脊神經會在椎管內走行一段距離,這些脊神經統稱為馬尾神經。如果是第二腰椎以下的節段,發生了椎管狹窄以及腰椎間盤突出,就可能會出現馬尾症候群,也就是馬尾神經損傷。
  • 視覺神經損傷怎麼辦?
    視神經發源於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層,發自視網膜鼻側一半的纖維,經視交叉後,與對側眼球視網膜顳側一半的纖維結合,形成視束,終止於外側膝狀體,在此處換神經元後發出纖維經內囊後肢後部形成視輻射,終止於枕葉距狀裂兩側楔回和舌回的中樞皮質,即紋狀區。黃斑的纖維投射於紋狀區的後部,視網膜周圍部的纖維投射於紋狀區的前部。
  • 哪些化療藥有周圍神經毒性?如何防治?
    CIPN 發生機制可能包括:藥物損傷神經細胞微管導致的神經軸索運輸功能障礙、遠端神經纖維的軸突變性和藥物對背根神經節內感覺神經細胞的直接損傷等。CIPN 的發病率取決於化療藥物類型和累積劑量,在化療前就存在神經損傷(以前曾患 CIPN 或其他病因如糖尿病)的患者 CIPN 更常見。哪些化療藥物具有周圍神經毒性?
  • 馬尾神經損傷臨床比較常見?如何促進身體恢復呢?
    神經損傷一般分為三度,包括: Ⅰ度損傷:是神經被擊打或者輕微受壓,導致神經暫時失用,這類型的神經損傷可以恢復; Ⅱ度損傷:指的是神經軸突中斷,對於軸突中斷,因為神經的連續性完好,也有自行恢復的可能。
  • 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研究進展
    目前,全球範圍內數百萬人遭受著脊髓損傷帶來的痛苦。脊髓損傷後神經的自我修復能力有限,多種應用於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的治療方法如神經保護及神經再生治療等,其療效均難以令人滿意。本文對脊髓損傷後神經自我修復過程及相關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篩查、診斷和治療
    (DPN)中,有11%的患者存在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DPNP)是指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導致的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最常見的表現形式為以肢體遠端受累為主的對稱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也可表現為單神經痛或臂叢、腰骶叢神經痛。
  • 糖尿病下肢麻、痛,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治
    ·2017中國糖尿病指南推薦對特定人群定期DSPN篩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五項體徵篩查臨床操作流程比較複雜 ,對篩查操作要求較高、其由於主觀性感覺,不可重複,很可能導致部分DPN的漏診;因此,操作要注意以下方面:雙側都要檢查,每側檢查1個或幾個點,並且需要多次
  • 馬尾神經損傷——具體表現及案例
    這些全屬於馬尾神經症候群的臨床症狀表現,已經深深的影響到了馬尾神經損傷病人朋友的生活質量。 根性痛劇烈:位於會陰部、股部、小腿或者腳部,大部分病人有明顯表現。 坐骨神經痛:疼痛大多表現為交替出現的坐骨神經痛,下肢甚至有局部癱瘓。下肢、會陰可出現感覺障礙。
  • 物理治療師知曉的臂叢神經解剖及損傷表現
    臂叢神經 臂叢神經Brachial plexus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一胸神經前支的大部分纖維交織匯集而成。組成臂叢的五條脊神經前支經過反覆分支、交織和組合後,最後形成三個神經束。三個神經束分別走形於腋動脈的內側、外側和後方,將該動脈的中段夾持、包圍在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