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們在臨床上有沒有遇到過
周圍神經損傷的病人呢?
面對周圍神經損傷的病人,想要做到有針對性的康復就必須快速找到患者受損神經,並且反應出相應的問題,針對現存問題做出康複方案。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周圍神經損傷康復側重點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快速判斷,給出方案。
什麼是周圍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按部位區分
中樞神經系統——包含腦、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包含12對腦神經、31對脊神經、植物性神經
常見周圍神經損傷有哪些?
1、切割傷
斷端之間形成間隙,間隙處因神經膠質細胞的優劣增殖會形成膠質瘤
2、牽拉傷
多見於臂叢神經損傷
3、骨折、關節脫位引起的神經損傷
暴力牽拉、骨折斷端刺傷、關節或骨折碎片壓迫引起的急性神經損傷。或者因骨折畸形癒合、增生骨痂慢性壓迫、卡壓、摩擦等引起遲發性神經損傷。
4、卡壓傷
好發於特殊區域,為慢性壓迫性神經損害。如神經肌腱起點處、穿行肌肉處等
神經損傷程度該怎麼分類?
Seddon神經損傷分類
1、神經失用——程度最輕
常表現為短暫性神經傳導功能障礙,持續幾小時或幾周不等,去除病因以後可逐漸恢復。
2、軸突斷裂——損傷較重
常表現為肌肉癱瘓、萎縮、感覺喪失。
3、神經斷裂——最為嚴重
多見於開放性損傷。無法恢復功能,必須利用外科手術切除瘢痕,重建神經連續性。
在臨床上如何進行評定?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評估
1、運動功能評估
觀察是否存在畸形、肌萎縮、腫脹等一系列外觀改變在這裡特別要注意,有時候患者因為存在腫脹而將肌萎縮這一現象掩蓋,因此作為醫護人員我們務必要仔細觀察。
肌力以及關節活動度一般採用徒手肌力評定方法
在測定關節活動度的時候要注意檢查患者的協同功能。
2、感覺功能評估
在進行感覺功能評估的時候我們要格外注意邊緣的感覺,另外感覺消失區往往較實際支配區小
3、神經電生理學評定
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測定體感誘發電位檢查
針對周圍神經損傷康復治療應該做些什麼呢?
1、感覺系統的恢復
利用恰當的脫敏方法幫助患者學習如何抑制不適感利用水療、按摩等方法。進行脫敏治療要令患者明確如何在安全範圍內利用敏感區域,另外在治療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逐步增加刺激,避免患者的不適感。
2、肌力訓練
採用相應的電刺激療法刺激強度不可過大,避免患者感覺不適,產生牴觸心理
利用健側輔助患側進行肢體運動可以藉助一些輔助工具
精細運動的訓練例如擰螺絲、撿豆子等一系列日常活動
3、患者及家屬宣教
提高安全意識遠離熱水、冰水、火苗等容易造成傷害的源頭
預防壓瘡的產生勤觀察患者受壓的位置是否出現紅腫、破潰的現象
心理調節避免患者出現抑鬱、牴觸的一系列心理
經常與患者家屬以及患者本人溝通,進行心理輔導
面對周圍神經損傷患者
我們務必做到小心再小心
要格外注意患者感覺功能的變化
想要了解哪些周圍神經損傷的康復內容,
歡迎治療師們在文章下留言,
小編將定時更新哦~
參考文獻:
《社區神經康復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註:封面圖片來源於《社區神經康復學》
編輯:張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