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傳承與地域文化」大型地方文庫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召開

2021-01-10 瀟湘晨報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南京圖書館(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與南京大學文學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鳳凰出版社共同承辦的「文脈傳承與地域文化——大型地方文庫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來自全國學術界、圖書館界、出版界的七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深入探討了地方古籍整理與編纂,同時表示將積極配合,高效推進《江蘇文庫》高質量出版,推動「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工作走深走實。南京圖書館(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向國家圖書館和相關省、市、縣公共圖書館,以及有關高校圖書館贈送了《江蘇文庫》出版成果。

2016年啟動的「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是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直接領導下,由省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全省性文化發展戰略工程,計劃用十年時間全面梳理江蘇歷史文化發展脈絡,提煉江蘇歷史文化精神,並努力實現歷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對於傳承發揚江蘇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編纂總規模達到3000冊的《江蘇文庫》系統梳理江蘇歷史文獻典籍資源,分書目編、文獻編、精華編、史料編、方志編、研究編等六編,是「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南圖除為《江蘇文庫》編撰工作提供了將近70%的珍貴底本外,還負責書目編的編纂工作。通過書目編的內容,讀者可以清晰了解到全省150家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以及高校圖書館的古籍存量情況,方便讀者查閱所需古籍。

(南京圖書館)

【來源:南京圖書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70餘位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文脈傳承與地域文化」的主題,系統探討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研究與出版的重要意義、實踐經驗與發展趨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在文脈傳承中的獨特價值,更好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江蘇文脈工程」這一年:《江蘇文庫》不斷「上新」彰顯江蘇璀璨文化
    近日,「文脈傳承與地域文化——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七十餘位來自國內學術界、圖書館界、出版界造詣深厚、影響廣泛的權威專家和著名學者,深入探討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相關議題。
  • 用3000冊典籍系統梳理江蘇文脈《江蘇文庫》第三批成果首發
    中國江蘇網訊從2016年啟動的「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已接近半程,交出了完美的「期中答卷」。12月28日,「文脈傳承與地域文化——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行,《江蘇文庫》第三批成果發布,省委宣傳部、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鳳凰集團向國家、省、市、縣圖書館代表贈送了《江蘇文庫》已出版圖書。
  • 《瓊崖文庫》出版 填補海南大型經典文庫之空白
    《瓊崖文庫》出版的首批八種十捲圖書。 張茜翼 攝  中新網海口4月22日電 (記者 張茜翼)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瓊崖文庫》新書發布會22日在海口舉行。該叢書旨在對海南自古代至近現代有價值的典籍、著作、史料及其他文獻資料進行一次全面的發掘、搜集、整理並陸續出版,以填補海南大型經典文庫之空白。  「瓊崖」是海南島的古稱,至今猶且習用。瓊崖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以南疆、熱帶、海島、多民族等特色而璀璨古今。
  •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社會宣傳推廣活動「河西寶卷」田野調查...
    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講話和中辦、國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精神和要求,進一步落實中宣部指示精神,宣傳推廣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簡稱大系出版工程),加強新時期我國民間文學理論研究、創作引導和人才培育,加大對「河西寶卷」的挖掘力度,做好文本整理編纂工作,為《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說唱卷」的編纂和大系出版工程基礎資料資料庫建設提供翔實、準確的文本資料,9 月24日至27
  • 跨學科視域下傳統族群文化的現代傳承與文化認同學術研討會暨第四...
    12月14日,「跨學科視域下傳統族群文化的現代傳承與文化認同」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客家文學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B2-335召開。她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社科發展的最近情況——「社會科學總論」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充分說明華南理工大學在文科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學術國際化方面也已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她表示,期待通過此次會議促進傳統族群文化研究,使之煥發新的生機,從而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並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 歷史文化街區:傳承城市文脈的原生性基因
    城市文脈是一座城市地域環境、人文氛圍、建築景觀等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因素有機結合與互動的衍生物和集合體,是城市唯一性特質的重要體現。而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澱、擁有不同時期文化類型的歷史文化街區則是城市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記錄著城市的歷史演進軌跡,反映出社會生活和文化構成的多元性,是城市文化共時融合和歷時傳承最直觀、最典型的場景寫照,也是城市文脈最形象、最生動的外在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 「『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
    」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 林響/攝6月15日,福建省社會科學界2019年學術年會分論壇「『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在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
  •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傳說河北卷張家口分卷》編纂工作會召開
    2020年8月14日,由張家口市文聯、張家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傳說·河北卷·張家口分卷》編纂工作會在赤城召開。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楊榮國,張家口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武佔軍出席,部分縣區文聯負責人及該卷本編委會委員十餘人參加了會議。
  • 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召開
    7月7日,以弘揚和傳播漢字文化為主旨的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市開幕,來自美、英、法、韓等10多個國家的120餘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交流漢字研究成果,共商漢字教學問題。漢字作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獨特的影響力。
  • 紀念懷特海《自然的概念》出版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高瑩 通訊員楊富斌)1月9日,紀念懷特海《自然的概念》出版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珠海舉行。會議由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榮譽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全人教育辦公室共同主辦,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國內外的6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
    原標題: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1月13日,市政協組織編寫、歷時兩年精心策劃編撰的《老北京述聞》叢書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問世,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叢書出版研討會並講話。叢書立足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定位,著重從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等方面,講述北京人文故事,提煉首都文化符號,探討首都文化特點與傳承。全書包括歷史典故、人文地理、營國故事等十二卷,涵蓋了北京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內容。會上,北京出版社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叢書編輯出版情況,楊良志、賀豔、宗春啟等9名專家學者踴躍交流發言,分享編寫心得感悟。
  • 《八閩文庫》第一輯《福建文獻集成》初編首發式福州舉行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八閩文庫》出版工程領導小組組長邢善萍指出,福建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了福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出版項目——《八閩文庫》全媒體出版工程。《八閩文庫》第一輯《福建文獻集成》初編200冊正式面世,將對傳承福建歷史文脈,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歷史上的江南望族與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暨江南《沈氏...
    「歷史上的江南望族與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暨江南《沈氏族譜》捐贈儀式」在浙江舉行 2019年03月16日 10: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仝薇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2015年中文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6月26日電(郭永建 李鐵虎)6月16~19日,由我校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圖書館聯合主辦的2015年中文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在西安舉行。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38位圖書情報界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紀實
    今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啟動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對如何在新形勢下傳承發展好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具體部署。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 動態| 通遼市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
    通遼市庫倫旗是蒙古族第一舞安代舞的發源地,安代文化濃厚熱烈,也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安代藝術之鄉」。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助推經濟發展。近幾年,庫倫旗相繼舉辦了3次大型安代藝術節;投資近億元建設了庫倫旗安代藝術博物館、安代廣場、安代雕塑等安代文化標誌性建築,劃定安代文化生態保護區;邀請區內外知名專家召開了安代學術研討會,商討安代傳承發展大計;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農村牧區
  • 「清史研究百年學術史」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12月13至1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編輯部主辦的「清史研究百年學術史」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大會共分為通史研究、經濟•社會史研究、法律•疆域•輿圖研究、政治•中外關係史研究、檔案文獻•思想文化研究、海外清史研究六場專題討論和一場「百年清史研究史」項目專場討論,或以國家、地區為單位,或從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思想文化史、邊疆民族史、中外關係史以及歷史地理、檔案文獻等專門研究領域出發,系統、深入地探討各地區或各領域清史研究的歷史背景、研究機構、學術流派、學術範式和學術貢獻等。
  • 「《記憶之場》全本翻譯及記憶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2019年3月9日,由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南京大學出版社主辦的「《記憶之場》全本翻譯及記憶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國內法國史、記憶研究、法語翻譯與外國文學領域的3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
    本次展覽以內涵豐富的崑嵛文化為代表,展出兩位藝術家書畫作品40餘幅,出版了《泛槎錄》《雲山水月——王未、孫振民書畫課題研究選集》《雲山水月——書畫課題研究圖像檔案》等書籍贈送給相關單位。這些成果注重探討尋找文化與鄉村旅遊融合新方向,突出亮點、強化特點,打造具有崑嵛文化特色的鄉村旅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