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BfR發布關於某些食品接觸性材料安全性的聲明

2021-01-08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德國聯邦

風險評估

研究所(BfR)發布關於使用由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MFH)製成的食品接觸性材料的聲明。

 

  這些樹脂經常與竹纖維混合作為填料製成可重複利用的咖啡杯和餐具。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Andreas Hensel教授表示,這些產品並不適合在所有情況下用作食品接觸性材料,因為在高溫下,有害的三聚氰胺和甲醛會從材料遷移到食物中,而從『竹製品』中釋放的甲醛和三聚氰胺比從『傳統』三聚氰胺樹脂杯中釋放的要多,這一比例平均高達30%以上。

 

  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審查了一些食品接觸性材料中釋放甲醛和三聚氰胺的實驗數據,當與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和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內部設定的每日可容許攝入量進行比較發現,在某些情況下,成人甲醛的攝入量超過限量的30倍,兒童超過限量的120倍。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提醒消費者不要將MFH餐具在微波爐中使用,並建議歐盟將甲醛的遷移限量從目前的15 mg/kg降低到6 mg/kg。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繫news@foodmate.net。

相關焦點

  • 德國研究所評估食品中高氯酸鹽殘留的健康風險
    食品夥伴網訊 據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消息,9月10日,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依據四份食品中高氯酸鹽非官方監測數據發布消費者風險評估意見,並分析潛在高氯酸鹽汙染來源。    高氯酸鹽可抑制甲狀腺對碘的吸收,造成人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引起嬰幼兒及兒童缺碘。
  • 食品塑料包裝材料安全性及檢測方法分析
    本文針對食品塑料包裝材料有害物質的種類進行剖析,通過研究有害物質含量和有害物質遷移量的檢測方法,提升食品塑料包裝材料的安全性,降低塑料包裝材料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關鍵詞:塑料包裝、材質、安全性、分析全球零售市場正以不同的創新方式日益蓬勃發展,塑料幾乎在包裝工業中取代了金屬、木材、玻璃和紙張,使得塑料包裝在食品包裝領域有了巨大的發展。
  • 德國連鎖超市Lidl推出非接觸性支付 將給零售業掀起一場技術革命!
    據悉,Lidl並不是首家提出要引進這一技術的德國超市,另一所德國連鎖超市Aldi似乎早已在該問題上爭議過一段時間,但最後竟是慘遭拒絕,只能不了了之;而現在Lidl突然說要推行這一措施,其對手Aldi、Rewe、和Metro也不得不開始重新考慮這一技術的可行性了。  這種非接觸性結算技術有人歡喜有人嫌棄,它到底好在哪裡呢?
  • 食品接觸材料檢測是什麼?
    」是指產品在正常使用中與食品有接觸的材料。而食品接觸材料包括塑料、樹脂、橡膠、矽膠、金屬、合金等;食品接觸材料的檢測能夠有效避免有毒化學成分的超標從而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    對於食品接觸材料的檢測,各國都有各自對應的法規,中國有GB國家標準,美國有FDA,歐盟有2004/1935/EC,德國有LFGB
  • 食品包裝印刷安全性的檢測
    香菸、小食品兒童營養早餐等這些用環保材料紙或紙板製成的紙盒包裝,在通過各種印刷方法加工之後,油墨附著在紙上,會不會有有害物質轉移到食品上,油墨印品的安全性如何來檢驗呢?我們知道,印刷後的包裝材料具有不同程度的氣味,這要看所用油墨的成分和印刷方法。
  • 食品接觸材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與食品接觸的家用電器
    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對食品接觸材料稱之為「食品相關產品」的,包括食品包裝容器和材料、洗滌劑、消毒劑、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各種已經或預期可能與食品或食品添加劑接觸或其成份可能轉移到食品中的材料或製品,實際上分為這三個層級,一個是「已經」,或者一個是「可能」,還有一個是「其成份可能轉移到食品當中的」。
  • 歐盟食品安全局就矽烷化二氧化矽用於食品接觸材料發布意見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歐盟食品安全局日前就矽烷化二氧化矽用於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性評估發表科學意見。歐盟10/2011條例要求所有的納米材料需要有特定的批准程序。    歐盟於1999年批准矽烷化二氧化矽用於塑料類食品接觸材料。
  • 食品包裝及接觸材料檢測把控「安全門」
    12月23日,廣東省質量檢驗協會發布了《食品接觸用塑料複合膜袋產品標籤標識技術規範》《密胺塑料餐具產品標籤標識技術規範》兩項團體標準,進一步規範了食品包裝及接觸材料的安全性檢測。食品包裝及接觸材料的安全,一直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在當下火爆的「外賣經濟」上尤其顯得重要。
  •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定論嗎?
    搜索「轉基因食品」,往往會彈出兩種說法,一種「安全」,一種「不安全」,這總會給大家一種錯覺「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沒有定論」,是這樣的嗎?科學界是如何定義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聽聽專家的看法。   不能泛泛地說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而應該對特定的轉基因食品進行科學檢驗和分析,再來說究竟安不安全。某一種轉基因食品如果還沒有經過科學檢驗,還可以說對它的安全性還沒有定論。但是只要轉基因食品通過了科學檢驗,被批准上市,就是安全的,甚至比同類非轉基因食品更安全。
  • 歐盟評估昆布褐藻多酚提取物作為新資源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的要求,歐盟食品安全局就昆布褐藻多酚(Ecklonia cava phlorotannins)提取物作為新資源食品的安全性發布意見     歐盟食品安全局專家組認為,關於昆布褐藻多酚提取物的組成、規格、批次差異性、穩定性、生產工藝信息詳盡,無食用安全問題。     這種新資源食品擬作為食品補充劑用於12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歐盟專家組經毒理學評估,認為3.75 mg/kg 體重/天的攝入量是安全的。
  • 食品含有礦物油:安全性風險尚未形成統一認識—新聞—科學網
    2016年,一家德國民間食品監察組織在費列羅旗下健達巧克力倍多、瑞士蓮Fioretto系列巧克力牛軋糖等產品中檢測到了可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健達巧克力條的含量最高,達1.2毫克/千克。 繼德芙之後,海天、老乾媽、老乾爹、翠宏等10款油辣椒產品也被該網站曝出含有礦物油、多環芳烴化合物、增塑劑及增味劑等成分。
  • 歐盟要求重新評估薑黃素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2010年9月6日,歐洲食品安全局根據歐洲委員會的要求,食品添加劑及營養強化劑科學委員會(ANS)被要求重新科學評估薑黃素(E100)作為一種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薑黃素(E100)是歐盟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國際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於1974年,1978年,1980年,1982年,1987年,1990年,1992年, 1995年,2000年,2002年和2004年,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SCF)的1975年。
  • 歐盟就進口食品和飼料中的微量轉基因植物成分的安全性評估發布指南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的要求,2017年11月20日,歐盟食品安全局就進口食品和飼料中的微量轉基因植物成分的安全性評估發布了指南文件。   歐盟食品安全局指出,微量是指轉基因植物成分在配料中的比例不超過0.9%。本次指南文件有助申請人按照(EU)No 503/2013附件II的要求,開展食品和飼料中轉基因植物成分的安全評估。
  •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9家網站發布虛假信息的通告
    關於9家網站發布虛假信息的通告(2015年 第84號)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監督檢查發現,9家網際網路站違法發布虛假信息,內容含有不科學地宣稱治療疾病功效的斷言,以及利用學術機構、專家、醫生、患者等名義形象作證明等問題,欺騙誤導消費者,危害公眾飲食用藥安全
  • 新加坡發布某些食品中海洋生物毒素、無機砷和甲醇的最大殘留限量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3月17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某些食品中海洋生物毒素、無機砷和甲醇的最大殘留限量。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繫news@foodmate.net。
  • 歐盟評估多種來源β-澱粉酶用於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消息,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食品安全局按照 (EC) No 1332/2008的要求,對β-澱粉酶用於食品的安全性進行評估。5月10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小麥、大豆、大麥來源的β-澱粉酶用於食品的安全性發布意見。
  • 德國雞蛋醜聞 綠色食品後的貪慾
    「關於各種天然食品的生產是有法律標準的。聯邦農業和食品辦公室會授權一些私人機構來從事質量控制。」聯邦食品安全與消費者保護辦公室(BVL)新聞發言人NinaBanspach向時代周報表示。根據德國農業和食品部(BLE)向時代周報提供的資料,德國政府根據歐盟相關法律向一些質檢機構提供執照,來檢測食品是否合乎規格以及健康標準。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聲明,努力確保境外藥品生產設施的產品...
    隨著美國藥品生產的全球化以及越來越複雜的藥品供應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監管難度日趨加大。為確保美國境外生產藥品的安全和質量,保障消費者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FDA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博士於2018年9月5日發布一項重要的內部政策申明。    該申明強調,為保障生產藥品的安全和質量,需提高境外藥品生產場地和設施的透明度,即在藥品生產、流通和使用的整個環節進行全流程監管。
  • 【科學時報】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典型爭議事件溯源
    「巴西堅果事件」也是迄今所發現的唯一因過敏而未被商業化的轉基因食品案例。 其實,國際上已有關於產生過敏反應的食品及其有關基因的清單。 法國生物技術高級諮詢委員會同時指出,該論文僅僅列出了數據的差異,並沒有給予生物學或毒理學上的解釋,而且這種差異只是反映在某些實驗用老鼠和某個時間點上,因此不足以說明問題。 另外,澳大利亞紐西蘭食品標準局通過對Seralini等人論文數據的調查分析指出,此論文的統計結果與組織病理學、組織化學等方面的相關數據之間缺乏一致性,且沒能給予合理解釋。
  • 可降解材料對食品包裝業發展意義重大
    現在喀麥隆也加入這個陣營,可見非環境友好型的包裝材料將在以後的發展市場中不斷碰壁。與之相對應的,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將迎來發展黃金期。在世界盃期間走在德國大街小巷,無論是汽車還是陽臺都被國旗、花環等裝扮一新。不過,球賽過後,這些用於裝飾的球迷用品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呢?或許可以開出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