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與儒家、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

2021-01-09 羽哥談圖片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別,諸子百家之一,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墨家被古代大家認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響。法家代表韓非子稱其和儒家為「世之顯學」,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楊朱,道家代表人物)則歸墨(墨子)」等語,證明了墨家思想曾經在中國的輝煌。楊墨本是硬幣的兩個面,故楊墨互補,然古往今來人們都以孟子「距楊墨」的一般思維方式評價楊墨,這是有失公允的。

墨家約產生於戰國時期。創始人為墨翟,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巨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墨家學派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關注現世戰亂;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開始向科學研究領域靠攏。

墨家思想以兼愛為核心,意即人人平等互助互愛。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墨家提出「兼相愛,交相利」,就是要普通大眾待人如己、愛人如己、相親相愛。並以理想化的思想境界,達到墨子所希望的和諧的社會關係。

除兼愛的核心思想以外,墨家還以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作為治國方法,反對當時的諸侯兼併戰爭,提出非攻的主張,並主張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先秦時期頗為流行的天命論,同時又承認鬼神的存在。

墨子的思想在戰國時代十分盛行,其門人弟子遍布天下,影響層面很大。墨子以其務實的濟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豐富的思想內容,完善的教材設計,形成了一個極其嚴密而充滿宗教精神的團體,深深吸引了無數底層百姓與知識分子,對後世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學精神,他不但對科學哲學中的概念定義有所主張,他對科學方法的建立,科學教材的撰寫與科學思想的傳授,也使中國科學研究和應用很早就展現了高度智慧。

其次,前期墨家在認識論方面,提出了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方法,主張「聞之見之」、「取實與名」,提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的三表作為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方法,以政治實踐的結果是否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依據。這是中國哲學史上最早提出的關於真理標準的命題,對後世哲學史的發展影響深遠。

墨子之後的後期墨家基本分成兩派,一派從自然科學,邏輯思辨的法則與認識論問題著手,主張人的認識能力是獲得知識的工具,但必須透過感官與思維作用才能取得,而邏輯真偽的標準,只有透過客觀的自然世界或人類社會現況的檢證才能取得。

而另外一派則是發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們試圖在現實政治權力無法取得或予以保護的情況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愛的社會理想,因而發展成劫富濟貧的遊俠之路

無論是墨子在世時期還是後期墨家時代,墨家都堅持以大義引導任俠精神,從而對中國幾千年的任俠文化起了主導作用。後世軍民抵抗外來侵略的慷慨赴死,俠士路見不平的見義勇為,其精神源頭皆來源於墨家。而墨家注重實踐的認識觀,直接啟迪了後世以荀子等人為代表的樸素唯物主義的誕生。

雖然距今已過去了兩千多年,但墨家思想所倡導的兼愛理念以及其他如非攻、尚賢等主張,在今天依然值得人們關注。例如,當今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正需要發揚墨家「兼愛」思想;而實現國家繁榮民族復興,則需要借鑑「尚賢」的現實意義等等。墨家思想歷經了千年洗禮,其中的理論精華依然可為今人所用,令人不由得驚嘆它的旺盛生命力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之一的墨家為何給人的印象非常神秘?
    墨家產生於戰國時期。墨家是一個學術團體是哲學派別,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儒家代表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楊朱,道家代表人物)則歸墨(墨子)」等語,證明了墨家思想曾經在中國的影響力。
  • 中國文化復興,中國三大哲學體系之一的墨家,現在怎麼樣了?
    儒墨道構成中國三大哲學體系到了如今,這三家哲學學派在中國的歷史上河中發展至今,毋庸置疑,這三家哲學學派都是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而這三家的發展卻大不相同儒家儒家在漢武帝時期,藉助帝王的力量,完成了驚人的發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為何說儒家進取而道家無為?一文看懂儒道人生哲學的不同
    哲學上有三個著名的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追問,構成了人生哲學的總框架。相較於西方追問宇宙起源和物的問題,中國哲學更重視人的問題,無論儒家道家還是墨家,無不把人的價值的問題放在首位,所以,一部中國哲學史其實就是關於人生的哲學史。
  • 道家哲學是中國哲學的根基嗎?
    程朱理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也是受道家思想影響。儒家在哲學上面有天人合一的觀點、天人感應說,儒家有豐富的人性論思想,這些可以說是儒家的。道家在宇宙本體論和宇宙生成論方面起主導作用,我想可以這樣提,這是我現在的觀點。孫以楷:儒道互補,共同構成中國哲學的主幹,可能更準確些,更符合中國哲學的真實狀況。歷史地看,道家和儒家自春秋末期創立以來,一直沒有中斷。
  • 世界主要三大哲學體系
    很多人認為哲學很枯燥、很乏味,其實非也。哲學是一種極度思辨。世界上最著名的人都是頂級哲學家。某雜誌曾邀請諸多當世名人,評選人類最偉大人物,排名前五的是: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孔子、老子。你看,這五位都是各個宗教的奠基者,而宗教,其實就是一種哲學。
  • 世界上著名的哲學名著有哪些,中國著名的哲學著作有哪些?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的認識,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是世界觀的功能,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 儒家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關係
    但經孔子整理的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卻是儒家的經典,後世也以孔子為儒家宗師。儒家在漢初之前只是諸子百家中之一,並不佔統治地位。漢初統治者的治世哲學崇尚黃老哲學,信奉自然無為,這和秦朝暴政有一定的關係,漢高祖劉邦說,天下苦秦久已,故漢初統治者以道家老子的無為哲學治世。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散養天下子民,無為而治。
  • 老莊與道家的關係
    長期流行一種觀念,認為老子、莊子為道家,這是不嚴謹的,其關係要具體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老子學派、莊子學派。老子與莊子沒有直接的傳授關係。老子或莊子從未自稱為「道家」,只有儒家自稱為儒,墨家自稱為墨。儒墨兩家各有自己的傳承關係。
  • 世界三大哲學體系,你知道幾個?
    目前公認為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分別為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宗教為基礎,以各自的思想特點為分水嶺,世界上的哲學體系又可分為三大類,都哪三大類呢?一起來看。1,西方哲學以古希臘哲學起源為代表的西方哲學,以自然科學和神學為出發點,重視理性和邏輯,以實驗和科學分析為核心方法。其目的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最終走向的是一條科學理性之路。
  • 道家造句和解釋_道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道家(dào jiā)。中國古代的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莊子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朱自清《「好」與「妙」》:「道家是逃避現實提倡隱逸的,老子和莊子更用詩來寫他們的哲學。」]
  • 從道家儒家角度來看,中國古代數字「三」的文化
    首先從道家起源來看,學過唯物主義都知道古代認為的世界本源有很多,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陰陽二氣等,而道家認為的萬物起源是道,世界萬物皆源於道,那道是怎麼來的呢?道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生到三,而不是生到四或者五呢?這可不是道家人怕說多了麻煩,到三生萬物那是有道理的。
  • 墨學的淘汰:中國古代統治者在社會背景和現實下做出的文化選擇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要是說哲學思想的主要代表派別,大家肯定毫不猶豫的會選擇了儒家和道家 墨子、韓非子,甚至墨家和儒家是旗鼓相當的地位,一度在社會中被尊崇為主流思想。但實際上因為漢朝時期統治者採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成為了獨一份的社會主流思想學派。 而道家思想也是因為統治者的主導和推崇,發展成了一種從皇家走向民間的趨勢,從而成為了社會主流的思想學派。
  • 「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所組成
    漢代史學家將它們分門別類,歸為十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和小說家。在這十家之中,雜家、農家、小說家所討論的問題很少涉及哲學。在這些學派中尤以儒、墨、道、法家四家影響最大。在這十家之外,對《周易》的研究當時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哲學,可以稱為易家;對軍事和兵法的研究當時也已形成了種含有豐富哲學思想的學說,可以稱為兵家。
  • 中國人生哲學的高階管理哲學,一篇文章帶你全面認識中國哲學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杜保瑞摘要:古代中國哲學的經典,實際上是有理想的知識分子的智慧結晶,他們懷抱著理想,為社會擘劃政策,為人們指點方向,他們所有的作品,既是人生哲學,也是管理哲學。一旦要作為管理哲學,實際上都是站上社會高位的人,他們必須具備的技能、知識、智慧。
  • 儒家經典思想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儒家思想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的學說,內涵豐富複雜,在廣泛汲取古代典籍精華基礎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 什麼是儒家?儒家思想是如何包羅萬象的?
    ,或許在後世看來,它們自從融合了佛道兩家的思想後已經成為了獨立的哲學分類並不是儒家。那麼究竟儒家思想是什麼呢?這些分支到底是不是儒家呢?得從孔子和儒家開始說。儒的解釋有很多,有說柔的,有說術的,甚至在《周禮》中也有提到道的。但從孔子的畢生追求和《論語》中來看,儒家的本義是兩個,一個是仁義,一個是禮樂。這兩個基本要素構建了儒家思想的本源。仁義很好理解,為人不仁枉為人,而為君不仁枉為君。
  • 【今日百科】中國古代十大哲學家
    今天是世界哲學日,中國的哲學研究雖然一度中斷,但是中國古代有著大量的哲學先驅,他們有的將思想傳至海外,有的將思想風靡數朝數代,甚至有的還保留在高中語文課本裡呢!中國古代十大哲學家,他們是誰呢?老子生命的大智者老子,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孔子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劍橋中國哲學導論》:寫給現代人看的中國哲學
    例如,在論述儒家的核心概念之一「禮」時,賴著就參考並引用了Henry Skaja、德效騫(Homer Dubs)、杜維明、信廣來等多位海外中國哲學研究者的觀點,給讀者帶來一個全面且富有彈性的解釋:禮既可以指中國古代的行為規範條文,也可以指這些條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還可以指古代的宗教活動以及宮廷慶典儀式;禮根據一個人在特點關係中所處的位置來制定出不同的標準以規定得體的行為;禮還具有審美的向度,它把禮儀風度引入了人際交往
  • 春秋戰國那些年,世界上的頂級名牌大學幾乎全在中國
    而作為道家課程核心的《道德經》,用短短五千言精煉地概括了「天」「地」「人」「道」,成為了無數學子思想上的指引明燈。而世界哲學史的發展,經歷了神學——人學——哲學的發展歷程之後,在20世紀初迷失了方向,於是世界上的哲學家轉過頭開始研究《道德經》,並從中尋找通往哲學未來的密碼。
  • ※ 中國文化的三大源流:儒家雅量,道家氣量,佛家心量
    中國文化的三大源流,是儒釋道。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中國文化的精髓,毫無疑問是「道」。 什麼是道?張三丰的一句話說到了根本上:「夫道,中而已矣。」 道就是中。儒釋道之所以是一家,是因為它們從根本處,說的都是這個「中」字。 儒家的中,叫中庸;道家的中,叫中氣;佛家的中,叫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