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

2021-01-08 中公教師網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對心理學與教育產學生了很大的影響,作為教師資格筆試以及教師招聘筆試常考的內容,該理論的知識點較多,理解起來有難度,學習起來不太容易。前面五個階段是常考點,我們以此為主。

埃裡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成功而合理地解決每個階段的危機或衝突將使個體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徵和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最為孤弱,因而對成人依賴性最大,如果護理人能以慈愛和慣常的方式來滿足兒童的需要,他們就會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們的母親拒絕他們需要或以非慣常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要,兒童就會形成不信任感。

如果護理是充滿愛和慣常的,那麼兒童就懂得他們可以不必為失去一位慈愛和信賴的母親擔心,所以,當母親不在身邊時,他們也不會有明顯的煩燥不安。

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成功地得到解決,就會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機沒有得到成功地解決,就會形成膽小懼怕。

2.自主感對羞恥感(2-3歲)

在這個階段中,如果兒童形成的自主性超過羞怯與疑慮,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機不能成功地解決,就會形成自我疑慮。

在這個階段中。兒童迅速形成許許多多的技能。他們學會了走、爬、推、拉和交談。更通俗地說,他們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洩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兒童從這時起就介入了自己意願與父母意願相互衝突的矛盾之中。

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兒童行為的精心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換言之,父母必須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須堅定地保證兒童的社會許可行為的發展。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

如果這個階段的危機成功得到解決,就會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即主動性;如果危機不能成功地解決,就會形成自卑感。

在這個階段,兒童檢驗了各種各樣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屬於許可的範圍,而哪些又是不許可的。如果父母鼓勵兒童的獨創性行為和想像力,那兒童會以一種健康的獨創性意識離開這個階段。然而,如果父母譏笑兒童的獨創性行為和想像力,那兒童就會以缺乏自信心離開這一階段。由於缺乏自主性,因此當他們在考慮種種行為時總是易於產生內疚感,所以,他們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隘的圈子裡。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

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在這個時期,多數兒童已經進入學校,第一次接受社會賦予他們並期望他們完成的任務。在這一階段中,兒童學習各種必要的謀生技能以及能使他們成為社會生產者所具備的專業技巧。內部發展階段似乎是為"步入生活"而設置的,它不認為生活必須首先是學校生活,不管學校是田野,是叢林還是教室。兒童必須忘記他過去的希望和願望,他豐富的想像被馴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則所約束,甚至被讀、寫、算所約束。因為,儘管兒童在心理上已經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為父母之前,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和有可能養家活口的人。如果兒童沒有形成這種勤奮感,他們就會形成一種引起他們對成為社會有用成員的能力喪失信心的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

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成功地得到解決,就會形成忠誠的美德;如果危機不能成功地解決,就會形成不確定性或說是無歸屬感、為人冷談冷漠、缺乏關愛的意識。

埃裡克森認為這個階段體現了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中的過渡階段。在前四個階段中,兒童懂得了他是什麼,能幹什麼,也就是說,懂得所能擔任的各種角色。在這個階段中,兒童必須仔細思考全部積累起來的有關他們自己及社會的知識,最後致力於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們這樣做,他們就獲得了一種同一性,長大成人了。獲得個人的同一性就標誌著這個發展階段取得了滿意的結局。

其他三個階段分別是: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或完善感對絕望感(成年晚期)。

相關推薦:學習動機的分類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招教備考」,查看教師招聘備考資料

回復「教招面試」,查看說課稿|教案模板範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埃裡克·埃裡克森(1902—1994)是繼弗洛伊德之後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他認為在人格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自我過程,在個人及其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起著主導和整合的作用。每個人在生活過程中,都普遍體驗著生物的、生理的、社會的事件的發展順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階段地向前發展。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考情介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論屬於高頻考點,考查題型為單選題、判斷題、案例分析題。所以就跟隨中公教育一起來梳理一下其具體內容和考點,輕鬆應對教招考試!
  • 對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理解
    埃裡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之一。他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和啟發,根據人格的發展受機體成熟、自我成長和社會關係的三個過程的演變創建了以自我成長為中心的人格發展的階段理論。他認為人個體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面臨一對危機或衝突,個體對危機的積極解決,就會增強自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自我品格,有利於個體對環境的適應。反之減弱自我的力量,阻礙個體對環境的適應。
  • 埃裡克森社會人格心理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是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教師招聘中的考點主要是人格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常常以單選題的方式考查不同階段與其發展任務的對應。他將個體的心理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在這八個階段中,個體發展首先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個體在每一發展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特殊的心理任務,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會有相對應的發展矛盾,個體需要解決。
  • 埃裡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E.F.埃裡克森構造了人格發展的「心理社會性發展」模型。埃裡克森認為,在個體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要,個體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個體又不得不受社會要求的限制,因而在社會適應上產生一定的困難,埃裡克森將這種困難稱為發展危機,發展危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表現各不相同。
  • 埃裡克森階段論告訴你其中的原因
    與其胡亂猜測孩子的想法,不如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發展特徵,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變化進行必要的引導。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 埃裡克森的社會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的社會發展理論在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中主要以單選題和辨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單選題主要會考查埃裡克森的階段理論中每個階段所面臨的任務,尤其是青年期。辨析題主要會考查階段名稱與衝突之間的對應。多以單選題為主。埃裡克森出生於德國,在奧地利受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訓練,後定居美國,是美國現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
  • 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階段理論
    一、考情分析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階段論是我們的教師資格證以及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的考點,出題形式多為單選題型,一般是給出某一階段,匹配相對應的人格發展任務,或者是給出發展障礙者的心理特徵,去匹配對應的階段。但是部分省份也出現過多選、辨析、簡答等出題形式。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埃裡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埃裡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埃裡克森的人格漸成論 Epegenetic principle 把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劃分為八個相互聯繫的階段。愛利克·埃裡克森理論嬰兒如果得不到周圍人們的關心與照顧,他就會對外界特別是對周圍的人產生害怕與懷疑的心理,以致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順利發展。第二階段 獲得自主感而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從十八個月到三、四歲是童年期。這是獲得自主感而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階段。個體在第-階段處於依賴性較強的狀態下,什麼都由成人照顧。
  • 【蓋婭健康】埃裡克森: 人生發展心理八階段
    埃裡克森,1902.06.15—1994.05.12 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  埃裡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 埃裡克森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簡要介紹
    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埃裡克森於1940-1950年間提出了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他認為,社會對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要求,個體自身的需要和能力與社會要求之間會出現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就會給個體帶來緊張感和內心衝突,埃裡克森把這種社會要求在個體心理種引起的緊張和衝突的矛盾,稱為心理社會危機。進而根據個體不同時期心理社會危機的特點,將人格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
  • 第二章 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1.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4.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皮亞傑是瑞士心理學家,是當代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發生認識論專家,提出認知發展階段論。B選項,柯爾伯格提出道德發展階段論;C選項維果斯基提出文化歷史發展論;D選項埃裡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理論。
  • 為什麼埃裡克森人格心理發展八階段,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未來社會的人才應該是身心全面發展的人,不僅要有高智商及豐富的知識,而且還應該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具有健康的體魄。而人格的形成是關係到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人格形成與本人的先天素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等都有很大的關係。而家庭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利於兒童健康人格的養成。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弗洛伊德與埃裡克森心理發展理論的...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弗洛伊德與埃裡克森心理發展理論的區別與聯繫 2020年下半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報名公告已發布,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
  • 教招備考-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化發展
    當前國家對於教育事業空前關注,提出了戰略部署,實行科教興國,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伴隨著此戰略部署,當前的教育事業也是逐漸的發展起來,由此教師職業便顯得尤為重要,對教師人員的需求也逐漸增多,那麼大部分的畢業生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職業地位的篩選更傾向於選擇教師崗位,所以近幾年教師招聘考試也是火熱的在進行當中。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化發展理論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化發展理論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嬰兒前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成功地得到解決,就會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機沒有得到成功地解決,就會形成膽小懼怕。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重點考察的內容。
  • 弗洛伊德與埃裡克森發展理論的區別
    弗洛伊德作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向盛行的人性觀提出了挑戰,轉向了對意識與無意識的研究,對整個西方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埃裡克森作為弗洛伊德的學生,
  • 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心理學知識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中的前五個階段是教招考試的常考考點,需要全題型備考,其理論不難理解但記憶起來容易出現混淆現象,希望今天的講解有助於您對其有更清晰而深入的認識,幫您準確拿分。一、嬰兒期:基本的信任感對不信任感(0-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