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微講座]發達國家大氣治理有哪些啟示

2020-12-06 央視網

[環保微講座]發達國家大氣治理有哪些啟示

原標題:

  作者:張遠航(北京大學教授)、王金南(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

  區域重汙染頻發、大氣能見度下降和多數城市空氣品質不達標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嚴重環境問題。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也曾經歷過嚴重的大氣汙染事件,通過大量的科學探索和持續的治理實踐,這些汙染問題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為我國開展大氣汙染治理和加快空氣品質改善提供了借鑑。

  發達國家經歷了漫長而艱巨的大氣汙染防治歷程,從汙染高峰到空氣品質達標需要大約30-40年的艱苦努力。

  從發達國家大氣汙染的歷史來看,嚴重的汙染事件直接加快了大氣汙染治理的進程。

  歐洲

  歐洲大氣汙染治理始於1952年發生在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此後從煤煙型汙染到酸雨與汙染物跨界傳輸問題,歐洲採取能源替代、總量削減控制等策略,直到20世紀80年代,傳統的大氣汙染才基本得到治理。

  美國

  美國大氣汙染治理源於上世紀50年代發生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先後頒布了《空氣汙染控制法》、《清潔空氣法》以及為解決近地面O3和PM 2.5汙染問題而發布的「清潔空氣州際法規」。經過40多年的綜合治理,美國O3和PM2.5汙染已大幅降低,但是仍有部分地區不能達到國家空氣品質標準。

  日本

  日本大氣汙染治理源於1960年石化工廠附近患哮喘類疾病的病人數量激增事件。從1968年政府頒布《大氣汙染控制法》起,經過30多年的努力,日本空氣品質才得到明顯改善,但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區,PM2.5度達標存在較大困難。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是大氣汙染防治體系的核心,保護公眾健康是標準逐步升級的主要考慮。

  國際上普遍重視對顆粒物等汙染物的研究與防治,並基於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逐步調整和加嚴標準中汙染物的濃度限值。

  美國

  美國於1987年和1997年先後制定了PM10和PM2.5的國家空氣品質標準。

  歐盟

  歐盟從1980年起,逐步頒布了一些汙染物的濃度限制和建議值標準,並不斷修訂和更新。

  中國

  中國於1982年頒布並實施了首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5-82),歷經四次修訂,於2012年頒布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為實現空氣品質達標,需要進一步嚴格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包括機動車排放標準。

  實施多汙染物和多汙染源協調控制是降低空氣中顆粒物濃度、全面改善空氣品質的有效途徑。

  大氣中PM2.5來源既包括直接排放的煙粉塵、揚塵和土壤塵,又包括由各前體物生成的二次顆粒物。

  歐美等發達國家經驗表明,有效降低環境空氣中PM2.5濃度需要同時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汙染物的排放。歐盟成員國聯合中歐和東歐國籤署的哥德堡協議及美國頒布的一系列法規或計劃,均對顆粒物及其前體物的排放進行了嚴格控制。

  要滿足我國城市空氣品質達標要求,亟待建立多汙染源、多汙染物綜合協調控制體系。

  建立區域空氣品質綜合管理和區域汙染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是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保障。

  歐美日的大氣汙染防治均經歷了「企業汙染-局域汙染-城市汙染-區域汙染」這一治理歷程。歐美的空氣品質管理經驗表明,區域空氣品質的改善,必須依賴於強大的區域大氣汙染協調控制能力。歐盟一體化的汙染控制框架以及美國的系列相關法規或計劃,都是區域空氣品質管理的成功模式。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我國大氣汙染的區域複合型特徵日益突出,以屬地管理為主的環境管理體制不利於解決區域空氣汙染問題。北京奧運、廣州亞運和上海世博空氣品質保障工作取得了成功,為我國建立區域聯防聯孔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結構調整是降低汙染物排放最直接有效和最根本的途徑,煤炭「退出」城市是實現城市清潔空氣的必要條件。

  發達國家空氣汙染治理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能源清潔化的歷史。為減少燃煤引起的煤煙型汙染,

  歐洲

  歐洲國家採取以氣代煤的措施,一次顆粒物排放顯著下降。

  美國

  美國通過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使用,增加天然氣消費,PM10和PM2.5排放量大幅度下降。

  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能源消費構成仍以煤炭為主,再加上空間分布不平衡、消費結構不合理和清潔高效利用水平較低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區域與城市的大氣汙染。因此,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空氣汙染,改變能源消費結構、能源清潔化是關鍵。

  交通運輸汙染控制在促進空氣品質達標中起到關鍵作用,通過加嚴排放標準促進機動車技術換代和燃料清潔化。

  機動車排放是目前增長最快的大氣汙染源。

  歐盟

  歐盟通過制定機動車排放標準,燃料質量指令,發展可持續交通體系、利用經濟手段等措施顯著減少機動車排放量。

  美國

  美國制定了全面的機動車汙染控制計劃,包括定期更新以健康為基礎的空氣品質標準,嚴格的技術要求,油品質量控制,且實施燃料管理標準先於車輛管理標準措施,從而實現減排幅度的最大化。

  日本

  日本於2002年將顆粒物濃度限值加入到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中。

  加拿大

  加拿大於2001年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治理運輸業造成的汙染。

  中國

  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隨著經濟發展快速增加,為有效控制移動源汙染,需要從移動源管理、車用能源和城市規劃等角度,制定針對「油-車-路」的綜合對策,建立可持續的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優化交通管理,減少汙染物排放量。

相關焦點

  • 疫情應對給全球環境治理帶來哪些啟示?
    美國出臺的安全經濟燃油效率(SAFE)新規則可能對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帶來哪些影響?經濟增速放緩,對於全球環境治理意味著什麼?面對挑戰,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如何應對?從全球疫情應對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本報記者採訪了崑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俊傑。  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對全球環境治理也是一個巨大挑戰,甚至可能引發生態環境質量的倒退。
  • 【環保視線】成都首發小微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系列手冊
    近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正式發布成都市8個行業小微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以下簡稱VOCs)治理系列手冊,這是今年國家《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等三項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實施後,城市首次以小微工業企業為對象,專門編制用於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的系列手冊,涉及家具、包裝印刷、醫藥、人造板、製鞋、工業塗裝、油墨塗料、塑料橡膠8個行業。
  • 洛杉磯霧霾治理長達半個世紀,有哪些我們可以借鑑的經驗?
    但不管怎樣,如何治理霧霾才是問題的關鍵。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其著作《發達國家霧霾治理的經驗和啟示》一書中結合目前中國治理霧霾的需求,分析總結了美國、英國、日本三國治理霧霾的經驗和教訓。林伯強在書中講到,對比美國的霧霾發生和治理經驗,「對於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不斷增長的能源消費和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才是霧霾天氣頻發的主要因素。
  • 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霧霾與大氣汙染的措施與啟示
    隨著霧霾等大氣汙染的日漸嚴重,媒體對其報導日益增加,公眾對其危害的認識也日漸成熟,國民反汙染的輿論急速高漲,1950年,日本戶煙市(現在的北九州市)受排煙危害的地方婦女會展開了反汙染示威,法國巴黎市民在一些環保組織的牽頭下對巴黎市政府進行了討伐。一些地區公眾甚至對市政府提出了訴訟,如日本四日市公眾1967年9月提起了四日市汙染訴訟,1972年7月勝訴。
  • 成都首發小微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系列手冊
    據悉,這是今年國家《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等三項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實施後,城市首次以小微工業企業為對象,專門編制用於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的系列手冊,涉及家具、包裝印刷、醫藥、人造板、製鞋、工業塗裝、油墨塗料、塑料橡膠8個行業。
  • 四川成都:首發小微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系列手冊
    近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正式發布成都市8個行業小微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以下簡稱VOCs)治理系列手冊,這是今年國家《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等三項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實施後,城市首次以小微工業企業為對象,專門編制用於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的系列手冊,涉及家具、包裝印刷、醫藥、人造板、製鞋、工業塗裝、油墨塗料、塑料橡膠8個行業。
  • 東亞大氣汙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專題論壇:
    我們現在想問問我們的鄰居韓國,韓國也是面臨空氣汙染的問題,曾經應對過它,韓國有哪些經驗,您能不能舉一些例子,讓我們更多的了解到你們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2013-12-14 11:51:11禇琳: 說到環保方面的投入,我們知道華北地區六省是治理大氣汙染重要的地區。在中央財政方面,說要撥款50億治理華北地區的大氣汙染問題,這只是中央財政的撥款,地方財政如何配合?
  • 東亞大氣汙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主題論壇:「東亞大氣汙染...
    女士們、先生們,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面臨的任務,加強合作,符合世界各國的人民利益,也有利於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發達國家在治理大氣汙染的過程中,在法律制度、清潔技術、職能管理、汙染控制等方面積累了技術和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中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不僅給中國,也給其他國家的企業帶來商機,我們願意繼續加強交流,開展務實合作,為推動雙邊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做出積極貢獻。
  • 蝴蝶效應帶來的環保啟示
    時至今日,美麗的蝴蝶帶給我們的啟示依舊深刻如初,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個人行為,可能會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和環境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一輛汽車多排放10克二氧化碳,地球另一端便可能喪失一片藍天。  作為一位資深的環保人士,我知道保護環境絕不是打標語,喊口號,而是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為珍愛的綠色星球做出貢獻。用再生紙,提環保袋,空調恆溫26度,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的環保習慣。
  • 東亞大氣汙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開幕禮暨主旨演講...
    這也就是堅持誰汙染、誰付費和第三方治理的原則,這無疑會給我國治理環境汙染、發展環保產業帶來強大的動力,也會給國內外環保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中國正在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開門迎接八方來客,以及與瑞士建立自由貿易區等等,這都彰顯了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各國同仁一道共謀發展,希望大家能以這次東亞大氣汙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各國間的開放與合作,中日韓三國同處在東北亞,在聯防聯控大氣汙染方面有共同的責任
  •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中央財政3年將投263億  環保部20日透露,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重要批示。為此,環保部對近年大氣汙染治理情況進行盤點。  完成情況一般的任務包括建築節能與供熱計量、大氣汙染防治資金投入等方面,以及煤炭洗選加工、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建設、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等任務,平均得分率在50%~80%之間。  完成情況較差的任務主要包括工業大氣汙染治理、散煤清潔化治理、機動車環境管理、秸稈禁燒等,平均得分率在50%以下。
  • 環境部:2018年2.8萬家企業完成VOCs治理 2019年有 哪些部署?
    多地通過安裝微站、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對工地揚塵、秸稈露天焚燒實時監控。積極推進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基本摸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物傳輸規律和主要來源。三、2019年工作安排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攻堅之年。
  • 【經驗分析】美國治理大氣汙染的「殺手鐧」
    北極星環保網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工業及交通業迅猛發展,化石能源消耗量激增,但幾乎沒有相應的環境法規來管控,大氣汙染十分嚴重,震驚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中就有兩件(1948年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20世紀50年代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發生在當時的美國。
  • 常紀文:環保產業將有哪些制度政策創新?
    由於生態文明成為發展理念,環保產業大有前途,理由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環境容量普遍超載,COD超過1.6倍,約三分之一的河段超標,氨氮超標5.6倍,目前亟需削減汙染存量,嚴控增量,抓區域性和行業性減排,加強區域與流域統籌治理。
  • 環保微講座|重汙染天氣的具體成因是什麼
    特別是冬季採暖期間,燃煤排放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PM2.5汙染的貢獻更加凸顯,PM2.5中的有機碳(OC)、元素碳(EC)、硫酸鹽等主要組分都與燃煤排放直接相關,其它主要組分如硝酸鹽、銨鹽等也部分來自於燃煤鍋爐和燃煤散燒,冬季大氣重汙染防控的首要任務就是大力削減燃煤排放。
  • 為了那片「環保」藍——陽穀打出大氣汙染治理組合拳
    從溫飽到環保,從生存到生態,公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陽穀縣空氣品質持續向好、藍天越來越多的背後,是陽穀治理大氣汙染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嚴懲違法不手軟,結構調整不打折,緊盯重點不懈怠,持續實施攻堅行動,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日本治理海洋汙染的啟示
    日本海洋環境治理與海洋環境保護走過了一段曲折的過程。戰後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日本,將復興經濟擺在了優先位置。由於片面發展經濟,環保意識薄弱,使得以工業集中的地區為中心,出現了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影響正常生活的海洋環境公害汙染,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水俁病」、「骨痛症」等。
  • 2020-2026年中國大氣汙染治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堅持源頭治理,從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完善相關制度。**,抓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對截至**大氣汙染的主要汙染源來源於燃煤、工業、機動車的實際作了具體規定,對重點區域聯防聯治、重汙染天氣的應對措施也作了明確要求。**,加大了處罰的力度。新法條文有129條,其中法律責任條款有30條,規定了大量具體的有針對性措施,並有相應的處罰責任。
  • 「6+1組合拳」攻堅京津冀及周邊秋冬季大氣治理
    《攻堅方案》圍繞全面完成《大氣十條》考核指標,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汙染治理存在的薄弱環節,從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入手,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標本兼治措施,並按照清單式制、臺帳式的方式,將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分解到各個城市,將具體任務一一落實到各個市區縣,推動治理措施真正落實到位。
  • 西方發達國家政府有效掌控意識形態的措施及啟示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成果選介 >> 學科成果 >> 馬列·社科 西方發達國家政府有效掌控意識形態的措施及啟示 ——《西方發達國家政府有效掌控意識形態的措施及啟示》成果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