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因假設而起的情緒?

2021-01-20 得法思踐

情緒的一個來源是假設,基於過去經歷、認知作出的假設或者想像,而這個假設想像和我們內心脆弱相關,也就是常常是因為我們內心脆弱的部分而作出假設。

如何管理因所作的假設或者想像就產生的情緒?因為假設或者自己的想像在它還沒有被驗證前,也許不是事情的真相,也可能是事情的真相。所以,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假設,那我們可以在得到真相前,什麼都不做,很多時候真相在隨著時間推移,自然就呈現出來了。

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主動去驗證這個假設是不是真相,如果覺得這個假設的結果會有嚴重的影響。對於沒有什麼影響的結果,我們可以不做什麼,等事情的真相自己跑出來。

在等待真相的時候,在去主動驗證真相的時候,都要記得,在結果出現之前,都是自己的假設或者想像。既然還不是真相,那我們也就先把情緒平靜下來,因假設而起的不必要的情緒,帶來的不僅是自己的痛苦,也會誤解他人,破壞原本的人際關係,如果假設與真相不一樣。

我們作出的假設或者想像,通常是因為我們內心脆弱的部分,比如我們害怕失去的東西,假設對方不接電話就是因為不在乎自己了,或者是我們不自信的東西,假設看到對方和異性聊天,就會認為對方喜歡上了別人。

因為有了假設而不起不必要的情緒,實際上在這個過程是可以看到並感受到自己內心的痛苦,當能夠承受這個痛苦的時候,內心也就強大起來了。

對於情緒起源的認知,可以很好幫助我們管理情緒。因假設而起的情緒,一方面我們靜靜等真相的到來,也可以主動去驗證,在得到真相前管理自己情緒,不起不必要的情緒是痛苦的,承受這痛苦,同時也是內心強大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從雙蛋平衡到情緒的凹凸性——情緒管理中的數學與力學原理
    」等情緒強化理論,為如何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給出了可行性措施。我國針對情緒管理的記錄由來已久,史載,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2],殘酷地展示了情緒管理失控導致的嚴重後果;《儒林外史》詳細記載了我國第一例正向情緒失穩的典型臨床案例[3]:「範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後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國際上此類問題亦常見報導[4-6],足見情緒管理絕非易事。
  • 人性假設與管理
    沙因從人的動機著手進行研究,在探究人的哪種本性使得他們表現出特定的行為時,沙因看到了確定人性本質的困難性。他回顧了管理歷史上的三種人性假設,即經濟人、社會人和自我實現人。前者不值得信任,可以用金錢激勵,即精於計算的大眾;後者值得信任、能夠承擔起組織和管理大眾的重任。 有什麼樣的人性假設,就有什麼樣的管理對策。按照沙因的觀點,管理活動是按照組織中的心理契約展開的。所謂心理契約,就是個人和組織之間達成的共識。而人性假設是心理契約的基礎。
  • 繪本《我生氣了》:告訴我們如何管理情緒?
    繪本《我生氣了》講述了爺爺和孫子安的一個日常小小場景,爺爺催促在玩積木的安吃飯,安卻想繼續玩兒,為此他們起了衝突,就是這樣一件日常的小事,相信大家都經常在自己的生活裡遇到這樣的小事情吧?在繪本故事裡面,兩位主人翁他們是如何處理衝突產生的情緒的呢?先來看看爺爺吧,他是協助孫子安處理情緒的長輩。第一,他做到了溫柔的催促。爺爺在故事裡面,他說的話都是溫柔催促的話。比如說爺爺會說:"哇,好漂亮的塔。"然後安還是繼續在做積木。他又會說:"先把積木放一放,過來吃飯吧,飯都涼了。
  • 做好情緒管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假設拉開窗簾向外看,會看到什麼?帶著問題繼續聽分享。 前言 問題三部曲,處理工作事情皆如此。 情緒管理、壓力緩解、心理健康,都離不開對心理的認識。 心理現象、心理科學、心理諮詢區別。
  • 情緒管理,沒有那麼難!這些方法可以讓你成為情緒管理高手
    情緒管理,就是讓我們成為這七情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如果成為情緒的奴隸,不但會給我們的職業生涯帶來影響,還會嚴重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舉個例子。2019年奧地利桌球公開賽比賽中,國家桌球隊運動員王楚欽在與隊友趙子豪比賽中情緒失控,輸球後故意扔掉球拍,對中國桌球協會和中國運動員的國際形象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中國乒協給予王楚欽停賽三個月處罰。
  • 如何像垃圾分類一樣,做好情緒分類、管理
    就如同垃圾分類一般,情緒的管理和分類對於我們人本身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情緒是我們對於主觀認知的一種通稱,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複雜情緒。基本情緒與原始人類的生存有著緊密的關聯。複雜情緒則是我們通過交流學習,由基本情緒的不同組合而派生出來。人的情緒有很多,有高興,有快樂,有哀傷,有憤怒,通常我們將情緒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而由情緒引發的行為則有好壞之分,而管理情緒,並不是讓自己不發脾氣,並不是消滅情緒,而是對進行情緒疏導,以恰當的方法來表達情緒。
  • MBA關注:情緒敏感的人如何自我管理,提升自己?
    原標題:情緒敏感的人如何自我管理,提升自己?【MBA中國網訊】許多傳統自我管理策略,都因情緒而失效。如果你也曾因此而遭遇拖延等問題,這篇就是寫給你的。你有沒有過以下這些體驗?
  • 關於情緒管理,有個方法很牛,就是……
    情緒管理方面的文章、書籍、課程,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有些接觸吧?挺有意思的是,文章、書籍、課程中提到了好多有關情緒管理的方法,只是往往學的時候感覺還不錯、用的時候覺得不太好……1.為什麼會這樣?這就要把問題掰碎了來講了。
  • 飛米粒崑山心理諮詢 | 是管理情緒,還是被情緒所控制?
    崑山飛米粒心理諮詢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這一節我們開始分享如何管理情緒掌心裡的大腦這個比喻模型是來自於丹尼爾.西格爾的《由內而外的教養》,這個模型非常形象地展示了我們大腦的不同部分負責的功能,以及大腦是如何撐控我們的生物本能,情緒與理性思維的。我們都聽說過,衝動是魔鬼,在人發怒的時候智商幾乎是零,了解這個掌心裡的大腦後印象會更深刻形象。
  • 情緒管理十妙招
    情緒管理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情緒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俗話說「三月天小孩臉」,比起變化多端的天氣,人們的情緒更加難以捉摸。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點小煩惱、小情緒。及時察覺自己的情緒,有利於調整一個人的心態和為人處世的方式。
  • 學會情緒管理 遠離雞飛狗跳
    談話要和藹、交流總微笑,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怎麼能做到呢?在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公開課上,北京愛加倍關愛家庭促進中心創始人錢紅林和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道,圍繞「家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 《時間管理7堂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成為時間管理的主宰者
    情緒管理看了《時間管理7堂課》第二堂課「情緒管理」才明白,幾乎每一個完美的計劃和好方法,最終都輸給了無法控制的不良情緒「情緒管理」告訴我們不良情緒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導致拖延症等習慣讓我們不能按時達成目標,此章節列舉了8種影響我們時間管理能力的情緒,並指出適應和調整的方法。
  •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共情到孩子?
    第一是:擁抱 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也是情緒管理和安撫的最有效的動作,孩子從一次次擁抱中,得到安全感,感受到愛。 先認識情緒,情緒本身無好壞,是我們人類身體內自然流淌出來的東西,只不過我們成長過程,中國人的教養態度,把情緒分為正向情緒、負向情緒。
  • 如何管理情緒、鍛鍊大腦?適合春節閱讀的社科圖書
    ,都有自己的情緒,快樂或哀傷,興奮或抑鬱,善於調節或難以控制。傳統情緒觀認為,情緒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外界活動激發了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如果我們無法用理性思維控制情緒,我們就會做出傻事,甚至產生暴力行為。但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這種情緒觀可能是錯誤的。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心理科學協會主席莉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基於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情緒構建理論,認為情緒並非與生俱來,也不具有普遍性。
  • MBA職場:5個情緒管理方法
    我會回答:情緒管理。這個話題對職場新人,特別是職場女性來說,應該是進入到職場的第一門必修課。   這項軟實力究竟怎麼影響我們的職場路徑,又該如何管理?   身邊優秀的職場精英,不一定都是高智商人士,但是幾乎百分之百都是高情商人士。
  • 管理好情緒,才能掌控生活
    心理學家用這則寓言描繪了典型的情緒傳染,這種心理學效應叫做踢貓效應。一旦無法正常宣洩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往往就會把情緒轉移到其他人或者物身上。這種壞情緒給人造成的身心損害,絕不低於病毒和細菌引起的疾病危害。如果這些情緒我們不能妥善處理,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害我們的生命。
  • 如何釋放壓力和管理情緒?
    如何釋放壓力和管理情緒?時間:2016-03-18 20:2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工作壓力太大怎麼辦? 如何釋放壓力和管理情緒? 一、精神壓力無時不在 英文的兩個單詞,pressure和stress,翻譯成中文都可被譯為壓力。
  • 家有情緒小怪獸,這些情緒管理繪本幫你有效應對
    其實,我女兒就是一個典型的情緒小怪獸,在幾年的艱苦「鬥爭中」,有效經驗自然是有的,比如長輩們要以身作則,以溫和的態度待人接物;對孩子的需求,合理滿足,不可有求必應;孩子鬧情緒時,要正確地引導。以上行為都屬於家長們的主動幹預,除此之外,如何去塑造孩子的內心,是個更重要的問題。閱讀是改變一個人精神世界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 人性假設原理
    人性假設,就是對人的本質的主觀認知,它是建立管理理論的基礎。管理歸根到底是人的管理,現代管理理論都以人性假設為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設在實踐中體現為各種不同的管理觀念和管理行為。中國古代的「性善論」、「性惡論」,西方管理學家提出的「人性可塑論」等,都是代表性的人性假設。
  • 當小綿羊變身炸毛小獅子|淺談兒童情緒管理
    於是她又投入地為我介紹起她的畫來……02想必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類似孩子發脾氣、哭鬧、甚至摔打的情況,這其實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但因為孩子還小,他們對情緒的表達、認知能力有限,因此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