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方程的四種常見解法,多種方法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2021-01-11 專注小學數學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之為方程。小學階段最開始接觸的是一個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的情況。比如3x+2=8,解得x=2,這樣解出來的答案是唯一性的。

但是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方程,有兩個甚至三個未知數。這樣未知數個數大於方程個數的方程(組)叫不定方程(組)。

不定方程,一般情況下解是不唯一的。

方程

比如說x+y=10,問這個方程有多少組解?如果不給其他條件限制,那麼這個方程會有無數組解。

所以大多數的不定方程都會有較多的限制條件。比如說限制這些未知數均為自然數,或在某個範圍內。

還是以x+y=10為例,如果x、y都是自然數,那麼x、y的解會有11組。

在小升初或各大小學杯賽題目中,會出現解不定方程。

不定方程,有四種比較常用的解法。

第一種:枚舉法。枚舉法在很多地方都會用得上。比如說計數,找規律等,雖然效率不是很高但適用範圍比較廣。

這種方法適用於一些係數比較大的不定方程。因為係數比較大,出現的可能性就比較少,所以可以利用枚舉的方法來解答。

比如說求這個不定方程的解,7x+2y=24(x、y均為自然數)。

因為x前面的它的係數比較大,所以說x的取值範圍相對來說會比較小。因為x、y都屬於自然數,x最大是3,最小是0。也就是說,x有可能等於0、1、2、3,最多就這4種情況,我們可以把這些x的值分別代入這個方程中解出y的值。

我們會發現x=1和x=3這兩種情況是不成立的。

第二種方法,奇偶性分析。

奇偶分析在解題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照樣以上面的例題為例,我們用奇偶分析來幫助我們縮小x的取值範圍。

兩個數的和等於24,是一個偶數。2y也一定是個偶數,所以說7x的值一定是個偶數。7是奇數,所以說x只能是偶數。那麼x又是從0~3,那麼所以說x只能是0或者2這兩種可能。

最後算出有兩組答案:x=0,y=12;x=2,y=5。

第三種:餘數分析。也是用的比較多的方法,通常從係數較小的未知數入手。

它的原理其實就是利用了:和的餘數等於餘數的和,進行判斷分析。當然這種方法一般不是孤立使用,而是將這幾種方法綜合運用。

第四種:個位分析法。在有5或10的係數的不定方程中使用這種方法會比較省力。

比如說不定方程,5x+2y=23,已知x、y都是自然數,求x、y的值。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因為5x個位要麼是0,要麼是5,所以說2y的個位只有兩種可能。當5x的個位是0的時候,2y的個位是3,但2y一定是個偶數,所以說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因此只有一種情況,5x的個位是5,因此可以推導出x一定是個奇數,2y的個位是8。

有哪幾種情況?2y=8;2y=18,兩個數的和總共是23,所以說2最大是18。分別把2y的兩個值代入方程中,可解出以下兩組答案:x=1,y=9;x=3,y=4。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種方法,一般都是結合起來用的,比單獨用某一種方法要快,因為可以有效排除很多不符合題意的答案。

下面這道應用題就需要用到不定方程。

一個人2008年的時候,他的年齡恰好等於他出生年份的各個數字之和,那麼這個人在2008年的時候是多少歲?

他是多少歲呢?歡迎評論留下你的答案。

相關焦點

  • 七年級上學期,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技巧,四種常見類型分析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有些類型題目相對比較繁瑣,很多同學在解題時容易出錯。常見的有四種類型題目:(1)含有分數的方程;(2)含有多重括號的方程;(3)含有小數的方程;(4)利用整體思想解方程。1.含有分數的方程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時,應該先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去掉分母,將含有分母的方程轉化為係數為整數的方程,然後再解方程。左右兩邊同時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單獨的數字和單獨的字母不要忘記乘。
  • 不定方程及其基本解法
    不定方程形如ax+by=c(a,b,c均為常數,且a,b均不為0),一般情況下,每一個x的值都有一個y值和它相對應,有無窮多組解。如果方程(組)中,解的數值不能唯一確定,這樣的方程(組)稱為不定方程。對於不定方程,我們常常限定於只求整數解,甚至只求正整數解,在加上這些限定條件後,解可能只有有限個或唯一確定。不定方程有整數解的條件整係數二元不定方程ax+by=c中的係數a,b的最大公約數能整除c。不定方程的基本解法解不定方程主要根據一個未知數的取值進行討論,如果抓住方程自身的特點,可以大大減少討論的次數,節省解題時間。
  • 「學生作品No.41」黃楨城:一道加減方程多種解法
    上次著重介紹了怎樣列方程,這次,讓我們再次進入數學的世界,來學習怎樣更好的解方程,怎樣解好加減法方程。+6x=6現在,再用另外一種方法來做,也就是用減法方程(增補,缺啥補啥)的方法來做:題目:2x-3=x+3(減數是3,我們就補上3)解:2x-3+3=x+3+32x=x+6(現在變成一道加法方程,抵消兩邊都有的字母,所以要同時減去字母)2x-x=x+6-xx=6
  • 暑假預習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詳解,學會歸類總結,總結方法快速解題
    暑假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作為初中生來說,現在應該開始收心學習了,提前預習能夠讓開學之後的學習輕鬆很多,為了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的預習,今天和同學們交流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很多,對於同學們來說就要學會歸類總結了,當看到題目的時候知道這一類題目用什麼方法解答最快速,並且能夠準確地解出答案
  • 初中數學解一元二次方程,四種解法各有不同,學會靈活運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點內容,也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點,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應用,不管是直接開平方,還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等方法解方程,四種解法各有不同,不同的依據,不同的適用範圍,都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的,然後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
  • 說說一次不定方程的那些事兒
    所謂不定方程,是由於方程的個數少於未知數的個數,因此不能完全確定解的方程。據說最早研究這種方程的是古希臘的丟番圖(一譯丟藩都),所以也叫做丟番圖方程。和我們常見方程相同的一點是,不定方程未知數的最高次數叫做不定方程的次數。常見的不定方程只求整數解,所以和數論有密切的關係。
  • 事業單位數量關係:不定方程很簡單
    ,那就是未知數的個數比獨立方程個數多的不定方程,因為不能直接通過簡單的移項解決,很多考生就用上了拼湊的方式,雖然有時候也能算出來,但是用的時間比較長就得不償失了,今天我們就教大家一些方法快速解決不定方程。
  • 四種方法巧解初中因式分解計算題,掌握方法拿高分
    但是,在初中一些大型考試中直接考因式分解的題很少,但是用到因式分解的題卻很多,在分式、二次根式、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根式防塵、分式方程甚至幾何中都要用到因式分解。許多同學解題拿不下的原因就是因式分解的掌握不過關。
  • 小學階段看到不定方程不用怕,掌握解題思路與方法是關鍵
    不定方程是數論部分的一個重要分支。由於在小學階段還沒學負數,所以大多不定方程是求自然數解或正整數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那麼什麼是不定方程呢?從字面意思來看,不管它前面的修辭是什麼,它還是屬於方程的一類。
  • 羅博深: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種不同解法
    遺憾的是,由於數學學術討論本身需要極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任何一個微小的詞語和句式變化都可能使論述的邏輯發生轉變,這導致部分信息傳播者在二次轉述時偏離了羅教授的本意,甚至連《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這樣專業性的科技媒體也錯誤地將此方法的第一步理解為使用韋達定理,即假設二次方程一定有兩個根(該文章現已勘誤),這類的問題也造成了許多網友對此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法的質疑和不理解
  • 結構動力學方程常用數值解法:方法概述
    對於一個實際結構,由有限元法離散化處理後,動力學方程可寫為:
  • 2020省考行測技巧:一道題多種解法,方法知識一起學
    幾何問題是行測考試常見的考點之一,中公教育通過深入剖析,讓大家了解這道題的多種解法,拓展思路,同時考生們也能學習一些幾何基本知識點,一舉兩得。這種方法費時最少,技巧性比較強。用到的幾何知識點有: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基本性質,長方形的對角線的性質,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等知識點。第二種方法:巧用三角形全等和方程法。第二種方法相較於第一種方法計算的過程要相對複雜,但也是考生們的正常思考路徑。 從P點向RM邊作垂線。利用三角形NOP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以證明三角形OMN和三角形OSP全等。
  • 偏微分方程(組)的數值解法介紹
    上篇文章——鋰離子電池模型介紹一、偏微分方程(組)的解法介紹引導
  • 小升初數學解不定方程,數學老師:教你三種方法快速求解
    小升初數學課程中,開始對孩子們進行不定方程的考察。當方程的個數比方程中未知數的個數少時,這樣的方程通常稱為不定方程,這樣的方程解是不確定的。如果不加限制的話,它的解有無數個;如果附加一些限制條件,那麼它的解的個數就是有限的了。
  • 關於初中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知識點的歸納
    知識定位不定方程是數學競賽中經常出現的一些特殊形式的方程中的一種。要熟練掌握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定義及定理以及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法。節我們通過一些實例的求解,旨在介紹數學競賽中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相關問題的常見題型及其求解方法本講將通過例題來說明這些方法的運用。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基礎練習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基礎練習。這節課是基礎課,主要講解除配方法外的其它解法,其中十字相乘法不是一種獨立的解法,它應該歸類於因式分解法,因為有不少學生對這種解法不熟悉,所以單獨列為一類進行講解。
  • 開學季第二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開平方法
    (稜長不能為負數,所以正方體的稜長為5dm)三、歸納總結像解x^2=25,x^2-25=0這樣,這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開平方法。說明:運用「直接開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就是把方程化為形如x^2=a(a≥0)的形式,然後再根據平方根的意義求解。
  • 初一下學期,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根據方程的特點選擇方法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題思路主要是消元,將二元先消為一元,即將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後,再將解代入方程組中,求出另外一個未知數的值。同樣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仍然是消元,先將三元消為二元,再將二元消為一元。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的歷史
    古代中國、希臘和印度等地的數學家,都曾努力研究過一元三次方程,但是他們所發明的幾種解法,都僅僅能夠解決特殊形式的三次方程,對一般形式的三次方程就不適用了。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隨著數學的發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數學文獻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稱為「卡爾丹諾公式」,這顯然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位發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義大利數學家卡爾丹諾。
  • 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
    導語: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常聽人抱怨,現在的小學數學太難了,有的大學生可能一年級的題都需要解半天才能解出來,充分說明數學已經不是當初學的那麼簡單了,雖然學的知識點沒怎麼變化,但是出題方式越來越新穎,導致了數學難解,一年級的數學難,五六年級的數學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