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徐義華:漢字作為表意文字...

2020-12-05 齊魯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18年11月25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理論研討會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召開。來自全球的知名理論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集中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義華通過對表意文字系統與記音文字系統比較,闡釋了漢字作為唯一還在使用的官方表意文字系統,具有獨立性,以及漢字在文化傳承和傳播方面的獨特優勢,而這種優勢是記音文字所難以具備的。

徐義華介紹,表意文字是對事物本身的把握,根據事物形象創造出基本文字。記音文字是單純的拼讀功能,不具有對語言所代表事物本身的特徵總結。

漢字作為唯一還在使用的官方表意文字系統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同時也有劣勢。字數多,學習周期長,書寫較困難,與語音之間的聯繫較弱,語音變化不豐富等等。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很多人否定漢字。這在徐義華眼中,這是不可取的,因為漢字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存在。

徐義華認為,漢字有很強的直觀性,有些字,看到偏旁,就知道這個字表達的意思。這樣的直觀性導致他有廣泛的適應性和穩定性。就像廣東人和山東人口音不同,但文字是一樣的。推及到整個漢字文化圈,像越南、日本、韓國,他們有使用漢字的歷史,卻無法真正改變漢字。「像西方的字母文字,如果外來的一個種族或者文化學習它,只要把它字母拿走,用它去拼自己的語言就可以。但是像中國文字,它每一個字都有它的原始意義,對對應的事物,如果你用學習漢字,你直接拿去對應自己的語言是沒法對應的。」

最後,徐義華說,漢字對於我們最大的意義就是文化的傳承,漢字作為一種歷史延續,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當中最主要的一個特色有巨大的優勢,所以漢字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李玲 賈鑫 劉海寧 崔春悅

相關焦點

  • 王希明 |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
    人類的文字系統可以分為表音和表意兩種。
  • 表意與表音文字生成殊途再解釋
    表音和表意文字的起源與發展進程或有參差,但難以劃分「原始」或「文明」、「先進」或「落後」等級差。  然而,隨著工業文明異軍突起甚至肆意擴張,西方國家的文化霸權也與經濟、軍事優勢一樣在世界上橫行一時。由於西方國家大多使用表音文字這一歷史傳統,學術界便出現了「一鳥入林,百鳥不語」的反常現象,語文研究領域逐漸成為西方學者大唱「獨角戲」的舞臺。
  • 表意與表音文字生成殊途再解釋
    不過,近年來,又有人提出,七八千年前,中東地區存在並使用過計算工具「陶籌」,這既是數學的開始,也是比圖畫文字更早的文字雛形。這一看法令人耳目一新,似乎進一步將文字源頭向前推進了。但是,文字生成歷史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疑點,例如,為什麼在遠古圖畫文字之後,人類文字竟分道揚鑣,分別走向了表音與表意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表音文字果真是比表意文字更「先進」或更有「前途」的文字類型嗎?
  • 讓我們走近漢字—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體系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說來可以分為表意和表音兩大文字體系,而漢字則屬於表意文字,是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體系。所謂表意文字,就是文字與語言的語音方面不發生直接聯繫,每一個字只是表示一個章節,不能明確表示讀音,但一個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個意思。
  • 【80】表意文字?形意文字
    戴汝潛 語言學界和語文教育界幾乎一致稱漢字為「表意文字」。顯然,這是相對於西方「表音文字」而言的。其作用是區分兩種不同文字的屬性。不過,儘管這兩個概念約定俗成百餘年,但是,卻經不住推敲、稱謂並不科學。何出此言?你想想,哪一種文字不「表音」?
  • No19: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意文字之比較(中)
    漢字是當今唯一尚存的表意文字。是人類起源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早在三千五百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就已經是成熟的文字了。這說明漢字產生的時代遠比這個時間更早。1954年秋至1957年發現你中國西安東郊滻河的以北的半坡遺址,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近年又在山東莒縣陵陽河發現了文化晚期的大汶口的遺址則更早)在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些重複出現的規則簡單的刻畫符號,這些符號就是原始的中國古漢字的前身。
  • 申小龍:中文為什麼使用表意文字?
    除漢字外許多文字都出現了從表意到表音的轉變,請問這與文字表意表音的不同特點有關係嗎?當我們在說地理決定的時候,我們說的是作為一種文化根基的思維方式。它的直接表現就是語言文字。無論是句法的駢散二重性,還是方塊漢字的結構平衡,都是如此。中國遠古用刻符和圖畫表達意思。後來發現用符號寫口語詞是最便捷的書面表意方法,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用表意符號來記錄語詞。在表意符號不夠用時,中文用已有的表意符號諧音。這是不得已的,只是對表意字的一種工具性的使用。因為諧音會引起表意的混亂,從根本上動搖漢字的文化理據——自源文明的文化傳承。
  • 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語文的演變10)
    表音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記錄語言中的語音,從而記錄語言的文字。如英語、法語、俄語、拉丁語等等。表意文字是用象徵性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不直接或不單純表示語音。如漢字。人們常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大致而言的。
  •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多義且以文學語言為主導,是一種詩性語言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多義且以文學語言為主導,是一種詩性語言。通過字的辨析上升為審美的思考,通過語言內涵的延伸上升為哲理的思考。盆景的題名,是製作者言情明志的心理訴求是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盆景的題名,藉助典籍、典故的內涵刻意而為地闡明作品的立意。
  • No20;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音文字之比較(下)
    語音是語意的一件外衣在No18(上)及No19(中)兩篇文章中分別介紹了表音文字(英文)的和表意文字(漢字)的造字之法及現狀從1988年春以來30餘年的一項研究成果。《w語》雖然還在吖吖學語的嬰幼兒階段,但她所採用的書寫符號「阿拉伯數字字符」卻是公元八世紀前(771~773年)印度人發明阿的拉伯數字字符符號。阿拉伯數字歷史久遠,世界人民都熟悉它,認識它,世界通用,主要的還在於其本身的優異。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李師弟和您聊歷史,由我大膽猜想,由您小心求證。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們才可以通過對當時文字的破譯來了解更多那個時期的華夏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的漢字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漢字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而漢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先進的文字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座城市,位於河南省的安陽。
  • No21: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世界之最及語言文字的兩標準
    「表意」「表音」日月同輝照乾坤只有理解了的東西這裡我們再回顧一下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持點表音文字的主要持點是: ①易讀,書寫容易;②羅輯思維強;③詞彙量極大;④古今相同語意詞彙的讀音岐義極大,不相關;⑤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
  • ...全國勞動模範、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張國宏
    【勞動者風採】論文寫在大地上 成果送進百姓家——記全國勞動模範、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張國宏張國宏,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
  • 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成立 冷門"絕學"薪火相傳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11月2日,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甲骨文的識讀斷代、先秦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有望在6名教師、24名在讀博碩士組成的團隊努力下,取得新的學術成果。古文字、先秦史研究,絕對的冷門學科和"絕學",看上去同現實距離遙遠,但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
  • 說說針對漢語是表意文字進行識字教學
    這種方法確實生動活潑有利於引起學生注意力,比如摘果子、抓動物等等,但只能算是死記硬背的範疇,對英語那種表音文字來說,效果可能會好些。而漢語是象徵性書寫符號的表意文字,字的結構和意義有緊密的聯繫,那麼在漢語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這點來教學,就有助於學好漢字。小學低年級學習的漢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這些字是從實物簡化而來的,用圖畫識字法是最好不過的了。
  • 中國表意文字與中國文學
    其研究著力於甲骨文、儒法家思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國思想史以及有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的文化史(韓國、日本、越南)。有專著六部,文章一百多篇。。思考的基本工具是言語,藉此,我們怎麼想就怎麼說。殷代佔卜師自然是用口語來設想表意佔卜式體系的。但該體系並非因此產生當時的口語文字。
  • 漢字發展與中國統一
    中國漢字產生很早,對中國早期歷史和文化記憶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漢字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作為官方文字使用的表意文字。漢字在使用和傳播上的特點,導致了歷史、文化記錄的向心性,這是中國統一的基礎。  漢字的表意特性  漢字屬於表意文字,即俗稱的象形文字,注重使用象形符號系統記錄語言。
  • 八部委發布古文字工程 用漢字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
    力爭經過5-10年努力,建成若干高水平研究平臺,形成老中青結合、具有一流學術水平和擔當精神的研究隊伍,產出一批具有深遠影響的成果。中國有歷史悠久的金石文字研究傳統。隨著近代考古學發展,古文字學也從傳統金石學中獨立出來,致力於研究出土文獻資料。
  • 世界文字史〔關於漢字為何沒有被表音文字取代的淺顯剖析〕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需要注意的是,如同拉丁字母一樣,漢字並非漢語專有,漢字不僅可作為漢語的書寫用字 ,也被用於書寫日語、韓語、越南語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
  • 國際標準組織表意文字工作組第50次會議在北京大學舉行
    2018年5月21日至25日,國際標準組織表意文字工作組(ISO/IEC JTC1/SC2/WG2/IRG)第50次會議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4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由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和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