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藥物對梭魚魚種的急性毒性試驗

2020-11-22 中國水產養殖網

五種藥物對梭魚魚種的急性毒性試驗

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羅剛 許建和 滕亞娟 水產養殖網 2014-07-10 23:47:00


羅剛&nbsp許建和&nbsp滕亞娟&nbsp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梭(&nbsp鮻)&nbsp魚隸屬於鱸形目,鯔亞目&nbsp,鯔科,鮻屬&nbsp,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因其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對飼料的要求低,現已成為沿海池塘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當前,養殖用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種汙染,水域生態平衡出現問題;&nbsp同時梭魚養殖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養殖品種搭配不合理以及養殖密度的大幅提高,導致病害時有發生,並已成為制約其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聚維酮碘、高錳酸鉀、二溴海因、晶體敵百蟲、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nbsp5∶&nbsp2)&nbsp是目前養殖魚類病害防治中常用的水產藥物,這類藥物對斑點叉尾鮰魚苗、錦鯉苗種、牙鮃稚魚、虹鱒魚苗、黃顙魚魚種、日本黃姑魚幼魚等的毒性研究已見諸報導,但尚未見到對梭魚毒性的相關研究。筆者就上述5&nbsp種水產藥物對梭魚魚種的急性毒性作用進行了試驗,以期為梭魚的苗種培育及淡化養殖中的合理消毒和病害防治提供參考。

1&nbsp材料與方法

1.1&nbsp試驗魚苗

試驗魚為江蘇省贛榆縣九江育苗場培育的淡化後的梭魚夏花魚種,體長4.22&nbsp±&nbsp0.87&nbspcm,體質量1.23&nbsp±&nbsp0.28&nbspg。試驗前先在4.0&nbspm&nbsp×&nbsp2.0&nbspm&nbsp×1.5&nbspm&nbsp的水泥池中馴養1&nbsp周,試驗前一天停止投餌,待其穩定後挑選健康個體用於試驗。

1.2&nbsp試驗藥物

選用的5&nbsp種常用水產藥物為聚維酮碘、高錳酸鉀、二溴海因、敵百蟲、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nbsp5∶&nbsp2)&nbsp,品級、產地等見表1。

1.3&nbsp試驗條件和試驗分組

試驗用水取自梭魚夏花魚種培育池。經48&nbsph黑暗沉澱、砂濾、曝氣,鹽度1.9&nbsp~&nbsp2.0,pH&nbsp7.9&nbsp~8.3,水溫22.6&nbsp~&nbsp24.1&nbsp℃。

藥液濃度的設置:&nbsp通過預試驗,在濃度範圍的下限選取96&nbsph&nbsp出現少量死亡的濃度,上限選取24h&nbsp大批量死亡的濃度,採用等對數間距法對每種藥物設置6&nbsp個濃度組(&nbsp見表2)&nbsp。每個濃度設置3個重複,並設置1&nbsp個空白對照組。藥物用試驗用水配製成母液,再按比例稀釋,現配現用。試驗容器為2&nbspL&nbsp的燒杯,每個燒杯內隨機放魚種8&nbsp尾,試驗期間靜水培養、不投餌。為維持試驗期間藥液濃度的相對恆定,每12&nbsph&nbsp更換藥液1&nbsp次(&nbsp早晚各1次)&nbsp,觀察魚種在藥液中的反應,並記錄24、48、96h&nbsp各試驗組魚的死亡數量,96&nbsph&nbsp後停止培養。判斷試驗魚死亡的標準是:&nbsp沉底、鰓蓋靜止、用玻璃棒碰觸魚尾柄部10&nbsps&nbsp內魚體無反應。



1.4&nbsp數據處理

記錄試驗魚的死亡數量,並將其換算為概率單位,用Excel&nbsp2007&nbsp進行處理,計算出24、48、96&nbsph的半致死濃度。

安全濃度(SC)&nbsp採用常規方法計算獲得:&nbspSC=&nbsp96&nbsph&nbspLC50&nbsp×&nbsp0.1。

2&nbsp結果

2.1&nbsp試驗觀察

在試驗開始時,受試魚種在各種藥物的高濃度組中反應激烈,上下竄動狂遊;&nbsp而在低濃度組中,受試魚種起初與對照組相似,遊動平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躁動不安,遊速加快,呼吸頻率提高。雖然24&nbsph&nbsp死亡率最高的是聚維酮碘80mg&nbsp/L&nbsp濃度組,但觀察發現,最先出現死魚的是高錳酸鉀5.0&nbspmg&nbsp/L&nbsp濃度組,該組魚在試驗開始8&nbsph後即出現死亡。這說明高錳酸鉀屬於急性強氧化劑,其分解產物二氧化錳對梭魚具有再次毒性。觀察發現,死亡個體鰓上附著大量黑色顆粒,鰓絲充血水腫。

在各種藥物的中高濃度組中,魚種中毒以後,先高速遊動,然後停頓歇息,但鰓蓋的開合速度不減;&nbsp接著再快速遊動。如此反覆,直到體能耗盡,滯留杯子底部,尾部輕擺。瀕臨死亡的個體,先是側翻,鰓蓋仍在開合。死亡後,多數魚種腹部朝上,鰓蓋張開;&nbsp少數側臥死亡。

2.2&nbsp各種藥物對梭魚魚種的急性毒性作用

5&nbsp種藥物對梭魚夏花魚種的半致死濃度和安全濃度見表3。由表3&nbsp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魚

體在藥液中暴露時間的增加,LC50不斷降低,說明在96&nbsph&nbsp內,各種藥物的毒性均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強。梭魚夏花魚種對各種藥物耐受能力的強弱依次為:&nbsp聚維酮碘、二溴海因、硫酸銅硫酸亞鐵、高錳酸鉀、敵百蟲。

3&nbsp討論

3.1&nbsp聚維酮碘對梭魚魚種的毒性評價

聚維酮碘是第三代碘質消毒劑,易溶於水及乙醇,多用於體表消毒,對病毒、細菌和真菌的殺滅效果較好,生產中多用於魚類苗种放養前的藥浴消毒。本試驗的結果證明,聚維酮碘對梭魚夏花魚種的安全濃度遠高於其他藥物在養殖生產中的常用濃度,因此,作為常規用藥,在魚種培育中可放心使用。


3.2&nbsp高錳酸鉀對梭魚魚種的毒性評價

高錳酸鉀是一種急性強氧化劑,常用來藥浴或塗抹於皮膚上消毒。高錳酸鉀溶於水後分解產生二氧化錳沉澱,同時釋放出新生態氧原子。新生態氧原子易與有機物中的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改變有機分子的結構,從而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根據本試驗的結果,高錳酸鉀對梭魚夏花魚種的安全濃度為0.24&nbspmg&nbsp/L,高於該藥對日本黃姑魚幼魚的0.12&nbspmg&nbsp/L和對虹鱒的0.217&nbspmg&nbsp/L,而低於對斑點叉尾鮰的0.325&nbspmg&nbsp/L和對牙鮃稚魚的0.61&nbspmg&nbsp/L,說明梭魚夏花魚種對高錳酸鉀的耐受能力介於上述幾種魚類的中間。

育苗及養殖生產中,由於水體中生物耗氧量(&nbspBOD)&nbsp和化學耗氧量(&nbspCOD)&nbsp的存在,會加速高錳酸鉀的降解,因此,使用高於安全濃度2&nbsp~&nbsp3&nbsp倍的劑量也不會對梭魚魚種產生危害,但長期使用則會使鰓組織受損。

3.3&nbsp二溴海因對梭魚魚種的毒性評價

二溴海因屬於滷族消毒劑,具有高效、低毒、廣譜等特點,生產上用量一般為0.2&nbsp~&nbsp0.3&nbspmg&nbsp/L。從表3&nbsp可知,二溴海因對梭魚夏花魚種的安全濃度為0.55&nbspmg&nbsp/L,約是生產上常用濃度的2&nbsp倍。因此,二溴海因在對梭魚幼魚的病害防控中可放心使用。

3.4&nbsp敵百蟲對梭魚魚種的毒性評價

敵百蟲作為有機磷殺蟲劑,在水產養殖中主要用於治療魚類的寄生蟲病以及清除輪蟲培養池中的小型甲殼類和水生昆蟲。因它在弱鹼性條件下可形成強毒敵敵畏,所以對環境有危害。從表3&nbsp可知,敵百蟲對梭魚夏花魚種的安全濃度為0.12&nbspmg&nbsp/L,與對日本黃姑魚幼魚的接近,高於對大彈塗魚&nbsp幼魚的安全濃度,但低於對魚類的常用濃度0.2&nbsp~0.5&nbspmg&nbsp/L,因此,在梭魚苗種培育的病害防治中應對症下藥,慎用敵百蟲,防止苗種受到傷害以及水域環境被汙染。

3.5&nbsp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對梭魚魚種的毒性評價

「銅鐵合劑」在魚類養殖中主要作為殺蟲劑使用。試驗結果表明,「銅鐵合劑」對梭魚夏花魚種的安全濃度為0.47&nbspmg&nbsp/L,高於對牙鮃稚魚和日本黃姑魚幼魚的安全濃度,略低於魚類的一般用藥濃度0.5&nbsp~&nbsp0.7&nbspmg&nbsp/L。而養殖水體中COD、BOD&nbsp的含量高於試驗用水中的,因此可以使用。硫酸銅屬於重金屬鹽,對藻類的殺滅作用很強,因此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池塘藻相的變化。當梭魚魚種培育池中水體的透明度小於30&nbspcm&nbsp時,可以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大於1125px&nbsp時則不能使用,以防產生不良影響。

(本文已被瀏覽 6133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全球性試驗顯示:這種藥物可挽救急性髓性白血病
    ,一種名為CC-486的藥物可顯著改善55歲以上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患者的存活率,綜合來看,患者生存率提高了30%。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幹/祖細胞惡性疾病。是成人中最急性的血液癌,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以骨髓與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細胞異常增生為主要特徵,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和發熱、臟器浸潤、代謝異常等,多數病例病情急重,預後兇險,如不及時治療常可危及生命。
  •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肝毒性抗體藥物偶聯物
    Seattle Genetics是知名抗體藥物偶聯物研發企業,公司主要在研新藥SGN-CD33A,主治治療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 )。近日,Seattle Genetics突然宣布,臨床試驗中出現6例嚴重肝毒性,並造成4例死亡。
  • 科普|轉基因食用安全評價第一關——談談蛋白質經口急性毒性試驗
    為此,本文從轉基因食用安全毒理學評價角度解密轉基因產品審核流程中的第一關:蛋白質經口急性毒性試驗,希望廣大民眾增加對轉基因技術的了解,從科學和客觀的角度理性地評價轉基因技術和產品。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為什麼要做蛋白質經口急性毒性試驗,因為DNA是「一般認為安全」的,如果只是一段單純的DNA,無論序列多麼奇怪,都由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等四種鹼基組成,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 江蘇地區梭魚養殖現狀及存在問題、解決辦法
    江蘇目前梭魚養殖主要集中在贛榆、大豐、射陽一帶。全省從事梭魚育苗的主要單位有五六家,育苗水體5000立方米,苗種培育池60畝,年產苗量在2億左右,年培育優質梭魚苗8000萬尾。一齡魚種培育面積6500畝,年生產大規格魚種4000萬尾。成品魚養殖面積55000畝,平均畝投放苗種800—1000尾。
  • 市場梭魚多來自江蘇 要吃本地梭魚還要半個月
    ,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開凌梭」,是開春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魚種,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市場上銷售的梭魚來自哪裡?記者從城陽海鮮批發市場獲悉,目前島城的大部分漁船尚未出海,市場上銷售的梭魚多來自江蘇一帶。再過半個月,梭魚銷售將進入高峰期,屆時本地梭魚也將大量上市。探市:市場上的梭魚多來自江蘇「快來買啊,新鮮的梭魚!」走進海鮮市場,大大小小的梭魚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成了商販優先推銷的目標。
  • FDA發布急性髓系白血病藥物開發指南草案:靶向藥物考量要點
    考慮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療前景的轉變,這份新指南草案明確指出,「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新療法可能在沒有治癒前景的情況下延長生存期。對那些如果不予治療只能存活幾周的患者而言,延長生存期可能會帶來有意義的獲益。」FDA於近日發布用於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藥品與生物製品開發的指南草案。
  • 苦杏仁要認清防誤食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常見的五種中藥有毒性)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1、雄黃—遇熱氧化成砒霜  《神農本草經》就根據藥物有無毒性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為延年益壽藥,無毒;中品為防疾補虛藥,有毒無毒根據藥量而定;下品為治病預疾的藥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某些藥物使用不當會致人中毒甚至死亡。而且我們都說「是藥三分毒」,而在此不要錯誤的認為所有的中藥都是有毒的,它的正確解釋是藥物是具有寒熱溫涼某種偏性。  哪些中藥有毒?
  • 梭魚的採捕,梭魚魚苗講解
    導語:梭魚的採捕,梭魚魚苗講解梭魚苗的採捕、運輸和魚種培育在天然海區,梭魚在南北方產卵季節有所不同,我國南方以及日本沿海產卵於冬季;我國北方、朝鮮、蘇聯遠東沿海產卵於春季。魚苗的出現時間也是自南至北推遲。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ADC藥物在血液瘤治療中的應用
    該藥物已被研究用於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一種骨髓癌。在這個ADC中,抗體結合表達CD33抗原(在白血病細胞表面常見的唾液酸依賴的糖蛋白)腫瘤細胞並被內化,從而將附著的卡利切黴素傳遞給CD33表達腫瘤細胞。
  • 抗菌藥物科普系列之五丨 提醒!老人慎用四種抗菌藥
    因此老年人在使用抗菌藥時要慎之又慎必須提醒的是,老年人不可擅自使用抗菌藥,若病情需要必須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不隨意增減藥物劑量,並按療程服藥。用藥時一定要注意觀察身體不適症狀,必要時停藥觀察;用藥時還要注意監測肝腎功能,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糖尿病患者禁用加替沙星。4種抗菌藥,老年人要慎用!
  • 仙人島筏釣梭魚,力量是淡水魚的幾倍,一人一天能釣三四十條
    海筏最常見的魚種、黑鯛、真鯛、黃鯛、春子、瓜寶、石斑、鱸魚、鰻魚、紅魚等魚種。我最喜歡的就是筏釣梭魚。梭魚體紡錘形,細長,頭短而寬,為近海魚類,喜棲息於海水和淡水交界處的江河口和海灣內。性活潑,善跳躍,在逆流中常成群溯遊,每到產卵季節,梭魚將卵子和精子直接釋放到海水中。受精卵孵化出來的幼魚靠浮遊生物為食。
  • 談癌色變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目前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化療藥也很多,長春新鹼是從植物長春花中提取的生物鹼藥物、蒽環類藥物包括柔紅黴素和阿黴素、環磷醯胺屬於烷化劑、抗代謝物包括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和6-巰基嘌呤(6-巰基嘌呤)、天冬醯胺酶等。
  • 從分子設計角度 看蒽環類藥物結構及毒性
    作者:強森蒽環類藥物,臨床上被廣泛用作抗腫瘤抗生素,是過去幾十年來研究較多且發展較快的一類抗癌藥物。這類結構由於構效較為清晰,也是藥物設計-合成人員非常熟悉的類別。隨著臨床數據的不斷積累,其具有統計意義的不良反應也成為了這類藥物的附屬特點。因此,了解蒽環類藥物的結構、機制、療效、毒性等概況是藥物設計合成人員日常知識儲備較好的方式。
  • 專家共識:急性中毒的分級與診斷_急性中毒_分級_診斷_醫脈通
    點擊進入下載頁面>>>急性中毒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急性中毒是指人體在短時間內接觸毒物或超過中毒量的藥物後,機體產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及其臨床表現。在目前已知的所有急性中毒種類中,除非已有明確的針對該種中毒的嚴重程度分級標準,其餘急性中毒均推薦參考PSS,實行急性中毒病情分級並動態評估。
  • ...Alnylam高度創新藥物Givlaari在歐盟批准在即,治療急性肝卟啉症...
    此次批准,使Onpattro成為RNAi現象被發現整整20年以來獲準上市的首款RNAi藥物。近日,該公司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推薦批准Givlaari(givosiran),該藥通過皮下注射給藥,用於治療年齡在12歲及以上的急性肝卟啉症(AHP)青少年和成人患者。
  • 毒理數據對臨床試驗設計的重要指導意義
    毒理數據是介於臨床前和臨床之間的橋梁,全面理解毒理數據對臨床試驗設計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前需要做的常規毒理試驗如下:對於急性毒性試驗,FDA不要求做,因為這麼多動物提供的數據參考價值不大。但目前CFDA是要求做的,如果缺了該條可能不受理。
  • 科學家揭示喜樹鹼類藥物腸道毒性機制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多年來致力於喜樹鹼類藥物的抗腫瘤新藥研發,自主研發的喜樹鹼類候選新藥希明替康目前正在進行臨床Ib期研究。已經完成的臨床Ia期試驗顯示,希明替康人體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低劑量顯效、安全窗口廣,顯示出極富潛質的應用前景。然而,與其它的細胞毒類藥物一樣,喜樹鹼類藥物嚴重的毒性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其臨床應用。
  • ...Alnylam高度創新藥物Givlaari獲美國FDA批准,治療急性肝卟啉症...
    此次批准,使Onpattro成為RNAi現象被發現整整20年以來獲準上市的首款RNAi藥物。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另一款RNAi藥物Givlaari(givosiran),該藥通過皮下注射給藥,治療急性肝卟啉症(AHP)成人患者。
  • 膽道外科抗菌藥物規範化應用推薦|指南共識
    β-內醯胺類藥物過敏或經藥物敏感試驗結果證實者,可使用喹諾酮類藥物。5.依據抗菌藥物代謝及效應動力學特點,選擇具有高膽汁穿透率的抗菌藥物,如頭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環素等,保證藥物在膽汁中達到足夠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