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小城西門東北200米處。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00米,屬於下層堆積(這一帶有兩層堆積,厚兩米左右).周圍有許多夯土遺存,其間並有10米寬的道路通向西門。小城東部冶鐵遺址.在小城東門以南200米處,靠近東牆.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60米,屬第二層堆積(這裡一般有三層堆積,厚兩米左右),曾在鐵渣之下的路土中探出瓷片.系東周晚期的冶鐵遺址。
大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大城南北河道以西,今石佛堂村及該村村南一帶,面積約4-5萬平方米,屬第三層堆積(這一帶有三層堆積,厚兩米上下)。亦是東周晚期的冶鐵遺址.大城中部冶鐵遺址.在南北河道以東,今傅家廟村西和村西南一帶,面積約40萬平方米,屬於下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兩層堆積,厚1-2米).大城南部冶鐵遺址.在小城東門以東,今韶院村西,劉家寨村以南的大片土地中,中心地區在大城南牆西側門以內,南北大道的兩側.面積約40萬平方米,屬二、三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三個地層堆積,厚2-3米以上).這是6處冶鐵遺址中規模最大、遺物最豐富的一處.在此遺址的北部一帶有許多夯土基址,曾在此發現過漢「齊鐵官承』,「齊採鐵印」等封泥,當是漢代的官屬冶鐵及「鐵官』所在地.
大城東北部冶鐵遺址.在今闞家寨村的東南和村北,崔家莊的東北和村北.河崖頭村西的大片土地中.分布較廣,但不集中,崔家莊東北至村西北一帶遺存較多,面積約3-4萬平方米.這一帶地層堆積厚。離地一般都在3米以上.有三層堆積,冶鐵遺蹟屬第二層。當屬東周時期.煉銅遺址
小城南部煉銅遺址.該遺址分兩片:一片在今小徐村北,東西寬約80米,南北長100米;另一片在今西關石羊口北頭,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100米二均屬下層文化堆積(這一帶地層堆積3米左右.共兩層).人城東北煉銅遺址.在今闡家寨村東南及東北方向的「韓信嶺』一帶,探知這一帶地層堆積有四層.銅渣,礦渣、燒土等發現於2--壓層之間.第三層是灰綠上,質堅實.從試掘中得知是春秋前期的地層.鑄錢遺址。
「齊法化.刀幣鑄址.在小城南部近南牆,今安合村南.其範圍.自安合村南的東西路起,向北200米,村南南北路向東向西各100米.上層已受到嚴重破壞,曾出土過『齊法化.刀幣和錢範.漢代鑄錢遺址.在大城東北部,分兩片:一片在今東古城村南,範圍不清,曾多次出土漢代「五株.錢及錢範;另一片在今河崖頭村南和闊家寨村南一帶,曾多次出土「半兩,石質錢範,拼土層下即鑄錢遺蹟.這一帶亦兼有居住區、冶鐵、煉銅遺址,並出土過王莽俐制貨幣「大泉五十,母範。制骨作坊遺址範圍較廣,主要在大城東北部和北部,比較集中的有四處:即今崔家莊東北;河崖頭村西南;東古城村以南;田家莊東北.這裡的遺物十分豐富,不僅出土過刀石硫礪.而且殘骨餘料遍地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