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殖民火星的阻力,在零重力下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一些奇怪的變化

2020-12-04 玻璃小帥

NASA已經承諾到2030年將人類送到火星。

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當你認為一個典型的往返行程將在三到六個月之間完成時,在行星隊列條件允許飛船進行返程之前,船員將需要留在紅色星球上最多兩年。

這意味著,太空人們必須生活在微重力下大約三年——遠遠超出了俄羅斯太空人瓦萊裡·波利亞科夫目前保持的438天連續生活在太空的記錄。

在太空旅行的早期,科學家們努力研究如何克服重力,使火箭可以不受地球引力的彈射,以便將人類送上月球。

今天,重力仍然是科學議程的首要議題,但這次我們更感興趣的是重力減少如何影響太空人的健康——尤其是他們的大腦。畢竟,我們已經進化成在地球的重力(1g)內生存,而不是在失重的空間(0g)或火星的微重力(0.3g)內生存。

那麼人類大腦是如何應付微重力的呢?

研究結果令人驚訝,因為我們熟悉太空人的臉在失重期間變得紅腫——一種被親切地稱為「查理·布朗效應」的現象,或「浮頭鳥腿症候群」。

這是由於主要由血液(細胞和血漿)和腦脊液組成的液體向頭部移動,導致他們行程圓的、腫脹的臉和較薄的腿。

這些液體變化還與空間運動病、頭痛和噁心有關。

由於血液流動增加,大腦在顱骨內向上漂浮,導致視力模糊,這種情況稱為視力損害和顱內壓綜合症。

儘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認為這種綜合症是任何登陸火星任務的首要健康風險,但是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以及如何預防仍然是個謎。

那麼我的研究在哪展開適合呢?

嗯,我認為大腦的某些部分最終會因為一氧化氮的存在接受過多的血液——一種通常漂浮在血液中的無形分子——在血液中積累。

這使得給大腦供血的動脈放鬆,從而張開太多。由於這種無情的血流激增,血腦屏障——大腦的「減震器」——可能變得不知所措。

這允許水慢慢積聚(一種稱為水腫的狀況),引起腦腫脹和壓力增加,由於排水能力的限制,壓力也會慢慢損傷大腦。

把它想像成一條河漫過河岸。最終的結果是沒有足夠的氧氣能夠足夠快地到達大腦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大問題,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出現模糊的視覺,以及對其他技能的影響,包括太空人的認知敏捷性(他們如何思考、集中精力、推理和運動)。

為了弄清楚我的想法是否正確,我們需要測試一下。但是,我們並沒有要求美國宇航局去月球旅行,而是在一架暱稱「嘔吐彗星」的特殊飛機上模擬失重,從而擺脫了地球引力的束縛。

通過在空氣中爬升,然後降落,這架飛機在一次飛行中執行多達30個「拋物線」來模擬失重的感覺。

他們只持續了30秒,我必須承認,這是非常上癮,你真的有一個腫脹的臉!

由於所有的設備都安全地固定下來,我們對8名志願者進行了測量,他們連續四天每天進行一次飛行。

我們使用可攜式都卜勒超聲測量了供應大腦的不同動脈的血流量,這種超聲通過將循環中的紅細胞中的高頻聲波反射出來而起作用。

我們還測量了取自前臂靜脈的血樣以及其他無形分子中的一氧化氮水平,這些無形分子包括自由基和腦特異性蛋白(反映大腦的結構損傷),它們可以告訴我們血腦屏障是否已經被迫打開。

我們的初步發現證實了我們的預期。一氧化氮水平隨著失重的反覆發作而升高,這與增加的血流量相一致,特別是供應大腦後部的動脈血液。

這迫使血-腦屏障打開,儘管沒有證據表明結構性腦損傷。

我們現在正計劃對這些研究進行跟蹤,並利用磁共振等成像技術對大腦中的血液和流體移動進行更詳細的評估,以確認我們的發現。

我們還將探討一些對策,如橡膠抽吸褲——這種褲子在身體下半部產生負壓,因為它們可以幫助太空人的大腦「吸」血——以及用來抵消一氧化氮增加的藥物——的效果。

但是這些發現不僅僅會改善太空旅行——它們還可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說明為什麼運動的「重力」對大腦有好處,以及運動如何預防老年痴呆和中風。

相關焦點

  • 在零重力下培育人體器官的效果會是什麼樣的?科學家揭秘
    人們在太空環境下,零重力可能會影響人體器官正常生長,這就是為什麼太空實驗頗有價值,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從生物科學的新視角去探索人體組織的生長之謎。重力通過影響蛋白質和基因在細胞內的相互作用,從而幹擾細胞行為,產生極化組織,這是自然器官發育的一個基本步驟。
  • 殖民火星後,人類身體將發生重大變化,新人類將誕生!
    前文已經介紹過,火星的表面重力是只有地球的0.4倍,半徑約為地球的1/2,根據逃逸速度計算公式可以得出火星的逃逸速度是5km/秒,還不到地球(11.2km/秒)的一半。若殖民火星成功,人類將以火星為更遠處太空探索的前沿基地。
  • 目前人類火星殖民的成功率有多大呢?
    火星殖民這件事在數十年前聽起來還是天方夜譚,可現在像埃隆·馬斯克這樣的部分人已經開始行動殖民火星了。隨著spacex重型獵鷹成功發射,人類火星殖民計劃好像越來越近了。那麼,人類真的有可能真的殖民火星嗎?
  • 人類在太空低重力環境下,會有何影響?或將變成「大腦袋細腿」?
    未來人類的教育將踏入太空,步入星際殖民時代,而我們的第一步也許就是月球,火星及太空空間站。我們知道,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0.1倍,而火星也只有0.3倍,在這種低重力環境下長期生存,會對人類帶來什麼影響呢?
  • 人類能否殖民火星?首先需要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基地
    近期,馬斯克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召開的西南偏南大會(South by Southwest)發言稱,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發生戰爭時,火星基地距離地球足夠遠,並且人類在火星基地比月球基地更有可能生存下來。  但是成功創建火星基地需要什麼條件呢?
  • 科學家警告:殖民火星,遠非將人類送到火星那麼簡單
    馬斯克是人類殖民火星計劃的狂熱追求者,按照這位矽谷大俠的計劃,最遲在2035年代,人類的足跡將能夠踏上火星的土壤,並且在未來50年以內,將100萬人送往火星,在火星建立一個人類永久居住地。目前看來,即使是將幾名太空人送往火星,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運輸工具,而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問題迄今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當你回顧人類的遷徙史:當人們發現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時,有些人便會遷徙過去。如果有天,人類可以在多個星球上紮根,我們將真正的增加長期生存的機會。在廣袤的太空中,有一個目的地脫穎而出,是傑出的殖民首選之地。
  • 為什麼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無法實現
    馬斯克在2016年的一次演講中曾介紹過他的殖民火星計劃,他要將至少100萬人送上火星,此外還有一些細節:(1)採用液體甲烷作為能源探索火星的太空飛船將採用液體甲烷作為動力(3)30天的旅程 一旦系統得到優化,適合重複使用,飛往火星或許只要30天時間。馬斯克表示,目前人類可以在24小時內前往地球的任何地點。他設想的太空飛船將提供零重力遊戲,可以看電影,而飛行時速達到6.2萬英裡(約合10萬公裡)。
  • 別那麼樂觀:人類許永遠都無法殖民火星
    很多人對以下這件事感到理所當然:人類將在不遠的將來,在火星上建立起欣欣向榮的,長期存在的定居點。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觀點可能過於樂觀了,它低估了定居火星可能將要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除非我們極大地調整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去適應火星的極端環境,否則這顆紅色星球將永遠不適宜我們定居。
  • 如果地球零重力:會發生什麼?
    上圖來源:託裡·舒爾茨/ macdil.af.mil對於人類來說,重力就像一條可以阻止我們遠離星球表面太遠的皮帶一樣。你是否曾經很難登上一座山的頂峰?或者曾經重重摔下?重力就像膠水一樣把你粘在地上,不讓你滑走。
  • 如果火星殖民成功,未來會是什麼樣?看看科學家的分析
    4、火星的引力僅有地球的一半,空氣稀薄意味著風化腐蝕幾乎為零,同時也意味著一些大型的基礎建築,比如工廠、道路系統等等,維護和建造的難度都遠低於地球。當然了,火星能夠成為人類宇宙殖民第一站的原因並不只如此。而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如果人類未來火星殖民成功,那麼火星人類和地球人類會成為不同的物種嗎?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
  • 火星若殖民成功,火星人和地球人會發生生殖隔離嗎
    但如果有一天火星真的成為人類第二個居所的話,火星人和地球人是否會發生生殖隔離,最後成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物種呢?一般而言,生殖隔離指的是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說即使交配了,產下的後代也不具備生育的能力等情況。
  • 我們究竟是否能夠殖民火星?
    只不過,火星表面的大氣壓強僅有0.006巴的壓強(巴,大氣壓強單位,1巴相當於處於地球海平面的標準大氣壓強),這不僅僅意味著致命的輻射會絲毫不受控制的抵達火星表面,而且人們需要至少0.063巴的壓強以保證體內的液體不會沸騰(這被稱之為「阿姆斯壯極限」)。在火星殖民之初,我們需要改變這顆星球的氣候、地貌、與環境,讓這顆星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 馬斯克「火星計劃」全回顧:80天,一套房子的錢,換一場火星殖民冒險
    的火星殖民全計劃。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旅行甚至定居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而 SpaceX 無疑是最為出名的一個。然而,要實現一次成功的火星殖民,需要完成哪些小目標?在一小時的演講裡,馬斯克解答了我們可能有的一些疑惑。● ● ●火星離我們有多遠?
  •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網易科技訊 8月19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專家預測,如果我們不儘快建立起太空殖民地,人類可能被單一災難徹底摧毀——也許這樣的災難會在未來100年裡發生。但是我們能夠及時登上火箭嗎?這裡有個人類首個太空殖民地建立的時間表,或許你本人就有希望成為首批太空殖民者。
  • 人類殖民太空首選火星的原因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未來某一天,雖然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迄今為止最適合人類建造殖民地的星球是火星。1,火星跟金星都位於地球宜居帶附近,月球位於地球宜居帶內。但金星環境極為惡劣宛如地獄,人類殖民太空的選擇不多,就是月球跟火星。
  • 為了殖民火星,人類必須進行一場激進的基因改造
    編者按:馬斯克有殖民火星的雄心。但是他目前只考慮了如何將人運輸過去的問題,但是人類要想殖民火星需要經過基因編輯才能抵擋輻射,減少對氧氣的依賴,改進記憶以及體味,這樣才能完成火星計劃並適應火星的惡劣環境。可是,如果對人類進行如此激進的改變在倫理上是否說得過去呢?
  • 西瓜視頻:SpaceX送首批人類上火星殖民,星球領地爭奪大戰開始?
    不久前,埃隆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其旗下的SpaceX計劃將會在2024年將首批人類送上火星,埃隆馬斯克的SpaceX計劃是把火星變成人類的永久居所,也就是說我們地球人類將正式開始了殖民外太空星球,殖民於火星。記得我們中國網民許多年前,調侃某些人是說他「從火星來的」。也許不久的將來,殖民火星的人類所生產的後代,成為了火星第一代人類,他們真的是「從火星來的」。
  • 火星作為人類首選外星殖民地的優勢,殖民火星的步驟及巨大意義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未來某一天,雖然我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NASA局長麥可·格裡芬。以人類未來一百年內的科技水平,火星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殖民外星的唯一選擇。一,火星作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優勢。a,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