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動物,如果按照進食的習性來劃分的話,可劃分為三種動物:食草性動物、食肉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是指可食肉或是食草的動物)。而我們人類就屬於雜食性動物之一,並且我們每天都會吃上一些肉。
在生活水平和科技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過去,人們想要吃上一頓肉食,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人類的祖先想要吃上一頓肉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才有可能獲得少量的肉,這些代價甚至有可能會讓他們付出寶貴的生命。既然吃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為何人類的祖先不進化為食草動物呢?而且地球上的植物有那麼多,吃草應該就不會有生命危險了吧。
其實不是人類不想吃草,而是光是吃草根本就不足以讓人類獲得足夠的能量。因為草本植物中蘊含的能量密度,比動物身上蘊含的能量要少得太多了,所以光是吃草是不行的,能量的獲取根本就跟不上。加上植物通常都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這些纖維素是人類難以消化的。想要消化植物中的纖維素,需要強大的消化能力才能將纖維素消化和吸收相應的營養。
我們知道食草動物每天幾乎都在進食,它們需要不斷的進食才能獲得每天所需的能量,很多的食草動物光是進食的時間,可能要花上幾個甚至是十幾個小時來進食。如果人類從一開始就只吃草,經過漫長的進化,的確是可以進化成食草動物。但人類進化成食草動物之後,可能就沒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了。因為人類要不斷的吃草才能,才能獲得每天所需的能量,所以地球上就不會存在現在的人類文明了。
如果人類變成了食草動物,地球上的植物可能早就滅絕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以現在的人口數量為例,幾十億的人口數量,每天需要吃掉多少數量的草。就按照現在的植物數量來說,不出一個月,地球上的植物估計都要被吃光了。植物根本就沒有那麼快的生長速度,生長出來讓人類吃。而且許多的植物是含有劇毒的,是不可以食用的,誤食有毒的植物是會危及生命安全的。
但如果人類適量的食用肉,這就另當別論了。肉類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吃一斤的肉比吃掉好幾斤的草要省事的多,營養獲取方面也更加的全面,能讓人類快速的獲取每天所需的能量。
人類的祖先為了能更容易地獲取肉食,將捕獲的動物圈養起來。但是人們發現,圈養的食肉動物往往都具備尖牙利嘴,攻擊性也非常的強,而且每天都需要投餵肉食。而圈養相對溫馴的食草動物就不一樣了,它們不需要投餵肉食,只需要讓它們吃到足夠的草和水就可以了。我們現在的雞、鴨、鵝、魚、牛、羊等家禽和水產,都是祖先們圈養下來的動物。
在如今的生活中,人們最容易獲得的肉類幾乎都是溫馴的食草動物。雖然有些時候會食用一些食肉動物,但是這樣的情況是少之又少。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只要是無毒無公害不違法的食品,人們通通來者不拒。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