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你有沒有吃過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都是一件幸事
又或者說,你有見過哪個品牌的大米是用的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種子麼?沒有吧? 為什麼呢?因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只專注於一件事情,那就是產量。一年三季甚至是一年四季,這樣高產量的大米,口感方面肯定是跟不上的。 我們平時買大米,都是選擇東北大米、泰國香米等,雖然價格會高一些,但口感卻是極好的。
-
袁隆平:期盼雜交水稻種到全世界
        即使早已超過了退休的年齡,著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依然堅持到辦公室「上班」,自從2015年卸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職務後,他現在的身份是該中心研究員,繼續指導雜交水稻的科研工作。
-
都研究雜交水稻,為什麼中國科學院院士沒有袁隆平,有謝華安?
雖然,這位傑出的植物遺傳育種學家,並沒有袁老那麼大的名氣,但並不妨礙他培育出「明恢63」和「汕優63」(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後者更成為了中國稻作史上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良種,至少適合16個省種植,比如四川、福建、海南、廣西、浙江和陝西等地。
-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最後各國只好無奈表示:自花授粉的水稻沒有雜種優勢直到1973年袁隆平帶領研究組成功實現雜交水稻三系配套全世界才首次育成了具有根系發達、穗大粒多等優點的強優勢雜交水稻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應用水稻雜種優勢的國家
-
袁隆平再飈英語!陪伴了袁老五十餘年的雜交水稻用英文怎麼說?
上周,袁老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接受媒體採訪。袁老表示,退休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只要腦袋還行,就會一直工作下去。他還寄語年輕人:要有高雅理想,應該賺對社會、百姓有益的錢。因為中國幫助他們發展雜交水稻,非洲國家的明天將是光明的。「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不少網友驚呼「袁爺爺英語十級了吧?!」還紛紛表示要記住「雜交水稻」這個詞的英文,「今年要考的!」
-
袁隆平英語演講,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雜交水稻之父
一提到袁隆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可你聽過這位聞名中外的科學家「飈英語」嗎?7月11日,在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雁棲湖論壇」中,袁隆平以流利英語完成了一次長達20分鐘的演講。
-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相信他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了。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34;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34;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
-
袁隆平「在線教學」!「雜交水稻」英文這樣說……
雖然為人低調,但是受人景仰的袁隆平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網友關注。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採訪中,袁隆平用英語談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hybrid rice雜交水稻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你記住了嗎?
-
袁隆平團隊在世界推廣雜交水稻技術
▲ 歐生·優麗在水稻栽培師李建武帶領下體驗下田勞作。圖/受訪者提供 今年4月,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出了「六保」,保糧食能源安全是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糧食生產方面,雜交水稻技術是一項重大發現,還被推廣到國際,解決了更多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由國務院新聞辦對外推廣局、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指導,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支持,芒果超媒、芒果TV出品的聚焦中國新興行業領域奮鬥者的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於5月21日正式在芒果TV上線,獻禮2020全國兩會。
-
80%的人都吃謝華安的「汕優63」,為何袁隆平才是雜交水稻之父?
1964年,袁隆平帶領團隊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技術,經過不懈的努力,1974年袁隆平團隊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 。第二年成功攻克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這位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袁隆平也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成為中國農業科技的代表人物。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讓窮怕了、餓怕了的中國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讓數億中國農民都有了奔頭。
-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人認為是袁隆平,國外學術圈為何卻不認可?
無數星光匯聚的一點,雜交水稻背後要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中國雖然是水稻的原產國之一,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水稻相關育種技術領域長久以來一直落後於外國,比如我們所說的雜交水稻,是1963年由美國人Henry Beachell在印度尼西亞首次實現的,這位美國人也因此被學術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
中國雜交水稻技術與世界共享
中國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4年,當年袁隆平偶然發現了水稻的雜交優勢。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論文,突破了「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傳統觀念,奠定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基礎。此後他和同事埋頭研究,於1973年完成三系雜交水稻研究,1976年大面積推廣種植成功。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日本農業很先進,水稻每公頃產量在6.8噸,而我們的超級雜交稻每公頃產量達到10噸以上,比他們增產30%以上。」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
世界雜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
2018年,袁隆平獲得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公示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袁隆平自工作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的成長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出生於北京,出生檔案上還有林巧稚的籤名。
-
袁隆平和他的雜交水稻是如何成為大國基石的?
第二反應,去年全球糧食減產,今年似乎情況也不樂觀,這讓大家意識到屯糧的必要和中國的糧食安全,袁老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及。 想到這裡,我翻了翻去年家裡囤的二十袋大米,驚奇的發現沒有一袋是袁老培育的「超級雜交水稻」,仔細想想不僅自己從未吃過雜交水稻,就連超市裡也從未見過。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大家一提到袁隆平,首先會想到什麼?我猜絕大多數肯定知道,他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 雜交水稻 這些問題的答案估計很多人都想知道。 小鯨覺得呢,我們欠袁隆平一個深入了解。 講真,雜交水稻是一個相當繁雜且專業的過程。我盡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講解,並且試圖用一個簡單、清晰的框架去概括他所有的工作。
-
「水稻之父」袁隆平擁有全國唯一的榮譽駕照,網友:這是應該的
於是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從根源上解決大家餓肚子的問題,水稻成了他的研究對象,他把所有的青春與熱情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靈感在他的腦海中閃現,如果可以人工培育雜交水稻,那麼水稻必將大大增產,作為深山教師的他提出這一想法後,遭到了許多人的嘲笑,認為是對經典學術理論的背叛和無知,在一片質疑聲中,袁隆平沒有放棄,開始了艱辛而漫長的實踐之路。
-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原標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名單已正式出爐,候選者人數之多再破記錄,達278名。出人意料的是,有兩個人的名字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他們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印度「綠色革命始祖」斯瓦米納坦。在歷屆諾貝爾和平獎評選中,實現糧食增產的農學家被提名是沒有先例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與轉基因完全無關
媒體報導,關於民間流傳的雜交水稻就是轉基因的說法,袁隆平本周在長沙回應「雜交稻與轉基因完全無關,我們是採用常規技術、利用雜種優勢來提高水稻產量。」據悉,本次會議是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重大進展新聞發布會,袁隆平還透露正在研究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兼容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雜交水稻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缺點,能夠實現制種安全、配組自由,培養出更高產、更優質、抗性更好的超級雜交稻。在今年11月初,袁隆平出席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時還表示,正在探索種植的「海水稻」,希望3年之內研發出畝產300公斤的海水稻。
-
袁隆平「在線教學」,雜交水稻英文怎麼說?
雖然為人低調但是受人景仰的袁隆平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網友關注這不袁隆平又上熱搜了!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採訪中袁隆平用英語談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視頻截圖,來源:紅星新聞戳視頻,聽在線教學來源:我們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