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抑制CD22可增強大腦小膠質細胞清潔腦中「垃圾」能力

2020-12-06 騰訊網

  如果一座城市的垃圾處理站出了故障,肯定會飄「臭」萬裡,攪得居民不得安生。

  而如果一個人身體裡的「垃圾處理站」出了問題,身體的各項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大腦裡,垃圾累積得多了,腦子就會變得「遲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這些神經退行性疾病,都和大腦中的「垃圾」蛋白累積脫不開關係。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重要免疫細胞,擔當了清潔重任。今天,奇點糕就給大家講一講,小膠質細胞出了問題,該怎麼維修呢?

  史丹福大學的Tony Wyss-Coray博士和他的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上發表了重磅研究成果,他們成功找到了調控小膠質細胞「清潔」能力的蛋白CD22,抑制CD22可以恢復衰老小鼠小膠質細胞的清理功能,減少阿爾茨海默病小鼠和帕金森病小鼠大腦中的「垃圾」蛋白,改善小鼠的認知[1]。

  重要通知,Wyss-Coray博士牌垃圾站維修工廠即將開業,奇點糕這就為您帶來前線最新報導。

  Tony Wyss-Coray博士,也是老朋友了

  小膠質細胞這家垃圾站,存在時間很長,在幾乎全部的生命周期裡都發揮著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2,3]。在大腦的發育過程中,如果神經元連接或者蛋白質出現了錯誤,就需要小膠質細胞來把它們清理掉[4,5]。

  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其他衰老有關的疾病中,小膠質細胞的正常清理功能被嚴重幹擾,好好工作的蛋白平白無故被「吃掉」,該清理的錯誤蛋白卻不清理,大量的髓磷脂碎片和蛋白質聚積,愁壞了一波又一波的科研人員。

  系統故障,又不能重啟,怎麼辦?

  在小膠質細胞的漫長工作生涯中,各種基因的轉錄水平也隨著年齡不斷發生變化[6,7],但是這些基因各自的職責範圍還沒人仔細研究過。Wyss-Coray博士決定從細節入手,一個基因一個基因地研究。

  Wyss-Coray博士挑了大概3000個編碼蛋白質的基因,把它們挨個敲除,發現敲除CD22蛋白的基因可以顯著促進小鼠小膠質細胞的吞噬作用。

  進一步的實驗表明,衰老小鼠小膠質細胞表面的CD22表達量是年輕小鼠的3倍!是個妥妥的衰老相關表型。表達CD22的小膠質細胞在年輕的大腦裡幾乎沒有,但是在老年大腦中那就是滿天繁星(見圖)。

  綠色:小膠質細胞;紅色:CD22

  紅綠箭頭為表達了CD22的小膠質細胞

  把小膠質細胞和CD22分別用螢光標記之後,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小鼠的中樞神經系統中,似乎只有小膠質細胞表達CD22。

  這就好辦多了,抑制CD22,也不怕對別的細胞產生什麼影響。

  研究人員給小鼠的大腦注射了CD22抗體和免疫球蛋白(IgG),評估它們的對小膠質細胞清除能力的影響。48小時後,與IgG相比,CD22抗體治療顯著增加了衰老小鼠小膠質細胞的吞噬能力,並且不會對年輕小鼠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顯著影響。敲除CD22基因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

  在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和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CD22抗體的加入同樣可以促進小膠質細胞的吞噬作用,不論是β澱粉樣蛋白還是α突觸核蛋白纖維,數量都明顯減少,這二者分別是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典型特徵。

  CD22抗體治療(綠色)使β澱粉樣蛋白顯著減少

  同時,阻斷CD22還可以能夠「挽留」小膠質細胞的青春,幫助其維持穩態。給小鼠的大腦連續注射CD22抗體一個月,小膠質細胞的基因表達狀況明顯要比那些注射IgG或是未處理的對照組小鼠更「年輕化」,與海馬體損傷有關的趨化因子表達量更少。

  海馬體受到了保護,時間就會對小鼠異常溫柔了,即使年華老去,記憶力、學習能力都會好過未經CD22抗體治療的小鼠。

  總結起來就是,CD22是小膠質細胞吞噬作用的負調控因子,隨著衰老而表達上調,抑制小膠質細胞的吞噬作用,導致「垃圾站」停工歇業,影響大腦正常功能。抑制CD22可以延緩衰老相關的功能減退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想讓時光慢些,唱歌不管用,CD22興許管用

  但是,CD22並不是個完全的反面角色。小鼠出生7天後,CD22就會在小膠質細胞中出現,防止小膠質細胞胡亂「開炮」,把那些沒有發育完全的神經元也清理掉。但是,在衰老過程中,這種保護機制被錯誤地激活,反倒讓髓磷脂碎片和「垃圾」蛋白佔領了「高地」。

  這件事告訴我們,正確的時間需要做正確的事。比如每天晚上十點半,就應該打開手機看奇點糕的推送。

  編輯神叨叨

  參考文獻:

  [1] John V. P, Michael S. H, Benjamin A. H, et al. CD22 blockade restores homeostatic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in ageing brains.[J]. Nature, 2019.DOI:10.1038/s41586-019-1088-4

  [2] Fuger P, Hefendehl J K, Veeraraghavalu K, et al. Microglia turnover with aging and in an Alzheimer's model via long-term in vivo single-cell imaging[J]. Nature Neuroscience, 2017, 20(10): 1371-1376.DOI:10.1038/nn.4631

  [3] Reu P, Khosravi A, Bernard S, et al. The Lifespan and Turnover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Brain[J]. Cell Reports, 2017, 20(4): 779-784.DOI:10.1016/j.celrep.2017.07.004

  [4] Hong S, Bejaglasser V F, Nfonoyim B M, et al. Complement and microglia mediate early synapse loss in Alzheimer mouse models[J]. Science, 2016, 352(6286): 712-716.DOI:10.1126/science.aad8373

  [5] Lui H, Zhang J, Makinson S R, et al. Progranulin deficiency promotes circuit-specific synaptic pruning by microglia via complement activation[J]. Cell, 2016, 165(4): 921-935.DOI:10.1016/j.cell.2016.04.001

  [6] Hickman S E, Kingery N D, Ohsumi T K, et al. The microglial sensome revealed by direct RNA sequencing[J]. Nature Neuroscience, 2013, 16(12): 1896-1905.DOI:10.1038/nn.3554

  [7] Grabert K, Michoel T, Karavolos M H, et al. Microglial brain region?dependent diversity and selective regional sensitivities to aging[J]. Nature Neuroscience, 2016, 19(3): 504-516.DOI:10.1038/nn.4222

  本文作者 | 王雪寧

相關焦點

  • NG2膠質細胞是大腦免疫穩態失衡的「剎車」 | BMC Medicine
    論文標題:NG2 glia regulate brain innate immunity via TGF-β2/TGFBR2 axis 期刊:BMC Medicine 作者:Shu-zhen Zhang, Qin-qin Wang et al 發表時間:2019/11/15 DOI:10.1186/s12916-019-1439-x
  • Cell:揭示小膠質細胞促進大腦中的癌細胞生長機制
    2020年11月3日訊/生物谷BIOON/---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大腦會保護自己免受攻擊性免疫反應的影響,以抑制炎症。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癌細胞試圖擴散到大腦時,這種進化控制可能會起反作用。
  • 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一直在移動,竟可阻止神經元...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Akassoglou及其團隊發現小膠質細胞的監視有助於阻止大腦中的癲癇活動,或者說過度興奮性(hyperexcitability)。鑑於過度興奮性是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癲癇和自閉症在內的許多神經系統疾病的一種共同的特徵,這些發現可能為這些疾病開闢新的治療途徑。
  • 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神經炎症和小膠質細胞激活互作相關
    有趣的是,患病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形態也因疾病的空間位置和階段而變化。營養不良小膠質細胞的出現早於tau的病理發展,可溶性高磷酸化tau蛋白被認為導致小膠質細胞表型改變,使免疫監測功能喪失,並通過神經原纖維纏結的形成促進疾病進展。這些發現表明,小膠質細胞的表型變化,包括形態學、蛋白質組學特徵和行為的改變,與疾病進展相關。
  • 華裔學者俞洪波詳解大腦神經膠質細胞新功能
    「膠質細胞」就是大腦裡的海綿。科學家認為它們作為填充物支撐著我們大腦。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膠質細胞同樣參與了大腦的工作。這一結果可能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生物體最神秘的器官。 該研究由麻省理工學院的舒默爾斯和中國留美學者俞洪波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完成,成果發表在近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記者專訪了俞洪波。
  • Nature:新角色!小膠質細胞或能有效調節大腦中神經元的功能和行為!
    ,但大腦同時還能控制大量的非神經性細胞,包括小膠質細胞等,本文研究就發現了一個新亮點,即小膠質細胞或能作為神經細胞調節大腦神經活性和行為的「夥伴」,這些小膠質細胞能夠感知並對神經激活產生反應,同時還能對過度的神經活性產生一種負反饋機制,這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調節機制在保護大腦免於疾病侵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Nature:阻斷蛋白CD22有望讓衰老大腦返老還童
    Wyss-Coray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失去敏銳性。他的研究重點之一是一種稱為小膠質細胞的腦細胞,它既是大腦的免疫細胞,又是大腦的垃圾清理細胞。在小膠質細胞保持大腦健康的眾多不同功能中,有一種功能是清除在正常代謝活動過程中累積的細胞碎片和蛋白沉積物。一般而言,小膠質細胞的垃圾收集性能在衰老的大腦中下降了。
  • ...溫子龍組發現成體斑馬魚腦內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小膠質細胞亞型
    小膠質細胞如何在這些多元化的功能中自如切換,或者說,是否存在不同的小膠質細胞亞型來分別行使這些功能,一直是令研究者們著迷的問題。早在1919年,當「小膠質細胞之父」Pío del Río Hortega第一次系統性地研究和闡述小膠質細胞時,他就發現了小膠質細胞在形態學和分布上的多樣性。
  • 「吞噬記憶」的小膠質細胞或讓記憶調控有跡可循
    王朗笑稱,揭開印跡細胞的激活率下降的謎團,我們決定從它開始「破案」』。課題組將清除小膠質細胞的小鼠進行了記憶的形成和提取等一系列的實驗後,發現印跡細胞的重新激活率下降的現象得到抑制,對記憶遺忘的抑制作用非常顯著。「去除小膠質細胞的小鼠的恐懼反應要比對照組更加明顯,處於靜止狀態的時間是對照小鼠的2倍多。」谷巖說。圖2. 清除小膠質細胞抑制了遺忘。
  • 多篇文章聚焦科學家們近年來在星形膠質細胞研究上的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盤點了多篇文章,共同聚焦科學家們近年來在星形膠質細胞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引發焦慮doi:10.1126/scisignal.aba5754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葡萄牙波爾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雄性小鼠中,連續10天飲酒達到暴飲水平(對人類而言,平均一個人每天大約喝五次酒)可增強前額葉皮層小膠質細胞中的Src-TNF信號轉導,從而增強它們的吞噬能力並導致異常的突觸修剪,最終導致突觸損失和焦慮樣行為。
  • 陳根:小膠質細胞與老年痴呆,治療之路在何方?
    小膠質細胞在對抗阿爾茨海默症中顯得尤為重要,這或將給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轉機。小膠質細胞密度具有區域特異性,佔據人大腦中所有細胞的5%~20%,佔膠質細胞群體總數的約20%。此外,小膠質細胞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吞噬細胞,能夠有效監視大腦中病原體及腦內細胞碎片,並自發性地提供維持腦組織平衡的因子。
  • 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創傷後的雙重作用及調控機制
    在一生中卵黃囊來源的小膠質細胞與循環血中的單核細胞各自獨立,小膠質細胞在健康CNS中可以自我更新保持一定數量,可能來源於CNS中的祖細胞小膠質和腦內巨噬細胞表達許多尋常的蛋白標記物如CD11b和CX3CR1,然而最近的轉錄組學分析發現小膠質細胞具有獨特的分子信號。
  • Science子刊:喝酒會導致小膠質細胞激活,破壞大腦神經傳遞,引發焦慮
    酗酒對全世界數百萬人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人類酗酒者中經常發現突觸轉導和小膠質細胞缺陷,但二者之間的關係並不清楚。該研究發現雄性小鼠酗酒會誘導小膠質細胞選擇性清除前額葉皮層神經元之間的興奮性突觸,從而抑制神經傳導,增加焦慮行為。
  • 「吞噬記憶」的小膠質細胞 或讓記憶調控有跡可循
    記憶信息被編碼於一些神經元中,我們將之稱為記憶印跡細胞。然而,記憶究竟如何隨時間消退,一直讓人捉摸不透。    經過3年多的努力,浙江大學醫學院谷巖研究員課題組和王朗副研究員課題組首次發現,用於免疫的小膠質細胞通過清除突觸而引起記憶遺忘,並進一步發現補體信號通路參與了小膠質細胞介導的遺忘。該研究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
  • 腦科學日報|Science發現了改變情緒的大腦受體
    1,Nature子刊綜述:APOE家族與阿爾茲海默的相愛相殺來源:解螺旋載脂蛋白E(APOE)是一類糖蛋白,參與脂質代謝調控,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廣泛表達於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和血管壁細胞以及脈絡叢細胞。APOE有三個等位基因突變體,分別是APOE*ε2、APOE*ε3和APOE*ε4。
  • 神經膠質細胞在確保大腦活動合理優化中的作用
    今天,賽業小編為您推薦「神經膠質細胞在確保大腦活動合理優化中的作用」,詳情如下: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Erin Purcell和他實驗室的研究生Joseph W. Salatin、Mayo診所技術副主任Kip A.
  • 《Nature》:CD22阻斷抗體讓衰老大腦返老還童?
    而近日,一項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發現,利用抗體阻斷一種蛋白的活性能夠改善衰老小鼠的認知行為,讓衰老的大腦返老還童。他們研究的是被稱作一種小膠質細胞的腦細胞,它既是大腦的免疫細胞,又是大腦的垃圾清理細胞。它能夠清除在正常代謝活動過程中累積的細胞碎片和蛋白沉積物。
  • 腦科學日報:實現高效的小膠質細胞替換;「腦震蕩」的長期後果
    圖註:傳統的骨髓移植(tBMT)和小膠質細胞移植(tMT)無法實現高效的小膠質細胞替換/移植。彭勃團隊開發的mrBMT和mrPB可分別將骨髓和外周血細胞分化為小膠質細胞樣細胞,並在全CNS範圍內替換原生小膠質細胞。此外,通過mrMT,可實現在局部腦區的小膠質細胞替換。 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CNS)內重要的免疫細胞,攜帶有基因突變的小膠質細胞參與了多種神經退行性病變的發生和發展。
  • 專家點評Sci Advances | 袁增強組發現蘆丁可用於幹預阿爾茨海默病
    該研究發現,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黃酮類化合物—蘆丁(Rutin),可以特異地靶向大腦中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改善小膠質細胞的能量代謝狀態,同時提高小膠質細胞吞噬受體的表達,增強小膠質細胞對Aβ的清除,從而延緩AD的病理進程。
  • 最新綜述:小膠質細胞如何影響Tau病理?
    小膠質細胞是代表了大腦中部分先天免疫系統的一類髓樣細胞,而髓樣細胞起源於卵黃囊,並在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定植在中樞神經系統(CNS)中,它們對於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的穩態和免疫反應至關重要。有人提出小膠質細胞根據其細胞外環境分化為M1、M2兩種不同的表型。M1釋放炎性介質,例如IL-1β、TNF-α、NO和ROS等可以消除潛在的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