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物學進展:一種同時靶向CKIα和CDK7/9的口服活性小分子抑制劑可有效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

2021-03-03 骨生物學


Small Molecules Co-targeting CKIα and the Transcriptional Kinases CDK7/9 Control AML in Preclinical Models


作者:Waleed Minzel, Avanthika Venkatachalam, Avner Fink, Eric Hung, Guy Brachya, Ido Burstain, Maya Shaham, Amitai Rivlin, Itay Omer, Adar Zinger, Shlomo Elias, Eitan Winter, Paul E. Erdman, Robert W. Sullivan, Leah Fung, Frank Mercurio, Dansu Li, Joseph Vacca, Nathali Kaushansky, Liran Shlush, Moshe Oren, Ross Levine, Eli Pikarsky, Irit Snir-Alkalay, and Yinon Ben-Neriah(The Lautenberg Center for Immun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 Israel-Canada, Hebrew University-Hadassah Medical School, Jerusalem, Israel)

發表情況:Cell Volume 175, Issue 1, 20 September 2018, Pages 171-185.e25

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是一種髓系造血幹/祖細胞惡性血癌,現金尚且沒有顯著臨床效果的靶向治療方案。前期研究發現抑制酪蛋白激酶1A1(CKIα) 可以激活p53,並且CKIα在「來那度胺」(Lenalidomide, 是沙立度胺的衍生物)治療MDS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促進CKIα的降解,增加p53的穩定性,從而殺死白血病細胞。因此開發新型CKIα抑制劑是否能有效治療AML?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同時靶向CKIα和CDK7/9的口服活性小分子抑制劑;

●晶體學分析為共靶向不同激酶的作用提供了結構基礎;

●這種抑制劑可以選擇性殺死AML前體細胞並治癒AML小鼠;

●治療的機理包括p53激活以及超級增強子(super-enhancers,SE)關閉。

 消除 CKIα可誘導p53激活,CKIα的降解是來那度胺治療白血病前期骨髓發育異常症候群(pre-leukemic huma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基礎。在這裡,我們描述了CKIα抑制劑的發展,它共同靶向轉錄激酶CDK7和CDK9,從而增強CKIα誘導的p53激活及其抗白血病活性。癌基因驅動的超級增強子(SE)對CDK7/9抑制高度敏感。我們在原代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細胞中新鑑定了多個SE,並證明這些抑制劑可以抑制許多SE,並優先抑制SE驅動的癌基因的轉錄延伸。我們發現,阻斷CKIα與CDK7和/或CDK9協同穩定p53,阻止維持白血病細胞存活和增殖的 SE驅動的癌基因,並誘導細胞凋亡。這些抑制劑選擇性地消除白血病祖細胞,解釋了它們維持造血和治療白血病的效果;CKIα抑制劑可以根除MLL-AF9、TET2-/-Flt3ITD誘導的 AML小鼠模型和幾個患者來源的AML異種移植模型中白血病,說明它們在治療人類白血病方面有巨大潛力。

CKIα ablation induces p53 activation, and CKIα degradation underli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enalidomide in a pre-leukemia syndrome. Here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CKIα inhibitors, which co-target the transcriptional kinases CDK7 and CDK9, thereby augmenting CKIα-induced p53 activation and its antileukemic activity. Oncogene-driving super-enhancers (SE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CDK7/9 inhibition. We identified multiple newly gained SEs in primary mous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cells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inhibitors abolish many SEs and preferentially suppress the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of SE-driven oncogenes. We show that blocking CKIα together with CDK7 and/or CDK9 synergistically stabilize p53, deprive leukemia cells of survival and proliferation maintaining SE-driven oncogenes, and induce apoptosis. Leukemia progenitors are selectively eliminated by the inhibitors, explaining their therapeutic effificacy with preserved hematopoiesis and leukemia cure potential; they eradicate leukemia in MLL-AF9 and Tet2-/-;Flt3ITD AML mouse models and in several patient-derived AML xenograft models, supporting their potential effificacy in curing human leukemia.

 

圖1. 小分子CKI抑制劑的開發

(A)對CKIαflfl/flfl Mx1-Cre(CKIα KO)、CKIαfl/fl Mx1-Cre/p53KI/Ki(CKIα/p53,DKO)或CKIαfl/+Mx1-Cre(對照)的骨髓造血幹細胞群體進行流式細胞儀分析。LT-HSC,長期造血幹細胞;ST-HSC,短期造血幹細胞;MPP,多能祖細胞。Mann-Whitney檢驗進行統計分析,所有組的N=6。(B)選定的A系列CKI抑制劑的結構。(C)選定的A系列抑制劑與CKI(CSNK1)、CK2(CSNK2)和GSK3(GSK3)家族成員的結合常數(Kd)值用紅色表示,估算的Kd值(根據百分比控制[%Ctrl]計算)用黑色表示。(D)CKIα與A86絡合物的晶體結構。CKIα用卡通畫表示,A86用棒形表示(綠色、C和H原子;藍色、N原子;灰色、F原子)。插圖:ATP綁定口袋,顯示相互作用的殘基Leu93和Asp99與A86形成氫鍵(藍色虛線)。(E)用1 mM A51處理RKO細胞、CKIα敲減細胞(ShCKIα)或shCKIα對照細胞18小時,進行b-連環蛋白(b-Cat)磷酸化的蛋白印跡分析。在細胞收穫前4h加入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20 mM)。(F)用指示濃度的A系列抑制劑或二甲基亞碸(對照)處理18小時的RKO細胞的蛋白印跡分析。

圖2. CKI抑制劑的選擇性抗白血病活性

(A)取MLL-AF9-AML病鼠的原代BM細胞,用指定的抑制劑處理18小時,流式分析抑制劑對細胞的凋亡作用。(B)分別從WT或晚期MLL-AF9誘發的AML小鼠分離原代BM細胞,用DMSO或A51處理後進行集落形成單位(CFU)定量分析。(C)對用A51(10 mg/kg)或對照溶劑處理6小時的白血病小鼠BM細胞進行WB分析。(D) 用對照溶劑或單劑量A51(20 mg/kg)處理AML小鼠16小時。AML小鼠脾(上)、脛骨和股骨(下)的代表性圖像。(E)單劑量口服A51(20 mg/kg)或對照溶劑處理AML小鼠16小時,AML小鼠骨髓中GFP+白血病細胞的絕對數。(F和G)經A51(20 mg/kg)或對照溶劑單劑量處理16小時的AML小鼠,取有代表性的H&E染色組織切片和血塗片,觀察A51(20 mg/kg)或對照溶劑對AML小鼠的被感染(F)和未被感染(G)組織。另請參見圖S2。

圖3. CKI抑制劑對AML小鼠模型的長期療效

(A)口服(20 mg/kg)CKI抑制劑的CD-1小鼠的藥代動力學(PK)分析。(B)經A51(n=15)或對照溶劑(n=15)治療後,流式分析白血病的小鼠外周血中GFP+白血病細胞的百分比。A51治療(5 mg/kg/d)於白血病接種後第8天開始,每日1次,共3周(6天/周)。(C)在接種A14(N=10)或對照溶劑治療(N=8)小鼠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周血中白細胞(WBC)的計數。A14治療(10 mg/kg/d)於白血病接種後第4天開始,每日1次,連續4周。(D)A51(5 mg/kg/d)或對照溶劑對AML小鼠Kaplan-Meier存活曲線的影響。統計學處理採用對數秩(MANTEL-COX)檢驗,p值<0.0001。(E)A14組(N=10)和對照溶劑組(N=8)小鼠的Kaplan-Meier生存曲線。A14治療(10 mg/kg/d)於白血病接種後第4天開始,每日1次,連續4周。統計學處理採用對數秩(MANTEL-COX)檢驗,p值<0.0001。(F)經A51處理的長期存活小鼠的代表性組織切片(與B、C實驗相同,於AML接種後5個月取材)。(G)經致死性照射的WT受體小鼠的Kaplan-Meier存活曲線,移植的BM來自A51治療的治癒供體小鼠(N=10個受體)或患病小鼠(N=8個受體);供體BM細胞來自3隻A51治療的、治癒的(綠色)或患病(藍色)小鼠。(H)接受致死性照射的WT受體小鼠(N=10)移植A51治癒小鼠的骨髓,16周後流式檢測外周血中CD45.2+供者來源細胞的百分比。(I)從A51治癒的小鼠中分離出的BM移植到受體小鼠,移植16周後,受體小鼠外周血中GFP+白血病細胞百分比。

圖4. CKI抑制劑共同靶向CDK7和CDK9

(A)新型抑制劑CKIa-PHM,BTX161的結構。(B)用指定濃度的來那度胺、BTX161、A51或A86、DMSO處理MV4-11細胞6.5小時。(C)用A51(2 μM)、A86(2 μM)、BTX161(25 μM)或DMSO處理MV4-11細胞4小時,對MV4-11細胞MYC、MDM2、AXIN2和CCND1表達量進行qPCR分析。(D)A系列指定抑制劑的CDK7和CDK9KD值。(E)體外用A51、A86或A64或DMSO在一定濃度下作用原代AML脾細胞6小時後,WB分析。(F)用1 μM的A51、A86、A64或DMSO處理原代AML骨髓細胞4小時後,進行Myc、MDM2、MCL1和Axin2的qPCR分析。(G和H)用對照溶劑(Veh)或A51(20 mg/kg)分別處理原代AML脾細胞3小時和6小時(G),或A86(10 mg/kg)處理5小時(H),WB分析。(I)A86與P-TEFb的絡合物(CDK9-CycT1)的結構如圖所示,配體為棒狀(綠色,C和H原子;藍色,N原子;灰色,F原子)。插圖:ATP結合袋,顯示與A86相互作用的殘基Cys106和Asp109形成氫鍵(藍色虛線)。(J) A86(紅色,與CKIa結合;藍色,與CDK9結合)和CKIa(粉色)和CDK9(淺藍色)的重疊。另見圖S4。

 

圖5. 阻斷CDK7和AMP可幹擾白血病超級增強子(SE)並阻止SE驅動的白血病癌基因的轉錄延伸

(A)AML小鼠BM細胞中識別的增強子,按H3K27AC信號遞增排序(單位:rpm)。超級增強劑(SE)被定義為增強簇。不包括啟動子上的信號,簇排列在曲線拐點以上。明顯的增強信號用紅色表示。(B) CHIP-Seq定量分析A51(1 μm,4hr)與DMSO處理的AML細胞中所有SE的H3K27Ac信號的log2倍變化。(C)從WT分離的BM細胞、經DMSO或A51(1 μM)體外處理的AML小鼠的BM ,Chip-seq分析H3K27Ac信號的選擇位點的基因軌跡。紅線表示在DMSO處理的AML細胞中發現了SE。CDC16-Upf3a位點代表普通增強子。Y軸顯示ChIP-SEQ信號(rpm/bp)。X軸是基因組位置。(D) qPCR分析A51(1m)體外處理的原代AML細胞中相關基因的mRNA表達。(E)pSer2 CTD晶片序列分析:A51(1 μM,4小時)與DMSO處理的原代AML細胞中SE與普通增強子(TE)的序列分析。(F)DMSO或A51(1 μM,4小時)處理細胞中pSer2 CTD信號指定位點的單個基因軌跡(實驗與E相同)。Y軸顯示ChIP-SEQ信號(rpm/bp)。X軸表示基因組位置。

圖6. CKIa與CDK7和CDK9抑制劑聯合處理對p53的誘導和細胞凋亡有協同作用,並闡明了聯合處理引起的快速治療白血病的機制

(A)WB分析用BTX161(6小時)、iCDK9(4小時)或THZ1(4小時)處理MV4-11細胞後的相關蛋白變化。(B)A系列抑制劑對原代AML小鼠脾細胞的快速治療作用,先用特定濃度的抑制劑處理5min,然後洗掉抑制劑,再孵育6h(360min)。(C)以一定濃度A51短時間間隔處理RKO細胞,然後洗脫抑制劑,繼續孵育16小時。(D)A51對(B)處理的小鼠脾AML細胞的快速殺傷作用。流式細胞儀分析;圖表顯示Annexin-V陽性凋亡細胞的百分比。

圖7. A51在Tet2-/-;Flt3ITD和PDX小鼠中的長期治療作用

(A)經A51、米多妥林(MIDO)或DMSO(VEH)治療的Tet2-/-;Flt3ITD AML小鼠在處死當天的外周血白細胞計數。(B)每組有代表性的三隻小鼠的脾圖像。(C) 代表性小鼠骨髓和脾的H&E圖像。

(D) Tet2-/-;Flt3ITD AML小鼠骨髓中cKitHiCD11blow細胞的豐度。(E) Tet2-/-;Flt3ITD AML小鼠脾細胞的WB分析。在體外用A系列抑制劑A51、A86、A64和米多妥林或DMSO處理脾細胞5小時。(F) Tet2-/-;Flt3ITD AML小鼠來源的骨髓細胞的體外用A51、A86、A64和Mido處理,或用DMSO處理18小時,Annexin V+ cKitHi CD11b Low Tet2-/-百分比。 (G)A51、阿糖胞苷或對照劑治療5周期間外周血中hCD33+細胞的比例。(H)PDX-1小鼠治療5周後外周血白細胞計數。(I-K)PDX-2小鼠數據(核型正常,NPM1-,FlT3-ITD-,FlT3-TKD-)。處死時A51或DMSO處理組小鼠外周血中hCD33+細胞(I)和mCD45.1+(J)細胞的比率。(K)用A51或DMSO體外處理PDX-2小鼠骨髓細胞5小時後,進行WB分析。另見圖S6和圖S7。


在已鑑定的無數小分子CKI抑制劑中,沒有一種被證明具有有效阻斷CKIa活性的能力。該研究發現了一些可以同時靶向CKIα和轉錄激活酶CDK7和CDK9的小分子抑制劑,並闡明了其作用機制,通過增加p53穩定,促進凋亡和抑制SEs的轉錄延長等,在多種AML小鼠模型中展現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為AML的治療提供新方案。

相關焦點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關治療進展(上)
    關鍵詞: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治療進展,去甲基化藥物,新型靶向藥物 AML是一組起源於髓系造血幹祖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細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細胞發育停滯於較早的階段,主要見於老年人。
  • 常乃柏教授:DNA甲基化靶向藥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應用
    常乃柏教授:DNA甲基化靶向藥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應用
  • 急性髓性白血病 IDH抑制劑可以解決多少問題?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成人常見的急性白血病,約佔成人白血病的70%。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數據統計,2020年美國將有大約20,000例AML新增病例,而5年相對存活率為28.7%。同時,據估計2018年中國有19,700例AML新增病例,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4,200例。
  • 急性髓性白血病:FLT-3抑制劑未來可期?
    格列衛開闢了白血病靶向藥物的先河,雖為神藥但仍不能包治百病;且即使是在白血病的疾病範疇,如急性髓性白血病,也直至近年才相繼有靶向藥產出;而其中的FLT-3抑制劑,正在逐步體現其臨床價值。 急性髓性白血病流行病學特點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約佔成人白血病的70%。
  • 靶向藥Devimistat獲批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緩解率近半
    近日,美國FDA宣布授予Devimistat(CPI-613)快速通道認定,用於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老年人的「噩夢」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之一,其特徵是大量的異常細胞在骨髓和血液中快速增長,導致造血功能受到幹擾,最終發展成癌。
  • 急性髓系白血病藥物吉瑞替尼被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1月23日,安斯泰來宣布,急性髓系白血病用藥富馬酸吉瑞替尼片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式列入第三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今年7月,富馬酸吉瑞替尼片新藥上市許可申請剛被納入優先審評。
  • 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子遺傳學改變和靶向治療新進展
    1 早期前T細胞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ETP-ALL)的特點2009年,Campana等描述了一種新的T-ALL亞型,該類T-ALL起源於伴有多系分化潛能的早期胸腺細胞,被稱為ETP-ALL。ETP-ALL細胞表達胞質CD3但不表達CDta 和CD8,弱表達或不表達CD5,異常表達幹細胞和髓系標記,伴有髓系相似的基因改變特點(如高頻率的FLT3突變),與小鼠早期T前體細胞(分化可塑性)的免疫表型和轉錄特點有相似性。但ETP-ALL細胞缺乏T-ALL的基因改變特點,如NOTCH1活化性突變和CDKN2A/B缺失,也缺乏T-ALL常見的染色體重排。
  • TKI治療慢性髓系白血病停藥研究的進展
    發病機制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該病的發生認為與形成了BCR-ABL 融合基因,即9號染色體上的ABL基因與在22號染色體上的BCR 基因相互易位融合有關。這種異位融合形成的Ph 染色體會產生BCR-ABL融合蛋白,這種蛋白擁有ABL的磷酸激酶(TK)活性。t( 9;22)染色體(Ph染色體)可出現於95%以上CML患者中,或5% 的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根據病程發展在臨床上CML可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3個階段,大多數患者處於慢性期,如果慢性期階段不及時治療或產生耐藥會進展到加速期或急變期。
  • 低副作用乳腺癌藥物有望用於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
    近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ancer Cell發表了題為「The Oncogenic Transcription Factor RUNX1/ETO Corrupts Cell Cycle Regulation to Drive Leukemic Transformation」的文章,通過建立小鼠模型,證明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藥物帕博西尼
  • 一種新型的實驗性免疫療法或有望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
    2019年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聖地牙哥舉辦的第60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上,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Lineberger綜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新方法,或能利用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來靶向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亞型,這種療法即是對患者機體自身的免疫細胞進行遺傳工程化修飾使其能夠識別並且靶向作用癌症。
  • 網紅抗癌藥Venetoclax獲完全批准,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
    近日,美國FDA宣布完全批准抗癌藥Venetoclax(商品名:Venclexta)與阿扎胞苷、地西他濱或低劑量阿糖胞苷(LDAC)聯用,治療75歲或以上新確診或因併發症無法接受強力誘導化療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 Nat Commun:靶向轉錄因子修飾為白血病治療找到新希望!
    2016年3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最新研究,他們發現了對抗急性髓系白血病(ΑΜL)的一個新線索,這項研究或為更加有效地治療AML開啟新的方向。AML通常起源於骨髓,該疾病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過度產生存在損傷的白血病細胞。
  • 白血病研究的突破!新型抑制劑的作用及機制
    同時這一發現也為後續研究開發FTO抑制劑用於白血病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詳見BioArt報導:芝大陳建軍、何川組Cancer Cell報導肥胖基因FTO過表達導致白血病)。重審IDH突變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同時研究者還發現在白血病治療過程中,R-2HG與DNA甲基轉移酶的抑制劑(hypomethylating agent, HMA),例如地西他濱(Decitabine),呈現協同作用,但相關機制還不是清楚;R-2HG是α-KG(α酮戊二酸)的結構類似物,除了靶向抑制FTO外,還抑制其他α-KG依賴的雙加氧酶的活性,比如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和DNA去甲基化酶。
  • 王建祥教授:縱觀AML治療從傳統化療到個體化靶向治療的變遷
    背景介紹 過去10~15年,隨著基礎和轉化研究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的病理生物學及遺傳多樣性的認識有了極大的提高。這些努力也使研究人員發現了多種新型、有前景的AML療法。
  • Nature:通過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或有望根治急性髓性白血病
    2019年1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彼得-麥卡倫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從根源上靶向作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發現或能幫助開發治療惡性難治性血液癌症的新型療法。
  • Cancer Cell:我國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新療法
    (AML)的新型治療靶點和新型療法,急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種血液骨髓癌症,通常需要及時且積極的療法對這種癌症進行治療。研究者Wei Jia博士指出,目前我們急需新型靶點和藥物來改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預後情況,而且我們發現患者機體中果糖的使用水平會增加,這種特殊的代謝特性就能夠幫助預測患者的治療預後情況,這項研究還為研究者提供了強大的證據來表明,利用小分子藥物阻斷機體果糖的利用或許就能夠給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帶來明顯的治療效益。
  • 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網紅抗癌藥」Venetoclax再...
    近日,由澳洲和美國科學家共同研發的「抗癌神藥」Venetoclax(商品名:Venclexta)再傳捷報: 與阿扎胞苷聯用,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III期臨床表現亮眼。
  • 一線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羅氏/艾伯維Venclexta+阿扎胞苷III...
    該研究在先前未接受過治療、不符合強化化療資格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患者中開展,比較了阿扎胞苷(AZA,一種低甲基化劑)單藥治療方案、Venclexta/Venclyxto(venetoclax)與阿扎胞苷聯合治療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研究達到了達到了總生存期(OS)和複合完全緩解率(CR+CRi:完全緩解+伴血細胞計數不完全恢復的完全緩解)共同主要終點。
  • ...推出FLT3靶向藥物Xospata,治療復發性/難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2018年12月18日/生物谷BIOON/--日本藥企安斯泰來(Astellas)近日宣布,在美國市場推出白血病新藥Xospata(gilteritinib),該藥於上月底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經FDA批准的一種檢測方法證實存在FLT3突變的復發性或難治性(藥物難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成人患者的治療。
  • Cell reports:靶向AMPK治療白血病
    2015年5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激活AMPK能夠阻斷急性髓系白血病傳播但不會損傷正常造血功能 AMPK激活劑(GSK621)誘導的細胞毒性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自噬過程 共激活AMPK和mTORC1能夠協同抑制AML AM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