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早餐都被國內眾多營養學家稱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而且大多數人對此深信不疑。8月25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早餐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它對一天的能量攝取、新陳代謝以及膳食平衡作用不是那麼明顯。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報導稱,與當前的健康理念相反,英國巴斯大學做的研究認為早餐對一天中可能吃零食、加大食量可能造成的腸胃負擔改善作用很小,對人體代謝也沒太多影響。研究人員指出,那些每天吃早餐的人能更健康應該歸功於更全面、綜合、多元的飲食結構。
研究人員將兩組人進行對比研究觀察了6周,一組早上起床不吃任何東西,另一組在11點之前吃700卡路裡的食物,其中有350個都是才睡醒不到2小時。兩組人表現出的主要區別就是,不吃早餐的人一天吃的食物總熱量更少而已。而這一點違背了一直以來深信不疑的理論:不吃早餐的人在午飯和晚飯會吃得更多,暴飲暴食。但其實吃了早餐的人會攝入更多熱量(約442卡路裡),主要是在上午主動進食的。在實驗快結束時,吃早餐的人血糖水平明顯更穩定。
之所以會做這麼個研究,是因為負責人James Betts自己幾乎不吃早餐,而他也討厭身邊的人一直跟他說這樣不好,要改掉這個壞習慣,記得吃早餐。他們覺得Betts作為一個營養、代謝和統計學的高級講師應該更懂得這個道理才對。他說:「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的思想實在是根深蒂固,所以當知道早餐能不能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還沒有科學依據的時候都顯得很驚訝。」
我們可以發現,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往往更苗條、更健康。他們雖然不吃早餐但還是會遵循其他大多數「養生信條」,在飲食的選擇上更加均衡營養,並更常進行體育鍛鍊。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其中有句話是這麼敘述的:「我們的隨機控制實驗讓我們進一步觀察到,早餐是否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與它有類似發現的本月另一項研究裡,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研究員將志願者分成了三組,一組不吃早餐,一組是一直有吃早餐習慣的,第三組是照自己的習慣看吃還是不吃。四個月之後,不管哪組都沒人體重明顯下降,就算有也只有0.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