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尿能查胃癌?GC-MS助胃癌實現無創化診斷

2020-12-06 儀器信息網

  上海瑞金醫院7日披露,瑞金醫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朱正綱、於穎彥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尿液中可以檢測到胃癌標誌物。

  這預示著今後通過尿液就可以篩查胃癌。該成果對於實現胃癌的「無創化」診斷、提高胃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癌症研究權威刊物《癌症靶標(Oncotarget)》發表。

  據悉,中國是胃癌的高發區,早期胃癌症狀並不明顯,而國人對胃鏡檢查心懷恐懼,往往被查出胃癌時已是中晚期,錯失最佳手術治療時機。瑞金醫院外科研究團隊關注到腫瘤研究領域長期被忽視的生物樣本——尿液,並在研究中發現尿液中確實存在胃癌標誌物。研究團隊表示,這些新發現的尿液小分子化合物與血清傳統腫瘤標誌物對比,顯示出更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

  由於尿液中的代謝物是小分子物質,原有的檢測設備無法分析測試小分子化合物。瑞金醫院胃癌轉化醫學研究課題組從頭摸索並建立分析方法。研究人員收集取樣,利用分析化學領域的精密儀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暨GC-MS),對收集到的樣本進行初篩和第二步的定量分析驗證,最終發現胺基酸類和有機酸類共14種小分子化合物有生物學意義,這些新發現的胃癌尿液小分子化合物作為腫瘤標誌物與血清傳統腫瘤標誌物對比分析,顯示出良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其中有3種小分子在尿中的升高與胃癌不良預後有相關性。

  據悉,課題組早前已有胃癌血液標誌物研究成果入選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首批轉化專利,由張江智慧財產權運營平臺買斷並進行試劑盒的製備與報批。醫院方面表示,此次圍繞胃癌患者尿液小分子標誌物的創新性發現亦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據透露,課題組目前正著手進行尿液新型小分子標誌物的臨床實用檢測方法學探索,希望儘快使這項集醫工、醫理多學科交叉性研究成果早日實現臨床轉化,造福患者。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從胃癌分型、臨床診斷及治療出發,看胃癌綜合診治的重要性
    2.1 胃癌的內鏡診斷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近年來,內鏡技術不斷發展,各種新型消化內鏡逐步應用於臨床,實現了胃癌的早期診斷和內鏡下治療。胃癌的內鏡下診斷至關重要,白光內鏡( WLE) 是診斷胃腸道疾病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應用最廣泛。通過白光內鏡觀察胃腸道自然情況,記錄疑似病變部位並選取適合的方法進一步排查。 染色胃鏡可分為化學染色胃鏡和電子染色胃鏡,通過化學染料或特殊的光對病變表面的微細結構進行染色,區分病變及正常組織。
  • 【貼心醫生】抽血化驗能預測早期胃癌,靠譜嗎?
    在我國,胃癌、結腸癌、食管癌,被稱為消化道的三大惡性腫瘤,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其中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均居第二位。目前我國發現的胃癌90%屬於進展期,5年生存率低於30%,而早期胃癌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超過90%,甚至達到治癒效果。可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胃癌早期篩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女子突然噁心嘔吐,一查竟胃癌晚期 !胃癌來臨有6個信號,很多人白白...
    畢竟胃癌近年來越來越年輕化,有時候你以為只是小毛病,想著忍一忍或者自己隨便買點胃藥吃就過去了。但其實胃已經難受死了,它在「呼救」,而你的不作為對它來說是「雪上加霜」!29歲女子突然噁心嘔吐,一查竟是胃癌晚期@浙大一院公眾號曾經報導過一則病例,浙江寧波的倩倩(化名)是90後,平時身體還可以,食慾也不錯。
  • 「胃癌關愛日」為什麼胃癌會被稱為「中國式癌症」?預防胃癌請您...
    在中國,胃癌是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佔全球42.5%,患者人數佔全部腫瘤人數的1/4,被稱之為「中國式癌症」,平均每2~3分鐘就有1人死於胃癌,發病情勢堪憂,胃癌至今依然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是我國公共衛生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 自動化所等在胃癌隱匿性腹膜轉移智能診斷研究中獲進展
    自動化所等在胃癌隱匿性腹膜轉移智能診斷研究中獲進展 2019-03-28 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因此,早期診斷胃癌隱匿性的腹膜轉移具有重大的臨床價值。  針對這一挑戰性的臨床問題,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通過多項技術創新,將影像組學應用於胃癌隱匿性腹膜轉移的預測研究中,該研究基於胃癌原發灶和鄰近腹膜的定量CT影像組學特徵,並結合術前的Lauren分型,有效預測了胃癌患者的隱匿性腹膜轉移。
  • AI化身診斷胃癌小能手,模型敏感性高達近100%
    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癌症中心、北京協和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8月27日刊發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介紹了全球首個可用於胃癌臨床病理診斷的AI模型,有望幫助降低胃癌的致死率。
  • 廖專: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技術對胃癌高危人群早篩具有重大意義
    而在磁控膠囊胃鏡問世之前,國內也有小腸鏡或磁擾動式膠囊內鏡用於胃部檢查,但此類內鏡因為無法在胃部實現精準定位,檢測準確性和完整性都受到制約。「因為胃的空腔比小腸大很多,如果不能精確控制,有些地方肯定是死角,就像我們用手電筒照水管能照得很清楚,但是去照整個房間就會照不全了,所以需要精準的控制。」
  • 北京腫瘤醫院院長:什麼樣的人要做胃癌篩查?
    但目前來看,要想查出早期胃癌,只能通過做胃鏡; 用其他方式能查出的胃癌,已不是早期,而胃癌的期別,直接影響著治癒率。 胃鏡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藉助一條纖細、柔軟的管子伸入胃中,通過底部鏡子一樣的探頭,醫生能直視胃部,將胃看得一清二楚,不放過一點細微變化。
  • 確診胃癌後,他的半個胃被切除!這些症狀,都是胃癌的「腳步聲...
    跟遺傳風險低而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相比,高遺傳風險而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患胃癌的風險高5.14倍。 同時,與健康生活的人相比,生活方式一般的人群患胃癌的風險增加34%,而不良的生活方式更能增加到103%。
  • 「我28歲,入職體檢,查出了胃癌。」
    近1個月疼得特別厲害才去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胃癌」。 03 強哥,38歲,某企業管理人,一家老小剛搬進新房。頻繁工作應酬讓胃痛、反酸成了他的「老友記」。最近2個星期感覺特別難受,到醫院一查,竟得了「低分化胃幽門腺癌」。 2字頭、3字頭的年紀,一個個卻染上了「胃癌」,惡性程度還挺高!
  • 預防胃癌,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首選,最佳檢測方法是……
    陳述7:根除Hp可降低我國的胃癌發生風險,有效預防胃癌。陳述8:根除Hp後可以減少早期胃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術後的異時性胃癌發生。陳述9:根除Hp預防胃癌在胃癌高風險地區有成本-效益比優勢。陳述10:在胃癌高風險地區開展根除Hp的基礎上,應逐步推廣Hp的廣泛根除以預防胃癌。
  • 「我28歲,入職體檢,查出了胃癌」
    近1個月疼得特別厲害才去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胃癌」。 案例三 強哥,38歲,某企業管理人,一家老小剛搬進新房。頻繁工作應酬讓胃痛、反酸成了他的「老友記」。最近2個星期感覺特別難受,到醫院一查,竟得了「低分化胃幽門腺癌」。
  • 胃癌篩查的中國經驗
    因此,降低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公共健康問題。 胃癌篩查工作的重要性 胃癌的預後與診治時機密切相關,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而Ⅲ、Ⅳ期胃癌低於20%,因此,早期發現胃癌對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 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晚期胃癌患者有望迎來生存突破
    那麼,如何能儘早發現胃癌呢?劉寶瑞教授建議:「如果你是胃癌高發地區的人,或者你的直系親屬有這種病,你最好定期做一下胃鏡檢查。」這方面國外有不少非常成功的經驗,他們把胃鏡檢查作為常規體驗的手段。因此,在他們的胃癌患者當中,早期胃癌佔了很大比例。
  • 共餐、接吻就能得胃癌?一文讀懂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確是胃癌重要的危險因素,但有胃癌風險不等於一定會有胃癌結局。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終會成為胃癌。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終生患胃癌機率預估約為 1.8%,絕大多數人還是安全的。治療幽門螺桿菌確實能降低患胃癌的風險。
  • 打嗝反酸是胃癌?這些症狀注意了...
    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會增加胃的負擔,延長停留時間,可致胃黏膜損傷;另外細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有利於胃的保護。2咖啡、濃茶均為中樞興奮劑,都能通過反射引起胃黏膜缺血,使胃黏膜的保護功能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潰瘍發生。3喜歡饑飽不均。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 胃癌的早期症狀 胃癌早期存活率超過90%
    核心提示: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胃癌的死亡率是居高不下的,而且胃癌的發生率是越來越頻繁。但是早期的胃癌存活率可以達到超過90%,所以要對於胃癌的早期症狀有所認識,這樣才能及時發現胃癌,做到預防以及早日預防。   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胃癌的死亡率是居高不下的,而且胃癌的發生率是越來越頻繁。
  • 男子打嗝半年是胃癌 經常打嗝是胃癌前兆
    直到不久前他感覺胃疼,到醫院檢查,結果竟是胃癌。  延伸閱讀:頻繁打嗝不可忽視,當心胃癌找上門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胃癌引發打嗝呢?「平日生活中的打嗝,在醫學上稱為呃逆,往往因進食過快、過飽、精神刺激或大笑、咳嗽、體位改變時,肋間肌或膈肌承受的壓力突然改變引起的。」
  • 大便黑或許是胃癌的早期症狀表現
    胃癌在我國屬於高發癌,那麼胃癌的早期症狀有那些呢?請看下文的詳細介紹.   防治胃癌也像其他癌症一樣,關鍵在於「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據觀察研究發現,從胃組織某部位的細胞開始發生癌變,到臨床上出現一定的症狀體徵,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由量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醫學上稱之為「癌前期「。
  • 高鹽飲食+幽門螺桿菌=胃癌高危
    核心提示:日前召開的第七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公布了一組數據:我國胃癌患者約佔全球胃癌患者總數的40%;預計到2015年,我國胃癌的發病率還將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胃癌和哪些因素相關,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