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定尿蛋白!定量與定性,這裡給您講明白

2021-01-14 丁香園

工作中經常被問起「為什麼患者尿常規檢查中的蛋白結果與尿蛋白定量結果不一致?」對於這個臨床常見問題,檢驗科的解釋有時候並不能完全解答臨床醫生的困惑。那麼今天,就綜合一下資料,給大家說說「尿蛋白」。


尿蛋白是如何被檢測的?


經典教科書上根據檢測能力將方法分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兩大類。

常用定性方法 

試紙法(指示劑蛋白誤差法)、磺基柳酸法、加熱醋酸法。試紙法由於可自動化、簡便快捷、並與其他項目聯合檢測,被廣泛應用。

常用定量方法 

有用於總蛋白測定的雙縮脲法、麗春紅 S 法、鄰苯三酚紅鉬絡合顯色法;有用於白蛋白及其他特種蛋白測定的各種免疫學方法;有用於蛋白成分觀察的尿蛋白電泳法。(具體的方法原理在這裡不詳述,可以參考相關專業書籍)


定量定性相矛盾,到底有沒有尿蛋白?


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常見的現象和原因如下:

尿常規白蛋白定性陰性,尿蛋白定量升高

1、非白蛋白尿:由於尿常規蛋白定性僅對白蛋白敏感,對球蛋白的敏感性僅為白蛋白的 1/50~1/100。

對於多發性骨髓瘤、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來說,其尿中大量增加的是球蛋白,而這類疾病由於腎小球受到缺血、藥物等刺激,會分泌大量黏蛋白以及類黏蛋白,腎小管受到刺激會分泌 T-H 糖蛋白,因此尿白蛋白不一定陽性。

2、樣本變質:當尿液不新鮮變質時,尿液 pH < 3,可致尿常規蛋白假陰性;

3、留樣時間:尿常規多用隨機尿,對於功能性和體位性蛋白尿有時會是陰性;

4、藥物影響:如大劑量青黴素時可以對試紙法產生假陰性;

尿常規蛋白定性陽性,尿蛋白定量正常 

1、樣本變質:當尿液不新鮮變質時,尿液 pH>9,可致尿常規蛋白假陽性;

2、留樣誤差:尿蛋白定量多用定時尿(24 小時尿),由於留樣不全或誤差也會造成假陰性;

3、其他幹擾:尿液含有較多分泌物或細胞時,可能會造成尿常規蛋白定性假陽性。

尿常規蛋白定性陽性或尿蛋白定量升高,但尿微量蛋白定量正常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採用免疫法,用於檢測腎臟早期損傷時微量蛋白的存在,當尿常規強陽性或尿蛋白定量顯著升高時,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尤其是免疫投射比濁法)會因為蛋白過多出現「後帶」現象而呈現陰性結果。

對於檢驗人員,應該稀釋後複查,

對於臨床醫師,針對大量蛋白尿患者就不要送檢微量白蛋白檢測了。

其他不符情況 

有案例報導,當尿蛋白電泳裡有大量溶菌酶時,會造成兩者結果不符合,發現患者是血液系統腫瘤。


有管型就必然有蛋白嗎?


一般認為尿管型的出現必須以尿蛋白陽性為基礎,這是對的,但不能理解為尿常規中的蛋白陽性是尿液管型出現的前提。
丁香園站友 @ 子汗 針對這個問題做過全面的解讀:

1、非白蛋白尿(原理同上);

2、尿管型的形成需要一定時間,尿中檢出管型只能代表尿中蛋白質曾經升高,與本次尿常規中蛋白的陰陽性沒有必然聯繫;

3、尿液中的白蛋白濃度不穩定,大量飲水後有可能低於檢測下限,而尿液在經過離心後,尿管型仍可以觀察到;

4、試紙法的敏感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部分患者的尿白蛋白濃度處於臨界值附近,造成試紙法檢驗陰性;部分尿崩症患者由於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功能較差,使尿蛋白濃度低於檢測下限,造成尿蛋白陰性

5、試紙法尿液 pH < 3,可致尿常規蛋白假陰性;

6、試紙法對血紅蛋白不敏感,但血紅蛋白同樣可以形成血紅蛋白管型


一點建議


1、積極複查:由於尿液樣本自身和採集時的不穩定性,遇到懷疑的結果應積極複查;

2、注意留樣:清楚告知患者隨即尿、晨尿、定時尿的留取方法,避免留樣誤差。尿常規留尿要求女性患者流動水衝洗外陰後留取中段尿,男性患者清潔尿道口後留取中段尿;

3、方法選擇:定性方法快捷簡便,定量方法準確穩定,蛋白排洩率優於蛋白總量測定;

4、指南推薦 

▶ NICE 指南
在檢測和確定蛋白尿時,對於低水平蛋白尿,ACR  的敏感性更高,優於總蛋白/肌酐比值;對於高水平尿蛋白(ACR ≥ 70 mg/mmol)的定量和監測,可以應用總蛋白/肌酐比值;推薦在糖尿病人群中使用 ACR。

▶ KDOQI 指南
ACR 增高時應排除尿路感染,並在接下來 3 ~ 6 個月收集 2 次晨尿標本重複檢測。微量白蛋白尿 ACR 為 30 ~ 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 ACR > 300 mg/g,3 次標本檢測結果有 2 次達到標準則可確診。

工作組推薦晨尿為最佳檢測標本。

影響尿白蛋白的因素很多:代謝紊亂(酮症、高血糖)和血流動力學因素(體育運動、蛋白攝入、利尿劑使用、尿路感染)等,因此多數學者推薦以 3 次檢測結果作為確診依據,且尿樣均應取自晨尿。


相關焦點

  • 尿蛋白加號「+」,怎樣換算為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進來對照一下
    要衡量一個人的尿蛋白排洩量(率),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最準確的金標準。但由於需要留取24個小時的尿液並從中取樣,過程較為繁瑣,有時候會通過單次尿液,來推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單次尿液,包括晨尿和隨機尿,檢查的是尿蛋白的濃度,比如尿蛋白定性(加號「+」)、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濃度能代表總量嗎?可以大致換算一下,濃度不能完全代表總量,畢竟是有誤差的。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是什麼?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是什麼?臨床上,判定腎病發生與否,多通過尿常規檢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兩個指標進行綜合判定。尿蛋白定量判定能準確的反應受檢者的腎臟功能,常用的診斷指標即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偶然一次發生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不能確診為腎病。正常人,尿常規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範圍小於150mg/24小時。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這是許多患者都會詢問的一個問題,因為通過這個答案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蛋白尿,關於此問題,我們將請到腎病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 尿蛋白檢查,不止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你檢查清楚了嗎?
    很多腎病患者是在發生水腫後,才到醫院檢查出來了尿蛋白超標,從而知道自己得了腎病。 1695年,德克斯(Dekkers)把一位肺癆患者的尿液煮沸,然後加入幾滴醋酸,發現尿液中出現了混濁——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尿蛋白。 但尿蛋白其貌不揚,當時並未引起醫生們的重視。它就像廣闊沙漠中的一粒普通的沙子一樣不起眼,被人丟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沒人關心。
  • 謝宇:漫談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
    他是我們系的老朋友,在02年11月份,是咱們系成立20周年搞的一個學術活動月,那個時候謝宇教授在我們這裡待了一個月,講了六節課,給了我們的活動很大的支持。他長期以來在方法論、中國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建樹,他也希望進一步了解我們學生的想法、學生對社會學方法的一些理解,以及未來學習的一些打算。好,那我們開始,請。
  • 24h尿蛋白定量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區別?
    24h尿蛋白定量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區別?尿常規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檢查,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受檢者的腎臟功能,有利於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的早發現、早治療。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這兩者24小時尿檢的區別。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金指標!為什麼腎病患者還要檢查尿常規?
    就有患者提問:「同時去做了一個尿常規化驗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化驗,可兩個結果不一樣,一看尿常規化驗結果陰性,再看24小時蛋白定量檢查,結果是0.2>0.15,還是高,這是為什麼?」先來說說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斷腎病患者腎臟功能的金指標?
  • 定性與定量(巴菲特)
    周末好文分享: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特別重視定量分析,而成長投資之父費雪卻特別重視定性分析
  • 尿蛋白3 尿蛋白3嚴重嗎
    <=""p="">尿蛋白3+的原因之三溢出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是由於血循環中某些較低分子量(<6~7萬)的蛋白質異常增多,經腎小球濾出,並超過腎小管再吸收能力而出現蛋白尿。此類蛋白尿的特點:①是有引起異常血漿蛋白血症的原發病;②是尿蛋白定性分析可檢出特殊蛋白質;③是早期腎小球功能正常。
  • 收藏| 什麼是定性分析?儀器分析判斷定性定量的依據
    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未知成分的樣品,有金屬也有有機物,這些樣品的成分往往是不純的,也不清楚其中有哪些雜質元素,這時,對樣品進行定性分析就變得至關重要。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務是識別和鑑定物質有哪些元素、原子團、官能團或化合物組成,解決物質由什麼組成的問題。
  • 尿蛋白系列之6:從尿蛋白看腎病的輕重,以及未來病情的發展
    1.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尿常規可以顯示尿蛋白定性的結果, 不過,尿蛋白定性是個粗略的檢查,經常有患者尿蛋白明顯超標,但尿常規顯示陰性,這叫做「假陰性」,同樣還可能出現「假陽性」,醫生制定治療方案時也不會以加號為依據。 所以,看尿蛋白有多少,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金標準。兩者不相符時,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準。
  • 腎病|24小時尿蛋白和尿常規不相符,應以哪個為準?
    有的患者總是問我「同時去做了一個尿常規化驗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化驗,可兩個結果不一樣,一看尿常規化驗結果陰性,再看24小時蛋白定量檢查,結果是0.2>0.15,還是高,這是為什麼?」真納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
    近日有關於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的具體情況,那麼關於到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信息,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與科普下尿蛋白定性試驗為蛋白尿的過篩試驗相關的信息吧(以下內容來自於網絡非小編所寫,如有侵權請與站長聯繫刪除)(1)試帶法:利用pH指示劑的蛋白誤差原理。
  • 定性定量 | 產品介紹好方法
    談及產品介紹,有一種在概述階段非常便利的方法,叫做」定性、定量」。也是一線豪華品牌執行時比較強調的一套方法。咱們先從定性談起。從概念上來說,定性術語被解釋為定義錯誤或犯罪的性質,這是從法理解釋緯度來說。具體應用在汽車銷售領域,定性用以引導車輛概念是非常好的做法。而實際操作,又分兩種不同的形式拋出話題。
  • 24小時尿蛋白5.49多長時間能降下來
    尿常規檢查對尿蛋白的定性定量,雖然方便簡單,但一旦發現異常,即已到腎病晚期,耽誤了治療。在尿常規檢查無蛋白尿情況下,留取一 天中整個24小時的尿液送檢,採用比較敏感和精 確的方法,能檢出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如24小時尿蛋白定量增加達到異常標準,在排除泌尿系統炎症、結石、腫瘤和創傷等情況下,即可診斷為腎病早期,有助於及時採取針對性治療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 信息處理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UX研究
    非常高興能夠來到這裡,非常高興邀請我來到這個會議室和大家進行交流。已經快要到了今天最後的部分,所以我主要是想講一些理論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讓大家找到一些似曾相識的感覺,讓大家回味到今天之前的演講。今天上午我們講到了不同國家的消費者趨勢,還有每個國家彼此之間的對比情況,我們有跨國研究。
  • B肝兩對半定量和定性檢查的區別
    B肝兩對半定量檢查和定性檢查本身是比較容易區分的,不過最近依然有不少通過網絡諮詢的網友諮詢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不清楚兩者檢查的意義,不明白什麼時候才是定性檢查、什麼時候才是定量檢查。藉此機會,我們就再次詳細的闡述一下B肝病毒標誌物的常規檢查方法和他們之間的區別和使用場景。
  •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
    原創 陳環 檢驗醫學網作者: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檢驗科 陳環作為一名檢驗工作者,小編在門診窗口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中總有那麼一兩個讓我印象深刻,比如「為什麼要留這個24小時尿蛋白定量
  • 壁虎醫生:尿常規有+號,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
    > 很多朋友都會疑惑,為什麼做尿常規蛋白有+-、+號時,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卻又是正常的尿常規有+號,尿比重升高,比重升高就提示尿液濃縮,尿液濃縮時可能會出現尿蛋白假陽性,喝水後就相當於把尿液稀釋,再做檢查就沒有尿蛋白了。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評估蛋白尿程度的金標準,尿常規中的尿蛋白可以做參考,但是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準。
  • SEM如何定性、定量分析?一文搞定電子探針顯微分析的原理及應用
    那麼,小析姐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電子探針顯微分析的原理和特點。電子探針的功能主要是進行微區成分分析。它是在電子光學和X射線光譜學原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效率分析儀器。用細聚焦電子束入射樣品表面,激發出樣品元素的特徵X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