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摘要:大片段串聯重複影響基因表達、染色體3D結構以及植物-病原菌響應(Genome Research)

2021-02-19 植物類SCI摘要

Hope everybody can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Large tandem duplications affect gene expression, 3D organization, and plant–pathogen response

大背景:Rapid plant genome evolution is crucial to adapt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小背景: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and gene 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 are two important tools for genome evolution and sources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genes.

問題:However, their emergence takes many generations.

主要發現:In this study, we show that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 significant loss of ribosomal RNA (rRNA) genes with a past history of a mutation for the 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CAF1) complex causes rapid changes in the genome structure.

結果1-大片段同向串聯重複:Using long-read sequencing and microscopic approaches, we have identified up to 15 independent large tandem duplications in direct orientation (TDDOs) ranging from 60 kb to 1.44 Mb.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se TDDOs appeared within a few generations, leading to the duplication of hundreds of genes.

結果2-TDDOs的影響:By subsequently focusing on a line only containing 20% of rRNA gene copies (20rDNA line), we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TDDOson 3D genome organizationgene expression, and cytosine methylation. We found that duplicated genes often accumulate more transcripts. Among them, several are involved in plant–pathogen response, which could explain why the 20rDNA line is hyper-resistant to both bacterial and nematode infections. Finally, we show that the TDDOs create gene fusions and/or truncations and discuss their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plant genomes.

快速的植物基因組演化對於植物適應環境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染色體重排和基因拷貝數變異是兩個基因組演化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創造新基因的主要來源。但是,這兩個的出現需要許多世代的積累。在本文中,作者發現擬南芥中,染色質組裝因子CAF1複合物的突變以及大量rRNA基因的丟失會導致基因組結構的快速改變(CAF複合物的組成因子fas1和fas2突變體雜交,產生的後代(FAS1 fas1/FAS2 fas2)再自交產生的野生型(FAS1 FAS1/FAS2 FAS2)基因型會導致植株的rRNA基因數目只有Col-0的20%,但是表型與Col-0一致,沒有顯著變化)。通過長讀長測序和微觀方法,作者鑑定了到了15個獨立的大片段正向串聯重複(TDDOs),大小從60kb到1.44Mb不等。作者的數據顯示這些TDDOs在幾個世代內就會出現,導致了數百個基因的複製。基於一個僅含有20%的rRNA基因拷貝的株系20rDNA,作者研究了TDDOs對於基因組3D結構、基因表達以及胞嘧啶甲基化的影響。作者發現複製的基因經常會積累更多的轉錄本。在這些基因中,有一些基因參與了植物對於病原菌的響應,從而也解釋了為何20rDNA株系存在對細菌和線蟲侵染的超高抗性。最後,作者發現TDDOs會導致某些基因的融合或截斷,並且討論了其對於植物基因組演化的潛在影響。

Frédéric Pontvianne

個人簡介:

2003-2007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博士;

2007-2009年,華盛頓大學,博後;

2009-2011年,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博後;

2011-2012年,蒙彼利埃分子遺傳研究所,博後。

研究方向:基因在細胞核中的位置如何影響基因的表達。

doi: 10.1101/gr.261586.120

Journal: Genome Research

Published date: Oct 15, 2020

相關焦點

  • 3D Genome Browser:實現可視化基因組3D結構和長距離染色體作用 |...
    Choudhary, Yun Li, Ming Hu, Ross Hardison, Ting Wang and Feng Yue 發表時間:2018/10/4 數字識別碼: 10.1186/s13059-018-1519-9 原文連結: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
  • ...實現可視化基因組3D結構和長距離染色體作用 | Genome Biology
    Choudhary, Yun Li, Ming Hu, Ross Hardison, Ting Wang and Feng Yue 發表時間:2018/10/4 數字識別碼: 10.1186/s13059-018-1519-9 原文連結: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
  • 串聯重複基因在植物代謝進化中的作用 | BMC Biology
    論文標題:Tandem gene duplications drive divergent evolution of caffeine and crocin biosynthetic pathways in plants 期刊:BMC Biology 作者:Zhichao Xu, Xiangdong Pu et.al 發表時間:2020/06/18
  • 一作解讀|Give me five-以TaCYP81Ds為例,重要基因的串聯重複影響...
    與水稻、玉米相比,小麥的種植周期更長,所以更容易受到環境脅迫(尤其是土壤逆境脅迫)的影響。另一方面,小麥龐大的基因組(超過水稻基因組的20倍)中約85%的序列為轉座子,十分有利於基因重複(gene duplication)事件的發生,繼而引起基因家族的擴增(expansion)。
  • 科學家建立食氣梭菌大片段基因簇染色體整合表達新技術
    科學家建立食氣梭菌大片段基因簇染色體整合表達新技術 2019-01-14 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因此,亟待發展高效的分子技術平臺,用於其代謝工程設計、改造以及合成生物學研究,進而創建更為高效和產物多樣化的人工固碳體系,實現一碳氣體生物轉化利用能力的提升。  為構建高效且產物多樣化的食氣梭菌細胞工廠,無論是天然產物的強化合成,還是異源途徑的適配表達,大片段代謝途徑基因簇在染色體上的高效整合與編輯都是必須用到的有效策略,其遺傳穩定性顯著優於藉助游離性質粒載體的方法。
  • 每日摘要:核心雙子葉植物古六倍化的「前世今生」(Genome Biology)
    to a repacking of the genome and eventual return to diploidy.全基因組複製事件主宰了植物的演化歷史。全基因組複製事件其中一個後果便是基因組在經歷二倍體化時發生了劇烈的重組,在此過程中,各種各樣的缺失和重排拼湊整個遺傳物質,最終導致基因組重新組合形成二倍體。本文中,作者研究了一個基礎雙子葉植物毛茛科耬鬥菜屬的全基因組複製歷史,並探討了核心雙子葉植物的起源。
  • 專家點評Cell|利用基因組圖揭示癌症複雜結構變異特徵
    簡單的結構變異模式如刪除(deletion)、串聯重複(tandem duplication)只由一個或兩個位點斷裂-融合組成新的連結(junction),而複雜的結構變異則會引起多個連結且組合成各種複雜的序列,通常還會伴隨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aberration),例如染色體碎裂(chromothripsis)、複雜染色體重排(chromoplexy)、斷裂-融合-橋染色體循環(breakage-fusion-bridge
  • Genome Research:研究生發現更全面染色體測序方法
    統計學方法的作用是巨大的,因為當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完成了一種生物體基因組的測序的時候,實際上意味著他們已經獲得了兩條染色體的測序融合的結果,但是USC生物信息學家Lei Li表示,「這並不代表事實。」
  • 最新摘要預覽!-2017植物基因組與基因編輯學術研討會
    基因編輯是一種用於精確操縱細胞和生物體內基因和基因組的技術。近年來正迅速影響著植物基因組學研究領域,逐漸受到學術界及全社會的關注。生物谷在將於11月10日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舉辦《2017植物基因組與基因編輯學術研討會》。為大家提供一個交流技術和前沿信息的平臺,推動植物基因編輯領域的發展。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福利哦,部分與會嘉賓的摘要分享!
  • 高度重排的染色體揭示基因組拓撲結構
    高度重排的染色體揭示基因組拓撲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4 20:25:17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ileen E. M. Furlong、Jan O.
  • 利用三代變異檢測技術研究番茄馴化位點一個重複片段中和了一種...
    第三代測序技術崛起了,伴隨而來的三代變異檢測技術也成為發現大片段結構變異的新寵兒,從2016年醫學研究人員首次用 PacBio 測序技術找到致病性結構變異成功診斷罕見疾病,到2018年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的研究人員採用
  • 小麥SBP-b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組鑑定,表徵和表達模式分析
    小麥SBP-b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組鑑定,表徵和表達模式分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60695/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 陳新宏團隊摘要
  • 基因組大片段缺失服務,來啦
    圖1.基因結構變異對番茄基因表達和作物改良影響概述圖這項研究中,他們以甘藍型油菜為例,對具有廣泛結構變異的植物基因組進行了研究,證明了全基因組長讀段測序技術具有高效的檢測內源性基因組結構變異(Structural Variation,SV)的能力。利用長讀段測序技術揭示了油菜中分布廣泛中小型SV,發現高達10%的基因受中小型SV事件的影響,表明中小規模的SV可能是異源多倍體農作物中功能基因多樣性的主要驅動力。
  • Nature | 迄今最為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圖譜,揭示小麥現代育種進程中...
    進一步分析基因組的變異發現10個RQAs之間大約12%的基因存在PAV變異,基於這些數據的聚類結果與PCA分析結果相一致。研究人員還發現大約有26%的基因發生串聯重複或加倍,說明基因拷貝數變異對於小麥的遺傳變異具有重要的影響。另外研究人員還對小麥育性恢復Rf基因家族在RQAs基因組中的擴張進行分析,說明了育種選擇對基因擴張的影響。
  • ...最為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圖譜,揭示小麥現代育種進程中的遺傳變異
    進一步分析基因組的變異發現10個RQAs之間大約12%的基因存在PAV變異,基於這些數據的聚類結果與PCA分析結果相一致。研究人員還發現大約有26%的基因發生串聯重複或加倍,說明基因拷貝數變異對於小麥的遺傳變異具有重要的影響。另外研究人員還對小麥育性恢復Rf基因家族在RQAs基因組中的擴張進行分析,說明了育種選擇對基因擴張的影響。
  • 每日摘要:苔蘚植物中一個類菌根基因作用於幹細胞和配子體發育(Nature Communications)
    植物早期對於陸地的殖民與菌根或類菌根真菌密切相關。目前,我們除了知道真菌在植物適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植物與真菌互作後所獲取的來自真菌的基因是否亦或是如何影響陸地植物的發育的還不清楚。本文中,作者報導了一個苔蘚植物中的macro2結構域基因很有可能來源於毛黴菌,該類群包含許多在早期陸地植物中發現的類菌根真菌。
  • 每日摘要:美洲黑楊雌雄異株的性別決定基因鑑定(bioRxiv)
    植物的性別決定系統和性染色體相對來說在演化史比較「年輕」。本文中,作者發現一個完全雌雄異株的林木美洲黑楊(Populus deltoides)處於性染色體形成的早期階段,其中雌株和雄株的性別在遺傳上分別由兩小段與X或Y物理連鎖的序列所決定。有趣的是,有兩個Y基因在對應的X染色體上丟失了。
  • Cre-loxP系統是當前最好的哺乳動物和植物基因組的重組系統
    然而,過表達Cre蛋白能導致哺乳動物細胞的染色體重排,據推測其發生在同loxP位點有一定序列相似性的位點。但是,通常cre 基因的表達對真核細胞是無毒性的,受小鼠金屬硫蛋白I啟動子或巨細胞病毒啟動子調控的cre轉基因小鼠的發育、生長或生殖能力不受影響。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副所長韓斌
    作為國內首次完成大基因組單條染色體的精確測序,這是我國在生物領域基礎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具有深遠的學術意義和經濟前景。該成果也被兩院院士評為2002年全國"十大"科技新聞榜首之一。韓斌研究員長期從事基因組學的基礎研究,並致力於利用不斷發展的基因組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水稻基因組結構、功能和遺傳改良潛力。
  • 大型基因組(Large Genome Size)研究策略與思路
    植物基因組大小具有多樣性主要有兩個因素:(1) 多倍體或全基因組複製,引起了植物基因組大小的逐步增加:(2) 拷貝數的變化,可能導致植物基因組大小的變化;DNA重複序列在大多數植物中佔據基因組DNA序列的大部分,以幾百萬個拷貝的形式出現;隨著GS的增加,重複DNA序列比例在一定程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