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暴風雪引發停電危機波及晶片工廠,或加重全球晶片供應危機

2021-02-25 全球技術地圖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公布超過5萬個不同種族的全基因組數據,有助於促進精準醫療、縮小健康差距

據NIH官網2月10日消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的研究人員使用「精準醫療跨組學項目(TOPMed)」參與者的數據,分析了主要來自少數種族的53000多個全基因組。這些基因數據揭示出心臟、肺、血液和睡眠障礙等影響在基因研究中常被忽視的少數種族群體的方式,有助於促進精準醫療,縮小不同種族和民族間的健康差異。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期刊。

 

非洲出現多例伊波拉死亡病例,世衛組織已向非洲6國發出伊波拉疫情預警

據生物世界公眾號2月15日消息,非洲國家剛果金衛生部門宣布該國一名醫務人員感染伊波拉病毒,這是該國本月報告的第4例伊波拉病例。此前,剛果金已爆發11輪伊波拉疫情,上一輪於2020年11月結束。截止15日,剛果、幾內亞確診19例伊波拉病例,6例死亡病例。幾內亞政府於2月14號正式宣布疫情暴發,這是該國繼2013-2016年的西非伊波拉疫情以來,再次暴發伊波拉疫情。世衛組織已向包括獅子山和賴比瑞亞在內的6個非洲國家發出預警,外界擔憂在新冠疫情和伊波拉疫情的夾擊之下,當地醫療系統可能不勝負荷。

 

瑞典200餘名兒童出現新冠長期症狀

據海外網2月16日消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阿斯特麗德·林德格倫兒童醫院已診斷出214名出現新冠長期症狀的兒童。這些兒童的平均年齡為11歲至13歲,主要出現疲勞、嗓子疼、頭痛、噁心及反覆出現感染等典型症狀,一些兒童還出現了注意力和記憶方面的缺陷。瑞典政府已決定投入5000萬瑞典克朗(約合600萬美元)資助對新冠長期症狀的研究,以及治療患該病症的兒童。最新研究顯示,新冠長期症狀可能比人們想像的更為普遍。英國國家統計局去年12月表示,有五分之一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狀持續了5周或更長時間;十分之一感染者的症狀持續了12周或更長時間。

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HERA孵化器」計劃,以應對冠狀病毒變異的威脅

據European Commission官網2月17日消息,歐盟委員會主席宣布啟動名為「HERA孵化器」的歐洲生物防禦準備計劃,開啟對抗冠狀病毒的新階段。衛生應急準備和響應管理局(HERA)孵化器計劃將匯集科學、工業和公共當局所有可用資源,使歐洲能夠應對冠狀病毒變異的威脅。該計劃詳細闡述了歐盟委員會將採取的具體步驟,以及重點關注的三個關鍵方面:一是檢測和分析病毒的新變種;二是研發對新變種病毒更加有效的新疫苗;三是大規模快速生產適應新變種病毒的疫苗。

 

英國批准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健康志願者將暴露於病毒環境中以幫助科研人員進行相關研究

據海外網2月18日消息,英國臨床試驗倫理機構已批准新冠病毒人體試驗,並將在1個月內啟動。屆時,將有90名18-30歲的成年志願者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接觸新冠病毒,以幫助科研人員了解人體對病毒的反應、病毒的傳播方式,以及引發感染所需病毒的最少數量。該人體試驗的志願者需進行健康風險檢測後才能獲準參加試驗,並將接受17天的隔離和密切監控,以及超過12個月的隨訪。英國希望通過該試驗加速對新冠疫苗和療法的了解和開發。

相關焦點

  • 暴風雪席捲美國中西部多州,5500萬人受到波及,已造成10人身亡
    就在上周末,一場災難再度降臨美國本土,冬季暴風雪席捲了美國中西部地區,多個地方的交通設施因為暴雪受阻無法通暢,至少5500萬美國人的生活受到波及。截止到12月16日下午,已經有10人在暴風雪中喪命,其中密蘇裡州有4人、內布拉斯加州有3人、印第安納州有2人、堪薩斯州則有1人。
  • 汽車晶片短缺致全球汽車巨頭減產
    汽車晶片面臨嚴重短缺,已波及全球!因此最近豐田、日產、大眾,本田等多個汽車巨頭都公布了相應的減產計劃。晶片緊缺會延續至2021年一季度。今年下半年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商都可能遇到晶片不足的問題,並且晶片價格會進一步攀升。由於半導體短缺,豐田汽車決定減少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工廠生產的Tundra皮卡的產量。
  • 晶片短缺「卡住」全球多個行業 需求量猛增始料未及
    本報記者 李司坤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 張 靜「全球晶片供應短缺正影響手機生產和筆記本電腦製造等一整條電子產業鏈。」今日日本網站21日報導稱,根本的原因在於,亞洲相關企業對晶圓製造廠的投資不足,這意味著面對5G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汽車快於預期的需求增長,這些企業難以提高晶片產量。東亞晶圓供應吃緊韓國「全球財經」網站23日的報導稱,全球半導體不足並非突然出現的,此前受美國制裁的華為就曾大規模囤貨。
  • 晶片供應緊張,汽車減產成定局
    據外電報導,福特表示,其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裝配廠將停產。菲亞特克萊斯勒表示,將推遲其墨西哥工廠生產重啟時間,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布蘭普頓的工廠也將停產。豐田表示,將削減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工厂部分皮卡的產量。 由於半導體供應短缺,本田計劃本月將汽車產量減少約4000輛。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車企應對三連:減產,轉產,找替代日前,廣汽集團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因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導致全球經濟情勢受到波及,我們個別企業也收到了供應商關於部分車型零部件供應將受到影響的預警信息,相關情況還在滾動確認中。」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美國禁令生效,任正非以後該怎麼辦?
    9月15日過後,對華為而言是個全新的時期,中國的晶片行業也不得不面臨潛在巨變。 美國政府一聲令下,美國本土企業停止給華為供貨並不令人驚訝,為何韓國、日本、臺灣的半導體企業也不得不遵從? 簡單而言,有兩個原因:中國沒有獨立的晶片設計和製造能力,美國技術在全球晶片行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美國60年房地產牛市如何終結並引發金融危機?!
    房地產危機導致抵押貸款相關證券大幅貶值,觸發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居民違約率上升,導致資本市場上抵押貸款相關證券及場外衍生品的淨值顯著縮水,大批參與投資的金融機構,特別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面臨嚴重虧損,甚至有破產風險。避險情緒急劇升溫,美國流動性市場枯竭、金融市場暴跌,波及包括銀行在內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更進一步衝擊房地產市場。
  • 蝴蝶效應顯現 疫情波及全球汽車產業鏈
    這一次雖然疫情發生在中國,但實際上因為疫情所引發的汽車行業停工停產,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全球汽車產業鏈。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國內汽車市場  亞洲市場:零部件供應短缺波及韓日由於地理位置、成本考量等因素,來自韓國及日本的汽車製造廠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影響程度最大,作為中國大陸境外第一家停產的汽車企業,現代汽車2月4日宣布,因來自中國的車用線束等零部件供應短缺,位於蔚山的5家現代汽車工廠於2月7日正式停產。
  • 危機之下 一年投資17家晶片企業
    為了自救,華為現在已經賣了榮耀子品牌,不過想要從根源上解決晶片斷供問題不是賣幾個子品牌就能解決的。因此,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曾表示,要解決當下危機,華為必須將全方位紮根半導體,突破物理學材料學的基礎研究和精密製造。而華為確實也兌現了紮根半導體行業的承諾。
  • 聯電8吋晶圓廠發生斷電事故 下遊晶片供應更緊張
    打開APP 聯電8吋晶圓廠發生斷電事故 下遊晶片供應更緊張 林子 發表於 2021-01-10 09:19:08 原本就已極度緊缺的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遭遇「斷供」危機!華為麒麟晶片將...
    遭遇「斷供」危機!華為麒麟晶片將絕版8月7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總部舉辦。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會上表示,今年秋天上市的Mate40手機將搭載更為強大的麒麟9000晶片,「遺憾的是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他表示,華為並未參與重資產投入、密集型的半導體製造產業,只參與晶片的設計,這也使華為在此領域受制於人。外媒報導稱,高通正在遊說美國政府撤銷向華為出售零部件的限制,希望能向華為出售晶片。
  • 傳華為將首發聯發科6nm晶片,唯創新可破製程「內捲化」危機
    傳華為將首發聯發科6nm晶片,唯創新可破製程「內捲化」危機 2020-12-02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認識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和...
    2007年8月,美國次貸危機突然爆發,導致美國陷入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繼而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全世界正面臨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已引發了不同程度的世界性經濟社會危機,目前還未見底,今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 關注加州電力危機 推動中國特色電改不斷前進
    今年夏天,持續高溫天氣等因素引發美國加州電力危機,加州電網在未提前告知政府和居民情況下  期間,加州日前電力市場電價更是突破1000美元/千千瓦時,高出第三季度平均水平20-30倍,仍然沒能有效緩解電力危機,引發廣泛關注。  縱觀國際電力改革,並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普適模式,但電力改革方法論的正確與否確至關重要,各國必須根據國情借鑑國際經驗進行探索。  當前,我國正深入推進電力改革。
  • iPhone 8迫近 記憶晶片供應趨緊 電子設備製造商忙備貨
    iPhone,這或將令全球記憶晶片供應進一步趨緊。基於這種情況,全球電子產品製造商爭先恐後儲備記憶晶片,以保持生產線正常運轉。  雖然蘋果和三星電子不會對記憶晶片供應造成嚴重的打擊,但行業消息人士和分析師表示,部分電子產品製造商高價籤訂期限更長的記憶晶片供貨合同。三星電子本身是全球最大記憶晶片製造商。  另外一些公司則比以往更早下訂單,以確保他們處於危險水平的低庫存不至於完全枯竭。
  • 一場引起世界大混亂,毀滅50萬億市值的危機在十年後終於讓西方清醒:美國靠不住了!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談到,這場危機持續時間之久、波及範圍之廣、導致損失之重、復甦過程之難,是許多人始料未及的。2013年7月,美國達拉斯聯儲的兩位研究人員在其發表的文章中,嘗試對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的成本進行了計算。
  • 美籍華裔晶片專家馬佐平:眾大佬助力華為,國家持續投入晶片研發
    近日的華為遭遇史上最嚴峻晶片危機,牽動著億萬同胞的關注。其中,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微納電子美籍華裔科學家馬佐平,在採訪中提出"華為應該韜光養晦,不要老說自己是第一"的言論引發網友爭議。其實,馬佐平的言論是有科學基礎的,早在16年前他就預料到了這場晶片危機。01 世界級半導體權威現年74歲的馬佐平,出生於1945年的蘭州,幼年曾經生活在新疆,後來隨父母遷往臺灣,大學畢業後,去了美國耶魯大學攻讀電機博士學位。
  • 馬斯克大腦晶片植入引發倫理擔憂
    打開APP 馬斯克大腦晶片植入引發倫理擔憂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11-20 14:59:05 馬斯克大腦晶片植入引發倫理擔憂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是眾多研發大腦晶片的公司之一,儘管其晶片植入可能即將開始
  • 中國又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儲量僅佔全球3%,比晶片還要短缺
    可以說,相比晶片我國更加缺少鎳資源。在極度依賴進口的情況下,我國企業近期增加對國外鎳礦的投資。據金十數據1月4日消息,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格林美宣布,其旗下荊門格林美將加大對印尼鎳礦項目的投資,中企在鎳相關項目的持股份額由原來的36%增加到72%,成為最大股東。中國此舉就是為了打破鎳稀缺的僵局,同時也掌握了又一戰略礦產的話語權。
  • 全球風暴,歐盟的最大危機來了!
    當前,各國在政策上,不論是為企業提供流動性,還是減稅,救助低收入群體,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方向均為阻斷經濟受重創從而引發負向循環,這必將是有效的。而美國就更不用擔心了,美國可以用今天印出來的美元解決昨天惹出來的麻煩,對美國來說本質上「不缺錢」,不存在沒錢的情況,它有自己的印鈔機,而且後果由全球承擔,其他眾多國家卻是做不到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