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古希臘雕刻

2020-12-06 藝術寶庫美術

愛琴和古希臘的藝術

古希臘雕刻

「希臘」一詞意為典雅、優美。後來創造出許多雕刻藝術傑作的希臘人正與這典雅、優美之名相稱,可謂名副其實。希臘三面臨海,北面連接歐洲大陸。境內多天然良港,可以經過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為航海和對外貿易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自然環境,內陸多山,土地貧瘠,但是盛產大理石,為雕刻藝術提供了極方便的物質材料。

一、邁錫尼工藝雕塑

邁錫尼城位於希臘半島南端的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東部。發生於這個地區的文化因邁錫尼城而得名,史稱「邁錫尼文化」,成為克裡特文化之後的又一重要文化。

在荷馬史詩的記載中,荷馬常用「多金的」這個詞來形容邁錫尼。其實它並不盛產黃金,但是金銀工藝製品相當發達,這是由於邁錫尼人同產金國,尤其是埃及人直接貿易所形成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面具、金酒器等。當今考古發現除獅門有裝飾雕刻外,雕塑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金銀工藝製品上。

動物雕塑在酒器工藝中被廣泛運用。《獅頭酒杯》是用金箔敲打而成的,形象以寫實為基調,著力於裝飾雕琢,簡練概括,呈現獅子的基本形象特徵。最有趣的是有雙把手的高腳《鴿子酒杯》,造型不一般,這種形狀的酒杯在史詩《伊利亞特》中曾有過描寫:「旁邊放著一個酒杯,是老人從家鄉帶來的。它鑲嵌著金釘,杯的提耳一共有四隻,每個提耳上面站著一對黃金鴿子,好像正在啄飲;提耳下面有兩條長柄。」這是真實的記錄,「史詩」確有史實根據。

金面具是喪葬品,模仿死者的面容製成,一般是罩在身分高貴的死者的臉上,這些面具實際上就是氏族部落首領的遺像。所以每個面具的面型都有特點:有的濃眉大眼,有的淡眉微現,有的嘴唇緊閉。邁錫尼的這種為死者罩面具的風俗,古埃及人早已沿用,且有明顯的宗教含義:為死者留下一個不朽的面容,以便死者的靈魂飄蕩四方以後還能找到自己的歸宿。邁錫尼人製作面具是否也具有這宗教意思,至今尚無史料證明。

金面具

愛琴海藝術從地理環境上看起來似乎前接埃及藝術,後帶希臘藝術,但是它決不是埃及藝術和希臘藝術的中間媒介。愛琴海地區的雕塑藝術具有民族的、地方的特徵,這種個性特徵既表現在藝術形式構成上,也表現在審美意識上。愛琴海藝術形象給人們的視覺感受不像埃及那樣地對神靈和法老的崇拜,更多的是對神靈和王者的無視。他們的藝術直接同人類自身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藝術形式比起古埃及來更為輕鬆自然,具有和諧的節奏感和波動律。

克裡特歷經盛衰,特洛伊戰爭使特洛伊毀滅,邁錫尼衰落,一幫野蠻的遊牧民族阿提卡人南下,一代古老文明便在鐵蹄下變為一片廢墟。但就在這文明的廢墟上滋生出了古希臘文明。到了公元前12世紀,愛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蠻族入侵的嚴重破壞。但不屈的希臘人在這塊曾經有過豐厚文明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燦爛的希臘文明,成為歐洲文明的真正始祖。進入奴隸社會的希臘半島,建立了200多個奴隸制城邦國家,每一城邦以城市為中心連同城郊農村組成大小不等的國家,各自為政。其中最強大的是雅典和斯巴達。由於國窮民貧,為了生存和發展,各城邦國家之間不斷發生戰爭,弱肉強食,為了保存自己,掠奪財富,城邦國家實行強國強兵政策,在城邦內部實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參與城邦治理,十分重視民族體格素質的鍛鍊,所以管理國家、鍛鍊身體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希臘本土氣候宜人,陽光充足,溫度適中,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適宜於戶外裸體鍛鍊和比賽。由於裸體運動,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不以露體為恥,反以健美身體為榮,這引起美學家們的關注和藝術家的表現,美學家們發現人體美,藝術家們創造美的人體。大政治家伯裡克利斯說:「我們是愛美的人。」希臘民族是愛美、創造美的民族。

希臘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不僅發現、孕育和創造了美,而且也創造了神,在希臘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臘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臘人把強健的身體看成是一切善與美的本原,而把希臘神話視為藝術的精神本源,正如馬克斯所指出的:「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所以希臘藝術主要成就表現在神與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廟建築。希臘美術的主要特點是無所不包的和諧與規律性,還有莊嚴與靜穆。它的主要標誌是人體美,希臘人為人類貢獻了高不可及的藝術典範之作。

二、希臘雕刻藝術

由於北方蠻族南下毀滅了克裡特和邁錫尼的文明,希臘人被迫重新創造自己的文明。希臘文明主要表現在希臘神話、建築和雕刻上。

希臘雕刻分4個時期,即荷馬時期(公元前12世紀—前8世紀),因荷馬史詩是這一時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風時期(公元前750年—前6世紀末),因這時期的雕刻藝術呈古樸稚拙的風格而得名;古典時期(公元前5世紀下半期—前334年),指希波戰爭結束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侵;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4年—前30年),指羅馬滅亡埃及託勒密王朝這一歷史時期。

1、荷馬時期希臘神話 荷馬時期的開始,是以多利亞人從希臘半島北半部南下為標誌的,約在公元前12世紀末到11世紀。這個時期是氏族部落社會,已進入鐵器時代,它改變了荷馬時期的社會面貌:產生了私有財產和階級分化,進入奴隸社會,這時期政治上盛行原始民主制。到荷馬時期末已由部落的管理機構開始向國家統治機關過渡。由於多利亞人的南下,克裡特和邁錫尼文化遭到毀滅,希臘文化必須從頭開始。從公元前12世紀到前8世紀的近四百年時間裡,遺存的藝術史料甚少。由於荷馬史詩在這一階段匯集而成,並且反映了這一時代的精神面貌,所以史稱「荷馬時代」。

荷馬史詩是指《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相傳為古希臘著名盲詩人荷馬所作。這兩部史詩是希臘初期文明的百科全書,正如柏拉圖所說,「荷馬培養了整個希臘」。換句話說,不了解荷馬史詩也就無法理解希臘文明。這又必然涉及到希臘神話,因此又可以說,如果不了解希臘神話就無法鑑賞希臘雕刻藝術。馬克思曾說過,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荷馬時代正是希臘神話的形成時期,略知一些希臘神話,對於探討、鑑賞希臘、羅馬乃至後來的文藝復興美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希臘神自成神系,稱「奧林匹斯神系」,前後兩輩。在未有宇宙之前只有混沌神——卡俄斯。卡俄斯生下大地女神、地深處神、愛神、黑夜神。兩個黑夜神又生下了太空神、白晝神、死神、睡眠神。克洛諾斯奪了父王之權與妹妹瑞亞結合生了六男六女,最小的叫宙斯。宙斯後來取代父親主宰世界,又與兄姐及子女組成新的神系家族,生活在希臘人敬奉的聖山奧林匹斯山。人們在藝術品中常見到的諸神主要都是這個神系及他們繁衍的後代。

從神族家譜來看,希臘神話顯然是原始社會群婚制的產物。各種神職是人對自然現象不理解,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企圖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從而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這正如恩格斯所說的:「由於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產生了。」

2、古風時期的雕刻

公元前8世紀到6世紀,希臘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部落首領的權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隸制度在希臘形成,開始建立了奴隸制的城邦國家。希臘在政治上與經濟上很快成為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強大的力量。在荷馬時期,雕刻藝術僅是一些小雕像。真正古希臘雕刻史的首頁應從古風時期開始。因為古希臘雕刻中最突出的人體雕刻就是在這一時期奠定基礎的。

法國美術史家丹納曾說:希臘人表現人體還有一種全民性的藝術,更適合風俗習慣與民族精神的藝術,或許也是更普遍更完美的藝術,這就是雕塑。人體雕刻藝術是古希臘雕刻藝術之冠。人們從保存下來的屬於古風時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可以窺見人類幼年時代的文明成就。古風時期的男子人像雕刻主要是青年全身裸體立像,希臘人稱為「庫羅斯」(意為「小夥子」)。這些雕像在人體比例和肌肉質感方面都接近真實的體,面部表情開始生動起來,現出笑容。不管何種身份和職業的人物都用這種微笑表現,成為當時統一的時代風格,後人稱之為「古風式微笑」。

少女像(局部)

古風時期的女性雕像都是立像,姿勢比較古拙,都著衣未見裸體。女性雕刻的探索除人體的結構外,著重在透過有質感的衣服去表現女性的人體美。

這尊女子雕像正面站立是一件風格優美的全身像,動態端莊,身穿多利亞式無袖上衣和長裙,形體簡練概括,透過衣裙仍能隱見女性人體美,髮式仍帶有古埃及裝飾程式化。面部刻畫很出色,那動人的微笑不同於一般公式化的「古風式微笑」,似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然微笑之意,使人感到十分親切;頭髮梳成流暢的髮辮,成對稱式的垂於豐乳兩側,不但自然優美還富有柔軟質感,這使人物更加真實感人。

《女子雕像》

3、希臘過渡時期(古典時期)雕刻

在希臘藝術發展進程中,由古風發展到古典時期中間有一個過渡時期,指公元前5世紀前半期。在這段時期裡希臘經歷了一場反抗波斯入侵的著名的希波戰爭。著名的馬拉松戰役就在這個時期。希波戰爭對古希臘具有深刻影響,嚴酷的戰鬥培養了希臘人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奮發圖強的精神,產生了偉大的悲劇藝術。在雕刻藝術中出現了戰鬥,歌頌英雄業績的主題,無論是表現神話還是現實題材都與古風時代作品不同,與「古風式微笑」形成鮮明對照。產生了具有時代精神的嚴謹風格:從靜態的姿式轉向力求表現運動甚至激烈動作;從過去只表現人物的正面發展到表現人物的多種方面。雕刻的技巧更加熟練,逐漸形成一種比例勻稱、結構準確、形體明晰的「團塊」體系。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駕車人》、《波賽東》、《魯多維奇寶座浮雕》和《裡切亞青銅雕像》等。

《德爾斐的駕車人》

《海神波賽東像》

這尊雕像以雄健開闊的動作塑造出海神投擲三叉戟的動態:雙臂平衡地前後張開,右手握著三叉戟作投擲之勢,左腳跨前一步,右腳稍微提起,全身重心落在兩腿之間。這是一種臨戰姿式,給人以威嚴無比,大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概。這種精神狀態正是希波戰爭中希臘人民英勇夤擊侵略者的真實寫照。雕像人體結構準確,隆起的肌肉符合解剖學原理,這是「嚴謹風格」時期成就最高的作品。

《阿芙羅狄忒的誕生》魯多維奇寶座浮雕上的三塊浮雕之一

阿芙羅狄忒是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和美神,即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傳說出生於大海浪濤中,以美貌著稱。浮雕正表現她被兩個山林水澤女神攙扶著從波特中徐徐湧出時的情景。她伸開兩臂,露出美麗的側臉,溼淋淋的衣服緊貼其身,襯託出突起的乳房和嬌嫩的肌膚。

《裡切亞青銅雕像》

這是被西方學者稱為「近五百年來最偉大的考古發現」的青銅雕像。因為是在義大利南部裡切亞市附近海域發現,因此而得名。

經研究確認這是公元前5世紀上半期古希臘的雕刻作品。根據古希臘的運動員不留鬍鬚也不戴頭盔的習俗判斷,確認它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有人稱之為「青銅武士」,共有兩尊形象相似,只是一尊束髮,一尊戴頭盔。這一尊是束髮武士。銅像的牙齒和眼圈是用銀鑲的,嘴唇、頭髮等是用銅鑲貼,眼球是用象牙製成,鑄造工藝十分高明,人體雕塑精美,技巧嫻熟,不僅表現在雕像的整體形象,而且表現在每一個局部。

關於雕像出自哪一位大師之手,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菲狄亞斯,有人說是畢達哥拉斯。

米隆是古典初期雕刻家。他的作品造型準確,對人物內在的骨胳和肌肉運動有較深的理解和傳達。他的代表作《擲鐵餅者》在一個固定的動作上表現出運動的連續性,出色地解決了人體重量落在一隻腳上的重心問題,改變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擲鐵餅者》

古典盛期最偉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亞斯。他設計了雅典衛城建築,創作了衛城內大量雕刻和裝飾浮雕。他的作品創造了典雅、靜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範。他為巴底農神廟創作的雅典娜女神像高達12米,用木胎包以黃金、象牙刻成,表現了女神一手託小勝利女神、一手執盾的姿態,受到同時代人及後人的崇拜。此外他還為雅典衛城廣場創作了一座雅典娜持矛的雕像,高達9米,據說在海上便可見到鍍金矛尖的閃光。他為巴底農神廟的東西三角楣所創作的高浮雕被當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標本,其中《命運三女神》姿勢優美,衣紋主動,既襯託出女神豐腴的體形,又具有流動柔美的運動感。

《雅典娜神像》

《雅典娜頭像》

《命運三女神》

古典後期,雕刻開始側重個性的刻畫,表現人的個性和感情,人物充滿著生活的情趣和內在的激情。這種性格化的描寫標誌著希臘雕刻的進一步成熟。

普拉克西特列斯以柔美、抒情為特徵,他的人物總是處在恬靜、愉悅的氣氛中,但又充滿青春活力,給人以親切、詩意的感受。他喜歡描寫神話人物,如快樂而瀟灑的薩提爾,含蓄而優雅的赫爾麥斯。他也塑造了最早的全裸女人體《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他那優美而流暢的人體表現很快就徵服了觀眾。

《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

《殺蜥蜴的阿波羅》

利西普斯提出了的頭部與身體的比例為1∶8的標準。他的人物既有運動員一樣健壯的體魄、又有複雜的感情和充滿矛盾的內心世界。他塑造的神話人物《赫拉克勒斯》表現了處在休息中的英雄,一位強健的大力士形象,巨人作休息沉思狀,全身肌肉堅實有力,人體輪廓鮮明,是一尊佔有三度空間的圓雕像。

《休息的赫拉克勒斯》

4、希臘化時期雕塑

希臘化時期一般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0年,又稱泛希臘時期。這一時期從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東徵波斯,到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滅亡埃及託勒密王朝,前後共300餘年。

馬其頓希臘王經過南徵北戰,使帝國版圖跨越歐亞非三大洲,成為希臘的鼎盛時期。崇尚文化藝術的亞歷山大王使希臘藝術廣為傳播東方,又從古代東方文化中吸收營養,從而使東西方文化開始交流與結合,促進了文明的新發展。隨著城邦國家的瓦解,政治、宗教、藝術也逐漸喪失了嚴肅性和公民性。藝術開始成為滿足少數貴族統治者自我炫耀、享樂和粉飾現實的手段。這就使神在藝術中的地位降低,人和人的生活更多地出現於藝術題材中。

在埃及地區,風俗化雕刻流行。雕刻家表現了大量下層人物形象,如流浪漢、漁夫、乞丐、醉漢等,也著重於生活細節描寫,如《小孩與鵝》表現了兒童與動物嬉戲的生動情節。

《小孩與鵝》

同古典時期雕塑相比,希臘化時期的藝術風格多樣,既有同古典藝術接近的風格,如《米羅島維納斯》等一系列維納斯雕像,也有體現這一時期生死搏鬥、美醜相爭的時代精神、摻入悲劇性風格的《拉奧孔》等。希臘化時期的雕塑藝術由於希臘本土雕塑傳統深厚,依然成為希臘雕刻藝術的中心。

在古典時期象徵至高無上權威的宙斯和城邦保護神雅典娜,在藝術中已不佔主導地位,象徵愛與美的維納斯則逐漸登上藝術的寶座,許多姿態各異,模仿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優美的樣式」造型接踵問世。古希臘的藝術家們從人的生活出發,肯定人生,讚美人的美,賦予人的肉體和精神以崇高而十全十美的理想,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人們通過希臘化時代的雕塑家們對維納斯的創造,可以看到充滿人性的女神的永恆的藝術魅力。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米羅島維納斯》。

《米羅島維納斯》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稱《米洛斯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維納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釐米, 亞力山德羅斯創作於約公元前150年左右,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從雕像被發現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這尊雕像還是羅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

《維納斯像》

拉奧孔》

拉奧孔為特洛伊阿普洛的司祭。其時希臘人以詭計的木馬贈特洛伊人,拉奧孔警告國人勿受木馬,忽然從山中遊來了兩條大蛇,將拉奧孔及其二子卷殺。特洛伊人認為這是神意,就受了木馬。當夜希臘人就將特洛伊城燒毀。這雕刻,便是描寫拉奧孔父子被蛇卷殺時的苦悶狀態的。原經考證它是由希臘羅德島的三位雕刻家阿格桑德羅斯、坡留多羅斯與阿典諾多羅斯共同在公元前50年左右完成的。

希臘化時期重要的藝術中心之一在小亞細亞柏加馬王國。在公元前241—197年間擊退了高盧人的猛烈進攻,為此,柏加馬王國建立了衛城,並在廣場上建立了勝利紀念碑性雕塑群像。

《自殺的高盧人》

作品表現被打敗的高盧人首領,為了不作敵方階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堅定地殺死愛妻之後自殺。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劇性雕像。雕刻家著意刻畫自殺時的緊張瞬間,群雕採用各種對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與垂下、生與死、動與靜、形體的仰與俯、正與側轉,構成了一座三度空間四面觀賞的組合雕塑形式,成為後來廣場雕塑像的範本。

藝術寶庫帶你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西方極簡藝術史:不同文明的神話故事有著相同的內在邏輯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古希臘的神話,眾神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估計讓清純的小夥伴們瞠目結舌。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兩個源頭是古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它們都是源自於神話的。我們今天去歐洲旅遊,看到前人留下的這些藝術精華,他們的創作題材也大多來自於神話。但是如果我們把希臘神話的維度再拔高一點,單就「神話」這個詞來思考。
  • 公元前457年,古希臘人雕刻了奧林匹亞宙斯巨像,如今巨像去哪了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也是四大古國中不容被忽視的一個燦爛文明,從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在6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古希臘以自己獨特的魅力,成功的影響了西方文明。古希臘時期是文明大爆發的時代,西方最早的文學,科技,藝術等,都在此時有了奠基性的發展,當然,古希臘的神話也同樣顯得尤為亮眼。
  • 從神聖到情色:西方藝術史中的浴女圖
    那些出現在藝術作品中的浴女,或化身為聖經故事中的貞節烈女,或以藝術家情人的身份出現,構成了一條從神聖到情色的藝術史之路。那些出現在藝術作品中的浴女,或化身為希臘神話中的仙女和聖經故事中的貞節烈女,或以藝術家情人的身份出現,她們或坐或臥,或單獨出現或群聚,或在自然風景中的開闊水邊,或在不可能出現第二者的私密浴室裡,構成了一條從神聖純潔到情色肉慾的藝術史之路。
  • 亨利·盧梭的繪畫在西方現代藝術史具有怎樣的意義?
    亨利·盧梭在20世紀的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人們面對他的繪畫作品只是限於「天真」、「稚拙」的理解。但是不斷尋找藝術生存之路的藝術家們無論如何不能相信一個晚年開始作畫,從未進過任何專業藝術學校,完全屬於自學成才的人,以天真的風格掀開了藝術史嶄新的一頁——現代藝術篇章。
  • 俯瞰西方哲學;古希臘哲學前夜(導言)
    ;就必須追溯到古希臘;因為可以說,古希臘思緒就是整個哲學史、科學史、乃至人類現代文明高速發展的最初起點和推動人類高速發展的源頭;但在具體了解古希臘哲學思緒之前,我們需要先解決兩個問題;>一、我們需要以怎樣的視角來看待古希臘哲學,乃至一切思想學說,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既往的學說思想,那麼需要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古希臘哲學;/壹/一切理解都必然帶有主觀思緒
  • 《西方雕塑藝術》小旋風-協助拍攝
    西方雕塑以歐洲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臘雕刻、古羅馬雕刻、中世紀雕刻、文藝復興時期雕刻、18世紀雕刻。風格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象徵主義等。對十九世紀雕刻由於認識上的原因,了解得較少。西方近現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羅丹、布爾德爾、馬約爾。
  • 西方藝術史中那一抹鮮豔的紅
    原標題:西方藝術史中那一抹鮮豔的紅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照亮一切西方文化隱喻,也點燃整個現代文明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一書全面詳盡地展現了古希臘文明的各個方面,包括文明的發展歷程,神話源流,城邦制度,奧林匹斯宗教,希臘哲學,競技體育與希臘藝術,抒情詩與悲劇、喜劇等,可謂一套古希臘的大百科全書,無論是作為學術研究參考,還是對於想了解古希臘文明的脈絡,這部書都是很好的選擇。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廢墟中的詩人」基弗...
    他延承了弗裡德裡希(西方藝術史:19世紀德國美術-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家代表大衛·弗裡德裡希【63】)的表現主義精髓,善於用濃稠的顏料在畫布上製造豐富的效果,傳遞對傳說、大地、森林的熱愛。《帕西法爾1》是一個全木質結構的小木屋內部,暗黃的木質原色加上黑色的木紋肌理,整幅畫凝重深沉。
  • 西方學者:古希臘人指導製作了兵馬俑!中國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2013年,英國一位學者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到了這麼一個觀點,即:兵馬俑的製造靈感源於古希臘,「來源於與西方的交往,來源於亞歷山大的智慧和光彩耀人的希臘藝術」!為了證明這一觀點,這一部紀錄片還提到:在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一顆可能是西方白人的頭骨,由此推測很可能是古希臘人教會中國人製作兵馬俑!
  • 為什麼說科學是近代才產生的,與古希臘無關?
    除了西方,為什麼其他文明都沒有產生科學?為什麼科學只在歐洲產生?其實,看了本文你就知道:科學是近代產物,古代任何文明都沒有科學,包括古希臘羅馬。二,古希臘有科學和民主嗎?科學和民主是古希臘的兩大主題。古希臘的科學和民主發展到近代,就促成了西方的近代化。這一點幾乎得到了所有學者的認同。但這個觀點其實是錯的,不符合歷史事實。事實是,西方先有了近代化,然後在經濟發展的刺激下才產生了近代科學。
  • 影響了整個西方發展的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究竟誰更厲害
    眾所周知,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也是西方文化的淵源,同時也是人類智慧的象徵,它以其獨特的風採與卓越的成就而享譽世界。所以,古希臘才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也是西方人民的理想文化。對此,西方學者也已經公認西方世界現代的「自由平等觀念」以及「民主制度」和「科學精神」等等,無一不是受到了「古希臘文明」的重要影響。因此,也可以說是「古希臘文明」深深地感染或影響了歐洲,或是說「古希臘文化」幾乎控制了整個西歐。
  • 西方文明發源地,不是古希臘也不是古羅馬而是這裡
    提起西方文明的發源,你會想起什麼?古希臘?古羅馬?這些都沒錯,古希臘和古羅馬對於西方文明的影響無可替代,那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的文明是從哪裡來的?而是從這兩個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古埃及,尤其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 10分鐘讀懂世界藝術史
    1,原始美術,(歐美指原始社會到古希臘期間,但部分國家還要漫長,非洲藝術就保留了大量的原始藝術特徵,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精確寫實的古典美術體系。)  2,古典美術,(狹義的古典美術指17世紀起源於法國的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的思潮,但古希臘美術以來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前的都可以叫做古典美術。)  3,現代藝術,(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後到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
  • 海厄特《古典傳統》中譯本面世,闡明古希臘羅馬文化對西方文學的影響
    海厄特《古典傳統》中譯本面世,闡明古希臘羅馬文化對西方文學的影響 2015年10月02日 14: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孫妙凝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孫妙凝
  • 古希臘的雕塑為啥都「不穿衣服」,原來是跟原始人有關
    這裡是「說易解道」古希臘的雕塑在西方的藝術領域中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西方的藝術精神崇尚典範,莊重和嚴謹的寫實。可以說都源於古希臘的雕塑藝術。在我們的傳統思想觀念中,不穿衣服就是不文明的表現,但是古希臘的雕塑藝術中人物為什麼往往都不穿衣服,這和他們的藝術嚴謹不會有衝突嗎?
  • 西方最著名的十四座雕像,值得一觀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
  • 犍陀螺雕刻藝術特點
    犍陀螺是一個古代地理名詞,位於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阿富汗之喀布爾和堪達哈爾以東一帶地區,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特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佛教在這一地區得到傳播和發展,並汲取了來自古希臘和羅馬的雕刻藝術風格,產生了極具影響世界性的犍陀螺藝術。
  • 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女神不僅擁有無上的智慧,還擁有美麗的容顏
    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女神不僅擁有無上的智慧,還擁有美麗的容顏伊瑞克利翁神廟在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女神不僅擁有無上的智慧,還擁有美麗的容顏,所以她有很多追求者。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她也是古希臘著名的處女神,一直都沒有談婚論嫁。然而有天她來到工匠神赫淮斯託斯的工坊,想定製件新武器。赫淮斯託斯見到美麗的雅典娜便失去理性,欲霸王硬上弓。
  • 北京不鏽鋼雕塑圖文簡述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的三大特點
    今天,北京不鏽鋼雕塑為大家圖文簡述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的三大特點。一、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製作工藝也有新的發展。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追求華美,裝飾性特別強。二、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形象極為豐富,主要有各種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物形象及眾多神話人物形象。西方不鏽鋼人物雕塑手法以形象寫實為主,而中國不鏽鋼人物雕塑多以實在的前史名人、家族重要人物為主,以真人特徵作為刻畫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