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這四個字,由上海開始面向全中國捲起了一場「垃圾分類風」,在上海的人被垃圾分類逼瘋,不在上海的也通過網絡也狠狠的感受了一次「垃圾分類」影響力。自7月1日開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正式實施。混扔罰50元以上200元以下。如果是單位沒按規定垃圾分類,最高罰款5萬。
因為有規章制度在那裡,所以在上海生活的人也是都是恐慌的很,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很多人選擇不喝奶茶、不吃龍蝦、不吃零食,因為實在是被滿腦子的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給逼瘋了。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垃圾分類背後的故事,想必每位中國人都願意為垃圾分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據計算,北冰洋的塑料垃圾在短短十年裡幾乎增長了20倍。在一個地區,廢棄物的數量已從每平方千米346塊,增長到10年後每平方千米6333 塊。
科學家在北冰洋的海岸上,找到了大量廢棄物,包括日常使用的塑料瓶、棉籤棒、菸頭、溼紙巾等。
大白在找這些資料的時候,內心五味雜陳,覺得我們人類不能太自私,要其他生物來為自己錯誤的行為買單。需要垃圾分類的原因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場戰爭是需要我們人類好幾代人才能打贏的。所以現在的我們為了以後的子孫,也應該立馬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勢在必行,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告訴大家,垃圾分類絕非玩笑,每個人每個城市都應該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與「垃圾」有關的英文表達。
trash
Trash is often dry waste.(Boxes, paper bags, plastic bottles)
其中主要的區別是,trash往往是幹的廢物。(如紙箱、紙袋、塑料瓶)
garbage
Garbage means wet waste, that can rot, such as food waste. Now, however, the two words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in American English and in British English it corresponds to the word rubbish.
Garbage意味著溼的廢物,是可以腐爛的,如廚餘。然而,現在這兩個詞在美式英語中經常互通使用;而在英式英語中,它等同於rubbish。
所以美式英語用:trash(紙、塑料)/garbage(食物垃圾),英式英語用:rubbish(垃圾)。
litter
If trash garbage rubbish are out of place in a garbage can, and in the street and on the road, it automatically becomes a litter.
如果trash、garbage、rubbish不在垃圾桶裡,而是在街上或者路面上,那麼它們就會自動變成litter。(也就是說,litter就是放錯地方的垃圾)
waste
Waste means the dregs, waste, something unnecessary, unused.
意思是殘渣,廢物,一些人們不再需要的,利用不了的東西。
junk
It is commonly used when talking about junk, trash, garbage,About things that have no value or completely unusable.
一般不指垃圾,它通常用於談論垃圾時,指沒有價值或完全不可用的廢舊物。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把上海人逼瘋的「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都該怎麼表達。
幹垃圾 Residual Waste
溼垃圾 Household Food Waste
可回收垃圾 Recyclable Waste
有害垃圾 Hazardous Waste
好了,關於垃圾的相關表達暫時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那就給大白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