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被摘取,中藥植物正在演化出更好的偽裝

2020-11-29 十輪網

許多動植物會演化出迷彩外觀來躲避被天敵捕食的命運,最新研究發現,人類似乎也成為促成這些演化的壓力來源,一種經常被用於中藥的植物已經將偽裝進化的越來越隱秘,為得就是躲避人們的商業採收。

梭砂貝母(Fritillaria delavayi)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於中國雲南、四川及西藏一帶海拔3,800米以上的砂石地縫隙中,其鱗莖含有爐貝鹼,被認為具有鎮咳袪痰效果,作為「川貝」來源之一在中藥中被使用了2千多年。

近年由於川貝價格高漲導致商業採收增加,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研究發現,人們的這種過度採收似乎也促使梭砂貝母演化的更隱秘來避免被採收入藥。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收集了中國西南橫斷山脈上不同種群貝母和山區環境、採收難度的數據,並與當地人交談來估算每個地點的採伐量,結果發現,有特定地區的梭砂貝母偽裝程度明顯更高。

不同採集區的梭砂貝母顏色差異。(Source:中國科學院)

昆明植物學研究所博士牛洋(Yang Niu)表示,團隊過去曾研究過其他植物的迷彩形態,就像那些研究結果,團隊起初認為貝母的進化是由食草動物所驅動,然而無論怎麼尋找團隊都找不到這種動物。

「然後我們意識到人類可能是原因」。

隨後的調查中也證實這項推論,在最容易採集也最常被採集地區的梭砂貝母有著與背景更相近的迷彩形象,因為偽裝得更好的植物有更高的生存機會,研究團隊認為,這一切說明人類正在推動這種物種進化為新的外觀形式。

艾希特大學校園生態與保護中心教授Martin Stevens指出,看到人類對野生生物的外觀產生如此直接且戲劇性的影響著實令人感到驚訝,儘管許多植物都懂得偽裝來躲避食草動物捕食,但這是首次看到植物偽裝隨著人類採集發展而演變。

有鑑於研究結果,Stevens認為,人類很可能也已經推動了其他植物物種防禦策略的發展,只是很少有團隊對此進行過研究;昆明植物學研究所教授孫航(Hang Sun)則補充表示,從研究來看,商業收割的選擇壓力要比自然界的許多壓力要大得多。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受大自然影響,還有人類」。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相關焦點

  • 貝母演化出偽裝色能否躲過人類濫採
    張田勘據《中國科學報》報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樣性研究組與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作為我國傳統藥用植物川貝的重要來源,梭砂貝母會演化出與環境巖石相同或相似的新的色彩偽裝自己,從而躲避人類的採挖活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生物演化的基本規則,梭砂貝母也不例外。
  • 為了不被人類吃,中草藥被逼進化偽裝技能,人類的力量太強了
    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它可以起到去熱化痰、止咳散結的作用,因此即使生長在這樣的高原環境中,依然經常被人們採摘。作為植物,梭砂貝母不可能像動物一樣逃跑來躲避被人類食用的命運,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它們必須找到其他方法來求生。
  • 植物用偽裝氣味的辦法來避免被食用
    茂密的熱帶森林中的植物能夠掩蓋其氣味,從而避免被昆蟲發現後食用。他們的研究揭示了「複雜植物群落」的個體如何散發出類似的氣味,這種包裝的思想使他們活著並混淆了飢餓的草食動物。 英國菲爾·史蒂文森教授說:「容易分辨的氣味對草食動物有利,對植物不利。」 「因此,我們進行了一場信息軍備競賽。植物要避免被定位和食用,因此要盡最大的努力像其他植物一樣聞起來。」
  • 為了不被人類吃,這種中草藥被逼進化偽裝技能,人類的力量太強了
    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它可以起到去熱化痰、止咳散結的作用,因此即使生長在這樣的高原環境中,依然經常被人們採摘。作為植物,梭砂貝母不可能像動物一樣逃跑來躲避被人類食用的命運,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它們必須找到其他方法來求生。
  • 植物能通過偽裝來自我保護,它們怎麼知道長成這樣就能保護自己?
    美麗的大自然其實充滿危機,為了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更好地活下去,地球上有不少的生物都演化出了一種本領——擬態,它們可以通過偽裝成其他的生物或者物體來獲得不同的好處。在大自然中,除了動物會擬態之外,也有一些植物能通過偽裝來自我保護,比如說眼鏡蛇草就可以將自己偽裝成危險的眼鏡蛇,這會對其他動物形成強大的威懾,使它們不敢輕易靠近,從而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 中科院專家發現植物偽裝術,同一物種在不同山頭顏色不一
    中科院專家發現植物偽裝術,同一物種在不同山頭顏色不一 澎湃新聞記者 劉霽 通訊員 牛洋 2017-10-11 11:03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了不被人類吃,這類植物學會了「偽裝」,結果怎樣了?
    地球孕育出了萬千的物種,生態系統是一個穩定的整體,每一個環節都層層相扣,從低級生物到高級生物,正是這樣嚴密的關係,才保證了食物鏈的完整運作。作為一種中草藥,他們不能像動物一樣來躲避人類的攻擊,因此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它們只能選擇其他的方法來偽裝自己。
  • 植物的生命智慧——進化論的盲點
    從基因產生的那一刻起,基因就在設法儘可能讓自己更好的生存。細菌病毒是通過不斷地自我複製和寄生於其他生命體,動植物是通過自我複製形成器官組織獲取能量,植物形成了吸收光能的綠葉和吸收水分礦物質的根,動物形成了掠奪食物的四肢和轉化這些食物為能量的消化器官。
  • 植物進化成對人不可見的形態?植物有可能變成動物嗎?
    近年來,來自中國和埃克塞特大學的植物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橫斷山脈一種名叫貝母的植物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可見。它們變得和山脈背景色愈發相近,為得就是躲避人類的收割。每當收成季,若不仔細看,它們能比較容易地在人們的視野裡消失,正如變色龍一樣,貝母正在進化成一種新的顏色形式。
  • 藏文科普 | 為了生存,流石灘上這些植物有自己的奇招!
    為了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繁殖,流石灘上的植物們都進化出另類奇葩的生存技能。高山強烈的紫外線對植物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再加上強風等因素的影響,這裡的植物都比較矮小,許多植物還形成了墊狀結構。這類植物的莖極度縮短,葉片緊密地聚生在一起,使每個個體都緊密聚集,形成半球形。
  • 「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囊距紫堇:植物界的「偽裝高手」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種子植物囊距紫堇。囊距紫堇Corydalis benecincta囊距紫堇,雙子葉植物綱,罌粟目,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生長在我國西南極高山區的流石灘環境中,照片攝於雲南香格裡拉。枯葉蝶和竹節蟲是眾所周知的動物界「偽裝高手」,通過與環境相似的外表來逃避天敵的捕食。無獨有偶,在高山流石灘上科學家也發現了一種植物界的「偽裝高手」——囊距紫堇。 看看不同顏色的囊距紫堇囊距紫堇因花距粗大成囊狀得名。有趣的是,在同一居群內會有兩類不同的植株,一類具正常的綠色葉片,另一類具灰色葉片。
  • 大自然偽裝物種:蘭花螳螂與植物融為一體(圖)
    一隻正在等待獵物的蘭花螳螂非常有效的偽裝—與周圍的植物「融為一體」,其身體的顏色與花色幾乎一致,具有很高的「迷惑性」  阿歷克斯•海德表示:「當看到這些生物是如何非常有效地偽裝它們自己時,我感到非常驚奇。拍攝這些生物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要知道在不同的條件下,以及一天中的不同時候這些生物會變換出各種不同的狀態。」 阿歷克斯•海德還表示:「在馬達加斯加的雨林中存在著很多生物,它們要面臨很多競爭者,生存環境比較艱苦,所以能看到很多動物採取各種「高級」的偽裝手段來維持生存。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昆蟲會「偽裝」成苔蘚—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南京5月2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美兩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新發現一種會偽裝成苔蘚植物的昆蟲幼蟲
  • 城市發展進程中植物群落的演化
    重點論述了水源涵養林、自然邊界林、環境保護林、物種保持林四種植物群落的演化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植物群落;演化;物種保持   一、植物群落演化的涵義及基本類型  自然的植被系統是以群落的形態表現來的。
  • 怎樣讓盆栽多肉植物們按照自己設想的形態生長?
    怎樣讓盆栽多肉植物們按照自己設想的形態生長?讓植物們按照自己設想的形態生長無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這就涉及多肉植物的修剪和塑形問題。修剪不僅是為了塑形,還有助於植物更好地生長。一般的修剪方式包括修剪枝葉、修剪莖幹、摘心、摘蕾與除芽、剪花莖與殘花、強剪、疏翦等。
  • 你吃的中成藥,正在害你得肝癌|中藥|馬兜鈴|腎衰竭_網易新聞
    ,可能正在增加你們患上肝癌的機率。馬兜鈴酸,顧名思義,是馬兜鈴科的植物裡含有的一種物質,它是目前已知的擁有最強致癌性和腎毒性的硝基菲羧酸。中國大陸有47%的肝癌案例,都很有可能是由馬兜鈴酸引起的——吃中藥吃的。世界上有一半左右的肝癌發生在中國,2015年,約45萬中國人死於肝癌。在這篇論文出現後,還有人心存僥倖,認為馬兜鈴酸攝入少就沒問題。但其實早在2013年,科學家就研究出了馬兜鈴酸致腎衰竭的機制。
  • 為了避免沉重的代價,植物在進化中努力將固氮功能丟棄了
    正如其他的生物一樣,植物也需要氮元素來合成胺基酸以及各種必需的生物大分子。儘管氮是空氣中最豐富的元素,但氮分子卻是相當不活躍的。為了使其能為植物所用,這些氮元素必須被「固定」,或者從分子中脫離出來與氫結合形成氨,之後植物才能通過各種氨反應利用氮元素。
  • 為什麼吃中藥吃出了腎衰竭?以下的誤區可能不少人在犯
    中藥一直是比西藥的副作用少並且對身體的刺激小,而被廣大的患者朋友們稱好。尤其是治療腎病這一方面,更是被廣大的朋友們稱好,但是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中藥裡面也是有好幾種品種,腎不好的人還是少吃為好。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姐介紹一下,對腎臟不好的中藥有哪些?
  • 揭示蛉類幼蟲的「偽裝行為」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昆蟲演化出不同的「偽裝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稱,通過中、意、美三國科研人員對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的合作研究,揭示了蛉類幼蟲的偽裝、掘穴行為以及相關捕食行為的演化歷史。  研究團隊共描述了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11新屬11新種,這些新類群都屬於脈翅目蟻蛉亞目。
  • 吃中藥吃出腎衰竭!警惕:吃中藥的5個誤區,一定不要犯
    認為中藥副作用小,自己擅自加藥很多人追求見效快,認為加量效果會更好,尤其是很多人認為中藥的副作用小,加量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所以很多人會自己擅自加量服藥。這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超劑量用藥會增加身體的負擔,而且也並不代表藥效就會增加,一定不要擅自加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