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近日,《Science》線上發表了一篇報告,比較了食蟹獼猴接種SARS-CoV-2或MERS-CoV的病理學和病毒學表現與以往報導的SARS-CoV感染的不同。
在SARS-CoV-2感染的獼猴中,病毒在沒有臨床症狀的情況下從鼻和喉排出,並在瀰漫性肺泡損傷病灶的I型和II型肺細胞以及鼻、支氣管和細支氣管黏膜的纖毛上皮細胞中檢測到。
在SARS-CoV感染中,肺部病變通常更為嚴重,而在MERS-CoV感染中則較為溫和,病毒主要在II型肺細胞中檢測到。
此前的研究表明,感染SARS-CoV的食蟹猴中老齡動物更容易患病。
在老年動物的鼻拭子中檢測到的SARS-CoV-2 RNA水平高於年輕動物。咽拭子中SARS-CoV-2 RNA的檢測在幼齡動物第1天和老年動物第4天達到高峰,與鼻拭子相比,隨著時間的推移下降得更快,但直到第10天仍然可以間歇性地檢測到。
病毒複製主要局限於呼吸道(鼻腔、氣管、支氣管和肺葉),肺內SARS-CoV-2 RNA水平最高。
鼻黏膜的病毒向性符合有效的呼吸道傳播,正如甲型流感病毒所見。
這種SARS-CoV-2病毒脫落的早期高峰與流感病毒脫落相似,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病例檢測和隔離對SARS-CoV-2的效果不如對SARS-CoV的控制。
SARS-CoV-2主要在呼吸道組織中檢測到,然而在其他組織如腸道中也檢測到SARS-CoV-2 RNA,這與最近的一份報告一致。
最近,在恆河猴接種SARS-CoV-2之後,也報導了類似的關於病毒脫落、組織和細胞向性的結果。
然而,與本次模型不同的是,恆河猴的SARS-CoV-2感染確實會導致短暫的呼吸道疾病和體重下降。
雖然MERS-CoV主要感染食蟹猴的II型肺細胞,但SARS-CoV和SARS-CoV-2也會感染I型肺細胞。I型肺細胞的損傷可導致肺水腫和透明膜的形成,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透明膜的形成是SARS和COVID-19的一個標誌,但在中東呼吸症候群中卻很少報導。
這些數據表明,SARS-CoV-2可在獼猴體內引起COVID-19樣疾病,為驗證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模型。
原文來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4/16/science.abb7314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