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的價值雙重性問題

2020-10-18 霄石文哲圖書館

文化價值的雙重性問題一向為許多學者所關注。美國加州大學人類學教授羅伯特.路威指出:先民雖然造就了一些文化,卻在這寶貴的遺產裡摻雜了許多「渣滓」,「後世子孫學會了琢石為刀,也學會了用刀截指以服喪祀神。火器殺禽獸也殺人類。君主立法以治國,也制刑以殘民。」倡導用全球視野研究歷史的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曾經以一方面生產力高度發達,而社會的窮富差距跟著擴大以及核技術及其競爭有可能導致人類自取滅亡的危險,說明技術革命和社會革命之間的時間滯差是多麼嚴重,多麼可怕,提出了「文明是福是禍」的疑問。有的作者甚至出版專著論術「人類文明的功過」。在歷史發展和現實生活中,到處表現出文化價值的雙重性問題。

若干年前,上海西郊公園那隻飼養了二十多年的「高齡」長頸鹿,就是因為吃了遊客扔給的塑料口袋而致死的。前些時日,據電視臺廣播,一個海龜被誤食的一尺見方的塑膠袋擋住了胃腸和幽門而導致海龜死亡。專家呼籲保護環境,保護動物,防止環境汙染。據分析,一個塑料口袋在地下大約需要二百年,在海洋中則需要五百年才能自然分解。塑料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它給人類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它卻成為「白色汙染」的主要來源。最近國務院下達了「禁塑令」,吹響了消除「白色汙染」的號角,得到大多數群眾的支持。

科學技術是極為重要的人類文明現象,從人類創造最早的最簡單的工具開始,就有了科技的萌芽及其價值的產生。科學是由各種知識單元及其內在聯繫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而技術則是科學知識物化的過程和手段,是人類運用科學知識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經驗和技能。科學技術是人類創造的文化「符號」(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認為人類文化的各種現象――神話、宗教、語言、藝術、歷史、科學等等都是人自身以自己的符號化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產品)中最有文化價值一種,在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發展中一直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無論是社會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生活個體的衣、食、住、行方面,科學技術都給入們帶來越來越多的方便和實惠。現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類的整體文化水平和生活質量都得到極大的提高。科學技術的正面價值是十分明顯而重大的。

但是由於人類社會的利益以及需求多元化,加上人和自然的矛盾,使得科學技術在人類生活實踐中呈現出不同的價值傾向,形成科學技術價值雙重性的問題。

不僅如此,由科學技術帶來的工業化使土地、森林、生物、礦產等資源日枯。同時工業文明帶來的貧富分化、南北對峙,給人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指出,西方社會,儘管在物質上有所進展,卻日益不利於人的精神健康。在狂熱地追求工作與所謂歡樂的刺激下,使人「成為無靈魂的機器人」。

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地球變成「平」的,網絡時代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了全球化的進程。另一方面帶來了激烈的經濟競爭和文化衝突。此外網絡時代提供了一個虛擬的世界,造成種種弊端和不良風氣。色情罔站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現在手機普及率很高,許多中小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感,影響了他們與人相處的能力。

科技價值的兩重性還突出地表現在軍事活動領域。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導致武器裝備和戰爭模式的重大變化。特別是核能的利用既能給人們帶來巨大的能源,又能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威脅。現代戰爭使人們生活在朝不保夕和徹底被毀滅的危險之中。

    重視和解決科技文化價值雙重性問題,必須認真全面地貫徹科學發展觀,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政策,努力實現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和諧統一。

相關焦點

  • 發掘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
    發掘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 2017年02月15日 07: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提高,「考古學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科技哲學未來焦點在科技倫理與科學文化
    學者積極在全社會強化科學意識、生態意識,探討科技發展中深層次的問題,深度透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面對新時代本學科建設和調整中的問題,努力進行新的開拓。 科學技術哲學在對科技時代提出的科技及相關問題的哲學回應中,逐漸拓展為綜合性交叉學科。
  • 「文化+科技」講好廣東故事
    省人大代表在文化產業、垃圾分類、夜間經濟和志願服務等方面,均提出相關建議。其中有代表建議,加大對遊戲產業的引導和支持;通過「文化+科技」打造文化核心競爭力,建設高水平文化產業基地,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傳播廣州、廣東好故事。
  • 讓科技為人類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
    與此同時,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也給人類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科技倫理問題日益凸顯。但是,必須看到,科技給社會帶來巨大貢獻的同時也讓人類付出了巨大代價,如生態破壞問題、資源耗竭問題、非傳統安全問題、倫理問題等等。可以說,科學技術的進步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促進與制衡的雙重性,而非簡單的相輔相成。回顧近代以來科技發展給人類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更加認識到:科技是人類文明的一把雙刃劍。
  • 論中國文化精神:彌補宗教、科技及現代性的偏弊
    與現代文明相配合,彌補宗教、科技及現代性的偏弊——論中國文化精神「中國文化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上,善於化解與超越分別與對立,主張仁愛、和平、和為貴與協調性,有民胞物與的理想,厚德載物,兼容並包,愛好和平,從不侵略別人,反對以力服人,主張「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自強不息與創造革新中國文化是「尊生」、「重生」、創造日新的文化,所崇拜的「生」即創造性本身。
  • 【中國科學報】科技+文化=?
    在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張樹武看來,這些不同的方向都統一在「科技與文化相融合」這面大旗之下。作為自動化所新媒體服務與管理技術團隊的領頭人,張樹武認為,以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為主要特徵的科學技術的進步,將給文化產業帶來巨大衝擊。  近兩年來,從科研經費體量到成果產出,新媒體服務與管理技術團隊都異軍突起,成為在科技與文化融合方面的一支生力軍。
  • 「進化奇點」之下,惠而浦詮釋「科技+健康」的價值內涵
    這樣的「健康家」理念也體現在其飲水機產品上,例如,此次惠而浦發布的C90淨水機,在健康科技的應用下,惠而浦R600-C90淨水機真正解決頭杯水高TDS值問題(水中總固體溶解量),真正做到了構建用戶飲水的第一道屏障,達到了出水即可放心喝的健康飲水保障。
  • 都市文化研究博士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都市文化研究博士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2019年04月21日 11: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李永傑 字號 內容摘要:「都市研究」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希望在主辦和協辦單位的努力推動下
  • 《我想開個店》無錫舉行發布會 打造兼具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超級 IP
    12月17日,由和樂悠悠、人民網、萬達影視、有贊科技、聚仁侑樂、名赫文化科技、和樂電影夢工場出品,江蘇衛視、啟賦資本、無錫影都、恆和文化、中廣煜盛、乎鹿文化、悅虎傳媒、昭鳴博業聯合出品,北京文化、貓眼娛樂、真樂道文化、亨利富、悠樂迪等聯合支持,聚仁侑樂、和樂悠悠聯合製作,有贊科技總冠名,江蘇衛視、優酷視頻聯合播出的國內首檔星素搭檔實體經營綜藝《我想開個店》在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舉行發布會
  • 長三角議事廳|文化與生態資源價值實現路徑
    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發掘文化傳統、生態資源的重要價值,是實現鄉村振興、城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十四五」期間,如何充分開發利用文化與生態資源,推動宜居宜業現代化新城建設工作?
  • 中國青銅器文化,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不朽的中華文化瑰寶
    1977年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林家的馬家窯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中國年代最早的一件青銅製品—青銅刀(3000B.C.)。1972年在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又發掘出大批的工具、兵器、裝飾品和四件青銅爵。這幾件青銅爵是目前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使用合範鑄造的一批完整的青銅容器。青銅器中的禮器、樂器主要是在各種祭祀和宴饗的禮儀場合下使用的。
  • 星礦科技推出粉絲機 真正實現明星IP價值
    如今,在網際網路科技日新月異、社會分工不斷分化、多點就業及遠程溝通加速普及、工業4.0 時代來臨的大背景下,Kol(意見領袖)大行其道、明星IP價值劇增、個人價值重新覺醒、粉絲經濟力量強大,每個創造獨特價值的個體都在爭取擁有自己的品牌和粉絲生態,獲得越來越大的話語權和經濟體量
  • 2017年聚光科技(北京公司)「企業文化品牌故事」比賽圓滿收官
    隨著中國製造的不斷推進,「品牌」對於企業而言的價值愈發顯現。2017年11月1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吉天儀器、聚光盈安在北京聚光總部聯合參與了此次 「企業文化品牌故事」比賽。
  •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文化是國人精神宗教
    核心提示: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現代生活有著怎樣的意義?西方現代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卻未能改變中國文化的價值核心部分。文章從中國人內傾的文化精神入手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及其現代意義在人與天地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對於自己的態度、對生死的看法四個領域內的具體表現。
  • 探索科技與文化的極限融合 盛趣遊戲在變與不變中進化
    消費升級驅動了文化需求高漲,科技的發展加速文化數位化進程,在這兩大背景交織下,具備科技底蘊的遊戲產業未來轉型的方向絕對不是娛樂升級,而是文化進階。得益於王佶的敏銳產業嗅覺以及超前的戰略眼光,盛趣遊戲在主動求變中趟過激流、躲過暗礁,成功保持自身在遊戲行業的領先地位。
  • 朱小健:傳統文化的價值就是向善 守靜 求真 和諧
    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執行常務副院長朱小健接受鳳凰網文化頻道的獨家專訪時提出,傳統文化的價值就是教人向善,教人守靜,教人求真,教人和諧。可以用文化解決目前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朱小健: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鳳凰網文化:在現今社會下中華文化傳統的地位和走向應該是什麼樣的?
  • 2019文化科技創新論壇在深圳舉行 國內外學者熱議「數字人文」
    2019文化科技創新論壇2日在深圳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兩岸三地的知名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兩百餘人齊聚論壇,圍繞「數字人文與文化創新」主題展開熱議。專家指出,數字人文時代出現了許多新興的藝術形式、文化景觀、視聽體驗、時尚創意和營銷管理等,但也存在價值評判、審美變革、倫理道德等問題,不少學者還關注到數字人文在弘揚傳承傳統文化
  • 如何判斷紅山文化玉器的價值
    【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7點更新】 如何判斷紅山文化玉器的價值 玉帶板 紅山文化玉器從用料、製作工藝、文化氣息上有著厚重深奧的內涵。因紅山文化玉器因久遠的年代、豐富的文化內涵、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追捧,甚至有人將其稱為「東方藝術品中的奢 侈品」。
  • 哈姆雷特的悲劇:從二元對立的文化心理結構到時代的悲劇文化性格
    這段臺詞是前面霍拉旭的說話中哈姆雷特身上的深層表現,哈姆雷特對問題的判斷原則是雙重的,此時哈姆雷特完全運用一整套舊的價值尺度來衡量他此刻復仇行動:他要求復仇,他不能軟弱,任何一個復仇的機會對於他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無可選擇的,他應抓住機會復仇。但哈姆雷特並未立刻復仇,哈姆雷特的內心矛盾性使得他要求放棄這次復仇機遇。
  • 在文化科技融合中鍛造新增長極
    在整個展覽會場,共有一百多家南京企業以這樣科技感十足的方式展示南京獨特的文化科技融合魅力。    「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時下的產業熱詞。在最新發布的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十強榜單中,南京基地榜上有名。作為首個在全國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服務平臺和成果展覽交易平臺的城市,多年來,南京不斷把文化科技融合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