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既然認為多種多樣現象的共同本質就是物質,那麼我們撇開各種現象質的多樣性,就可以發現他們歸根到底有一點總是共同的,這就是他們都是脫離人們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事實。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森林、鳥蟲走獸等等,不管形態上如何千差萬別,卻並不像唯心主義者所說的乃是人們意識中的東西,恰恰相反,它們都是在人們意識之外獨立存在著的東西。根據這些現象的這些共同本質,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物質就是脫離人們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並不是靠對客觀世界進行感性的直接觀察所能得到的。它是在高度的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對一切感覺上可感知的具體東西進行科學抽象的結論。正因為這樣,它才能克服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質,不把物質僅僅局限在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上(如古代唯物主義者把物質局限於「水」「火」「空氣」等某個特定的物質形態上),而是把它推廣到一切脫離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上去。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廣泛地包括了一切的物質形態。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論和戰鬥的意義。二十世紀初。有一部分物理學家將物質構造的概念與物質概念混為一談,他們將物質歸之於物質構造的個別特性(如質量、慣性、不可入性等)。因之當物理學家深入到與另一物質形態相聯繫的物質構造時,某些物質構造的個別的特性消失了,於是他們就揚言「物質消減了」,藉以攻擊為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由於他並不狹窄地某種物質構造的個別特性(這些特性只為一定的物質形態所具有,並非為一切物質形態所共有)相聯繫,而是與脫離人們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相聯繫,因之他就粉碎了唯心主義者關於「物質消減了」的狂言亂語。因為不管物質具有何種構造和特性,它終歸是脫離人們意識而獨立存在著的客觀實在。同時也正因為這樣,才有可能在理論上進一步論證物質不能消減的根本原理。所以說,只有具有廣泛內容和明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才能擊潰唯心主義對物質唯物主義的無恥攻擊,才能堅強地捍衛唯物主義不可動搖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不僅擊退了唯心主義對物質概念的歪曲,並且也大大豐富了唯物主義的理論。由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將物質理解為脫離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因此就能將物質概念推廣到社會歷史現象上去。工人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由於發現了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關係(生產關係)乃是不依人們意識為轉移的、因之也是屬於物質的現象,於是就能將社會歷史奠定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從而克服了過去對社會歷史解釋上的唯心主義觀點,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一個關於自然與社會統一的科學唯物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堅強的捍衛了唯物主義的基礎,因之它具有巨大的理論意義,並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理論的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
喜歡記得關注小編,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