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中國唐代的時候,有一位叫做許卑的山野村夫說:幾十年前,在江左地區(也就是江東),有一位商人的左胳膊上面長了一個瘡,仔細一看瘡的樣子竟然是一副人臉有鼻有口。
但是平時這人面瘡不痛不癢,商人曾經像鬧著玩似的把酒水滴入長在自己左胳膊上面的人面瘡的口中,人面瘡的口喝酒後,那個瘡臉的顏色和人一樣會變紅。商人又曾經把食物放入人面瘡的口中,不論商人餵它什麼食物,人面瘡都會把商人餵給自己的食物全部吃掉。
當人面瘡吃商人餵給自己的食物吃多了時候,商人會明顯感覺自己左胳膊上面的肉鼓了起來,商人懷疑人面瘡的胃就在自己左胳膊的肉裡面。這簡直就是一個人鑲嵌在自己身體裡了。當商人長時間不餵人面瘡飯吃的時候,商人會感覺自己的左胳膊發麻。
有一個擅長醫術的人,讓商人嘗試把各種藥物,無論金石草木之類的,全部都嘗試餵給人面瘡吃。他說:人面瘡不吃什麼藥材,那便是它的剋星。當商人餵人面瘡吃貝母的時候,人面瘡皺著眉頭,緊閉著嘴,很不喜歡吃。
商人開心的說:這一味藥物必然可以治好長在我左胳膊上面的人面瘡。於是,商人用細的空心的蘆葦杆插入人面瘡的嘴中,把貝母這一味藥物灌進人面瘡的口中。數日之後,長在商人左胳膊上面的人面瘡結成痂了,商人的瘡病竟然痊癒了。

其實故事中所講的人面瘡又名人臉瘡,或者鬼臉瘡,是一種寄生胎。遺傳學家認為 寄生胎是由於「遺漏 孿生症」造成的。通俗地講,這是孿生雙胎在母體孕育中形成的一種寄生胎現象。理論上男人不應該得這種病。
說到貝母大家都不知道,可它還有一個名字就是苦菜,苦菜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入藥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不過貝母也能作為蔬菜進行食用,對身體頗有益處。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講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既然有這種東西,就一定有治它的方法。例如在毒蛇出沒的百步之內必有蛇毒解藥。這是生態學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指在生態系統中每一物種都佔據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們相互依賴、彼此制約、協同進化。
故事選自《酉陽雜俎》為唐代志怪類筆記小說集,記錄了民間的各種神魔鬼怪、山川異域,奇聞異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