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寧遭網友實名舉報:論文一稿多發,學術不端
直播吧10月24日訊 微博網友@阿彌陀佛-呵呵噠 曬出實名舉報馬寧的截圖,這名網友稱馬寧存在論文一稿多發的不端學術行為。
-
馬寧遭實名舉報!論文一稿多發被指學術不端!專業人士:不會追究
剛在上海灘德比吹出一場精彩比賽的馬寧,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媒體球迷的讚譽,他就遭遇了晴天霹靂:來自網友「阿彌陀佛-呵呵噠」曬出的截圖,他實名舉報馬寧存在論文一稿多發的不端學術行為,希望相關領導查處。
-
馬寧論文也被查!球迷向所在學院實名舉報,一稿多發學術不端
而就在近日馬寧論文也被差了,而且還被球迷們實名舉報他一稿多發的學術不端行為。,甚至還給出了明確的對比,顯示雖然有一部分是有些不同的,確實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一樣,所以球迷們實名舉報馬寧這樣學術不端的行為。,這樣的情況在世界足壇都是很少見的,當然如果這些人的學術都沒有問題,也不會害怕球迷們查重了。
-
魯能球迷實名舉報馬寧學術不端,論文惡意一稿多發
虎撲10月24日訊 來自山東的微博網友「阿彌陀佛-呵呵噠」透露,他已經實名舉報魯能與北京國安一役中引起爭議的視頻助理裁判馬寧,稱其2006年發表的論文與2007年發表的論文存在極高的一致性,屬於惡意一稿多發,重複發表,嚴重的學術不道德,學術不端。
-
魯能球迷饒過誰?繼查出裁判沈寅豪抄襲後,馬寧一稿多投也遭舉報
還好,馬寧並未完全成為上海德比戰的主角——這才是足球應有的表現和本質所在:因為,凡是裁判成了比賽的主角,這樣的比賽大多就會留下遺憾:畢竟,人們是來看足球比賽的,是來看球員表現的,而不是來看裁判搶戲的!可令馬寧或未想到的是,上海德比才結束,就有山東球迷再次揭發並舉報:馬寧的論文,存在一稿多投現象,並認為這是嚴重的學術不道德、學術不端問題!
-
山東網友實名舉報馬寧論文:一稿多發!足協沉默
在上海德比戰中,足協啟用了京魯大戰中爭議較大的var裁判馬寧,任職本場比賽的主裁判。比賽還沒開始,就已經給這場比賽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 在德比戰中,馬寧判罰了點球,並出示了10張黃牌,不過球迷對他本場的執法還是比較滿意,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足協的壓力和馬寧個人的風評。
-
三峽大學一院長被舉報學術不端 8篇論文重複發表
這些下屬都是大學教師,他們舉報的還是老問題:陳宇京有8篇論文重複發表、一稿多發,有些涉嫌變相抄襲。 陳宇京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的論文沒有變相抄襲,而所謂重複發表,屬於非主觀、非自願因素造成的,「學校對這件事已有結論了。」
-
高校一稿多投屬學術不端 情節嚴重者開除公職
本報訊 (記者 劉振) 省教育廳近日正式出臺《陝西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實施細則》,明確了9種學術不端行為,情節嚴重者可給予開除公職等處理。據悉,該細則從本月起正式施行。 據了解,這是我省首個關於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的實施細則,適用於從事高校教育教學活動和學術研究的所有教師、專職科研人員和學生等。 「一稿多投」讓位「槍手代寫」 《細則》中認定的學術不端行為共九條(附後)。
-
李志民:論文一稿多投是否學術不端值得商榷
在治理的過程中,關於學術不端的範疇也在逐漸由概況到具體,從模糊到明晰,但其中關於一稿多投是否屬於學術不端至今仍然爭論不休,有人將學術論文一稿多投比作一女兩嫁,一房多賣,也有人認為一稿多投並不像剽竊、篡改他人學術成果那樣非黑即白,它既是現實情況下不得已的手段,也是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
-
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被指學術不端 存在一稿多投
現代快報訊 近日,有學生在網上舉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分黨委書記、院長,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存在一稿多投、論文重複、抄襲等學術不端的問題。5月14日,鄧大才就此事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早年因素養不高,確實存在一稿多投的現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目前校方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
哪些情況下論文會被知網判定為學術不端?
在此期間,有些同學已經在努力撰寫學術論文了,那麼我們很有必要注意自己的論文在什麼情況下會被知網查重檢測系統判定為學術不端。以中國知網的AMLC系統為例,在用該系統(數據來自:www.cnkiorg.cn)在線檢測論文時,可以發現不端文獻主要有重複發表、文獻複製比過高和一稿多投。
-
劉運喜:論文重複發表16次說明了什麼
原標題:劉運喜:論文重複發表16次說明了什麼 近日,江蘇淮安市委黨校一講師,以相同或高度相似的題目在不同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事情,引發網友關注。這位講師表示,一稿多投「完全由我個人急功近利、學術倫理意識淡薄造成,願意負一切責任」。
-
陝西將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行為列入學術不端
本報訊(記者 張彥剛)11月14日,省教育廳正式通過其網站公示《陝西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實施細則》,向社會徵求意見。公示明確將未經他人許可,不當使用他人署名等9類行為列入學術不端行為,並提出根據性質和情節,給予當事人警告、解職直至開除公職等處理。
-
論文查重須知,學術不端行為主要有哪幾種?
面對學術不端行為屢屢出現的情況,知網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在做論文查重檢測時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效率很高。當前知網在國內比如學術、科技期刊等使用十分廣泛,有賴於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的幫助,能快速查出在學術研究中存在的抄襲、學術造假等不端行為。根據檢測結果,有關的編輯出版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制止。那麼在初審環節,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主要有哪幾種?
-
「一稿多投、一文多發」有利於科研成果廣泛快捷的交流
來源:科學網 作者:王立新 論文是作者智慧和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科學進步的基石;期刊是發表論文的載體、是靠論文生存的寄生蟲。這是基本事實,是探討「一稿多投、一文多發」問題的出發點。 作者發表論文是促進人類科學進步的重要環節,所以發表的渠道越多越有利於學術成果的交流,因而也就越有利於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
黃金大米事件中方停職研究員涉嫌論文一稿多發—新聞—科學網
刊登了轉基因大米「黃金大米」試驗論文的《美國臨床營養雜誌》昨天向記者表示,已經就引發爭議的論文展開調查。此外,該論文的作者之一、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蔭士安涉嫌在以前的科研工作中「一稿多發」,把相似度極高的論文分別投給中外學術期刊。
-
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副教授《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韓春雨團隊發明的一項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這篇論文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紛紛誇獎韓春雨這項發明是「諾獎」級別的,但是隨後國內外科學家試圖重複該實驗結果,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大家都要求韓春雨公布實驗數據,以正視聽。2017年8月3日,韓春雨悄悄撤回這篇論文。
-
既被撤稿又被定為學術不端!到底是誰在逼我們「一稿多投」?
一方面是頻繁出現的一稿多投、一稿多發造成的學術不端,給期刊社和作者單位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是漫長的投稿周期,快節奏高強度的科研論文考核壓力之下,學術論文投稿處於絕對劣勢的地位,那麼可以深入的分析一下,到底是誰在逼我們一稿多投。01、現階段的投稿主要是哪些渠道?
-
湘潭大學教授論文一稿十投遭質疑
同題論文一稿十投日前,一封質疑湘潭大學商學院一名教授一稿十投的信件,顯示在校長信箱「科研產業」板塊的網頁上。發信人「外校人員」的單位為「清華大學」,他在信件中羅列了10篇論文的信息,題目均為《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變——基於金融深化視角的實證研究》,都於2008年發表在10家不同的學術刊物上。
-
禁止「一稿多投」是合理的嗎?
按:如果「3個月」的初審回復期限不變,那麼,禁止一稿多投,便不過是一種學術界/期刊界的霸權主義!《學術出版規範——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作為行業標準,於2019年5月29日發布,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明確將「一稿多投」定性為學術不端。註:在上面的規定中,f條實際上是作者以一稿多發為目的進行的一稿多投。當在禁止之列。